导航栏

×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道德与法制教案

道德与法制教案汇总7篇。

来看看申请书范文网准备的这篇关于“道德与法制教案”的内容,我能给您的建议仅供参考不代表对方需要完全听从。教案课件是我们老师的部分工作,因此每天老师都会按质按时去写好教案课件。要知道学生课堂反应也会在老师教案课件里体现出来。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1

知识目标

社会不仅为人类生存提供各种资料,同时社会也能促进个人进步。学生通过学习在理解了个人离不开社会的基础上,也应懂得作为社会的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因为社会这面大镜子既可以照出每个人的长处、优点,也可以照出每个人的短处、缺点,为今后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奠定坚实的基础。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社会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说明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同时也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着不同的群体,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与认识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知道个人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社会生活,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到生活之中。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个人的生活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

社会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八年级学生小东和伙伴们利用暑假组织了“墨缘·大手拉小手”活动,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在社区活动室教小学生书法和国画。一个暑假下来,小朋友们亲切地称他们“墨姐姐”“墨哥哥”。为了让课堂秩序更好,小学生们进步更快,他们还钻研起儿童心理学和国画技法教学。小东感觉自己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和组织能力大大提升。

你是否有和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你的付出与收获!

分享同龄人的故事:

1、小林参加城市文明交通志愿岗活动

2、地铁志愿服务工作

3、杭州中学生清洁共享单车

结合学生的分享进行小结:

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在与社会接触的过程中,了解真实的社会,了解社会的变化发展,能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社会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服务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还能体会到付出的快乐与收获的欣喜。

板书:在社会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出示图片情景(四副图片)

结合图片,想一想,我们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发言

通过父母的抚育、与同伴的交往、老师的教诲、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不管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日渐养成,我们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情境故事:狼孩的故事

印度狼孩的故事——人需要在社会环境中学会生存的技能,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狼孩儿故事详见PPT)

狼孩儿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和你的同学讨论一下。

小结:

“狼孩”的事实,证明了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离了人类的集体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点。

从狼孩的告诉我们可以看出人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人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通过学习社会知识,了解和认知社会,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认可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课堂活动:思考回答问题。

仔细观察每天的生活,想一想,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哪些物品?这些物品与社会上的哪些职业或行业发生联系?

作为学生,我们每天的学习生活都离不开书本,你知道普普通通的一本书,要经过怎样的流程才能到达我们手中吗?

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五金业所提供的物品,社会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生活技能,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由此可以看出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既然人的生活、成长离不开社会,那么中学生应该与社会建立怎样的连接呢?

(二)亲社会行为

情景材料展示:

北京市教委于20xx年10月启动初中学生学农教育,编制了学农项目市级实施方案,将学农教育计入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农教育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田间劳动,都学习配菜做饭,都有劳动成果。学农期间学生跨区跨校混合编班,学生自带铺盖,自行负责日常生活、内务整理。学生们不仅学习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体会动手创造的乐趣,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养了互助、友爱、感恩的精神。

分享两个同学的学农日记,思考问题。

思考:学校为什么要组织类似于学农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意义是什么?你参加此类活动吗?说一说你的收获。

(教师可利用PPT内的教学素材或者找寻本校学生身边的真实素材)

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的回答。

亲社会行为:是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一般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亲社会的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出示材料:研学旅行是由学校根据区域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科教学内容需要,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

探究与分享:

中学生小明的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研学旅行,小明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因该是学习书本知识,去研学旅行会耽误学习时间,所以小明很不想参加这次研学活动。

如果你是小明的同学,你会如何规劝小明参加这次活动呢?

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拓展空间

研学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热词。和你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共同设计一个研学方案。

如果设计巧妙且富有创意,可以把你们的创意提交给学校相关负责部门,争取让你们的创意变成现实!

三、课堂总结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想,急他人之急。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人、

四、布置作业

预习第2课,第1框。

板书设计

在社会生活中成长

一、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个人成长与社会的关系

二、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2)如何培养亲社会行为题

教学反思

这一堂课教学内容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关爱其他社会成员,自觉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养成勤社会行为。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只要抓住社会生活中关爱他人、与人为善、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主题,围绕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条线展开。

在教学上,根据初中《道德与法制》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遵循“寓教于乐”的原则,同时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人人能干事,事事能干好,取得意想不到的实效。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课 假期有收获 第二周:第二课 周末巧安排 第三周:第三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 第四周:第四课 团团圆圆过中秋 第五周:第五课 我爱我们班 第六周:第六课 班级生活有规则 第七周:第七课 我是班级值日生 第八周:第八课 装扮我们的教室 第九周:第九课 这些是大家的 第十周:第十课 我们不乱扔 第十一周:第十一课 大家排好队 第十二周:第十二课 我们小点儿声 第十三周:第十三课 我爱家乡山和水

第十四周:第十四课 家乡物产养育我 第十五周:第十五课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第十六周:第十六课 家乡新变化

五、课时教学计划

第5课 我爱我们班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热爱同学、老师和班集体,有集体荣誉感和班级主人翁意识。

2、知道自己是班集体的一员,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班集体,通过设计班徽的活动,让自己做班级的主人。

3、养成团结同学、尊敬老师、自觉维护班级荣誉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在集体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班级的一员,热爱班集体,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在活动中培养团结一心、努力向上的集体荣誉感。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课件、图片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活动

一、班级生活快乐多

1.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其实班级也是我们共同的家。每天早上,老师都看着大家背着书包笑眯眯地走进校园,是什么让你们这么高兴的来上学呀? 2.学生交流:一起学习、一起游戏„„ 3.师:你们平时都玩些什么游戏呢?

4.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跳绳、毽子、橡皮筋、沙包„ 5.师:好,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玩玩这些游戏吧!挑选几名学生上台游戏

6.游戏小结:哦,原来是靠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力量真是大无穷呀!你们靠团结合作获得第一,来!老师为你们颁发“团结之星”奖,同学们我们用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7.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同学们都觉得非常快乐。除了在游戏中觉得快乐外,在咱们班还有哪些事让你觉得快乐呢?说出来让我们共同分享吧!(板书:在集体中我快乐)

8.师:在集体中能得到这么多的快乐,咱们班可真好!在这个班级中一定也有许多让你感到温暖的事吧!(引导学生谈师生情、同学爱,让学生感受到在集体中不仅快乐,而且温暖)

9.师小结:一个另人快乐的班集体,一个充满温暖的班集体,在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中我们一天天长大,三(2)班就是我们快乐的家。每天生活在这个快乐的大家庭里,你们觉得幸福吗?全班:幸福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唱《幸福拍手歌》吧!

【设计意图: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因此,课的开始就让学生回到平时的班级生活中,将他们平时的游戏、学习、同学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真实生活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体验到在班级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同学、热爱老师和热爱班集体之情】

活动

二、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师:集体带来的快乐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集体给我们的温暖让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家,可是我们的班集体还需要大家为它来争光彩。1.师:课前老师了解到咱们班在学校举行的接力赛跑中,拿到第一是吗?真棒!听说为了这次比赛大家积极准备,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 2.大家都想为这次比赛尽自己一份力,所以在咱们共同的努力下取得了第一。在这个争夺荣誉的过程中,你们又有哪些收获呢? 3.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看来集体活动要多参加。为班级争荣誉不仅仅表现在获奖上,在很多小事上我们也能为班级争荣誉,谁来说说。

4.师:看来为集体争荣誉是每个同学的愿望,这不学校要开运动会了,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让我们来看看吧!(阅读教材34页,说说运动会前班上发生了什么事)

5.师: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此时班上出现两种意见争执不下)

6.小小辩论会:该不该让东东参加运动会?

7.师:东东特别想为班级争荣誉,可惜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你们帮他想一想,他还可以为运动会做什么?

8.小结:只要我们为班级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就是为集体争光。9.轻松小游戏:照镜子(出示一面镜子)谁愿意来照照,说说自己最满意的地方。

10.刚才两位同学通过镜子看到的是自己的外表,其实我们除了外表美外,更重要的是内在美。谁能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内在美。1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引导:那你能为班级做什么呢? 12.师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如果大家发挥自己的优点为班级服务,我想一定能为班级争不少光,添不少彩。(板书:我为班级争光彩)

第二课时 活动一认识队徽与校徽

1.课件图片导入:教师展示少先队队徽图片。(背景音乐: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师:听到令人熟悉的歌声,再来看看这张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学生回答)

2.谁来说说我们队徽的图案是由什么组成的,代表什么意义呢?(学生回答,师补充归纳,资料见附件一)

3.课件出示本校校徽图案。师:大家看看这个图案像什么?你觉得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生说一说)

4.小结:队徽是少先队员的标志,校徽是我们学校的标志,每当我们看到这些标志时,心中就会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设计班徽的积极性】 活动二我的班徽我设计

1.教师出示上节课师生共同制作的荣誉树。师:同学们班级就是我们快乐的家,下面我们一起为这个家设计一个班徽,好吗?(学生回答)2.师:要想设计好班徽,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是班徽?(学生交流)3.师:班徽的确应该是一种有着特殊含义的图案。让我们先来看两幅班徽设计图。(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班徽设计图)你能说说他们设计的图案代表了什么意义吗?(生说一说)师:那咱们班具有什么特点呢?什么样的班徽最能突出这一特点呢?(学生交流看法)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归纳班徽设计要求。(板书:体现班风和特点,设计新颖有创意)

5.师小结:刚才我们讨论了对班徽的设计要求,下面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设计,设计完后要讲出自己设计的班徽含义。

(播放轻松背景音乐,学生按要求分组设计,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动手创作的热情,表达对班集体的热爱和美好祝愿】 板 书 设 计

我爱我们班

班级生活快乐多 团结友爱的同学们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这种清感激发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

第6课:班级生活有规则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规则的概念。

2、懂得学校的生活离不开规则。

3、初步树立规则意识,开始将“小学生守则”等学校规则内化。重点:知道学校处处有规则,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难点:做自觉遵守规则的人。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活动准备:学生收集学校关于“安全、礼貌、卫生、守纪”等方面的规定。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体验游戏,认识规则: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平时都喜欢做哪些游戏? 说说你的游戏是怎么玩的?

[学生自由组合做游戏,之后汇报游戏玩法]

师:做游戏一定要遵守游戏的规矩,否则游戏就进行不下去了,游戏的规矩也称规则,它是参加游戏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要求,游戏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在()年()班这样的大集体里,为了保证同学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应该遵守规则。否则班级也会一团乱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班级生活有规则》

二、新授

(一)班级生活放大镜

1.谈一谈:我来夸夸我们班级讲文明,守规则的地方 2.谈一谈:我们班级也有不大文明的现象,谁来说一说 [出示自觉遵守规则的课件] 3.想一想:如果大家都不守规则了会怎么样? 4.说一说:我们大家一起来约定(1).重温规范记规则。生读《小学生守则》 介绍《中小学生守则》

(2).学生在班里还应该遵守那些规则,我们一起来制定一个规则表吧

小组讨论交流,并填写班级规则表。全班交流。

三、自我评价,深化导行。[出示不遵守规则图片] 我是小法官: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讨论:为什么有时候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呢? [小组讨论,交流,今后打算怎样做]

四、诵读儿歌,益智激情。《人人夸我好宝宝》

五、活动总结:过去是老师家长要求大家遵守班级规则,现在同学们自己懂得了班级规则,我们也制定出了自己的班级规则,那你就要做班级规则小卫士,让我们的班级更加美丽,规则是我们学习和成长不可缺少的,相信同学们会在今后,自觉遵守班级规则,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只有这样,我们的班级才更加和谐。第二课时

一、制定班级规则文明棋

二、同桌之间一起下棋,感知规则

三、你发现了什么?

四、教师总结:遵守规则会让我们进步的更快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 以后你要怎么做?

六、拓展 把文明棋带到家里和家长一起下,做家庭规则小小监督员 板 书 设 计

班级生活有规则

班级生活放大镜

大家一起来约定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当

前课堂常见的方式。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

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讨论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讨论在值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2.知道当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知道在集体生活就要遵守集体的规则,要为班级做贡献,有集体意识。

教学重点:值日生的工作内容,讨论在值日时我们应该怎么做。道当值日生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难点:知道在集体生活就要遵守集体的规则,要为班级做贡献,有集体意识。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活动室图片若干、教学课件。教 学 过程:

一、导入话题,激发情趣

(一)、观察;我们的教室;(漂亮与整洁图片若干,在播放脏乱的班级图片,进行对比)1.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室? 2.干净整洁的教师靠谁来保护?

(二)出示课题:我是班级值日生

二、新授

(一)今天我值日

1.请今天的班级值日生来说说,你都做了这什么? 2.大家一起评一评,今天的值日生做的好吗? 3.你是值日生,你会做那些 事呢?

(二)这种情况怎么办

1.课件出示书27页图片,小组讨论如果遇到这种问题,你会怎么处理?

2,说一说:你在值日时遇到过什么难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出示28页“羊羊值日”讨论,你喜欢这样的值日生吗,羊羊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呢?

二、讨论制作、明理分工 1,小朋友们每天也做值日,那么该如何来安排分工值日生?

2,分组讨论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并将其画出来。3,展现交流

4,小结:我们做值日要合理分工,认真负责,这是爱劳动、爱集体的表现。

三,分享体验值日生的快乐:值日做好了,你心里怎么想?

小结:做好值日真光荣,要当好值日生。第二课时 活动一:夸夸我们班的值日生

1.生读课文,结合29页内容说说值日生做的好吗 2.同学畅所欲言夸夸我们班的的值日生(明确值日生给我们带来了干净整洁的教室,值日生的劳动很辛苦)活动二:讨论,班级整洁靠的谁 1.值日生辛苦了 2.2.班级卫生靠大家

3.我是小法官。图片展示不文明行为让学生结合图片说说这样做对吗,你该怎么做?

总结:值日生每天把班级打扫得非常整洁,我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值日生的劳动成果,自觉维护班级卫生,不做影响班级卫生的事,同事也要做班级卫生监督员,大家一起把班级卫生保持好。板 书 设 计

我是班级值日生 我是今天值日生 值日生应该做什么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需要教师的情感激发,这种清感激发就是一种对学生的评价。

第8课:装扮我们的教室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喜欢在集体生活中,并在参与集体劳动中,体会分工与合作的好处,提高与人交往的技能、技巧。

2.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为保护班级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并在完成集体任务承担责任中,学会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为班级体服务,提高实践能力和责任意识。教学重点: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懂得课堂纪律的重要性,与同伴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老师准备:与班级人数同等多的五角星(聪明星)、小蝴蝶(勤劳星)、小海豚(环保星)、小红花(文明星);事先刻好的及时贴(各种瓜果、动物等图案)和一段优美活泼的轻音乐。

学生准备:为装饰教室用的物品、事先商量好的装饰图以及教师上节课布置的一些必要的劳动工具。

教 学 流 程

活动一:我们的设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集中集体的智慧,拿出一份全班的装饰图,你们看行吗? 生:行!

(老师将五组学生的装饰设计图案分别放在投影仪下展示,让学生看清楚各组的设计后将其粘贴在黑板上,教师和学生选出各组设计中可取的地方重新组成一份全班设计方案。)活动二:装扮我们美丽的“家”

师:同学们真是班级的小主人!你们的设计都很好,我们全班的集体智慧是无穷的!团结合作的力量就是大!对吗? 生:对!

师:现在,我们通过共同的努力有了这么好的设计,那我们一定可以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和双手将它变成现实。让我们一起动手装扮我们的教室吧!(因为上节课同学们在设计装饰品的时候,已经是经过测量,为某一部位量身定做的。所以现在只是分组放上去,不必花太大的功夫。)

以上节课所分的小组为单位,把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物品以及自己动手设计的饰品分类整理。例如:盆景、书籍、绘画、照片、手工艺品、书法作品、玩具、花卉„„

学生自由组合,分工负责,动手装饰我们的“家”。(在上节课的准备中,我们就已经有了一定的设计基础。)我们把教室的四面墙壁分别设计为:A.作品展示栏:“瞧,我真棒!”(在这面墙壁上,我们将学生好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展示出来。将其设计为一个 小小果园样式。加上一些葡萄、南瓜等及时贴的装饰,很有丰收的感觉。)B.竞争栏:“小小收获园”(这一板块,我们将孩子的照片分别放在梨子和苹果里,男生是梨子图案,女生是苹果图案,每个星期,根据他们的不同表现,分别将“聪明星”、“勤劳星”、“环保星”、“文明星”的标志贴到他们各自的相片和图案上,起到激励和竞争的作用。)C.交流栏:“老师,我想对您说!”(这一板块是以学生自己制作的信封为主,为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交流而专门设计的。学生有什么心里话,可以通过写信的形式与老师交流。)D.写字栏:“我是小小书法家”(这一栏是专门针对学生平时书写习惯的培养而设计的,让学生平时的书写都定期的展示在这一面墙壁上,让墙壁真正的起到说话的作用。)E.植物角:“小小生态园!”(专门在教室后面的一角设计了一个小小生态园,将所有学生从家里带来的盆景和花卉都陈列在那里,给教室增添了不少的生机和活力!也让学生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教师和学生伴着轻松活泼的音乐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这个音乐上课前设计是25分钟,音乐一停,活动结束!)

(在活动的过程中,刚开始,全班同学都非常积极,但是,过了十几分钟以后,有些平时不爱劳动,不爱和别人商量合作的同学就渐渐地没什么兴趣了,就有“玩”和“不想做”的念头。在这个时候,我就马上和这几个同学一起劳动。在和他们劳动的过程中,我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们,还在谈话中告诉他们这样积极劳动的好处。有了我和他们共同的劳动为基础,又有我和他们平等的对话和交流,他们很愿意接受我的意见和看法,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师:(过渡语)啊!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一起欣赏欣赏吧!你们觉得我们的教室美丽吗?(当时地上有很多废弃物,我说话的时候眼睛有意识地看着地上的废弃物。)是的,漂亮了很多,但还不够美丽!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教室,指出问题所在。

师:那怎样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起来呢?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把教室收拾得清洁、整齐、美丽。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始整理教室:扫地、整理桌椅、倒垃圾等等。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今天的活动谈感受,之后加以总结和表彰。(表彰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奖品发给学生,将这些奖品贴到刚刚做好的“小小收获园”的各自的相片上面。)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喜欢吗?你们肯定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要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我希望有感受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活动三:我是小小保洁员!师:(过渡语)啊!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大家一起欣赏欣赏吧!你们觉得我们的教室美丽吗?(当时地上有很多废弃物,我说话的时候眼睛有意识地看着地上的废弃物。)是的,漂亮了很多,但还不够美丽!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教室,指出问题所在。

师:那怎样让我们的教室清洁又美丽起来呢? 学生纷纷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把教室收拾得清洁、整齐、美丽。老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动手开始整理教室:扫地、整理桌椅、倒垃圾等等。

老师引导学生根据今天的活动谈感受,之后加以总结和表彰。(表彰那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将事先准备好的奖品发给学生,将这些奖品贴到刚刚做好的“小小收获园”的各自的相片上面。)师:同学们,今天的课你们喜欢吗?你们肯定有很多的感受和收获要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我希望有感受的同学能把你们的感受写下来,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分享!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

第9课:这些是大家的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学校的课桌椅和各种设备都是公共财物,来之不易。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在家游戏要注意安全,能够过健

康的余暇生活。

教学难点:学习制作简单的游戏玩具,发展动手能力。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准备相关课件,教 学 流 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上课前,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好吗, 谜语:一块木板四条腿,累了可以靠着背。只要大家爱护它,相信一定能猜对。答案:椅子 每天我们都要坐在椅子上上课,累了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休息,椅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班级里的椅子是学校给我们提供的,就是学校的公物。

2.学校的公物有很多,我们一起看一看书中34页的内容了解哪些是学校的公务?3.找一找你身边还有哪些是学校的公物。4.你认为这些公物是谁的呢?

5.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这些公物有关的一课,《这些是大家的》

二、新课

1.观察学校的公物怎么样了,完成学校公物调查表,2.全班交流,公物怎么变成这样了?你有没有参与破坏他们?说说你个公物的故事 3.听听桌子的心声,学生们角色扮演说说桌子的心声,体会桌子的期盼

4.中小学生守则:爱护公共财务

三、联系实际,指导行为

1、在我们班级中,也有爱护公物的好孩子,你们认为是谁,2、大家一起来爱护

想一想要怎样做才是爱护公物?

四、总结全文,提出要求

今天,我们学了第9课,知道了学校里的公务来之不易,是我们学习上的好伙伴,我们要爱护它们。我们长大后要成为社会有用的人,从小就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爱护学校的每一张桌子,每一把椅子,像爱护家里的东西那样爱护公物,你们说对吗

板 书 设 计

这些是大家的

《中小学生守则》----爱护公共财物 教学反思: 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第10课:我们不乱扔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小学生守则里提倡我们要保持公共卫生

2、初步知道我们不应该乱扔垃圾和保护身边环境的意识,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

3、能有创意的利用废旧物品,从自己做起,为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

初步知道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并在生活中身体力行,懂得合理妥善处理垃圾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课件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学的这首小诗《家》吗?(大屏幕出示课文《家》)学生:记得 教师:谁来读一读

学生泛读小诗之后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同学们你们真棒,这首小诗写的真好,你们想做一名小诗人吗? 课件出示:

我们坐在教室里,()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市实验小学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家; 通榆县是我们长大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下面大家就跟随老师一起去看看我们美丽的实验小学吧!屏幕出示照片学生说出这是我们实验的哪些地方,请同学们说一说,在这样的美丽的校园里你有什么感受呢?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幅图片,大屏幕出示干净整洁的教室和垃圾遍地的教室,请同学们对比,你更喜欢哪一幅,干净整洁的环境给你什么样的情绪? 结合38页图片,请你把喜欢的踢偏打上对号,引导学生说出:干净整洁的环境人人爱,脏乱的环境使人不愉快 师生共同说出我们生活的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去保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不乱扔》出示课题(学生书空课题)

二、学习新课:

1、不只为了干净

⑴小调查 ①提问:你会把垃圾放在哪?(垃圾也有自己的家)②思考:如果垃圾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呢? 出示:乱扔垃圾造成垃圾成堆的现场,教师出示触目惊心的调查数字。

⑵导行,当我们产生垃圾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出示39页情境图片让学生分析你要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三、总结

每个人坚持做环保小卫士我们的生活环境会变得更加美好,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要靠大家来维护,我们要把自己的垃圾带走,因为这是文明的做法,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带走是一种文明行为,同时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应尽的责任,保护环境应该从我做起,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做呢?

二、新课 小活动:

1、制定环保行为规范

小探究:为了保护和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①小组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请学生汇报

②介绍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塑料袋等的危害,引导学生理解美化环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废旧物品再利用 [1]变废为宝活动图片欣赏。

[2]出示老师做的变废为宝的小制作请同学们说一说,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做的?你有没有更好的创意

[3]看了这么多变废为宝的小创意,谈谈你有什么想法?

三、反馈检测

教师总结: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环保小卫士,在学校里看到不合理的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要勇于向他们提出意见,在家里也要做父母身边的小小环保监督员,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美化我们的家园做一份贡献吧。板 书 设 计

我们不乱扔

《中小学生守则》提倡我们保持公共卫生

教学反思: 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第11课:大家排好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感受集体活动中秩序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养成自觉排队的好习惯。

3、了解每月的11日是“自觉排队日”,自觉维护秩序生活的美好。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课件、小红花 教 学 流 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开始:上节课有十名学生表现的非常好,老师决定要给他们奖励小红花,快来领取吧,教师和同学一旁观察同学取小红花时的秩序。说一说:刚才的场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教师小结:刚才老师看到小朋友拿取小红花时,特别担心,就怕太挤了碰伤怎么办,那我们应该怎样去取小红花就可以不这么乱并且让大家都能取到小红花呢? 学生通过讨论想出排队的点子

教师:正好我还要表扬刚刚讨论中表现好的小朋友,这次我们一起排好队再取小红花吧

1.学生讨论排队的好处 2.出示课题《我们来排队》

二、新课

(一)新闻播报,视觉体验

1、出示课件,播放视频。

教师:这里是上海地标性建筑——东方明珠塔,可是在这座美丽的大城市里却发生了一幕惨剧。(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

2、播放视频“昆明明通小学踩踏事件”。

教师: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的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里去了?

3、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危害?为什么会发生踩踏事件?如何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

(二)情景体验:游戏《乘坐电梯》

教师:老师原本以为这些踩踏事件离我们很远,可是有一次在乘坐电梯的时候,那种拥挤的感觉忽然就让我想到了这一幕。那天当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一打开,黑压压的人群不等我走出电梯就一拥而进。最后我是从很小的缝隙中使了很大的劲才挤出来。请小朋友帮忙解决如何安全上下电梯?

引导幼儿知道在电梯门两侧有序排队,两队中间留有空隙,方便电梯里的人出行。

游戏玩法:四张拼接的泡沫地垫代表电梯,两个小朋友充当电梯的两扇门。部分小朋友站在“电梯”里面,部分幼儿扮演等电梯的乘客。引导幼儿有序的排队站在电梯门两侧。老师发出“叮咚”的声音,表示电梯到了一楼。电梯门打开(两名扮演电梯门的幼儿先拉手并肩站立,然后松开手各向外侧移动两步,表示门开了)乘客先下后上。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三)结合生活,巩固认知

1、出示图片,了解生活环境中的排队规则 班级里:排队喝水、排队下楼、排队出行„„ 社会中:超市排队收银、排队上下车„„ 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为什么要排队?说一说不遵守秩序不排队会出现什么后果?

2、“找茬”游戏

教师出示图片,幼儿找出并改正图中的错误做法,激发幼儿兴趣的同时巩固深化对自觉排队的认知。

(四)了解“自觉排队日” 出示两队孩子排队的图片,介绍自觉排队日来历:每月的11日为自觉排队日,意为两人以上就应像“11”一样顺序排列。

三、结束部分

情景体验: 争当排队日宣传员。

在领取纸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的去进行排队,内化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制作“自觉排队”宣传画。

延伸部分:将“自觉排队”宣传画布置在幼儿园各个环境中。让环境“说话”,让“自觉排队”成为一种习惯

板 书 设 计

大家排好队 还是排队好 怎样排好队 教学反思: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走下讲台,在各组之间穿梭,解惑释疑。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小组中的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指导。在展示成果时,根据话题的难易度,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

第12课:我们小声点

教学课时 二课时教学目标

1.知道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能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逐步养成文明的说话习惯。(重、难点)2.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在公共场所小声说话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课件 教 学 流 程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认识一位小朋友,(课件出示一个小男孩的图片)大家看,他叫聪聪。和他打个招呼吧!

生:(兴奋地)聪聪,你好!

师:聪聪和我们一样,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他最近遇到了点问题,特别苦恼。你们愿意帮帮他吗?

生:愿意!

师:有一天,聪聪在走廊里遇到了他的同学,于是聪聪就大声地喊:“你好,我们一起去玩吧!”恰好老师经过这里,老师对他说:“请不要大声说话!”聪聪记住了。上课了,老师叫聪聪回答问题,聪聪想起了老师的话——不要大声说话,于是就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回答老师的问题,老师又说:“请你大声一点。”聪聪有些糊涂了,到底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谁来告诉他?

生(纷纷举手):我来,我知道!

师:呀,你们都知道啊!快来说一说吧!生1:我觉得在走廊里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生2:上课回答问题时要大声说话。

师:看来,说话时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那到底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啊什么时候需要小声说话 揭示课题《我们小点儿声》

二、创设情境,主动交流(1)教室里面有点吵

1.出示情景视频,学生重重的关门,大声喧哗,挪动桌椅,下课跑闹 1.这样的教室给你什么感觉? 2.你觉得怎样做才是对的,为什么? 3.我们班级里有没有这样的现象?请你说一说我们班级里让你讨厌的声音

4.教师总结:出示书页下小故事 风声小了„„ 雨声小了„„ 我们的声音小了„„

(二)做个小小调音师

1.班级里的大声现象确实有点让人烦恼,你想怎么做来减少这样的大声呢?

(从自己做起,做个警示牌提示自己,)2.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1)就我一个人大声没关系的,不会影响大家(2)他们大声说话,我要大声告诉他们不许说了(3)大家都在学习呢,我们不要说话了,嘘

三、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小声点?

情景1:师:(课件出示图书馆的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图书馆吧!在图书馆里应该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呢?

生:应该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读书。师:你能表演一下图书馆中的对话吗?和你的同桌练习一下吧!

生1:(小声地)请问,这里有人吗?我可以坐在这儿吗? 生2:这里没人,你可以坐在这儿。

师:真好,这两位同学不但知道在图书馆要小声地说话,不影响其他人读书,而且还知道运用礼貌用语,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情景2:师:(课件出示小朋友讲故事的情境和课间与老师交流的情境)同学们看这两幅图,小组合作讨论一下如果你是图中人,该怎么做? 总结:同学们说得都不错,都能说清自己的理由。老师觉得,课间在教室里说话要小声一点,不然会影响别人休息,也会影响班级的纪律,我们要做文明学生,提问:你觉得还有那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声音

生1:在饭店吃饭时要小声说话,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人用餐。生2:在休息室里要小声说话,免得影响别人休息。

生3:看电影时要小声说话,或者不说话,要不然会影响别人看电影的。

生4:在医院里要小声说话,不能影响病人休息。师:同学们说得真好,在公共场所我们要保持安静,这样既不影响他人,也是自身文明的一种提现,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做一个文明的好孩子,同时也角度身边的人,做好小小调音师,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美好的声音,而不是扰人的噪音。

四、总结收获,拓展延伸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说话有时候要大声,有时候要小声。

生2:我知道在公共场合说话要小声,不能影响其他人。

五、拓展

师:请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请他们也和我们一起用最合适的声音说话,做最文明的人。

板 书 设 计

我们小点声

教室里面有点吵 这里也要小点声 教学反思:

道德与法治教育应关注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活动的真实进程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以丰富的活动赋德育以情境、情感,让学生去实践、去体验,使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涌动生命活力,促进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13课: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 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1.《我的家乡》图片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

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作业: 你的家乡在哪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 你的家乡在哪里? 评一评: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4.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时和文化。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业: 家乡有什么变化? 板 书 设 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我的家乡 家乡的故事

教学反思:

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的欲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走下讲台,在各组之间穿梭,解惑释疑。与此同时,还应该注意观察小组中的那些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怀和指导。在展示成果时,根据话题的难易度,让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能有表现的机会。

第14课:家乡物产养育我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

2、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二、新授 活动一。

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三、活动二。

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最佳小导游、最佳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四、活动三。

心中的赞美。(目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请同学代表表演。

五、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

板 书 设 计

家乡物产养育我

我的家乡产什么? 家乡物产惹人爱

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本课中充分体会到家乡的自豪感。情境可以传递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课堂情节,适当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在想象性的情感体验中,经历动机的冲突,情感的激荡,认识的升华。也只有精心创设情景,才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为家乡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课件,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

教 学 流 程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介绍家乡人并介绍事迹。

2、你还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3、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4、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 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板 书 设 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

第16课:家乡新变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 力。

3、为家乡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自豪,激发学生产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式教学法、联系学生的实际生 活经验和感受、社会调查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 学 流 程

导入新课

(给同学们展示两张图片“天津旧貌”)

老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略)

老师:这两幅图片展示的是天津以前的样子,大家是不是有点不相信呢?

学生:(略)

老师:我们再欣赏几幅今日天津城市的新貌图片。

(让大家欣赏图片“天津城市新貌”、“天津夜景”和“天津的交通”。)

老师:大家是不是感觉天津的变化很大呀?学生:(略)老师:天津在变,我们的家乡也在变,课前我们大家对当地某些显著变化做了社会调查,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都调查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呢?我们大家下面分小组进行一下交流。(过渡)

讲授新课

一、社会调查交流(板书)

(同学们分组对社会调查进行交流。)

老师:同学们,大家刚才交流了一下家乡变化的社会调查情况,大家都是怎样调查的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有的向爸爸妈妈等长辈询问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图书资料等调查来的,有的同学通过走访一些居委会等机构得来了等等,看来同学们的调查方式还挺多的。大家都调查了哪些方面呢?给大家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调查的还挺广泛,涉及了住房、生活环境、精神面貌、菜市场、衣着、家庭经济收入、家用电器等方面的变化,那大家对自己调查的结果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学生:(略)老师: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关心我们家乡的变化吧!(过渡)

二、家乡的变化(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三十六页,认真看一看图中都展示我们家乡哪些方面的变化呢?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我们的家乡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城市建设旧貌换新颜,家用电器进了农家,农业生产机械化,通信方式现代化、网络化。下面我们大家可以把你们在调查中搜集的图片、资料展示给大家。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今日天津”、“城市发展”、“感受市场变化”)

老师:通过同学们展示搜集的图片、资料和我们刚才欣赏的视频,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家乡正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为我们家乡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大家说对吗?

学生:(略)

(最后,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并让同学们跟着唱。)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家乡的变化,培养了学生与同学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及技巧,激发了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板 书 设 计

家乡新变化 我家门前心事多

家乡特色代代传

我的家乡会更好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3

本册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思想主轴,全景展现中国腾飞的历史进程、取得的伟大成就、面临的时代挑战和作出的积极应对,引导学生心怀祖国,倾听、讲述和思考中国故事,感受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与传递中国力量,追梦出彩,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做自信中国人。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前瞻性要求与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法治素养提升、健康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相结合,努力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命题。

依据交城县工作布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进入九年级,学生感受、认识和参与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思想水平和情感能力快速提升,对国民身份认同的心理需要日益凸显,“做一个怎样的中国人”逐渐成为这一时期青少年思想和精神发育的核心主题。从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在不断扩展的生活场域中聚焦“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将“我”的生命感受与国情、法律、心理健康和道德诸领域的知识相融合,推动学生对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在自我探索与自主建构的基础上对这些价值观念逐步认同、接受和内化。

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意图。(教材中暗含了大量方法指导,如思维导图)

尊重教材,基于文本又不拘泥于文本。

尊重不等于封闭,新教材能激发新问题、新思考、新讨论 、新实践 。

道德与法治教育特别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实践性,强调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体验、辨析与践行中生成知识,提升能力,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教材设计的栏目为教学活动过程的顺利展开搭建了很好的脚手架。

教材的编写力图促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与教材设计的内容与问题情境产生一定的共鸣或思想冲突,能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真实的内在体验、感受进行对话,而不是仅仅浮于表面形式。这样的对话无疑会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如何对课堂生成部分进行恰当的承接、整合、转化,是对老师的挑战。

基于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实际,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开发教学资源,努力实现教材的严肃性与教学的活泼性的有机统一,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与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性的有机统一,教材功能的发挥与学生成长的有效对接。

教材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教材中的一些主题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如生命教育、自我探索,需要教师加强相关理论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领会编写者意图。(教材中暗含了大量方法指导,如思维导图)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人师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教师要充分利用我校有限的多媒体资源。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精心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2.按学校的要求,认真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教法,做到心中有书,熟练掌握教材,努力学习。深入钻研教材,深入分析学生情况,确定好教学环节的重点难点,科学安排教学过程。

3.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讲课时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精讲多练,及时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训练,提高起综合运用能力,同时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

4.搞好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对课文有大体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做到课堂有练习、课后有作业,并且当堂的知识当堂消化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搞好课前、课中两个提问;做好课堂、单元、期中、期末测验的准备及分析总结工作

5.认真做好后进生的工作。以鼓励为主,不轻易批评。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做到因材施教,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与策略,提高其学习兴趣。

6.虚心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多听课,不但要多听本课老师的课,还要多听其它学科老师的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4

《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走近我们的老师》第一课时教案》可能是您在寻找小学科学思品健康随笔过程中需要的内容,欢迎参考阅读!

本课“走近我们的老师”为题安排了两个活动板块,一是“我和老师的故事”,二是“老师,您辛苦了”。本课与上一课相承接,旨在引导学生在熟悉学校环境、部门的基础上,理解学校的老师及工作人员,对学校形成全面的、立体的、深入的认识。

第一板块“我和老师的故事”从学生与老师交往的角度入手,通过回忆自己和老师的故事,用具体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导学生理解老师,感恩老师,在这样的感情基础上,学会处理和老师之间的小矛盾、小误会。教材分两种情况,描述了学生和老师之间发生矛盾的情形:第一种情形是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但不被学生理解;第二种情形是老师确实对学生产生了误会或处理不周,给学生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对这两种情形的探讨,能使学生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懂得在问题产生时,要与老师沟通,化解矛盾。

第二个板块“我和老师的故事”将带领学生一步步体会老师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辛苦,走进老师的内心世界,理解其辛苦的原因,进而在行动上学会为老师分忧减负。教材首先让学生了解一下老师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由此体会老师在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付出,感知他们的辛苦,进而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从小处着眼,思考自己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能做的事情。在这之后,教材安排学生通过探究教师的内心世界,进一步理解并尊重、感恩老师。

(3)[目标预设]

1、了解老师的工作的辛苦,树立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的态度  

 2、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正确对待老师表扬与批评。  

 教学难点: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学会与老师交流,增进师生情谊。  

(5)[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首先可通过故事的回忆,帮助学生从与老师的日常交往中感受老师对自己的爱,在此情感基础上,通过交流,领会老师在一些不被当时的自己所接受的事情上所体现出的良苦用心,从而能够理解老师。对于被老师误会或疏忽而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可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体会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每天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内心想法,可通过采访的方式,让学生在制定采访计划的基础上,分组分别采访,也可以将某位老师请到课堂,用现场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了解。在了解了老师的辛苦及他们甘愿付出的原因后,再让学生交流为减轻负担而能做的事,同时也向学校的其他职工表达尊重和感谢之情。

(6)[设计思路]

通过观察、采访、交流等活动体会老师的爱,了解老师的工作,感受老师的辛苦和付出懂得为减轻其负担而采取行动。

(7)[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我们爱老师》导入新课。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我和老师的故事

教师:从幼儿园开始,老师就陪伴我们成长。我们和老师之间,曾经有过许多难忘的故事,请看教材P32页图文,说说下列小朋友与老师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分享一下,你和老师之间发生过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学生交流:和老师一起做游戏;老师给我讲题……  

 教师:有时候我们当时不能理解或接受老师的做法,但事后发现老师是有道理的。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教师:有的同学认为老师是在管闲事,你是怎么想的?老师为什么这样做?  

 学生交流:小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老师有时候也有疏忽大意或者误解你的时候。看看下面的事例,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呢? 例1:刚把地面扫干净,不知道谁又丢了纸屑,老师缺批评我扫地不认真。真是冤枉……

例2:老师好像总是喜欢让一些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我也很想回答,但老师总是不点我名。我真不服气……

学生交流总结:当老师的批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提出建议的时候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教师:请选择一位老师,看一看他的任课表,观察一下他的学校生活,把他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间涂在下表空白处。如果是同时教几个班,别忘了把他和其他班同学在一起的时间也涂上。

说说调查过后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老师,您辛苦了  

 教师:通过了解,同学们知道老师的工作很多,也很辛苦,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既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又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呢?

学生交流:我要认真写字。把作业写得工整,老师批改作业会轻松些。  

 学生交流:我要和同学好好相处。少发生矛盾冲突,老师就可以少操心。  

 教师:老师工作这么辛苦,可是他们却能坚持下来。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组织活动:分小组分别采访一位老师,了解老师的故事。回到班上开个“小小故事会”,交流一下。  

 教师:了解老师后,我们和老师的心贴得更近了。请你制作一张感谢卡,送上对老师的感谢、赞扬或者建议,也可以送给你想感谢的工作人员哦。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5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时间约32分钟)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翻书到5页,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三、动手制作课程表。

1、电脑出示课文插图,小朋友看,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老师示范做课程表。

3、学生动手制作。

四、总结全文。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板书设计:我上学了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开开心心上学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2、教育学生有礼貌、爱惜新书。

3、动手制作课程表,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自我介绍。

2、同学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欢迎你们。你们喜欢上学吗?板题:我上学了。

3、“击鼓传花”——介绍自己。(让每个学生都有进行自我介绍的机会。)

二、点播课文彩图,传授新内容。

1、课件出示课文彩图,谁来说说图画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假设你上学了,你怎样向妈妈告别?你怎样向老师问好?见到不认识的同学,你该怎么办?(组织同学讨论,讨论完毕指名发言,老师再创设情景说话,进行礼貌教育。)

3、来到学校,想不想看看我们的教室是什么样的吗?请跟我来,谁来说说我们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联系实际指名发言)

4、参观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师要发新书了,快看看老师发给你什么新书?我们要怎样爱护新书呢?(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5、上学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指名回答—补充意见—师小结)

二、认识课程表。

1、喜欢这张课程表吗?谁来说说课程表是用来干什么的?

2、认识课程表

3、按课程表整理书包。

三、总结全文。

活动延伸:

课后开展“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通过做名片、交换或佩带名片以及多种游戏方式来交往。板书设计:我上学了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拉拉手,交朋友 教学目标:

1、熟悉新同学和拳老师,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2、体现当一名小学生的愉快和自豪。重点: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

难点:学习人际交往的初步知识和方法。教具:小鼓、小红花 教学过程:

一、教师和儿童相互熟悉、了解交往的游戏。

1、鼓传花,自我介绍。

2、做名片,写上自己的生日,画上喜欢的运动,写上自己的家庭地址、电话号码等。

3、百宝箱。

4、访朋友。

5、班级的生日

二、让儿童体验上学真快乐的活动。

1、故事列车:我的新朋友。(1)、柴谜语。

(2)、介绍新书和文具。

(3)、说说怎样保护自己的新朋友。

2、开心大转盘--学校生活多么好。

任意转动转盘,指针纸向谁,让他(她)说说开心事。

3、心情树-交流学校生活的感受。

讨论交流:上学这么多天来,你每天的心情怎么样?

4、快乐通道--如何解决学校生活的困难和问题。(1)讨论:你在学校遇到什么不快乐的事?

(2):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解决这些困难,如何使自己变得快乐起来。

板书设计:我的新朋友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拉拉手,交朋友

活动目标:1.自我认识,通过自我介绍,让同学认识自己; 2.认清步入小学后的社交群体,“同学”的定义; 3.通过游戏让学生们理解同学之前的技能; 4.结交新朋友,了解朋友的兴趣爱好; 活动重点:1.理解“同学”社交群体的定义; 2.结实新朋友; 3.学会分享 活动难点:1.通过游戏,个性表达自我,并作简单的自我介绍; 2.充分的交流和游戏,认识新朋友; 3.寻找相同兴趣爱好及相似之处的朋友; 4.学会交友方式 活动课时:二课时 活动过程:

一、回顾活动

1、我叫?我的好朋友?

2、我的爱好是什么?

3、教师提出问题:你的好朋友除了跟你有相同的爱好,你觉得你们还有什么原因可以在一起玩耍?(例:我比较文静,我的好朋友比较活泼,他的性格吸引了我„„)

二、情景导入

1、活动一:了解旧朋友,结交新朋友(目的:让学生通过提问,找到问题中出现的小朋友,教师导入,让同学们结交更多不同特点的学生)寻找我喜欢的小朋友,寻找文静的小朋友,寻找活动的小朋友,寻找力气大的小朋友„„

2、活动二:通过游戏,让学生可以自我找寻方式去结交朋友。游戏规则:给学生排序号1~5,教师喊1时,全班是1的同学站立,并相互介绍或者相互握手拥抱等;

三、课文朗读

《好朋友》全班朗读,并配动作,与同桌之间相互击掌; 教师提问:同学们,认识新朋友开心吗?幸福吗?这么幸福,我们一起哼唱,《幸福拍手歌》 伴随动作: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一齐拍拍手 如果感幸福你就跺跺脚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跺跺脚呀看哪大家一齐跺跺脚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伸伸腰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伸伸腰呀看哪大家一齐伸伸腰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儿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挤挤眼儿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挤挤眼儿呀看哪大家一齐挤挤眼儿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肩呀看哪大家一齐拍拍肩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如果感到幸福就快快拍拍手呀看哪大家一齐拍拍手 板书设计:我的新朋友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我认识您了 一:我的老师

用自己的话形容自己的老师,如:短头发、戴眼镜 二:我还想认识

国旗、音乐、上课、邮递员 三:该请谁老帮帮我?

PPT演示。当遇到这些事,可以找谁来帮忙呢? 四:这样做对吗 动画演示。

这些孩子的做法对吗?你改怎样做呢? 板书设计:我的老师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我认识您了

教学目标:

1、学生的常规教育

2、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相互了解

3、道德与法治这本书的理解 教学课时: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一、常规教学

新生、新教师,需要相互适应,相互规范,要求:

1、小手放桌上,小脚放地上,小嘴要乖巧,小眼要机灵;

2、夸赞手势学习,两声掌声,一次竖大拇指,嘴并说道”棒棒,你真棒”来夸张同学;

3、需要尊重同学及老师,在老师说话的时候,同学要仔细听,在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更应该学会聆听;

4、班主任所教授的每个班不同的常规

二、相互了解

1、同学介绍,通过“我开学第一天,认识xxx”为问题,了解学生姓名。

2、黑板上备注教师姓名,并告知课程安排。

三、道德与法治

道德与法治是今年新改编书籍,包含的内容整体,内容已绘本形式,开放的课程理念,每个单元都设定了不同的目标,贴近低段,刚入小学的学生。

1、单元分析

带着同学们熟悉单元标题,并了解单元内容

2、让学生被绘本形式所吸引

四、放松运动

将部分心态放松的小朋友们,放松心情,回归教师的教导。板书设计:我的老师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上学路上

一、了解不同的上学路

1、我和妈妈走路来学校、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一个铁路道口、我们上学路上要过一条小河

2、我?来学校,路上经过。上学路不一样,平平安安进课堂。

二、这样安全吗? 动画视频。

讨论:怎样才安全呢?

二、路上的温暖

1、姥姥,你也别淋着

2、交警叔叔指挥路

3、姐姐带我上学校

4、爸爸妈妈来学校接我回家

5、路上有温暖,我也发现了

三、交通信号要知道 PPT图片演示了解交通标志。板书设计:上学路上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 认识: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2、认识注意交通安全是一种自我保护,可以防止受到伤害。

3、学习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

4、了解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别人带来痛苦麻烦。情感:

1、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感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的重要,愿意遵守交通规则。

3、行为:

1、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在马路上自觉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地方靠右边行走;横穿马路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教学重点: 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学习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教学难点: 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懂得不遵守交通规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给自己带来痛苦,给别人带来麻烦。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及图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教师播放:放学铃声。

2、谈话:放学铃声响了,你该做什么呢?

3、学生讨论问题。(不要求回答)

4、揭示课题:平安回家

二、学习新课

(一)、放学检查

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讨论了放学铃声响了后应该做什么?现在,请几位小朋友勇敢地举手来说一说。

2、学生回答问题。

3、教师小结:放学铃声响了之后,首先应整理书包,把回家的东西带全,别把东西落下了。养成整理东西的好习惯。

(二)、防止上当

1、播放视频(防止上当)

2、问:假如你也遇到同录像上的小朋友相同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3、学生回答。

4、播放动画。问:你认为这位小朋友做得对吗?

5、教师小结:我们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要贪小便宜,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要跟陌生人走。

(三)、交通安全

1、江、河、湖边的安全(1)、播放儿歌: 一只小青蛙呀!河边跳呀跳。小强看见它,飞快往边儿跑。小朋友们齐声叫:小心!危险!小强真听话,赶快停住脚。(2)、问:哪些小朋友回家途中要经过江(河、湖、塘)边的?(3)、讲述:回家经过江(河、湖、塘)边的同学,特别要注意安全,不要在江(河、湖、塘)边上玩,做游戏,不要私自下江(河、湖、塘)游泳。

2、公路上的安全(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上学是不是要经过一些街道或公路?(有的有,有的没有。)那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这些地方,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你们认识这些交通标志和设施吗?它们都是什么用途?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2)、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并说说它们的用处。(课件演示)人行道:供行人行走。人行横道:供行人穿过马路。护栏:保护行人的安全。机动车道:机动车行驶的道路。红绿灯:红灯停、绿灯走,黄灯表示车辆减速慢行。铁路道口:表示前面有火车通过。提醒行人和车辆注意火车。过街天桥:行人穿过马路。地铁站口:地下列车的进出口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交通标志和设施,它们呀,都是在保护我们不受到伤害,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却不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从而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后果!

联系生活进行活动(演一演:用准备好的交通标志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边演边说交通规则。)①注意交通安全对自己、对别人有这么大的好处!那么注意交通安全又应该 该怎样做呢?老师来考考你们!看看哪位同学最聪明!②过程: 师:行人横过马路应该怎么走?生:横过马路时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师:行人在街上走路应在哪儿走?没有人行道应该靠哪一边走? 生:上街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走。③师:注意交通安全的具体行为就是遵守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规则? ④学生回答。⑤小结:同学们知道的真多!看来我们真能做到自我保护,把交通安全记在心中!

三、巩固

1、判断以下行为是否正确。(播放课件)

2、师生齐唱儿歌:交通安全记心中 小朋友呀要知道,走路要走人行道。红灯停来绿灯行,穿过马路走“横道”。不翻护栏不猛跑,扒车拦车可不要。交通规则记得牢,自我保护要做到。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在回家途中可能遇到的一些事情,要防止上当受骗,要注意交通安全等,我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注意安全。板书设计:上学路上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 我们的校园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学校,了解自己所在学校的环境,知道学校是个可爱的地 方。

2、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爱学习、喜欢上学的情感,并且学会利用学校中的任何设施来解决自己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时间:共三课时,其中参观活动1-2课时,总结交流1课时。教学准备:水彩笔、铅笔、纸、参观需要的手持扩音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开学了,步入新的校园学习也好几天了,谁来大声的告诉老师和其他小朋友你是在什么学校哪个班学习吗?(指名数人回答:育才小学一年级一班)师板书:育才小学。师:喜欢我们的学校吗?为什么?学生发言。

师:你去过学校的那些地方(场所),你对学校哪里印象深刻呢?说来听听。学生发言。可能还有一些小朋友还不了解学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好吗? 板书:看看我们的育才小学

二、活动准备阶段。

1、(出示校园实景图)小朋友,看图,你们知道这是学校的哪里吗?你们喜欢校园的什么地方,这节课我们就先参观那儿。

2、学生商量、确定参观的内容和路线。

3、学生排队,选出小组长,由老师带队集体参观。

三、活动进行。

方式:集体参观,学生观察,不明白的地方老师解说。参观学校大门,提示观察大门上的字及匾牌荣誉,感受学校的好。

四、回教室,总结参观情况。交代还有不明白的下课后与同学再去看看。

五、布置:下节课小朋友可带照相机、水彩笔、铅笔等东西来。板书设计:我们的校园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 我们的校园 了解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对周围环境感兴趣,学习了解新环境的饿方法。

3了解并学会利用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等。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行为文明礼貌。

活动准备: 儿童预先参观校园,对各处环境设施有一定的了解。准备一个电视机纸箱,启发儿童布置成电视机的样子。自制采访话筒。事先让儿童了解一些广告知识。

活动过程: 1 教师以电视台记者的身份出现,导入活动:听说前几天小朋友们组成小分队去参观了校园,我要采访一下小朋友,看你们在学校里都有些什么新发现。引导儿童自由地讲述自己在学校里的发现,启发儿童从多个角度进行介绍。

引入主题:听了大家的介绍,我才知道学校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地方,我们的小朋友这么能干。电视台很想给学校做个广告,请小朋友来一起策划,一起表演,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学校,大家愿不愿意? 结合儿童的经验帮助儿童总结广告语的特点:简明扼要,富有趣味,体现特色,琅琅上口。

引导儿童分组讨论:你想怎样为学校做广告/宣传什么内容? 6 分组表演广告:每组协商后推选一名代表,分别站在“电视机”前表演自己组编的广告词。自由表演:启发儿童自由组合,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用各种方式表演自己编的广告,还可以配上相应的动作。对儿童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也可以将广告语记录下来贴在教室里,并让儿童评选出最佳广告。活动延伸:可以将“电视机”,放在教室一角,让儿童继续创造表演。

板书设计:我们的校园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了解新环境。重点:

了解认识校园。难点:

了解做有礼貌的好孩子。教具: 图画纸、彩笔 教学过程

一、参观:校园探秘队了解室校园各场位置

二、交流:探秘报告会。交流发言:学校各设施或“景点”的各称、特点和功能。

三、展览:我心中的校园。用绘画的方式画出心中的校园互相观赏交流。

四、制作图。

《我们的学校》。作图 :画出自己喜欢的一景或学校里的人与 物,并写上自己的姓名及想表达的内容。

五、语言表达:校园广告。

1、老师示范。

2、让儿童充分想象,创造好的广告语。

六、小结本节课内容,提出要求。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号令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校园里的号令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了解新环境; 重点: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等;

难点: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行为文明礼貌; 教具:PPT; 教学过程;

一、参观:校园探秘队了解室校园各场位置;

二、交流:探秘报告会;

三、展览:我心中的校园;

四、制作图;

五、语言表达:校园广告;

1、老师示范;

2、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喜欢学校,进一步增强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

2、对周围环境感兴趣,了解新环境。

重点:了解并学会利用赏析学校的有关设施、设备等。难点:了解并遵守学校的规则和纪律、行为文明礼貌。教学过程

一、参观:校园探秘队了解室校园各场位置

二、交流:探秘报告会。交流发言:学校各设施或“景点”的各称、特点和功能。

三、展览:我心中的校园。用绘画的方式画出心中的校园互相观赏交流。

四、语言表达:校园广告。

1、引导儿童充分想象,创造好的广告语。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号令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课间10分钟

一、谈话导入。

二、“我喜欢的课间游戏” 跳绳、修房子

形式:学生自由组合分组,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

三、玩个课间小游戏

1、老师布置:小朋友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小游戏;可自由进行;还可以小组一起说说我们的校园,可以编儿歌

2、让学生明白课间还要做什么。准备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具、喝水、上厕所

3、这样做好吗?

举例说明哪些行为不是小学生的规范行为。板书设计:课间十分钟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课间1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教学重难点: 1.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课间活动的现状、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活动一:合理安排

1.(CAI录像:同学们课间休息活动的情景。上课铃响,同学们全都回到了教室。维尼熊在操场上纳闷,小朋友们都跑到哪里去了?)创设情境: 维尼熊:你们怎么全都回教室来了?上课铃是提醒我们干什么的呀?你们怎么知道要拿出《品德与生活》书呢?课程表有什么用呀? 师:我们学校有一首行规三字歌就提醒大家要做好学具准备。生齐背行规三字歌。(板书:学具准备)2.创设情境:维尼熊上课要上厕所。

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提醒维尼熊的吗?和小伙伴商量一下吧。

生提醒维尼熊不要在上课时间去上厕所。

维尼熊:我明白了,上厕所和喝水都是在课间完成的。(板书:上厕所、喝水)3.师小结:课间一定别忘了做好这些课前准备。(板书:课前准备)活动二:快乐游戏

1.师:同学们课间除了做这些课前准备,还做了什么呀?(板书:玩游戏课间活动)维尼:你们课间最喜欢干什么呢?你们会玩什么游戏呀?可我一个游戏也不会玩。

师:同学们来教教维尼好吗? 每个小组教维尼熊一个游戏。

2.维尼熊:谢谢你们教我玩游戏,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吧!(CAI音乐)学生尽情玩游戏。

3.师:刚才同学们玩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师在学生游戏时观察学生中不遵守游戏规则、打闹、摔倒、拉扯等问题,指出其一)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应遵守规则,注意安全,与同伴和睦相处)维尼熊:是呀,我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师:你们自己还发现了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维尼熊:我明白了,玩游戏时不能光顾着自己,还要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4.师小结:同学们如果能这样开展课间活动,并做好这些课前准备,课间十分钟一定能过得轻松快乐。板书设计:课间十分钟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上课了

一、课前准备好 下节要上什么课? 课前一起唱首歌。我有个好主意 还可以

二、多提问题勤举手 举手提问需要注意的细节。

三、大家一起学

交流:怎么才能做到大家一起学习?你的办法是

四、课堂作业认真做 展板:作业展示台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上课了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上课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初步的时间意识,感知时间与活动的关系。

2、在活动中发展自己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调整计划的能力。

3、在设计与调整计划的过程中培养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制作计划表的各种材料;铃鼓一个;前期幼小衔接内容的墙面环境支持。

2、经验准备:通过前期已开展过的“幼小衔接”的主题活动,学生对小学的生活有初步了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亲身体验“十分钟”的长短,并了解哪些活动适宜在这段时间进行。

难点:理解活动内容和时间的关系及完善计划的能力。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结合墙饰进行谈话,引出“课问十分钟”。

教师:前几天,小学生哥哥给我们介绍了小学的活动,你们还记得都有什么活动吗?

学生:课间十分钟、上课、做操……

教师:你们还记得课间十分钟他们都做了什么吗?

学生:喝水、玩、准备书……

2、活动开始:讨论并制订“课间十分钟”的活动计划。

我没踢球,要跑到操场上,来不及。

我上了厕所、喝了水,还看了书,但没画画就上课了。

我没上厕所,人多,后来就忘了。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小结模拟活动的情况,使其感受内容与时间的关系,发现调整计划的必要。

(2)集体总结:

教师:你们认为“课间十分钟”必须要进行哪些活动?

学生:上厕所、喝水、准备下一节课的书、休息。

教师:你认为“课问十分钟”做什么内容的游戏合适?

学生:与小朋友说说话、玩翻绳、玩折纸、跳绳……

教师:怎么安排这些活动呢?

学生:上厕所可以人少时去;应该先准备下次用的书;可以先喝水。

教师利用图示,帮助学生梳理与提升经验,获得调整计划的依据与策略。板书设计:上课了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玩得真开心 一:放学回家玩什么 今天,我在学校 我在家里喜欢玩

二、这样玩好吗?

了解什么该玩,什么不该玩。怎么玩才开心呢?

三、你会跟它们玩吗? 树叶、纸箱、石头、布

四、开个玩具交流会 玩具交流会很好玩,我收获了 板书设计:玩得真开心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玩得真开心 教学目标:

1、充分体验春天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2、学习制作简单的游戏玩具,发展动手能力。

3、初步感受风与空气的关系。教学重难点:

1、充分体验春天生活的美好与乐趣。

2、初步感受风与空气的关系。教学准备: 教师:各色彩纸、线团、竹筷、图钉、风筝、风车、飞机、反馈表 录音机、磁带。学生:制作的材料。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谈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玩。你们高兴吗?生:高兴。春风今天是我们邀请的同伴,她特别喜欢我们班的学生,想和大家一起玩,你们欢迎吗?生鼓掌欢迎。那我们和春风玩什么呢?生:我想和春风玩风筝、风车等。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生:想。出示风筝、风车、飞机。(生:高兴、惊讶)老师特别想让你和春风玩的高兴些,那怎么办呢?生:自己动手亲自做一做。

(二)做一做,玩一玩

1、想一想,你自己做什么?(讨论自己做什么,用什么材料)

2、选择工具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玩具。(可以用自己准备的材料,也可以去老师那里来领材料)这一活动时教师要特别提示一下安全问题,以免孩子们使用工具时受到伤害。(制作过程中教师放一些音乐,调节一下气氛)。教师巡视时,如发现问题可以让同学们停一下,互相帮助解决。生:风车立不起来?同学解决:线剪得短些。生:纸杯剪成条粘不住?同学解决:换换浆子,用手压的时间长些。

3、制作基本完成教师带领孩子们到户外去玩一玩,让孩子们飞一飞,赛一赛。比一比谁的飞机飞得远,风车转的时间长。评出优秀小能手。(充分给孩子们玩的时间,然后再进行比赛)

(三)动脑筋,想一想

1、交流感受:说一说,为什么他的飞机的远等?(查找自己的不足)生:我在叠飞机时把机翼折了一下。其他同学发言:老师我的飞机没他飞的远,但我的飞机在空中停的时间长。(鼓励)在教室内静止时飞机飞的远吗?风车转吗?生:不转。总结:今天我们玩这些玩具都和风有关。(扣题:我和春风一起玩)

2、填写表格:我和春风一起玩(包括班级、姓名、玩具名称、制作玩具的材料、制作玩具的方法、步骤)板书设计:玩得真开心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吃饭有讲究 教学目标:

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的督促上,初步养成良好有学习、劳动习惯。重点:了解《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难点: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教学过程:

一、参观讨论:干干净净吃饭好。讨论:谈一谈,怎样洗手才干净?

二、活动:我在餐桌上。

讨论:怎样做个有礼貌的乖孩子?

三、交流讨论:食物的诉说。

启发儿童交流:各种蔬菜瓜果的自我介绍。

四、实践活动:这样吃好吗?

开展讨论:说说自己每天都是怎样吃饭的?

五、游戏:进步快车。

1、师提要求:教师这里有一辆进步快车想请有进步的,像个合格的小学生的同学来当驾驶员。

2、引导儿童学习按一定的标准来积极评价同伴的行为,明确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怎样做。

六、小结

板书设计:吃饭有讲究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吃饭有讲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饮食健康的常识。

2、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吃零食要有节制。吃饭时要讲卫生、不浪费,排队时要互相谦让。

3、自己能学会营养配餐。

4、小组合作要愉快、友爱。使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审美情操。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餐定时、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少喝饮料。

2、简单合理地搭配饮食。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记录讲课前一天晚上,自己进餐的情况。了解食物的营养知识。

2、教学器木才:自助餐用具、食物彩色图片、量化表格、小奖票、营养师贴画、食物比例分配表。

3、教学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伴随欢快的乐曲,出示动画:娴熟的刀工、精湛的厨艺、真诚地邀请、快来吧!尝尝我的手艺。再看那满桌丰盛的饭菜,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兴奋地想吃这顿饭。师饶有兴趣地说:这是我的一个朋友,他要请同学们吃一顿自助餐。很多同学都说自己吃过自助餐,老师对他们表示羡慕,并说自己小时候可没吃过自助餐。以次激发学生热爱现实生活,对生活有满足感。那我们就一起去餐厅看看吧!

二、明理

(一)联系生活懂得进餐要求

1、餐厅的菜肴特别丰富,屏幕出示彩色图片。师说类别,生说食物名称。主食类:米饭、面条、蛋糕、馒头 鱼肉蛋类:大虾、炖鱼、鸡蛋、炸鸡腿 蔬菜类:芹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 水果类:草莓、苹果、葡萄、橙子 豆制品、奶类:豆腐、鲜牛奶

饮料、水、汤类:矿泉水、果汁、菜汤

2、学生的视觉、精神都随着鲜美的画面来到了自助餐厅,师抓住这一时刻,马上提问学生:在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让学生回想:在家中长辈是如何提醒他们的,幼儿园老师是怎么教育的,学生凭生活经验说出吃饭的要求,应注意什么,明白什么是自助餐。师在这一环节着重渗透做文明、守秩序的小顾客。

3、屏幕出示吃自助餐的要求

(1)吃多少取多少(2)取过的食物不能放回原处(3)取物要文明人多要排队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听一听,自然地懂得了吃自助餐的要求,也就是“怎么吃”。(二)从身边实例中体会如何选餐

1、请一名同学选餐。

音乐响起,第一个小顾客开始选餐了,看看他是怎样给大家做榜样的。师向其他同学提出要求:认真看,你觉得他在哪方面做得好,一会儿我们要进行评议,看看谁是最佳评论员!这样所有同学的注意力都会集中起来。

2、评价

取餐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下面介绍自己选餐的情况,生评是否合理。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吃饭的实际情况和刚才大家提出的要求)对其评价。板书设计:吃饭有讲究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别伤着自己 活动一:在家会有危险吗?

1、通过PPT演示,让孩子明白哪些行为是危险的。

2、再走走迷宫棋,看看家里可能有什么危险发生。怎么做才安全?

活动二:危险是怎么发生的?

思考 还有哪些做法可能会伤着自己呢? 活动三:受伤了怎么办? 孩子们讨论交流。活动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别伤着自己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别伤着自己 教学目标:

1、体验如果遭遇意外伤害,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受伤后,在成人不在的时候,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2、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

3、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教育目标:

1、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2、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对情境中的小伙伴提供帮助。

3、受伤后一定要告诉家长或长辈。教学方法:

1、为学生创造几个模拟场景。

2、通过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认识到要学会自我保护。

3、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师评,了解受伤后,如何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情况。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1)请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观察同学们在教室内外的活动,思考哪些同学的表现可能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2)学生自带一些处理常见小伤口的药品(如创可贴、药棉、纱布、红药水)

2、教师准备:就相关问题向校医请教或查阅资料。

3、教学器材:常见药品、宣传卡片、判断分析表格。教学过程: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1)课间猛跑;

一、经验交流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课件一(1)是否曾经因为不小心而受伤?(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受的伤?(3)受伤的经过是怎样的?(4)当时自己有什么感觉?

2、学生小组自由交流经验

3、请几个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相关经历。

二、观察分析

1、看一看:观察同学们的课间活动。

2、说一说:在学校生活中哪些行为与表现容易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1)课间猛跑;(2)踢球不注意;(3)上下楼梯奔跑;(4)教师里追跑;

3、想一想:居家生活中容易发生的伤害。

三、情境表演

1、师提供情境:当自己受到意外伤害时,家人??

2、学生模拟表演:鼓励学生创设多种情景

3、尝试总结意外伤害对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4、说一说导致意外伤害的原因。

5、教师小结:意外伤害是指由于我们疏忽大意或缺乏安全意识而引起的身体伤害,如磕伤、撞伤、烫伤等,伤害无论大小都会给他人带来痛苦,还会给家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在进行各种活动时我们要多加注意,尽量避免伤害。

四、判断分析

1、课件二,教师出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境。(1)学生在马路上踢球;(2)互相争抢玩具;(3)用扫帚和伞打闹;

2、小组讨论:以上情况怎样避免伤害?

3、学生判断,并提醒小朋友要注意什么?

4、引导学生分析下列情况下如何做:课件三(1)乘车时(车上车下)??(2)课间活动时??(3)看见剪刀放在沙发上??(4)插电源时??(5)学生自己说出几种情境

五、实践操作

1、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学生自由介绍;(2)教师介绍;

(3)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受伤时要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以获得及时的治疗。但是,如果我们能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知识,学习一些小伤口的处理办法,当家长和老师不在身边的时候,先对伤口进行一下处理,对日后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2、分组展示自带药品

(1)小组互相介绍自带药品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全班介绍

3、教师补充:选出常见的几种药品,介绍其作用并模拟演示使用方法。

4、学生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1)擦伤(2)划伤(3)流鼻血

六、讨论分析

1、课件四,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57页图)?

2、讨论:能不能因为害怕家长的责备而隐瞒情况?

3、教师小结:当我们受到伤害的时候,无论轻重都要注意及时向家长或老师说明情况,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安全。

七、积累资料,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1、介绍救护小常识

(1)受伤后及时告诉老师或家长;(2)伤口要及时处理;

(3)在工地受伤要及时去医院;(4)烫伤后要用冷水冲洗、降温;

(5)流血要马上包扎(因为人的血量有限);

2、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互相宣传救护知识。

3、教师小结:鼓励在生活中学习救护常识 板书设计:别伤着自己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早睡早起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儿童记住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初步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

2.逐步养成按时作息的生活习惯。活动准备:小闹钟一个。活动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小闹钟)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 2.小闹钟能告诉我们什么?

2.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要有时间观念,我们一起来了解一天中最重要的几个时间吧!

二、合作探究,体验快乐

1.我们班里有哪些小朋友认识钟表呀?真不错,聪明的小朋友,除了认识钟表,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判断时间呢? 2.小组交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我的时间表早上,我6:30起床,离开家。中午,我 到家吃中餐,到学校上课。下午,我 回到家。晚上,我 上床休息。3.小组合作表演“我的一天”。议一议:他们的时间安排得合理吗?

小结:小朋友,快快行动吧!让我们都来争当守时的好孩子!

三、自我评价,延伸导行

你能每天按时上学,不迟到吗?做到了自己奖励一颗红五星,每周评一评谁的红星多。(老师和家长共同监督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评价。)板书设计:早睡早起 布置作业: 组长批阅: 课后反思:

年级:一年级

授课时间: 课程:道德与法治

授课教师: 课题:早睡早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2.通过小调查,使学生明白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应该科学地安排饮食。

3.学生拓展表演,体会正确姿势的重要性。

4.与爸爸妈妈一起锻炼身体,养成早起锻炼的好习惯。5.在观察、调查、游戏中,初步了解健康常识,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

6.知道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重难点:

1.学生参与制订作息时间表。知道时间宝贵的,做事不要拖拉。

2、知道要爱惜自己的身体,认识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29页图片,选一幅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并评价一下他们的行为。交流:同学交流自己在早睡早起这方面的做法。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6

知识目标:了解集体愿景的内涵及其作用;理解美好集体的内涵及其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掌握美好集体需要哪些良好的氛围

能力目标:通过对美好集体特征的理解,认识到一个美好的集体对我们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习如何与集体相处后,能正确处理班集体中不同的意见、竞争与合作,正确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生活能力

中国航天工程的数据展示:直接参与单位百余个,间接参与单位三千多个,共有数十万人参加这一工程。

想一想:材料表明了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航天事业取得成功?

教师总结: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集体的力量,集体将大家团结到一起,促使大家共同进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生活的集体。

活动要求:

(1)学生自行写出自己心目中憧憬的或者喜欢的班集体特征。

(2)小组内收集、归纳本组成员所绘集体特征,并分享出来。

讨论:美好集体的特征是怎样的呢?我们怎样建设这样的美好集体呢?

提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等。制定共同目标,每个同学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集体做贡献。

大家对美好集体表达了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相信大家在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时,也能承担共同建设美好班集体的使命,引领我们班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场景一:甲同学,请问你参加学校秋季运动会时,摔了一跤,是什么力量促使你马上爬起来,并且奋起直追呢?

场景二:乙同学,你这次考试进步很大,能分享一下前进的秘诀吗?

场景三:丙同学,你的人缘好像特别好,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和你玩呢?你一旦有需要,总是会有很多同学环绕在你身边。

思考:

(1)上述采访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2)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它给你带来了什么?

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张聪经常给班级提合理化建议。为了保持教室卫生,他建议每位同学准备一个废物袋装废纸、杂物;为了让家长及时了解同学的学校生活,他建议建立家长交流群;为了更好地管理班级,他建议用竞选方式产生班委。他的建议大都被班级采纳,有的甚至在全校推广。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集体建设建言献策。

思考:

(1)在集体生活中,你会像张聪一样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吗?为什么?

(2)为你所在的班集体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思考这些建议会给班集体带来哪些变化。

教师讲述: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对于集体事务,每个人都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每个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得到尊重和重视;每个人都应该遵守共同的规则,在规则面前没有特权和例外;每个人都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没有偏见与排斥。

思考:

(1)如果易地而处,你是高翔,面对同学的陷害、侮辱、打骂,你会怎样想?

(2)如何评价视频中同学的做法?

提示:①可以从道德、法律相关角度综合回答此问题。②链接时政新闻:九部门联手向校园欺凌“亮剑”:整治群殴、辱骂、拍裸照!引起学生对校园欺凌的关注,并引导学生发生、发现校园欺凌事件时,要及时向学校、家长,甚至是警察反映情况,将伤害降到最低。

(3)面对高翔的特殊情况,我们可以做点什么?

提示:注意帮助同学时,要有具体的行动,也要采用得当的方法,讲究交往的艺术。

(4)视频中的画面可以避免吗?它给予我们什么启示呢?

提示:特别提醒学生,要保护个人隐私,不能以爱之名,给别人带来二次伤害。

教师强调: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在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待、礼让他人,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不仅有关怀与友爱之心,而且要有具体的行动和得当的方法;不以关爱之名行“伤害”之举,也不因外貌、性格、家境等歧视、欺侮他人,让每个人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20的里约奥运会,我们再次见证了国球乒乓的强大实力。但是背后的故事依旧精彩。第一次进入乒乓预赛时,外国选手很惊讶地表示:“马龙、张继科不是竞争对手吗?他们怎么一起来训练?不怕自己的战术被解决吗?”另外,这次国乒的后勤人员有王励勤、马琳,分别管内务、做饭,而这两位的身份大家都不陌生,都是世界乒乓球冠军。

思考:

(1)国乒被称为梦之队,是偶然的吗?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就了国乒的辉煌战绩?

提示:不是偶然的。是球员们的团结一致、分工协作造就了国兵的辉煌战绩。

(2)你能分享给大家一些集体生活的策略吗?

教师归纳: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在美好集体中,我们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充分发展各自的能力。合作意味着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又避免个人英雄主义;每个人都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消极依赖或袖手旁观。

讨论:

(1)张继科和马龙存在竞争吗?如果有,你怎么看待这种竞争?

提示:有。他们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竞争中有合作。

(2)在集体中,你遇到过什么竞争?你当时是怎样处理的?

提示:遇到的竞争和当时的处理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

教师讲述: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集体成员之间的和而不同、相互激励和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在集体生活中,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集体成员之间交流互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根据美好集体的特征考察你所在的集体,说说它在哪些方面有待改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集体的共同愿景,知道了集体带给我们的力量。希望大家在学习了如何与集体相处后,能正确处理班集体中不同的意见、竞争与合作,正确处理集体中的人际关系,培养出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处理集体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讲述的是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培养学生参与集体的能力。在具体参与集体方面,学生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在课程讲述上,可能会存在知识点分散,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本知识点时,应当在呈现多个有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小范围的小结归纳,使得学生处理集体问题的知识和能力都相对系统化。

知识目标:了解我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学会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的关系,学会在集体的建设中尽责并勇于担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集体,主动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有集体荣誉感,感受学校生活的幸福,体会团结的力量

在集体中“尽责”的具体要求以及如何在集体中承担责任。

运用你的经验完成课本77页中的表格。

教师总结:集体建设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的集体你能做些什么?你觉得自己做得怎样?这一节课让我们共同探究“我与集体共成长”这一主题。

提示:可以从卫生、纪律、体育、集体氛围各方面来列举。

活动二:想一想我们班的班委、班级目标、班级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思考:产生之后是不是其他同学就无所事事什么都不用担心了呢?

学生回答: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参与班级目标和文化的建设。

教师强调: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集体的成长,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身为集体一分子的你,要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建设美好集体的活动中来。

(1)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协商确定对组织的品格与才能要求,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

(2)需要我们的“自治”精神。这种“自治”表现为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3)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一个集体成长的过程,也是正气和凝聚力形成的过程。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舆论氛围、积极的精神气息,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七年级(9)班参加了学校举行的体育文化节,在运动节这天,小高擅长长跑,报名参加后,取得了3000米冠军的好成绩;小明擅长跳高,报名参加了跳高项目;班长组织能力好,就带领同学们做好后勤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最后取得了班级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

提示: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做出贡献;我虽然没有参赛,但是听到宣布自己的班级取得第一名的时候,我感到很自豪……

教师归纳: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细心呵护。④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①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职责不管大小,事情无论巨细,都要主动作为,使集体活动得以有序开展。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与集体的关系,感受了学校的幸福生活,体会了团结的力量,让我们一起为集体做出贡献,让我们的班集体越来越好。

本节课是“我与集体”知识教学,学生对于集体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学生易于理解。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一个好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情感上乐于参与,要多结合情景材料启发学生思考、讨论,给学生更多理解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

道德与法制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水东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2、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并能在众多的物产中找出本地的物产。

3、学会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4、能运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收集家乡物产及有关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

5、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教学方法:引导、补学、激学、评学

学习方法:自学讨论

教学准备及手段: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家乡的资料、实物,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导语: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吗?在上节课中,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到了你们的家乡进行参观。在那里,我们不仅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还听到了动人的传说故事,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今天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进行旅行吗?

二、新授

活动一:我是小导游(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成果。)

1、导语:那好!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坐上时光列车,到你们的家乡去看一看、瞧一瞧,家乡都有哪些好吃的、好玩的、特有名的物产?你们说好不好?可是我们先到那些同学的家乡呢?谁来做领航员呢?

这样吧!既然同学们都想当领航员做小导游,我想你们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小声的、把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交流与汇总。然后推选出一名小导游来做领航员。(注: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家乡的不同,自愿结合成若干小组,以自己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查找。)

2、学生小组交流。(老师给予及时地引导)

活动二:我的家乡物产多又多(目的: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自然资源,并为之自豪)

导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同学们注意倾听,旅行结束后,我们还要评出小导游、智囊团呢?

1、同学代表上来发言:说明并展示自己家乡物产的照片、图片、实物等等,如果有同学带来了家乡的食品可以请同学们尝一尝。最后讲一讲自己使用什么方法收集到这些材料的。

2、当一位同学发言完以后,其他同学可以给以补充。

3、课件演示:教师在课前要了解学生准备资料的情况,事先准备好一些音响、图片材料做成课件,在学生介绍时给予适当的补充,帮助同学理解。

活动三:心中的赞美。(目的: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形式,抒发一下自己内心地感受,从而进一步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

导语:同学们,你们瞧!我们的水东家乡不仅山美、水美、人美而且还有丰富的物产资源。看到这些,你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你们想用什么形式来赞美我们的家乡呢?

1、小组同学讨论。(诗歌表演、歌曲表演、赞美的话、简笔画)

2、请同学代表表演。

三、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千年古镇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水东家乡吧!

四、播放课件:课件内容为老师课前收集到的风景、物产、人文图片资料,并配以《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曲伴奏。

精选阅读

职业道德教案范本


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每天老师都需要写自己的教案课件。 教案和课件的优化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写教案课件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小编已经为您搜集整理了一篇符合您需求的“职业道德教案”,请您详细了解此文全文!

职业道德教案 篇1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一课 塑造良好形象,增添我们的魅力

教学目标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教学准备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设计

【导入】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教学过程】

活动一:礼仪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板书:

一、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

活动二:讲究仪容仪表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板书:

二、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学生活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问题,并发表意见。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板书:

三、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活动三:讲究形体姿态

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形体姿态表演。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教师点评:

站姿:站立时要挺胸收腹,双肩展平,双腿并拢,目视前方,面带微笑。(可示范正确姿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规范!

(可演示不规范站姿。)走姿:行走时应双肩平稳,双目平视前方,双臂前后自然摆动,摆幅以30度为宜。步履要自然且富于节奏感,表现出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坐姿:入座时动作要轻稳、从容不迫、优雅大方。女士坐姿:女士如着裙装,入座时应将衣裙向前稍拢一下,双肩平稳放松,立腰挺胸,双膝双脚并拢,两手自然搭握放在两腿之间,双脚„„(可示范各种坐姿。)男士坐姿:男士就坐时,双膝可略为分开,双手放于膝上或者交叉放于两腿中间。腰背挺直,给人以沉着、稳重之感。男士坐姿形式还有„„(可示范各种坐姿。)(做不规范坐姿)像这样的姿势可不够美。

交谈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美好得当的表情是我们优雅风度的组成部分。

过渡语: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还要特别注意养成使用文明语言的习惯。

板书:

四、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活动四:讲究语言文明

学生活动:学生表演礼貌情景剧──“文明语言”的魅力。

情景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同桌的衣服上。

情景二:同桌为你捡起掉在地上的钢笔。

情景三:公交车上你不小心踩到一乘客的脚。

情景四:找同桌借一本英语字典。

根据学生的表演,观看表演的学生逐一评价表演者的语言,分别找出优点,挑出毛病,谈谈感受。

学生竞赛:以小组为单位,写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语。将文明用语进行分类,并在全班展开竞赛,看看哪个小组说得最多。

教师总结:

见面语表达:早上好、下午好、您好、很高兴认识您、请多指教、初次见面请多关照„„

感谢语表达:谢谢、劳驾了、让您费心了、实在过意不去、拜托了、麻烦您、多亏您的帮助„„

致歉语表达:对不起、请原谅、很抱歉、请稍等、请多包涵„„

告别语表达:再见、欢迎再来、祝您一路顺风、请再来、祝您晚安„„

文明用语要求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要谦逊、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要说大话。有时,我们的本意是出于对对方的关心和负责,但因为说话方式不当,态度不对,好意就会变成伤害。

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9页的三个镜头,他们这样的说话方式好不好,如果不好的话,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表现得更有礼貌呢?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问题,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

教师总结:我们身边时常发生的不文明的语言习惯,提醒我们要注意道德修养,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做到以下四点要求。

板书:

1.强化文明意识。

2.训练语态形象。

3.塑造文明话语形象。

4.关注声音形象。

【小结和反思】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思考下列问题后结束本节课。

礼仪的原则──看看自己的礼仪名片上是否还有瑕疵?

◎你穿衣服是否很得体,是否在任何公共场合都能够整洁大方?

◎在陌生人面前,你能经常面带微笑吗?

◎在和他人交谈中,你经常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吗?

◎与他人交谈时,你是不是一直很注意对方的表情?

◎在和人交谈时,你是否总是打断别人?

◎若是在大街上或其他场合碰巧遇到你认识的人,你是否会主动上前打招呼?

◎当你乘坐公共汽车时,是否有空座你就会去抢?当看到老幼病残孕乘客,你是否会主动给他们让座?

◎在商店、饭店、咖啡店里,你对待服务员是否跟对待朋友一样有礼貌?

◎对你来说,时间是宝贵的。那么在商店排队买东西时,你是否总想去插队?

◎你是否在收到别人的来信后不论多忙也能及时复信?如果当时不能,是否过后也会打个电话过去?

◎在下雨天,你的雨伞不知道被谁拿走了,你是否会趁人没看见拿别人的伞顶替,觉得反正自己也没占便宜?

◎有陌生人遇到危险,你能毫不犹豫地挺身相救吗?

◎领导让你分发娱乐节目的入场券,你是否会把好的位置留给自己和要好的朋友?

◎当你做了一件好事可别人却误解你时,你是生气地再也不做了,还是默默地继续坚持到底?

◎看到别人滑倒等尴尬难堪的时候,你是否幸灾乐祸,觉得很有趣?

◎你是怎样看待绰号的?你爱喊别人的绰号吗?对于那些没有绰号的人,你是否正在琢磨给他起一个绰号?

◎你是否很容易生气?

◎你是不是认为礼貌对一个准备成就大事业的人来说无足轻重?

至于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相信不用说每个人心里都会知道。上面这些只是涉及一些不可不知的礼仪当中很少的一部分,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有人能将这些问题全部解答好。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让自己的礼仪名片变得洁白无暇。

信息反馈: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如语言、态度、动作等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写在纸上。

教学附注材料

附件一:

不同情境和场合的礼貌用语

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

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

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

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

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

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

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

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

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

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

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附件二:

中学生日常文明礼仪规则

1.参加升国旗仪式,做到快、静、齐,衣着整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

2.着装得体,佩戴学生证和团徽(团员)。

3.仪表整洁,不化妆,不烫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涂指甲油,不纹身。

4.举止文雅,谈吐文明,坐立正直,行走靠右,不与师长争道。

5.不打骂人,不说脏话,不叫侮辱性绰号,不欺侮弱小。

6.使用好文明礼貌用语,请、您好、谢谢、再见、对不起、没关系。

7.使用好体态语言: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起立等。8.上下课,起立向老师行礼,课堂上发言先举手。

9.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应喊“报告”或轻微敲门经允许后再进入。

10.得到别人的帮助或借用别人的东西应说“谢谢”。

11.弄坏别人的东西要道歉和赔偿。

12.对长辈使用尊称,看见长辈应先打招呼。

13.诚实待人,对客人主动问候,微笑致意;对老、幼、妇、残和军人,行走让路,乘车让座,购物让先。

14.接受或递交物品时起立并用双手;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15.不拆看他人信件,不偷看他人日记。

16.参加集会守纪肃立,会上发言先向师长和听众致礼,发言结束应道谢;观看演出、比赛做文明观众,不起哄打扰,适时适度鼓掌致意。

职业道德教案 篇2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以来,人们最大化地追求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忽视了道德品质的培养,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而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正确处理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是社会一般道德在职业中的具体体现,它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名誉和形象,还与公司、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声望和利益密切相关,良好的职业道德会给公司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使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又一重要内容。

现在社会职业道德水平的下降,大家是身有体会。前不久,《新民晚报》刊登了一则骇人听闻的新闻:某地区小学,一名男教师在教室里在所有学生面前殴打一女同学直至死亡。这样一则消息无疑是发人深省的,教师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这样一个受世人爱戴崇拜的角色竟然摧毁了一个年轻的充满希望的生命,不禁让我们深思:教师的职业道德何在?不仅是学校,在医院这样一个救死扶伤的场所,医生护士那冷若冰霜的面孔和话语也时常让我们不寒而栗。在感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同时,我们也会思考职业道德的问题。

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信念,职业态度,职业品质,职业责任,职业良心等诸多方面,一个人职业道德的缺失体现在对本职工作的不热心,态度不端正,没有责任心等。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试从学校和学生角度做简要分析。从学校角度看,因为目前人们对职业学校仍存在偏见,认为文化知识学不好才会进职业学校学技术,而高等职业学校更被人们认为是高考落榜生的收容所,一般成绩优异的有理想有抱负的学生均进入了综合大学学习,因此职业学校从生源上来看与普通高校相比缺乏优势。另一方面,因为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回应了社会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呼唤,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各业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职业技能性和技艺性,学生能力的培养固然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校培养目标的首位。与之相对,道德教育则目标模糊,在道德上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等存在的不确定的因素较多,没有一定的标准可以衡量,因此,学校往往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从学生角度看,进入高职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是高考落榜生,进入高职是一种“失败”,是无奈的选择,觉得职业学校名声难听,形象不好,因此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工作丧失热情,进入工作领域,也会对工作不满意,缺乏职业道德也是自然之事。也有另一种学生,进入职业学校,认为以后工作明确,只要学好技术技能,成为本岗位的高级技术人才便可高枕无忧,从而疏忽了自身职业道德水平和素养的提高。

职业道德与一般社会道德或阶级道德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鲜明的专业性和多样性;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它的内容有具体性,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职业道德的内容包括: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习惯的养成等五个方面。 如何培养职业道德,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试做以下建议: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实践。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要求是:(1)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忠于职守,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职业技术与业务,在职业活动中发挥创造才能。

(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以主人翁精神对待工作。(4)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注意增产节约,爱护公共财务,廉洁奉公。由于各行各业有自身的特点,所以职业道德规范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本行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特点,按照职业活动的客观要求来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如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如教师、医生,要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不可将个人的主观情绪带入到工作中去,能迅速融入角色。再如秘书,要做好保密工作,

从公司的利益出发。

二:职业道德教育要求职业教师有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的行为对学生具有示范作用。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和教育性决定着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教育工作。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对所学专业的刻苦钻研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本职业的重要性、趣味性,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所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主人翁精神,对本职工作负起道德责任和义务。让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水准提高,是职业岗位的本质属性和职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高的内在要求,而不是拿出某种版本职业道德规范读本读读、念念、讲讲来隔靴搔痒,基本不能针对职业特点及共性问题、个性特征。

三:职业教育过程中,强调其职业特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岗位变换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岗位变换作好准备,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或自己更感兴趣的工作。岗位变换也可消除一个人长期从事某项工作的厌烦心理,重新调动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四:在实习活动中,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即道德教育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让学生进入一些优秀的人文氛围较好的企业和公司实习,亲身体验工作中良好的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实习或工作后,学校要关注和重视社会反馈,与职业岗位相联系的评价、评估领域对本校学生的满意程度,所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和促进学生完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个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个人素养、专业 水平的需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是企业间接的生产力! 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会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体表现在:

1、 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职业道德的基本职能是调节职能。它一方面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即运用职业道德规范约束职业内部人员的行为,促进职业内部人员的团结与合作。如职业道德规范要求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另一方面,职业道德又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和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如职业道德规定了制造产品的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

2、 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信誉,也就是它们的形象、信用和声誉,是指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在社会公众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业的信誉主要靠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质量,而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的有效保证。若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很难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和提供优质的服务

3、 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行业、企业的发展有赖于高的经济效益,而高的经济效益源于高的员工素质。员工素质主要包含知识、能力、责任心三个方面,其中责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其责任心是极强的,因此,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4、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主要内容。职业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个从业者如何对待职业,如何对待工作,同时也是一个从业人员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的表现;是一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行为发展的成熟阶段,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职业道德也是一个职业集体,甚至一个行业全体人员的行为表现,如果每个行业,每个职业集体都具备优良的道德,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会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职业道德具有以下特点。

1. 职业道德具有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每种职业都担负着一种特定的职业责任和职业义务。由于各种职业的职业责任和义务不同,从而形成各自特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规范。

2. 职业道德具有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由于职业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不仅其技术世代延续,其管理员工的方法、与服务对象打交道的方法,也有一定历史继承性。如“有教无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从古至今始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由于各种职业道德的要求都较为具体、细致,因此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

4. 职业道德兼有强烈的纪律性。

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但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例如,工人必须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定;军人要有严明的纪律等等。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

摘要:国队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目前在我国物流专业人才比较匮乏的情况下,企业的物流核心管理团队组建与员工队伍的建设,成为关系到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性因素。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是服务目标、快捷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制目标、安全性目标。这就对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提出了高的要求。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员工;职业道德;培养

职业道德是同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

己所从事的物流工作的幸福感、荣誉感。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国物流、现状、发展趋势、电子商务、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

正文: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

物流业已成为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近年来,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国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流业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中国物流行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物流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成熟和规范。

中国物流业持续快速发展,物流需求规模进一步扩大,社会物流总费用增速加快,与GDP比率略有上升。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45406亿元,同比增长18.2%。

,雨雪冰冻和汶川地震两大自然灾害,北京奥运交通限行和环境整治,油价剧烈波动和燃油税出台,都对物流业带来影响,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物流业的冲击。在严峻形势下,中国物流业增速放缓,但行业总体发展仍保持增长。月,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外汇局联合发文,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西北物流园区等17个保税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壮大。

是我国物流业应对危机走向复苏的一年,也是物流格局加快调整的一年,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结构性变化。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推动下,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物流高速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灾后重建等物流需求大幅增长;农产品、食品和日用消费品等物流需求稳定增长;与此相关的城市配送、仓储中转、货运快递等保持了较快发展势头。从区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物流业受外需萎缩影响较大,增速放缓;中西部地区以内需为主,加上产业转移,物流行业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把促进物流业发展纳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撑作用,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政府各类“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物流行业的市场前景逐步好转,农村物流、零售业物流等细分市场成为投资热点。

“十一五”乃至未来更长时期,中国物流产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并呈现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与特征。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物流产业规模将继续快速扩张;与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相适应,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物流产业内的分工将越来越细;物流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将日趋规范,市场秩序与环境条件也将进一步优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物流规模不

断扩大,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及经营手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中国物流业刚刚起步,是一个新兴的、具有潜力的投融资领域.金融业应该在技术手段上、服务理念上不断改进,信贷政策上给其应有的支持.发掘物流业的巨大潜力,逐渐向集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发展,是中国物流业的趋势.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特点:

信息化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因此,条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快速反应及有效的客户反映、企业资源计划等先进技术与管理策略在我国的物流中将会得到普遍的应用。信息化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设备都不可能应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

自动化 自动化的基础是信息化,自动化的核心是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的效果是省力化,另外还可以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物流作业的差错等。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如条码/语音/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这些设施在发达国家已普遍用于物流作业流程中,而在我国由于物流业起步晚、发展水平低,自动化技术的普及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网络化 物流领域网络化的基础也是信息化,这里指的网络化有两层含义:一是物流配送系统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包括物流配送中心与供应商或制造商的联系要通过计算机网络,另外与下游顾客之间的联系也要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二是组织的网络化,即所谓的组织内部网(Internet)。

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之一。当今世界Internet等全球网络资源的可用性及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不可阻挡。

智能化 这是物流自动化、信息化的一种高层次应用,物流作业过程大量的运筹和决策,如库存水平的确定、运输(搬运)路径的选择、自动导向车的运行轨迹和作业控制、自动分拣机的运行、物流配送。

职业道德教案 篇3

第一课第一框 增添我们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明确个人礼仪的重要性,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珍惜人格,尊重自己,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以遵守个人礼仪为荣。运用:养成遵守个人礼仪的习惯,自觉遵守并践行个人礼仪规范,保持良好的自我形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个人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情景教学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5~10;PPT课件。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资料,准备表演所需道具;为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将学生分成四大组。

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单元导语,设问导入本课要学的知识。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童成为国航的实习生。提出问题:小童凭什么成为国航贵宾休息室一名实习生? 导入本节课内容:怎样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从哪些方面塑造?(2)用PPT出示单元和第一课知识结构图。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1.教学内容

(1)个人礼仪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2)讲究个人礼仪的意义。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三种形象、三种结果。用PPT逐一出示问题:三个镜头展示三种什么形象?显示三种什么结果?直接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2)讨论和归纳相结合,导出个人礼仪的内涵,点明个人礼仪展示的是个人的形象和魅力,因而它是我们的一张名片(PPT出示:个人礼仪是我的一张名片),强调我们要讲究个人礼

第二目: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1.教学内容

(1)仪容仪表的内涵。(2)个人仪容仪表修饰的要求。(3)讲究仪容仪表的意义。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谢娜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用PPT逐一出示问题: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给我们什么启示?

归纳: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PPT出示: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根据自身容貌等进行外表修饰时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2)探究活动四:观察与讨论。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热烈探讨。围绕仪容、仪表具体要求(PPT出示),点评学生列出的优点和不足,归纳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比观察两张合唱照片,说说哪一合唱队更易成功?成功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列举校园中某些仪容仪表的(反面)现象,引发学生讨论。

对学生的讨论作适当点评、引导,根据学生对象,补充列举仪容仪表失误的例子,同时注意细节。

第三目: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1.教学内容

(1)形体姿态的内涵和特点。

(2)形体姿态包含的内容及要求。

(3)面部表情的主要构成因素与要求。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五:欣赏名言、表演与评价。

引导学生欣赏教材第7页活动框中的三句名言,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明确“行为心表”,重视个人整体素质的提升,用PPT出示要点:“行为心表”,展示风度翩翩的形体姿态。

(2)探究活动六:请每组学生代表表演动作(站、坐、行、手、面部微笑表情),用PPT出示规范动作图片,引导学生对照教材要求,进行评价。

对学生表演进行赏析性点评,结合学生讨论结果,归纳形体姿态要求。

请学生列举损坏形象的常见错误并作简要评价,适当点评后用PPT出示60周年阅兵及“世界上最真最美最感人的队礼”图片,接着讲述“队礼”故事,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进一步理解查斯特菲尔德名言“当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表情与动作便是最佳的语言”的深刻含意,懂得形体姿态礼仪的重要性,加强形体姿态养成训练。

第四目: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1.教学内容

(1)语言的功效。

(2)注重语言修养的意义。

(3)养成文明礼貌语言习惯的途径与方法。

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七:职校生“体贴的语言提示”。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感受并体会其情景。PPT出示要点:“言为心声,语为人镜”,展示吐露心声的文明语言。

(2)引导学生指出教材第9页三个镜头中的不文明语言和动作,并组织学生以文明语言、得体动作演示(PPT出示)。观察哪一组反应最快,请该小组回答并表演。之后请学生列举常用礼貌用语,教师补充介绍。

(3)请学生谈谈语言粗俗的危害,并探讨如何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在讨论基础上,导出养成文明礼貌的语言习惯的四个方面,用PPT出示——强化文明意识,训练语态形象,塑造文明话语形象,关注声音形象。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第一课第二框 让别人悦纳我们

一、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交往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

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他人,平等待人;体会交往礼仪的亲和作用,善于与他人友好交往、相处;增强主体意识和交往规则意识。

运用:养成遵守交往礼仪的习惯,自觉遵从并践行交往礼仪规范,让别人悦纳我们。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交往礼仪的基本要求。难点:交往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

三、教学时数:1课时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探究法、小组合作法等。

五、教学资源

人教版《职业道德与法律》P10~16;;PPT课件,人教网本课程的有关资料、图片。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案例、图片等资料;课前印发材料“交谈礼仪七字口诀”、“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做客进餐举止”。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交往礼仪有关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温故知新,引出课题。教师活动 1.问:个人礼仪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接着用PPT出示辨析题:掌握了个人礼仪的要求就能塑造出良好的自我形象。

2.在学生讨论基础上点评、纠偏(用PPT出示判断:此观点不全面),明确塑造良好形象还须学习交往礼仪等方面内容。设问导入:什么是交往礼仪?交往礼仪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二)研习新课

第一目: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1.教学内容

(1)对朋友要以礼相待。

(2)交往礼仪的内涵及其作用。

(3)遵守交往礼仪的要求和意义。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一:小王与小葛成了朋友。

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根据情景逐一设问讨论、归纳、板书。

用PPT出示问题:①小王交了新朋友,小刘疏远了小田,这是为什么?②遵守交往礼仪,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和感受?③同学之间是否应该讲究交往礼仪?如何讲究?

对学生的表演及讨论赏析性点评、归纳,导出交往礼仪的内涵,强调我们待人要尊重、友好,明确遵守交往礼仪是让别人悦纳我们的通行证(PPT出示:交往礼仪是我的一张通行证),从而使我们朋友遍天下。

第二目:善于与他人交谈。1.教学内容

(1)遵守交谈礼仪的作用。(2)交谈礼仪的内容与要求。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二:善言与不善言。

组织学生模拟情景,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用词、语气、表情、速度、动作等。表扬四位同学,进行赏析性点评。

用PPT出示问题:经理高明在何处?顾教授为什么不高兴?归纳说明善言能传递信息和情感,增进了解和友谊,但这也是在真诚、尊重、坦诚、礼让等基础上的交谈,只有这样方能展示良好形象。

用PPT出示:女秘书为何愉快地接受批评并改进了工作?女研究生的问题出在哪里?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2页“链接”内容,对比分析后思考回答问题,指出要善于与他人交谈(PPT出示:善于与他人交谈),时刻记得交谈基础,注意场合、对象、交往性质等具体情况,从“听、说、问”等方面学习并践行交谈礼仪,提升自身交往品质。

第三目: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1.教学内容

(1)讲究电话礼仪的重要性。(2)接打电话的基本礼仪要求。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三:电话形象。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观察哪四位学生反应最快,组织学生表演,提出注意点:语气、速度等,第一种情形模拟结束由扮演拨打电话者回答问题,第二种情形模拟结束后由扮演接听电话者回答问题。用PPT出示:给你的感受是什么?通过什么感受到对方的形象?接打电话时注 4

意什么礼仪?

对学生的回答作适当点评、引导,和学生一起阅读课前印发的“接打电话的注意事项”,强调作为最常见、最常用的交往方式──电话,要注意从多方面加强修养与训练,掌握接听、拨打电话的礼仪,打造自身良好的电话形象。(PPT出示:打造良好的电话形象)第四目: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1.教学内容

(1)网络礼仪的重要性。(2)网络礼仪的内涵和要求。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四:塑造网络形象。

组织学生仔细围绕四个话题(PPT出示要点)逐一展开讨论,并归纳。①召开这个主题班会的意义。②发电子邮件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张莹看法)。③参与网络论坛时须掌握的礼仪(补充杨倩说法)。④指出郑勇行为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点评、补充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明确网络世界也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渠道,懂得遵守网络礼仪的重要性,(2)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15页“链接·网络礼仪举隅”(可适当渗透法律知识、树立合法上网意识);更好地掌握网络礼仪,编织美丽的网络形象(PPT出示),做文明上网之人。

第五目:.以礼做客、以礼待客。1.教学内容

(1)讲究做客待客礼仪的意义。(2)做客的礼仪。(3)待客的礼仪。2.教师活动

(1)探究活动五:章飞做客。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第15页活动框中的文字材料,用PPT出示问题:章飞做客的哪些行为不合乎礼仪?在学生说出不礼貌行为时用PPT出示细节,接着出示问题:会给石翔家人留下什么印象?在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要学会“以礼做客,以礼待客”(PPT出示)。(2)请学生找出章飞做客中合乎礼仪的地方,“邀”(用PPT出示)设问:如果你是章飞,你会如何做客?如果你是石翔家人,你会如何待客?有何感受?

(3)归纳做客礼仪、待客礼仪要求,指导学生阅读课前印发的材料“做客进餐举止”和教材第16页“链接·会客失礼举要”,作为知识拓展,更好地掌握相关礼仪,展示自身良好形象,使自己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人和热情待客的人。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

(五)课后作业

职业道德教案 篇4

【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唐凯麟  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知识目标:识记职业道德五条基本规范的含义、意义、重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懂得树立职业道德品质及遵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重要性。端正职业态度,真正履行岗位职责。

觉悟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集体主义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增强敬业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为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展示人物图片:

王顺友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马班邮路”投递员 )

提问:

1、同学们知道他们是谁吗?是做什么工作的?请同学们说出关于他们的一些事迹,

2、像这样的劳动模范你还知道哪些人物和事迹 ?

3、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地区、从事不同的职业,我们今天把他们列在一起 , 在他们身上有什么共同点呢 ?

学生回答后,引导他们得出结论:他们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自己的岗位上用自己的行动做到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内容

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事职业活动的人们应当遵守的职业行为准则。

作用:

(1)调节职业活动中人们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的行为准则。

(2)评价职业活动和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

这些具体的标准究竟有哪些呢?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行业要求。但有些基本的标准是共同的,各行各业都要遵守的。就像上面提到的那些模范人物,虽然工作岗位不同、年龄不同、职务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高尚的职业道德,遵守着各自的`职业道德规范标准。

内容提要:上海市一名公交司机,在当班时,因疏导一位乘客遭到无理拒绝,继而与该乘客发生口角,发展到动手扭打,最后竟置行驶中的汽车于不顾,放弃方向盘,离开驾驶座位。最终造成轧死一人,撞毁一辆夏利车的惨剧,该司机被判有期徒刑 8 年。

归纳总结:因为司机是正在当班,他的职责就是保证把全体乘客安全、准时地送达目的地。作为职业司机,他应该完全明确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在这时他放弃方向盘,就意味着丢弃自己的职责并违反法规,是严重失职。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

职业道德教案 篇5

了解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个人礼仪的作用和蕴含的道德意义,提高个人礼仪素养,自觉践行礼仪规范。

1.教师查阅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书籍、资料;收集有关个人礼仪方面的格言警句或典型的事例,制作幻灯片。

2.学生预习课文并查阅收集与个人礼仪有关的资料;思考能够展示中学生风采的个人礼仪规范,做好表演的准备。

作为一名学生,许多人都经历过人际交往中的尴尬,如着装不当、举止失礼、言语不当……事情虽小,但常常挫伤我们的自信心,影响我们的形象。如果在未来的生活、求职、工作中,这些尴尬依然与我们如影相随,我们的命运会怎样?

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这两段材料,同学们有何认识?为什么国际奥委会要剥夺阿布拉哈米安的奥运会铜牌?三个镜头中的三位同学展现的各是什么形象?导致三位同学不同结果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这些材料表达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讲究个人礼仪,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流露,是我们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现。

平时我们接触一个人,给我们直接而敏感的第一印象的,就是他的个人礼仪。讲究个人礼仪是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个人礼仪也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尊为“礼仪之邦”。不少经典著述中,有很多关于“礼仪”的精辟阐述。所谓礼仪,分开来讲,礼者,礼也,即对待别人的礼节;仪者,式也,即尊重别人的仪式。“礼”与“仪”乃一硬币之两面,不可分开。礼在内,仪在外,从一定意义上讲,礼是做人之根本,仪是行世之方略。

过渡语:既然个人礼仪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个人礼仪来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

引导学生思考:材料一中小王为什么会落选?材料二中的谢娜凭什么被实习单位优先录用?人事总监的话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点拨:这说明成功是从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开始的。整洁、得体、美观、高雅的仪容仪表,不仅是对他人的尊重,而且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好感,获得成功;脏乱、不当、丑陋、俗气的仪容仪表,带给我们的只能是轻视、反感直至失败。

学生活动: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组,小组同学互相观察,指出每位同学在仪容仪表上的优点和不足,共同探讨有关仪容仪表的具体要求。

教师归纳:(结合学生活动)仪容仪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饰美和内在美的统一。仪表修饰要做到“适合身体”,符合自己的年龄、容貌、肤色、身材和身份;要“适应场合”,与活动场合的气氛、环境相协调;要“整体协调”,展现出整体风采;要“适度”,把握分寸,自然合宜。

过渡语: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除了要展示一丝不苟的仪容仪表外,还要注意自己的形体姿态。

第一步,让学生把形体姿态表演的内容分成坐、立、行、交谈四大项,并根据自己表演的内容自由结成小组。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把自己置身在各种礼仪环境中,亲身体验各种礼仪要求,从中得到教育,学到礼仪知识。

第二步,学生畅谈体会。每个同学可以从自己的表现、他人的表现以及观看表演的感想等几个方面来谈,共同探讨形体姿态礼仪的具体要求。

中班科学与教案汇总


新加入的教师需要准备好上课所需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精心设计自己的教案和课件。教案必须经过反复斟酌,才能达到最佳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教案和课件才算是优秀的呢?如果您对“中班科学与教案”感兴趣,申请书范文网编辑为您收集了详细的资料,希望您能对本文的内容有所思考!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1】

一、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特性,学会用正确的词表达自己的感觉。

2.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不同特性物体的名称及作用。

3.对感知探索活动感兴趣。

二、 活动准备

1. 纸箱两个,纸箱内分别放有冷、热两瓶水,棉花球、玻璃球、蜡光纸和砂纸等物品。

2. 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一张。

三、 活动过程

1. 摸一摸、猜一猜

请幼儿分别将手放入纸箱中摸一件物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猜一猜是什么物品,并与身边的小朋友交流。

2.说一说

依次请个别幼儿说说他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感觉?(冷、热、软、硬、光滑、粗糙)可能是什么物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放大的.特性标志纸上做记录)

3.再次进行触摸活动。

(1)对物品再次进行触摸活动,并按其相反的特性进行归类。

教师:请幼儿把物品从纸箱中拿出,对物品再次进行感知触摸,并在此基础上按相反特性进行归类。(如把冷水和热水放在一起、把棉花球和玻璃球放在一起、把砂纸和蜡光纸放在一起)

(2)在触摸感知的基础上,运用经验说说该特性物品的用途。

小结:不同的季节、不同温度的说会给人带来舒服的感觉;棉花球是用软软的、吸水性强的棉花做成的,在医院我们可以经常看到它;玻璃球用硬硬的玻璃成的,光滑而且美观,是小朋友游戏的好伙伴;砂纸表面很粗糙,可以把不光滑的表面打磨平整、圆润,比如铅笔尖、带刺的木头等;蜡光纸美观、易折,是小朋友们用来做手工的好材料······

四、找一找

(1)寻找生活中各类特性的物品,按物体的特性做记录。

提问:生活当中好还什么东西是硬硬的?软软的?······(请个别幼儿回答)它们有什么作用?

请幼儿把自己能想到的各类不同特性的物品分类,老师帮助画在标志纸上。

五、总结评价

教师根据幼儿的发言,按照物品的特性在标志纸上做归纳记录,并总结阐述不用特性物品的作用,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鼓励。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2】

设计意图:

幼儿天性具有好奇心,对于幼儿的活动,我们要有目的地投放操作材料,为幼儿探究神秘的空气创设了条件,并将幼儿《找空气》的探究过程进行了分析,让每个孩子思维火花的碰撞,达到探究的目的。

游戏推进1:活动目标:尝试用游戏的方式感知空气,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处不在的。游戏推进2:活动目标调整:尝试找空气,感知空气的存在与性质。游戏推进3:活动目标调整:1.感知纸团不湿与空气有关。2.探索垂直杯口扣入水而纸不湿的方法,感受空气中压力的存在。活动价值与反思:1.幼儿的科学区域操作离不开材料,根据《指南》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目标,通过观察简单的塑料袋观察,到幼儿尝试探究杯子,水,纸巾等寻找空气探究的本领。2.让幼儿充足的探索、发现是幼儿科学学习的过程。3.大胆让每个幼儿进行探索与思考,操作与感知,思维火花的碰撞,达到我们《找空气》的目标。1.选用吸管吹泡泡,感知吹泡泡的技巧以及注意事项(1)谈话活动:请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游戏。(2)呈现材料(吸管、泡泡液),请幼儿用吸管自由吹泡泡。吹之前提示幼儿注意事项,比如:只能往外吹,不能吸。注意别把泡泡液洒在外面和身上等等。(3)幼儿自由吹泡泡,教师提示个别幼儿慢慢吹,才能吹出大泡泡。如果有个别幼儿洒出泡泡液,提示幼儿用小毛巾擦干净。2.尝试运用多种特别的材料吹泡泡,了解吹泡泡工具的共同特点。(1)讨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吹出泡泡。(2)教师一一呈现苍蝇拍,漏勺、鞋刷、钥匙等材料,请幼儿猜想是否可以吹出泡泡。教师可以一次呈现一种材料询问幼儿是否可以吹出泡泡,统计一下认可的人数,并记录下来(记录在“猜猜”一栏中)。(3)每个幼儿四种材料,分别进行实验验证。请幼儿把能够成功地吹出泡泡的材料收集到一个筐子中,把不能吹出泡泡的材料放进自己手中的材料袋中。再次统计人数,记录在前面的实验统计表中。对于幼儿吹不出泡泡的材料,教师带领幼儿重新试一试,尽可能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成功!(4)交流分享:哪一种材料能吹出泡泡?哪一种吹不出泡泡?(5)探究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请幼儿认真观察,感知材料的共同特点。小结:苍蝇拍、漏勺、鞋刷、钥匙等材料能吹出泡泡,是因为它们都有小洞和间隙,有小洞和间隙的材料就能吹出泡泡。3.创造性地迁移和运用经验,自制吹泡泡工具。(1)探索如何利用树叶制作吹泡泡的工具。①呈现树叶,请幼儿观察,询问:用树叶可以吹出泡泡来吗?为什么?②每人一片树叶,请幼儿尝试用树叶吹出泡泡。③讨论交流:自己是如何把树叶变成吹泡泡的工具的?小结:在树叶上穿出小洞就可以吹出泡泡。(2)探索如何改变铜丝形状制作吹泡泡的工具。①呈现铜丝,询问幼儿:用铜丝可以吹出泡泡来吗?怎样做就可以让铜丝变成吹泡泡的工具?②每人一根铜丝,请幼儿尝试用铜丝吹出泡泡,并请幼儿相互交流。小结:改变铜丝的形状,扭出任意形状的小孔或间隙就可以吹出泡泡。4.活动结束(1)吹泡泡大赛:比比谁能吹出最大的泡泡。(2)延伸辩论: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工具会吹出不同形状的泡泡吗?吹泡泡几乎是每个小孩子特别喜欢的游戏。现在的孩子们吹泡泡都是用买来的工具和材料,没有机会自己制作吹泡泡的工具和泡泡液,由此.我们可以找到两个探究点。一是自制吹泡泡工具,二是自制泡泡液。马老师设计的“吹泡泡”活动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符合中班幼儿的兴趣,特点和能力,又具有可操作性和变化性。幼儿园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让幼儿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吹泡泡”活动就是围绕这一理念,通过一系列富有趣味的操作活动,让幼儿探究吹泡泡工具的多样性和可变性。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找到一个既让幼儿感兴趣,又值得挖掘的、有意义的探究点(如吹泡泡工具),这个探究点引发的探究活动可以层层递进,可以连接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搭建阶梯,提供有效的支持。此活动的核心目标有两个:一是探索各种吹泡泡的工具,了解有小洞和洞隙的材料能吹出泡泡;二是尝试改变物体的形状,自制吹泡泡的工具。这两个目标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系,后面目标的实现依赖前面的目标,是前面的目标的迁移运用,体现的是幼儿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活动聚焦在吹泡泡的工具上,尤其是第二次操作活动,即运用“苍绳拍、漏勺、鞋刷、钥匙”等特别的材料吹泡泡这个环节既有创意,可以开拓幼儿的思路,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帮助幼儿感知吹泡泡工具尽管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但具有共同特点。只有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有小洞或间隙),才有可能在后面的环节中,把树叶和铜丝。正规的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很重要的一点是寻找到一个既让幼儿感兴趣,又值得挖掘的、有意义的探究点(如吹泡泡工具),这个探究点引发的探究活动可以层层递进,可以连接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发展目标,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条件,为幼儿的自主探究搭建阶梯,提供有效的支持。1.在观察、探索、操作中创造性自制吹泡泡的工具体验做吹泡泡科学实验的乐趣。2.了解运用不同形状吹泡泡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一科学现象。3.学习制作泡泡水的方法。1.安全提示:活动前注意提醒幼儿吹泡泡时只能往外吹气,不能像喝饮料那样往嘴里吸;不要对着其他人的面部吹,要寻找空的地方玩泡泡;玩泡泡过程中要注意湿滑地面,小心摔倒。2.幼儿和家长一起准备实验材料,在泡泡水制作过程中,家长可以用语言提醒幼儿各种材料的用量,让幼儿自己动手配制。3.在选择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时,先鼓励幼儿猜测吹出来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操作,最后检验猜测结果。观察:经过操作观察,幼儿得出结论:泡泡水不会发霉的原因是泡泡水里面混有茶叶水,而把泡泡水封闭起来,不暴露在空气中就不会发霉。指导重点:只能往外吹,不能吸。注意别把泡泡液洒在外面和身上。分析:在泡泡水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先用语言提醒幼儿各种材料的用量,让幼儿自己动手配制。观察:经过操作感知,幼儿得出结论:在提供了打蛋器,小漏铲,饭勺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在操作中逐步发现吹泡泡工具的特点。指导重点:观察比较猜想结果和操作结果是否有不同。分析:幼儿对材料分别进行实验验证。交流分享出:哪一种材料能吹出泡泡?哪一种吹不出泡泡?知道了这些材料能吹出泡泡,是因为它们都有小洞和间隙,有小洞和间隙的材料就能吹出泡泡。观察:探究泡泡是从哪里出来的,感知材料吹出来的泡泡的共同特点。指导重点:在选择不同形状工具吹泡泡时,先鼓励幼儿猜测吹出来泡泡的形状,然后再操作,最后检验猜测结果。分析:了解运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这一科学现象。观察:创造性地迁移和运用经验,自制吹泡泡工具。知道在树叶上穿出小洞就可以吹出泡泡和改变茅根的形状,扭出任意形状的小孔或间隙就可以吹出泡泡。指导重点:(吹泡泡大赛)比比哪种材料能吹出最大的泡泡。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3】

活动目标:

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

排序的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环境:

(1)在活动室内张贴各种用图形拼成的图画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图形

(磁带、有暗示性的图形门票,幼儿操作材料(各种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几何图形若干,各种几何图形的标志图,托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活动:图形王国

师:“欢迎小朋友来到图形王国游玩,我是这里的导游,请小朋友带好门票跟我一齐参观图形王国吧!”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幅图像什么?有哪些是我们学过的图形呢?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呢?”

(二)音乐游戏:找朋友

师:“你们看看自己的动物门票是什么图形”(幼儿回答)

“现在请你们互相找一找,哪个小朋友的动物门票图形是跟自己一样的,找出来,做个好朋友。”

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按图形找朋友,并根据门票图形找到相应图形墙壁的家。

(三)游戏:送图形回家

师:“篮子里有些图形回错了家,请小朋友把图形送回家”。(要求幼儿送图形的同时说出“这是XX色,XX图形的家”)

(四)幼儿操作活动。

师:“图形王国还有很多游戏等着小朋友呢!你们看看、想想该怎么玩?”并请幼儿进行自由操作。

1、“送图形回家——”按标志分类

低水平: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后,按图形的形状进行分类。

高水平: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后,根据标志暗示,按图形的形状及颜色进行分类。

2、“找朋友”——按标志大小分类

低水平:看标志,把同一颜色的图形按大小分类。

高水平:看标志,把同形状、颜色的图形按大小分类。

3、“拼图”——拼贴图形

低水平:请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后,按自己拼好的图画进行拼图。

高水平:请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后,用这些几何图形拼图并说出图形数量。

4、“串项链”——根据指令卡,给图形排队。

低水平:给幼儿提供形状相同,但颜色和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请幼儿看排序指令卡排序,要求语言相镶。

中水平:给幼儿提供形状、颜色和大小都不同的几何图形,请幼儿看排序指令卡排序,要求语言相镶。

高水平:幼儿自己确定排序规律进行排序,并制作排序指令卡。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课室计算角,让幼儿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回园告诉老师,并列出图表。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4】

一、出示透明玻璃杯,告诉幼儿玻璃杯里盛着非常宝贵了东西,引起幼儿的兴趣。

二、教师做实验,请幼儿细心观察,证明实验用的杯子里有空气。

1、玻璃杯子里面放如一张纸,将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玻璃瓶中,过一会将被子垂直拿出来,杯子中的纸没湿。如果杯子在水中倾斜,就会发现有许多水泡从杯子中跑出来,杯子中的纸也会被浸湿了。

2、启发幼儿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引导幼儿进行猜想和讨论,寻找答案。

三、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讨论: 为什么空气是宝贵的。帮助幼儿理解空气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了解人和动物都离不开空气。

四、出示实验材料,教师指导幼儿操作,寻找空气。

1、让幼儿用塑料袋在活动室的各处找空气。

2、请幼儿观察空气的颜色、闻闻空气的味道,摸一摸,启发幼儿说出空气的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

3、请幼儿为气球充气,把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用塑料管吹看看有什么现象,想想这是为什么?

4、启发幼儿说出还有什么地方有空气?(皮球、游泳圈、轮胎、我们的身体了等等)。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5】

1、出示蒜头,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头是什么形状的,像什么?

2、幼儿人手一个蒜头,有序地观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发现了什么?

闻一闻,发现了什么?这种气味你喜欢吗?它有什么用处?(杀菌、除腥味、驱虫)

剥一剥、掰一掰,发现了什么?蒜头穿了几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样的?

数一数一个掰开的蒜头有几个“小宝宝”(蒜瓣),给它们排排队;想一想你给蒜瓣宝宝排的队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发现了蒜头的什么秘密?请你来说说

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的吗?

为什么有的蒜瓣宝宝的头上有绿绿的小芽?

4、出示已经发芽的蒜瓣,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小朋友看这个是什么?(出示发芽的蒜瓣)

为什么和我们刚才看的蒜瓣宝宝不一样呢?

5、分组种植蒜瓣,让幼儿在生活中观察种子的发芽现象

春天到了蒜瓣宝宝发芽了,我们也来种植蒜瓣宝宝吧!

请幼儿在自己的纸杯上做好记号,把蒜瓣种在纸杯中,鼓励他们继续观察,并给蒜瓣浇水。

6、延伸

让我们去看看春天到了还有哪些种子也发芽了!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布和塑料不同的透水性能。

2.了解布衣和雨衣在日常生活中的不同用途。

活动准备:

1.教师自备布衣、雨衣、一块棉布。一块塑料布、塑料桶。

2.用于试水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伞、纸袋等。

3.音乐磁带和cd。

活动过程:

一、小实验。

1.教师:准备好两个塑料桶,将一块塑料布和一块棉布分别固定在桶的上方,请幼儿猜一猜。

--教师:我把水浇在塑料布和棉布上面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呢?(引导幼儿猜想)

2.请两名幼儿分别将水倒在塑料布和棉布上,幼儿验证猜测。

--教师:桶里的水漏下去了,哪个桶里没有水漏下去?为什么?

二、进一步实验。

1.教师将棉布浸入水中,再拎上来,让幼儿仔细观察水是怎样渗透棉布,再往下流的。

--教师:怎样才能把布里的水弄干呢?(拧、挂起来晒。烘干、吹风等)

--教师:怎样把塑料上水弄干?(抹一抹就干了。当场让幼儿试一试)

三、观察、比较雨衣和布衣。

1.观察雨衣讨论。

--教师;老师这里有一件衣服什么是料做的?穿在身上什么感觉?摸上去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用呢?

2.比一比雨衣和布衣,讨论。

--教师:这里还有一件布衣服我们来感觉下,它和雨衣有什么不一样?下雨天可以把它穿在外面出门吗?为什么?你喜欢怎样穿它?

四、猜猜那些东西能装水。

1.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各种材料,如毛巾、布袋、塑料袋、尼龙雨伞、纸袋等,让幼儿猜猜这些东西能不能装水。

2.请幼儿装水试一试。

活动延伸:

听歌曲,《雨,雨,走开吧》,并学唱。

活动提示:

1.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的热情,不要直接告诉幼儿布和塑料的区别在哪里,引导幼儿再摸摸、看看、比比、做做中感知布和塑料的不同。

2.在实验过程中要用水,建议教师提醒幼儿戴围群和护袖,避免幼儿因为国语专注而把衣服弄湿。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7】

1、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

一、教师出示水果排列图,请幼儿找出排列规律。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水果朋友,他们分别是谁,请小朋友们看看。这里有那么多的水果乱七八糟的,它们要排排队,我们看看它们是怎么排的?

1、教师出示图一(ABAB排列),说说这些水果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孩子观察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第三个是什么,接下来又是怎么排的?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水果ABAB的排列规律。

2、出示图二(ABBABB排列),说说这些水果是怎样排列的?

引导孩子观察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是什么,第三个是什么,接下来又是怎么排的?让孩子自己发现这些水果ABBABB的排列规律。

小结:原来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来排队的,第一张图片ABAB的规律,第二张图片是ABBABB的规律。

二、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进一步感知排列规律。(用ABAB、ABBABB的排列规律)

师:看完水果朋友排的队伍,我们再来给蔬菜朋友排排队伍吧。(简单的介绍蔬菜名称,出示PPT表格)

三、请幼儿尝试按照ABAB或ABBABB规律排序、操作。

1、出示表格:我为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张表格,我们在表格里给蔬菜朋友排排队。

教师将幼儿操作的水果蔬菜操作纸分发给幼儿,幼儿按ABAB或ABBABB的规律排列。

我为你们都准备了一篮子蔬菜,请你们选出正确的蔬菜朋友,剪下来粘贴在表格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四、将幼儿做的操作进行分析与验证。

教师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很多的东西可以排队的,而且排队的方法也有很多,这些方法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排序,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蔬菜水果进行排序,看看还可以根据其他的规律来进行排序。我们回去再试试看吧!

今天早上我们进行了科学活动《给蔬果排队》,在这个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按一定的规律给蔬果排队,并能进一步感知蔬果的外部特征。活动的重点是感知规律,增强观察力,难点是能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序。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来说,他们在操作摆弄物品时,已逐渐认识了一些事物的属性,如:大小、长短、颜色、形状等,能了解不同物体的属性、发现其明显的差异性,也能感受到有关规律的经验。排序指的是将两个以上物体,按某种特征上的差异或一定的规律排列。它是一种连续的比较,建立在对两个物体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排序可以促进幼儿分析、比较能力的发展。

[中班科学游戏教案]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8】

一、讨论垃圾与生活的关系。

1、出示地球妈妈图片。

师:今天,老师把地球妈妈请来了,你们看,她怎么了?

师:她为什么这么伤心?

2、了解垃圾及垃圾与我们生活的的关系。

师:你认识这些垃圾吗?是什么垃圾?

师: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如果大家不讲卫生,乱扔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得怎么样?

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减少垃圾或处理垃圾?

二、垃圾分类

师:刚刚,地球妈妈请小朋友把垃圾扔进了一个垃圾箱里,觉得太乱了,想请你们分分类,好吗?

师:老师这里有3个垃圾桶,表示什么意思呢?

让幼儿自己探索各种垃圾的分类。

看视频,听清洁小博士进行介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物质。然后进行检查刚刚幼儿分的垃圾。

师:根据刚刚学的小本领在分一次,这次可不能错喽。

再一次检查

三、结尾

师:刚刚我们知道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还有有害物质的小本领,现在我们回去把教室的垃圾也进行一次分类吧!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9】

一、适宜对象:中班

二、活动目标:

1、认识纸的特性

2、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体验快乐

3、了解生活中纸的用途

三、活动重点:

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动手动脑动口共同参与认识纸的特性,并体验到活动过程的快乐。

四、活动难点:

南桥幼儿的语言表述能力相对较弱,需细心引导;要掌握好活动秩序,防止幼儿把纸塞到耳朵鼻子等部位。

五、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日常生活中见过各种纸质品

物质准备:黑色塑料袋、各色皱纹纸、装有水的瓶子、打火机、纸盒子、书本、卡纸

六、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大拇哥,二拇弟,中指头,四兄弟,小妞妞来看戏,看的什么戏,看的《西游记》。”

(二)教学环节

1、请幼儿来摸摸黑色塑料袋里有什么?

是软的还是硬的?用手掂一掂重不重?

教师边说“噔噔噔”边取出黑袋子里的皱纹纸。

2、幼儿动手操作

每人发一小张皱纹纸,先让幼儿自己看看摸摸,相互交流。

易撕(让幼儿放在耳朵边撕纸,听听声音)

易皱(放在手上搓一搓)

可折、可卷(自己将纸对折,或卷成听筒)

易湿(教师把水倒一点在每个幼儿的纸上,让幼儿摸摸纸湿了的感觉)

易燃(本环节需老师自己动手用打火机将纸燃烧,幼儿观察纸的变化)

3、幼儿讨论刚才的实验环节

教师与幼儿共同问答,讨论纸的特性。

4、观察讨论纸制品

教师:“纸可以做成许多的物品,你们找找身边有什么东西是纸做成的?”

5、教师总结纸的特性和生活中的纸制品。

(三)结束环节:游戏《小猴子踩尾巴》

玩法: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把条状皱纹纸夹在裤腰带上当做小猴子的尾巴,另外一组去踩“尾巴”。教师示范后幼儿自行游戏。

延伸部分:让幼儿回去找找家里有什么东西是纸做的,并在下次活动时与大家讨论。

##结束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乐意交往、交流,学习用简单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2.知道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主要猜测。

重点难点:

1.乐意交往、交流,学习用简单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信息。

2.知道科学家对恐龙灭绝原因的主要猜测。

活动准备:

1.调查访问用的记录纸和笔。

2.活动前,请幼儿园中部分受访者沟通,请他们去了解相关的内容。

3.请部分家长作为志愿者在相应时间来幼儿与活动。

4.恐龙灭亡的假说。

活动过程:

一、教师请幼儿在幼儿园随机进行采访,了解其他人对于恐龙消失得原因的看法,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采访方式。

1.我们可以无问问幼儿园的人,也许他们能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可以问谁?

2.问他们什么问题,怎么问?

3.三个小朋友为一组,去采访三个人。

4.使用纸和笔把他们的回答记录下来。

二、幼儿自行出去进行采访,教师和家长志愿者随后观察。

三、幼儿回来后,可以在其他的时间来交流采访结果。

1.你们喜欢采访吗?有没有遇到困难?

2.分享一下你们采访到的答案。

活动反思:

对探索的话题,我们班幼儿是比较积极的,在请幼儿自由的探索说出他们自己的观点,他们有些说恐龙是走丢了,等等···最后我做了卡片让幼儿自己回家与爸爸妈妈谈论后再交来分享他们猜的恐龙消失的原因,达到了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的原则。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11】

活动目标:

1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扮演司机开车的乐趣,建立基本的交通安全概念,认识不同车子的功能及特点。

2 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1 讲述故事《威威爱大怪手车》。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共好听的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呀?(教师讲述故事)提问:故事里的大怪手车到底是什么车?(挖土车)除了故事里提到的车,你还认识什么车?

2 教师和小朋友们玩“猜谜”的游戏。

“小朋友们都很聪明,认识各种各样的车。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猜谜的游戏。请你听清楚老师出的题目,然后回答这是什么车?明白了吗?好,现在请听题。” ――下雨车,下雨车,边下雨来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洒水车)――大嘴车,大嘴车,边吃垃圾边唱歌。请问这是什么车?(垃圾车)――长长一条龙,走路轰隆隆,跨河又钻洞,呜呜向前冲,载客又运货,运输立大功。请问这是什么车?(火车)――用脚踩,不需要用汽油的车。(自行车)――要排队等,一个一个投币才能坐的车。(公共汽车)――搬家时会用到的车子。(卡车)――你只要上车,告诉司机要到哪里,司机就会打表并送你到目的地。(出租车)――失火的时候一定需要它帮忙。(消防车)――抓坏人的时候,警察就会开着它出来。(警车)――游览旅行时会坐什么车?(游览车)――可以救人的车子。(救护车、警车、消防车。)――拨打电话119,开来的是什么车?――拨打120,开来的'是什么车?――那110呢?

3 听声音,辨车子。小朋友们真棒!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车子会发出特别的声音,请小朋友听一听,猜猜是什么车?(放录音)

4 学习儿歌《红绿灯》。

教师:大马路上有各种各样的车子在行驶,为了确保安全,司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在过路口时还要注意看交通信号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交通信号灯有几种吗?(红灯、黄灯、绿灯)绿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向前行)红灯亮了应该怎么样?(停下来)黄灯亮了又该怎样?(如果没有通过马路,看到黄灯就要停下;如果走到一半,就要快快通过)(教师朗诵一遍儿歌、小朋友跟着教师念一遍)

嘀嘀嘀,汽车叫,

汽车来了我让道,

过马路,东西瞧,

走路要走人行道,

不玩耍,不乱跑,

安全第一我知道,

红灯停、绿灯行,

遵守规则别忘掉。

5 演唱歌曲〈开车歌〉。(唱两遍)

6 听音乐,小朋友们自由模仿开汽车的动作。

教师:小司机们,我们出发吧!

7 结束。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与教案【篇12】

中班科学活动《认识梯形》教学设计范文

活动目标:

找找、拼拼等活动来认识梯形,知道其名称、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各种形状的彩纸若干;记录表人手一张,勾线笔人手一支。

正方形三角形彩色纸各一张,拼图一幅。作品展示板一块。

活动过程:

一.幼儿动手折出梯形,认识梯形。

幼儿尝试(一)

正方形、三角形彩色纸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各种形状的彩纸,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3.师:这还是长方形吗?现在请我们小朋友也用长方形的纸来变出这个图形来。

4.幼儿尝试折出直角梯形。

师:小朋友真棒,谁来告诉我你是怎么变的?

幼儿尝试(二)

再次尝试变出等腰梯形

现在老师请你们折两下把它变成这个( ) 形状。

折好的幼儿将梯形粘贴于展示板上并去帮助其他的幼儿。

1、小朋友刚才你们变出来的这两种图形象什么呀?

2、我们把这些像梯子一样的图形叫做梯形。

3.梯形有几条边,几个角?他们的边又是怎样的呢?

小结:对了,梯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两条边是平行的,有一条或两条边是斜斜的,象梯子一样的形状,我们叫它梯形。

幼儿尝试(三)

刚才你们把长方形变成了梯形,那么,正方形和三角形能不能变成梯形呢?让我们聪明的小朋友再来试试吧!

同样将折好的梯形粘贴于展示台并去帮助其他伙伴。

二、想一想

我们的小手可真能干,用不一样的`方法把正方形和三角型都变成了梯形。现在老师请你们再来想一想,在生活中(幼儿园、家里或其它地方)有没有看到象梯形的东西?

三、找一找

老师还拼了一幅漂亮的图,图中有什么?现在请小朋友用记录表记录一下图中各种形状各有几个,用小圆点来表示出来。

四、拼一拼(延伸活动)

老师还带来了许多各种形状的图形,要求小朋友呢拼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可是你拼出来的东西里至少要有一个梯形,我们带回幼儿园明天和其他同伴一起来拼一拼好吗?

位置与方向教案


根据教学要求老师在上课前需要准备好教案课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是老师自己去完善的。教案是课程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与“位置与方向教案”有关的好文章,本文仅提供参考信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目标1、2、3

教学难点:目标1、2

教学用具:CAI,学生每组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恩施有哪些旅游景点:谁能向老师介绍一下?

2、学生可能回答下列景点:连珠塔、大观园、龙鳞宫、梭步石林等(学生每说一处,教师用CAI播放画面,配以轻音乐)。

3、小结:同学介绍了这么多旅游景点,有时间我们一同去玩玩好吗?

4、大观园这么好玩,请你指给我看看它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5、学生回答(略)

师:现在,我知道三(6)班的许多同学都和东、南、西、北交上朋友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位置和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一)辨别方向

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会辨别方向吗?你是怎样辨别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回答)

生:我看太阳辨别方向:面对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而是南。

师:这个办法真好,请你把这个方法教给同学们好吗?

(全班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师: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辨别方向呢?

生:我是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师:你是哪里知道这个知识的?看来自然课上也有我们的数学知识。

生:如果是在雪地还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是南,化得慢的是北。

生:在深山中可以观察树叶来辨别方向: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生:如果是晚上,还可以用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师:这些方法都很棒,我们一起来跟着后面这位同学们说的边说边做动作好吗?

(师生边说边做动作)

2、学生介绍班级情况

师:同学们认识了东、南、西、北,又自己体验了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现在,谁能用这些方位词介绍一下我们这个教室的情况吗?

生(站在教室中间介绍):教室的东边有一排窗户,西边有蓝色的玻璃门,南边有屏幕,北边是学习园地。

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

师:请坐在教室东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跺跺脚;请坐在教室西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拍拍手;请坐在教室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摸摸脸;请坐在教室北边的同学起立,我们一起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

(下面提的问题要增加难度,请同学们要仔细听)

师:请面朝西的同学坐下,请面朝东的同学坐下。

师:谁愿意帮助老师提出像老师一样的有方向的问题让其它两组的同学也坐下来?

生:请面朝南的同学坐下,请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师:谢谢你,真能干。

活动(3):指名学生到教室中间做动作

师:同学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老师想请几个同学到教室中间排成一排,听口令做动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师:请你们面向东站好,听口令: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活动(4):学生叫口令,老师做动作

师:刚才这个游戏真好玩,老师也很想接受同学们的挑战,谁能给老师喊口令,让老师也来活动活动?

生: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北一转,向西一转。

4、引导学生小结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已经学会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那么这个四个方向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呢?

生:我发现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

生:我发现这四个方向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

师:你们能发现这些规律,真聪明!

(二)体验方位的相对性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我在你们组的哪个方向?并认真听同学发言,看看谁发现数学问题?

生:老师在我们组的东边。

生:老师在我们组的西边。

生:老师在我们组的南边。

生:老师在我们组的北边。

生:我发现老师一直站在中间,位置没有变。

师:请同学想一想,老师站的位置没有变,但老师为什么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一会儿在南,一会儿又在北呢?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生:因为我们在不同的位置看老师,从不同的位置看老师就是不同的方向。

师:对了,方向总是以一个地方的标准相对比较而确定的,以不同的标准相比较,就有不同的方向,如果以我们现在上课的综合楼为中心,谁能说说我们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有些什么?

生:东边有江青河,西边有操场,北边有水文站,南边有林业车队。

(三)制作校园平面图

师:同学们能不能把我们学校的平面图画下来呢?请各组同学拿出学具,小组合作,在一张长方形的纸上摆出学校平面图来。摆的时候,先确定方向,再摆出建筑物,摆完后交流讨论一下,还有哪些摆法?

(各组把摆的作品贴到黑板上)

师:各组摆的都有道理,有的把上面定为东,有的把上面定为南。但是在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把上面定为北,也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AI投影板书)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1、解决实际问题

(1)CAI出示: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请问放学回家时他怎么走?

市政府宿舍

市计委

二实小

(生:先向西走到市计委,再向北到家)

(2)CAI出示:如果二实小三(6)班的同学到市地税局花园看一看,应该怎么走?

二实小

市地税局花园

车站

(生:先向南走车站,再向西到市地税局花园。)

(3)CAI出示:胡老师从二实小出发先向南走到车站,再向东去交手机话费,胡老师要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或移动公司?

二实小

车站

联通

移动

生:胡老师可能到联通民族路营业部,也可能到移动公司。

师:真的猜对了,请大家用掌声鼓励他。

2、小导游模拟走风景点:

师:课开始同学们介绍了恩施旅游景点,现在我们一起到大观园看看好吗?哪个同学愿意当小导游带老师和同学走一走。

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同学各站一队,老师站在最后)大家好,我是小导游某某,欢迎你到恩施来,现在,我们一起从学校出发……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2)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3、看主题图:说说天安门广场上建筑(学生用前后左右描述,但不同的人描述方式不同)

4、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第二部分:室外部分:学生引到操场后,让学生面向升旗台(正好是东方)列队。

2、以篮球场地为中心,看一下,场地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是什么场地?

3、以排球场地为中心,看一下,场地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是什么场地?

4、师生互动,两人一组(或自由组合),站在一个位置,说出每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5、小组比赛:听教师口令,转方向,看哪个组学生出错的少。

1、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幼儿园在操场的(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面,大门在操场的( )面。 完成“做一做”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3)

教学内容:人教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位置和方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动一动,加强学生对四个方位的认识和辨认能力,并能灵活根据方位确定物体的位置。

(2)将丰富的生活素材融入教学,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学重点: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三个方向。

教具:校园情境图、多媒体课件。

设计意图:

《位置和方向》是在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关于东、南、西、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按水平方向分出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 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教学时,我考虑到学生刚刚经历了闲适的假期生活,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尽量贴近学生的假期生活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将生活素材融入教学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身边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2、 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在学生已经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后,开展了用手势表示方位、快速转向辨认方位、游乐场里的小导游、学校方位我知道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

3、 走进生活,活学活用。

让学生用所学方位知识介绍自己房间是怎样布置的,并把学生从教室里带到操场上,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里各个方向的物体,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师:新学期,我们班上又迎来了一些新同学,他们还不太熟悉我们学校的位置,谁能给他们介绍一下?

(学生用二年级所学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知识不能很清楚地描述出学校的位置,从而产生疑问冲突,为新课的导入做好铺垫。)

(出示课题:位置与方向)

师:今天我们用东、南、西、北这些新的方位知识帮助我们辨别方向。

(开课从学生熟悉、现实的生活中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激发强烈地探求欲望。)

二、联系生活,自主探索。

(一) 学会辨认东、南、西、北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师:生活中,你观察过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

(学生齐声回答从东方升起)

师:现在坐在教室里观察,你能在黑板上的哪个方向画出太阳?(指名一个学生画,同时老师标出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东面)

师:从黑板上太阳的位置,你能知道我们教室里哪一面是东面吗?请大家面向东面。

(学生运用上、下、前、后、左、右等原有的方位知识帮助认识东、南、西、北)

(在生活中学数学,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2、分组讨论,合作探索

师:我们借助太阳知道了东面,还有几个方向怎样确定呢?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发现:东与西相对,南与北向对)

(注重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挖掘学生内在探索新知的能力。让学生不拘一格,从多角度,用多种方法来求证新知。)

3、游戏激趣,巩固运用

(1)用手势表示方位

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迅速用手指出来(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培养快速应变能力)

(2)快速转向辨认方位

师:面向北(生:前北,后南,左西,右东)

面向南(生:前南,后北,左东,右西)

面向东(生:前东,后西,左北,右南)

面向西(生:前西,后东,左南,右北)

(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形式多样、新颖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提高学生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 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1、 用东、南、西、北描述教室各个方向有什么物体?

2、 模拟情景:说出物体所在的方位。

师:请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公园里的游乐馆,它们分别是海洋动物馆、马戏表演馆、

海豚游泳馆、儿童影视馆。

(请四名学生分别站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再请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游客和导游)

游客:请问我要去海洋动物馆该怎么走?

导游:向东走。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3、 介绍自己的房间

师:谁能用我们学习的方位知识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房间是如何布置的?

(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自己房间各个方向分别摆有什么物品)

师:请同学们在纸上简单画出某某同学的房间布置图。

(展示几幅画得比较准确的图)

(学数学,用数学,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走进生活,活学活用

学生先在操场上仔细观察,然后两人一组,互相介绍

1、 学生用东、南、西、北描述校园各个方向分别有什么物体。

2、 学生介绍校园的物体分别在什么方向。

3、 学生之间开展一人提问,一人解答,并尝试根据所给方向寻找目的地的活动。

(从课堂学习认知回归实际生活运用,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有用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我们在辨认方向时,必须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根据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的原则来确定其它三个方向。

(将数学经验归纳整理成数学规律,有利于学生养成探寻规律、整理的知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确定任意物体位置的方法。

又来多媒体教室上课了,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座位顺序和在班级时好像不太一样。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在新教室中的位置,用所学过的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位置及周围的新的学习伙伴。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前、后、左、右,东、西、南、北及行、列等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描述自己现在的位置及周围的人。)

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准确,位置与方向这部分内容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板书课题)

一提到位置与方向,老师就想起一个人来,他就是炮兵小王,小王在炮兵连里开炮技术算是最好的一个,但就是判断不好目标的位置与方向。咱们一起到他那里看看好吗?

(画面出示)“哎……要是有人能帮帮我,告诉我目标的位置,我一定可以百发百中的。”

看得出来,小王真的挺苦恼,那咱们同学愿意帮助他吗?

那就请同学们来当小王的阵地观察员怎么样?

谁能告诉小王目标1的位置在哪里?

你是根据什么说出目标1的位置的?(引导学生复习看地图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都是大炮的大概位置,像你们所说的方向开炮,能击中目标吗?

军事上对目标的描述要求是分毫不差的,同学们可要准确地向王叔叔汇报呀!

在以前的学习中提示方向时我们经常会画一个方向轴。那你们觉得今天这个方向轴应该画在哪比较合适呢?

也就是画在我们的大炮的位置上。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分辨它们的方向,可以标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条件够了吗?

用手臂做出东偏北方向,或北偏东方向,并说出偏多少度。

两种角度的表示方法都可以,他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

可以了吗?现在可以告诉小王了吗?开不开炮?

怎样确定目标1的距离呢?

你从哪里发现了秘密?

那么目标1到大炮的距离是多少米呢?

一切都OK了吧,现在我们把勘察的数据报告给小王。

谁来报告?

既然是在训练阵地,我们就要像部队军人一样,提出报告形式。

准备开炮,你们认为小王能打中吗?

这小王还真有两下子。当然这也和咱们同学报告的准确数据是分不开的。

像这样,把一个位置可以很清楚的表述出来,需要提供哪些要素才行?

我们具备了观测点,同时利用角度来表示它的方向,利用距离表示它所处的位置,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一个物体的位置很清楚的表示出来。

向王叔叔汇报目标2的准确位置。

2、再观察目标3,缺距离。

依照前面的报告形式,向王叔叔汇报目标3的位置。

为什么不能一下子汇报成功?

目标3在大炮的____偏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5)

《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二)

其中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平面示意图是这个单元的教学难点,因为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从学生的作业来看,学生画示意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方向角没有找准,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和北偏东的不同;距离的表示,没有按单位长度换算(少数);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体位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时更应该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注重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如果要补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掌握好了的.同学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同学也不一定马上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另一个难点就是关于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很好的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 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活动交流未能达到想象那样的效果。有时不得不减少活动的次数,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有时又不得不为思索稍慢一点的学生的反复的重复,减少了稍好一点学生进一步的提高机会,总之,照顾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到自己的数学,实现学生自己心中学习数学的乐趣,还有不少的差距。努力!加油!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6)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2页例3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给出的路线,自己画出简单的路线图。

2.通过描述和画简单的路线图,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会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教学重点:在描述路线过程中,会正确选择参照点,会根据参照点正确说出另一个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和距离。

根据平面图,在作业纸上完成下列问题。

(1)医院在图书馆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2)图书馆在医院_____偏_____ _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__米;

(3)动物园在图书馆南偏西20°的方向上,距离是600 m。请在平面图上标出动物园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复习三方面内容:

1、在平面图中,用方向和距离描述某个点的位置;

2、方向的相对性;

3、根据方向和距离的描述,在图上确定某个点的位置。为下面学习描述和绘制简单路线图做准备。

出示主题图。此次台风的大致路径如下图。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

1.分段描述,理解移动路径。

师:从台风生成地到第一站,我们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

生:把台风生成地作为参照点,发现台风向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PPT课件演示: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了540 km)

(2)师:到了第一站之后,台风改变方向了。(PPT课件演示:然后改变方向)。它是怎么改变方向的、移动了多少距离呢?

生: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西偏北30°方向是怎么看出来的?移动600 km又是怎么知道的?

师:同意他说的吗?再请个同学来说一说。(PPT课件演示:向西偏北30°方向移动了600 km,到达A市。)

师:我们刚才描述台风第一次移动时是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的?我们发现两次移动,描述路径时,参照点是不一样的。

(3)师:到达A市后,台风又改变方向了,接下来是怎么变的呢?(PPT课件演示:接着,台风又改变方向。)

生: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这次把哪个点作为参照点?(PPT课件演示:向北偏西30°方向移动200 km,到达B市。)

师:最后又改变方向了,怎么移?(PPT课件演示:最后又改变方向了,向正西方向移动100 km。)

2.完整描述移动路径。

同桌两人一组,看着图,互相说一说台风的移动路径。

全班交流说一说。

3.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描述这样的路线图。(出示课题:描述路线图。)在描述台风移动路径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每移动一次,参照点都发生改变,要根据新的参照点来描述它的移动方向和距离(PPT演示)。

4、练习。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8题。

(1)先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二行,集体校对答案。

(2)独立完成表格的第三行。反馈时提问:书店到商场,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北45°或北偏东45°是怎么得来的?

(3)独立完成表格的第四行。反馈时提问:商场到小玲家,以哪个点为参照点?东偏南30°是怎么得来的?

(4)完成第2个问题,要求平均速度得先知道什么?怎样计算平均速度?

【设计意图】在描述路线图时,最大的困难是参照点变了,随之需要确定的方向、距离也不断变化,使得正确描述路线图对学生具有挑战性,而且描述路线图时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前面“根据两点的相对位置,用方向和距离描述另一点的位置”的语言表述方式稍有不同,这些无形中给学生解决问题提高了难度。所以在教学时,应采用分段描述的方法,降低难度,以便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描述方法。

教材第22页“做一做”。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

我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

(出发时的位置。如果学生讲了比例尺也行,如果没有讲,那就到后面反馈时去分析。讲比例尺时,重点要讨论一下,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比例尺。)

2、自己动手尝试画。

3、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分析自己画的方法。重点解决:“向正南方向走50 m到路口”以哪个点为参照点?“再向南偏西约30°走100 m到公园”以哪个点为参照点?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面描述路线图时做得比较细致,学得比较扎实,所以在绘制路线图时,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先动手尝试,根据学生画的结果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再次体会、理解“参照点变了,移动方向和距离也随之变化”。

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9题。

“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西偏北40°行驶3 km后向西行驶4 km,最后向南偏西30°行驶3 km到达终点站。”

1、独立完成第(1)题,集体校对。

2、第(2)题:根据路线图,说一说公共汽车沿原路返回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路程(同桌交流,最后全部交流)。

【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个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另一方面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在描述路线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在总结回顾中,进一步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上学和放学的大致路线。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查出家附近的地图,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利用描述路线图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课件、指南针、“想想做做”第1题、第4题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导入新知

1、师:你们还记得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吗?

生1:早上面向太阳的时候,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生2:看大树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方,稠密的一面是北方。

生3:如果到野外迷了路,就用指南针来帮忙,红色指针指向北方,白色指针指向南方。 ……

师: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知识。有的同学提到了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指南针,用指南针来辨认一下我们这个教室里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这样来确认方向的。在平面图上我们又是如何确认方向的?

2、引出课题:

师:听说同学们这么聪明,花仙子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跟随花仙子一起去方向王国游览,认识一些新的方向。 (板书课题)

二、设疑,探究新知

1、复习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多媒体课件演示)师:我们来到了方向王国的学校,以学校为参照物,也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在平面图上谁先来介绍一下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生:学校的东面是少年宫,南面是电影院,西面是火车站,北面是汽车站。我是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师:在学校的周围还有很多好玩儿的地方,(点击课件)除了汽车站、火车站、少年宫和电影院外,你想去哪儿玩,它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

生1:我想去人民公园玩儿,人民公园在学校的东北方向。

生2:我想去儿童公园玩儿,儿童公园在学校的东南方向。

师:你们说的很好,其他小朋友谁也想来说说?

3、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并记忆四个方位

师:在平面图上判断方位时人们习惯上先看东和西,再看南与北,所以就有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习惯说法。比如:东和北之间的`方向称作东北方……东北方和西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东南方和西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我们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你会用一个词来表示平面图上的8个方向吗?

生:四面八方

4、认识指南针上的8个方向

师:请你根据指南针给定的北方把其余的7个方向填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学生做P43页“试一试”,集体反馈

师:随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来确定其它方向的?

生:根据给好的北方,先把东、南、西填上,然后西和北之间就是西北,东和北之间就是东北,西和南之间就是西南,东和南之间就是东南。

生边说,师边点击课件。

师:你真聪明,学得真快。

5、在平面图上变换参照物辨认方向

师:刚才我们是以学校为中心来辨认方向时,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如果以体育场为参照物,也就是以体育场为中心,学校又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呢?

生:学校在体育场的西北面,因为学校在体育场的西方和北方之间。

师:你们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辨认方向的问题吗?

生1: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

生2: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北方。以体育场为中心,人民桥在体育场的东和北之间,所以是东北方。(大家鼓掌)

生3:学校在公园的什么方向?

生4:(宋全) ……

三、游戏,实践运用

1、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在参加完运动会之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出示课件)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四个小动物的话,每人选一个小动物帮助找到家贴在图上,比一比哪个小组动作最快。投影展示,说说你们是怎样帮助小动物找到家的?

2、吃水果

师:小动物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请同学们去果园里吃水果,但有一个条件,每人要提出一个问题才能吃到水果,谁先提问题?

生1:草莓园在大门的东北面。

师:以草莓园为中心谁来说说草莓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是什么果园?

学生回答。

师:以你们自己的果园为中心,你们果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把你们的指南针放在桌子的中心用它来帮助你们,小组内议一议。

各小组交流发言。

3、 游戏:“走跳棋”

我们再来做一个跳棋游戏,(课件演示,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同桌两人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布置作业

点击课件,出示花仙子:“小朋友们,你们在方向王国里都学到哪些新知识,掌握哪些本领?”

生1:我认识了4个新的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生2:我会按照方向来玩跳棋游戏。

生3:我会在平面图上判断方向。

……

师:花仙子对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满意,她给我们留了一道课下作业,有信心完成吗?(点击课件)

师:下节课把你看了地图后的新发现告诉大家。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8)

教学目标:

通过复习整理,能说明物体的位置关系,熟练地描述从一地到另一地的具体路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方向、位置

1、揭题:复习《方向与位置》,板书课题。

2、出示下图。从这幅图中,你看懂了什么?

(1)指名说后同桌互说。

(2)反馈交流。(大面积的反馈)

3、重点辨别相对位置:

(1)“幼儿园在花坛的西面,花坛在幼儿园的东面。”

两句话都是介绍幼儿园和花坛的位置关系的,为什么一个是西,一个是东呢?

(2)“花坛在的东面,在的西面,在的南面,在的北面。”

你会填吗?为什么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标准不同,说法也不同)

像这样介绍,你也会吗?指名说,同桌交流,汇报。

(3)猜猜我在哪儿?

师:我在邮局西面,商场南面。猜猜我在哪儿?

让同桌猜猜你在哪儿。

二、路线、距离。

1、出示要解决的问题:

(1)早上,小明、爸爸、妈妈分别要去小学、电影院、幼儿园,他们分

别怎么走?下午,怎么走回家?

(2)去时三人分别走了多远?谁走的路最远?谁走的路最近?

(3)如果你也住在这个居民区,星期天最想上哪儿?怎么走?走多远?

2、独立解决,小组交流,反馈。

三、拓展练习。

1、5只小动物玩捉迷藏游戏,你能帮小猫找到其他4个小伙伴吗?

(1)小狗藏在大树东50米处,用“”标出;

(2)从小狗藏身处先向西10米,再向北10米,就是小兔藏身处,用“〇”标出;

(3)从大树处先向西30米,再向北10米,最后向东5米,就是鸭子藏身处,用“√”标出;

(4)小熊从藏身处向东走20米就是大树,用“≈”标出小熊的藏身处。

学生作业纸上练习后反馈。

2、想一想,算一算,画一画。

第一次:小白兔离开家向西跑了6米;

第二次:向北跑,路程是向西跑的5倍;

第三次:向东跑,路程比第二次多10米;

第四次:向南跑,路程与第二次一样多;

第五次:向西跑,跑了34米正好回到家。

画出小白兔跑的路线图。

3、4人小组合作设计一个动物园,并向同伴说说你最想去哪儿?怎么走?走了几米?(每个小组发一份粘有双面胶的动物图6个及白纸一张)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

一、填空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你的右面是()方。

2、傍晚,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你的右面是()方。

3、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你的右面是()方。

4、早上,旗杆的影子在它的()边,中午,旗杆的影子在它的()边,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旗杆的影子在它的()边。5、如果学校在你家的南面,你放学回家要朝()方走。秋天到了,小燕子从()方,飞到()方去过冬。

二、选择。

1、太阳()是东升西落。

A.一定B.不一定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A.东B.南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方向。

A.东南B.西北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面。

A.东B.南C.西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右面是()。

A.东B.西C.北

三、看图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数字3正对着()方。

2、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方向;4号楼在中心花园的()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方向。

(3)中心花园在()的北面,()的西北面,2号楼的()方向。

(4)()在()北面。.

(5)5号楼的西面有()号楼和()号楼。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四、解决问题。

1.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向?

2.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150米,小立向南走120米,两人相距多远?

3.李芳与张林相邻,李芳东面有25名同学,张林西面有5名同学,这一排中一共有多少名同学?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9)

〖教学目标〗

后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和培养方向感。

南、西、北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的条件下, 会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南、西、北的方向。

〖教材分析〗

辨认东南西北是学生在学习了上下、左右、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教材分两部分:前一部分到操场上,根据生活经验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体验“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培养方向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后一部分回到教室,认识地图上的四个方向。教材在设计上安排了多种形式的活动,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地区,生源较复杂,大多数的孩子来自农村,父母的文化程度不高;有一部分孩子来自城区,父母的文化程度较高;还有一部分的孩子来自偏僻的外地,随打工的父母来此校读书。学校条件较好,有课件室,并有辅导制作课件的教师,还有多媒体教室。

我班共有学生认真倾听、大胆发言、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正确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这一要求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具有相当大难度的。因此,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注重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现实的活动情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索中体验东、南、西、北的位置关系,并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出去游玩吗?

生:喜欢!

师:淘气和笑笑也特别喜欢出去游玩。星期天,淘气和笑笑做完作业后,就一起到公园去玩耍。你瞧,他们玩得多开心啊!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在草地上尽情玩耍的情境。)

师:天渐渐黑了,淘气和笑笑商量着该回家了。可他们东找西找,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天越来越暗了,他们急得哭了起来。

(多媒体演示淘气和笑笑迷路的情境。)

师:孩子们,怎样才不会迷路呢?

生妈妈一起出去游玩。

生2:在来的路上作上记号,回去的时候沿着记号回去就不会迷路了。

生3:他们可以向别人问路呀!

生4:只要在来的时候用心观察,记住路上有哪些景物,就不会迷路了。

师:孩子们的办法真不错。其实只要我们学会了辨认方向,走到哪里都不会迷路了。你们愿意学这种辨认方向的本领吗?

生:愿意!

师:好!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学学方向与位置。(板书:方向与位置。)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创设生动的故事情境,让学生认识到会辨认方向的重要性,使学生迫切希望掌握今天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际观察,体验方位

师:孩子们,咱们一起到操场上去看一看,认一认方向,好吗?

生:好!

师:请孩子们在组长的带领下,排好队到前操场去。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吗?

生:东边。

师:你能用手指一指东边吗?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5人一组,1人指挥,4人做动作。(1人指挥站中间,4人听指挥站4个方向。)

2、总结。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11)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几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农村什么样?看来大家对农村有一些的了解。老师带来几张农村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现在的农村修起了公路,盖起了高楼,建起了工厂,还开发了旅游项目,节假日我们可以到农村游玩,感受农村的新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农村。(板书:走进新农村)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请看,我们来到了凤凰村,凤凰村有那些景点,谁能来指一指,说一说?(请一位同学下来指)

1、两位小朋友正站在凤凰村的——(村口),你觉得凤凰村怎么样?美不美?既然凤凰村这么美,就让我们快去看看吧?

2、老师根据凤凰村的景点,画了一副路线图,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过这种图吗?(学生回答)看来大家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看看这副路线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四个同学提问)

3、刚才大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个一个解决一下。

4、从村口到住宅区怎么走?谁来说?(一同学回答)在他的回答中提到了一个方向,你听到了吗?是什么?大家真会听。(板书——北)想一想,我们以前还认识过哪些方向?

5、你能不能说一说,牡丹亭的东西南北各在哪里呢?到前面来,用板贴表示一下。牡丹亭的北面是哪里?南面呢?前面我们认识过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并能用他们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方向与位置的内容。(板书:方向与位置)让我们继续看。

6、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斜着的方向是什么方向,我们遇到了新问题,交流一下。(同学讨论交流)斜着的方向是什么方向,你是怎么想到的?

在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是东北。牡丹亭的东北方向是哪?风景区就在牡丹亭的东北方向。

你认识了东北方向,现在你能说一说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了吧?( 2人回答)

7、现在请你继续思考:这儿是文化中心,你能说一说,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吗?(讨论)在西和北之间的方向我们叫它西北方向。

8、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

位置与方向教学课件篇二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位置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重点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

座次表、课件、方格纸、地图纸等。

1、先玩寻宝的游戏,l学生将"礼物"藏在同学的课桌里,老师来找,同学提供正确的信息,但不能说他的。名字、指他的位置等。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说"第几组第几排",孕伏确定位置的方法。然后老师藏礼物,两个同学比赛"寻宝",找到礼物后,说说为什么你找得那么快?强调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用两个数字:第几组、第几排。

2、让学生介绍班长、学习委员、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3、出示座次表,让学生把自己的姓名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4、出示坐标图,告诉学生:我们还有另外一种表示位置的方法,并提问:

1)在这个表格中,横线、竖线各表示什么意思?

2)指名学生上台指出自己的位置,并说出理由。

3)学生尝试着在方格纸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5、数对学习

1)你能否简要的用数字来表示你的位

置?老师适时装糊涂:这里的逗号表示什么?那括号又表示什么呢?你们能给这组数字取个名字吗?

6、巩固练习

1)在方格纸上找朋友的位置,并说出数对。

2)把地图填写完整

6、游戏:寻找秘密点。游戏激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采用采访的形式

2)学生完成座次表

3)思考并回答,学生相互补充

A:学生口答

B:学生上讲台展示作品,并说出理由

C:学生尝试完成

D: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理由。

E:师生示范,然后生生示范,最后小组游戏。

通过对表格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这种表示方法,并能正确的找到自己和他人的位置。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数对表示法。

位置与方向教案(篇12)

(一)谈话引入

我们曾学过哪些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从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以旧知识做辅垫导入课题,便于学生接受理解。)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用“数对”确定位置

(从学生自己熟悉的座位入手引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学习。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2、用数对表示座位(尝试练习)

让学生先说一说小青、小敏和小华的座位,然后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来。

请同学们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点击课件)

3、直观演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直观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点,及它们所表示的数对,总结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它的表示方法是先横着看,看在第几组,这个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接着再竖着看,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二个数。也就是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从生活中的数学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成智能,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加深对数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里的座位,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利用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完成81页“练一练”中的习题。

通过让学生动手在附页1摆出游乐场的平面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应用。

(四)介绍地球仪(课件出示神舟6号)

从出示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舟6号,在内蒙古境内,安全着陆(引出问题:你知道科研人员为什么能迅速找到他们返回仓的位置吗?),从而向学生介绍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因此,科研人员只要找到他们返回仓经线、纬线的位置,就是返回仓的位置,也就是着陆点。里面就蕴含着数对的原理。数对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学好它。

最后做游戏结束本课。(根据本班学生的座位情况,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数对,而坐在这个位置的同学马上做出反应站起来。出错的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本节课已学的数学知识,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整体感知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表象。

方向与位置

第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

用数对表示位置(,)

第二个数:表示纵的方向

第3组第1个可简单表示为(3,1)

第2组第4个(2,4)

设计理念:

引出问题——组织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方法——应用数对表示位置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新知。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出发: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加深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理解(先表示横的方向,在表示纵的方向)。通过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和完成81页的“练一练”的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向学生介绍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到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并应用所学知识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为此,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

胡同文化教案汇总7篇


向党组织提交书面的入党申请书,这个过程是入党过程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你有心立志于报效祖国,入党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选择。你在为写入党申请书而苦恼吗?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胡同文化教案汇总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胡同文化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掌握作者的行文脉络。

2、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

2、品味北京胡同的文化韵味,对胡同文化有自己的看法。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通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2、读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怀旧与超脱。

教学重点:

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胡同的文化韵味,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

课时计划

1课时

预习提纲:

1、通读全文,利用词典排除字词障碍

2、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了解各自然段大意,分段。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

胡同?约鸡蛋?镊?庠?噌?檩?摞?虾蟆?国子监?熬白菜

二、胡同

2、北京胡同的特点

布局:方正

名字:奇(记数、物件、人名、行业、形状)

大小和数量:宽、小、多

交通:作用大

环境:静

三、胡同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北京胡同独特的特点造就了北京特有的文化——胡同文化。

1、什么是胡同文化?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2、胡同文化有什么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不愿搬家;独门独院,过往不多;易于满足,要求不高;爱瞧热闹,不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精义“忍”

逆来顺受,可以说是中国百姓信守的一种传统,为什么在北京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以至作者将其称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

这是由北京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因为北京是几代封建王朝的首都,北京人所受的封建专制统治更为严酷,他们的封建思想自然更为浓重。另外,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使得这种文化特点更加突出。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特殊的背景,要深入其实质,就应联系历史、政治等诸多方面的原因进行发掘。

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关于“忍”我们再来看一段作者在他的文集里面的观点: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侯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估计拍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汪曾祺全集六》

态度:厌恶和嘲讽

四、北京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命运

1、胡同的命运

衰败、没落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补充:胡同的命运——

城市里,文物的保护和城区发展建设在国内外向来都是一个尖锐的矛盾,在中国,拆与保的对抗中,往往是拆占了上风。

2001年10月,《北京晚报》刊载消息说,1949年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来条,到20世纪80年代只?下约3900条,近一两年来,随着北京旧城区改造速度的加快,北京产的胡同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

2、作者对胡同文化包含了什么样的感情?

(一)对胡同文化:

(随遇而安、安分守己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都怀有深厚的感情,毕竟生活了多年,对胡同、四合院都有深厚感情,受过胡同文化许多熏染,作者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许多都和胡同文化水乳交融,比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等,都符合作者清新淡泊的性格。

(2)反思与讽刺:胡同文化的封闭

对学生运动的态度

“忍”的消极意义

胡同文化,并不是局限于住在胡同内四合院里的人,北京这些年发展很快,很多胡同、四合院消失了,许多人搬进高楼大厦、甚至拥有私家别墅,但胡同文化的传承仍表现在他们身上。第三个例子中作者要伸张正义,而同楼两个老北京却说“忍着吧”,胡同文化的根心植根在这些人心中。胡同是没落了,失去根源的胡同文化也将没落,不过文化的没落不等于物质的消失,在迈向现代文明的旅程中,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胡同文化的内涵,哪些该继承,哪些该扬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面对“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胡同,作者怀旧与不舍涌上心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所以最后作者说“再见吧,胡同”,一声长叹,这叹息中有着几分清醒、几分伤感与几分无奈。

胡同文化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北京人或者说是我们中国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胡同的衰落导致胡同文化的没落,高楼大厦代替了红墙碧瓦,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很高兴地和胡同再见吧。

五、语言风格

京腔

朴素、口语化

3、“书卷气”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虾米皮熬白菜,嘿!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熬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的表情,证明了作者“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看法。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有着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四个四字短语一气呵出,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感伤,其语言显示出雅致的一面。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散文选集》。

胡同文化教案 篇2

导入:

问题:

1.你对汪曾祺有什么了解?

2.你了解北京的胡同吗?

3.你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文化的含义吗?

自读课文并讨论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第一段:北京城四方四正。

第二段写胡同的原意,胡同取名的来源有很多种。

第三段写胡同的宽窄。

第四段写“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第五段写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2.学生朗读课文6-9段,教师配乐范读10-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

第六段:北京人大都安土重迁。

第七段:北京人愿住“独门独院”,平时过往不多。

第八段: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第九段: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第十段到十二段:举例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3请概括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

亲切、欣赏、不满、批评、怀旧、怅然低徊。

4品味语言:

1让学生自己读第8段、第11段对话部分找同组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2段读“这二位同声说”后面的部分、第13段。读的过程中体味句中蕴含的感情。

2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形式表达一种感情。

语言特点总结:

汪曾祺的语言文白夹杂,有时极雅,有时极俚,时能出人意表。他重视从古典文学中汲取营养,他的语言有文人气,但又和现代语言融合无间,是一种纯熟,寓绚烂于平极的语言。

胡同文化教案 篇3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

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

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

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

1课时

一、导入

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这是一篇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胡同文化》。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

二、解题

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

明确:(1)胡同:小弄(long)堂 (点出了写作对象)

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

*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知识)

*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科学等)

三、作者简介: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编辑等。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有机会经常接触北京的普通市民,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以及表现出来的文化心态。他多年从事民间文艺工作。在他笔下,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极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柔情的人道主义者。

《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

四、研读课文

先结合课前预习,快速浏览5自然段,划出每一自然段的重要语句。

4、5自然段

(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明确:第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

明确:介绍胡同--取名

宽窄、数量

环境(位置、声响)

(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

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

(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

明确:第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了时代的文化的烙印,因些,“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

2、分析第6~12自然段

胡同,蕴育了独特的胡同文化。现在,让我们来听课文录音,随着著名播音员那字正腔圆的京味朗读,进一步探寻胡同文化的精义

(1)在这个部分中,哪四个词语可以概括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又有哪些词句具体说明这四个特点?

封闭--安土重迁、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各人自扫门前雪”

满足--易于满足,物质要求不高

旁观--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请同学来读这里最具京味的语段,要品出“胡同文化”特有的滋味来。

A.“北京人易于满足……虾米皮熬白菜,嘿!”

B.“这二位同声说……真有你的!”

(2)提问:“虾米皮熬白菜,嘿!”这句话,表现了北京市民怎样的心态?

明确:一个“嘿”字,使读者如见其色、如闻其香、如尝其味。极其形象地刻画出北京市民享受虾米熬白菜这种美食时那种无限向往、无限满足神态,表现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的心态。

(3)提问:“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概括了北京人怎样的生活状态?

明确:对别人无可奈何,只有自我安慰,充分体现了北京人善于忍耐的性格。最后“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话,内涵丰富,令人拍案叫绝。作者对这种态度是赞赏还是否定,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你见仁见智吧!

(4)提问:胡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胡同文化又将何去何从呢?

明确:北京胡同在衰败、没落,因而毫无生气。胡同文化也必将随着胡同的消失而逐渐消亡。

(5)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句“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描写,渲染怎样的一种气氛?

明确: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怀旧之情。

(6)提问: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存在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北京胡同,将要离我们而去了。告别之际,作者的情感相当复杂:有对胡同往日辉煌的怀念,有对胡同衰败的无可奈何,有对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伤感,有对冲击胡同文化的商品经济大潮不可抗拒之势的赞叹,有对胡同及胡同文化将归入虾蟆陵、乌衣巷之列的怅惘低徊……

深刻的理解。

五、品味语言

读完这篇文化式散文,我们仿佛喝下了一碗风味独特的北京大碗茶,让人神清气爽,齿颊留香,回味无穷。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提问:课文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色?请举例分析。

明确:“虾米熬白菜,嘿!”

“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语言特点:朴实、雅致,自成风格,富有表现力。

六、仿照“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语言形式,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达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院落毗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悠,窗明几净,老树参天。

仿写:笔架山。长廊、小路、杨柳。

七、课外延伸:

请任选一种文化形式(如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在周记上写一篇文章。

胡同文化教案 篇4

为了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的原则。对本课的教学采用点拨法、归纳法、发现法、讨论法和品读法等五种教法。

用点拨法和归纳法分析文章要点,达成“认知目标”;

用发现法和讨论法等发掘研究课题、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共同提高,达成“能力目标”;

用品读法体验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情感态度,达成“情感目标”。

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同时也为了使教学过程更具科学性、艺术性和趣味性,本节课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用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课件含建筑画片、背景音乐、课文层次结构动态演示、知识迁移引导等,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课件演示板书,能节省时间,加大容量,提高效率,体现教改的新理念。

胡同文化教案 篇5

一、 新课导入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我们看到低矮、破旧、拥挤的胡同心里会不舒服,心情会感到压抑,可是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却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1、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12自然段,体会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

问:北京人对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大轻易迁居他乡。重,重视)

他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正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什么?

(生答):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内涵

问:那么,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课文原句勾画出来)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外在的表现】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设疑讨论】

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小结】

从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请第一、二组同学齐读课文1——4节。(正音正字约yo羊尾(yǐ)巴)

【设疑讨论】

文题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笔墨写北京的胡同,我们把这一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

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谈胡同,也就是谈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观影响了内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观到内在。

【小结】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胡同,就没有胡同文化,也就没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

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四、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为精义,以“封闭”为内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终命运会怎样?对此作者的态度感情又如何?带着这两个问题,请三、四组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虾蟆há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终命运怎样?(衰败、没落)

【设疑讨论】

“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幻灯片打出)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来的是伤感、怀旧、留恋的复杂感情。

【小结】

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已成历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胡同文化是永远都说不尽的,北京人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两句皮篁,三餐佳馔,四季衣裳”的调侃中,过着平稳而讲究,宠辱不惊,乐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没了胡同,就没有了北京,没了京味儿,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经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

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幻灯片打出作者简介及课下作业

作者简介:汪曾祺

作业:课下阅读语文读本194页的《金岳霖先生》,体味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胡同文化教案 篇6

一、导入: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胡同文化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所流露的复杂感情,籍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2.学习本文雅俗相间、内涵丰富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5分钟,在教室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同学们:课前大家听到了一首流行歌曲,你能说出这首歌反映的是哪个地域的生活?(北京)

人们把这种带有北京味又间有京剧腔调的歌叫做什么?(京歌)

歌坛有"京味歌曲",文坛也有"京味文学"。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京味文学家"是谁呢?(老舍)

我们曾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小说《在烈日和暴雨下》、散文《小麻雀》、话剧《茶馆》等)

老舍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他写"京味文学"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如果一个并不是在北京出生的人而被人冠之以"京味作家"那就令人称奇了,有没有这个人呢?有。那就是生于我们江苏高邮的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

[出示幻灯片之一]

"汪曾祺像"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毕业后曾在昆明、上海等地做中学教师,1948年到北京工作一直到逝世。曾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北京京剧团工作,先后担任《北京文艺》、《说说唱唱》、《民间文学》编辑。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蒲桥集》等散文集和《沙家浜》等京剧剧本。

[出示幻灯片之二]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知道,汪曾祺先生从1948年到1997年逝世,整整50年一直生活在北京,那么,在他的作品中带有京味也就不足为奇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京味散文"--《胡同文化》。

[板书或出示幻灯片之三]

胡同文化 汪曾祺

(二)检查自读预习

1、查生字读音

[出示幻灯片之四]

请为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胡同

A、tóng B、tòng C、tōng D、tong

2、约二斤鸡蛋

A、y uē B、yuè C、yāo D、yào

3、房檩

A、lǐn B、lìn C、lǐng D、lìng

4、低徊

A、 huái B、huāi C、huì D、huí

(题中黑体为正确选项)

2、查自读后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1)北京的胡同在建筑方位上有什么特点?

--正 [板书:方位 正]

(2)胡同方位的这种特点使北京城形成怎样的特点?

--方正

[出示幻灯片之五:北京胡同地图]

(3)这种"方正"给北京人以什么样的影响:

--"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4)这句话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总领"或"总括"

(5)有一个俗语是怎么说北京胡同之多的?

--"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另一版本后半句为"无名胡同赛牛毛")

(6)那些有名的胡同是依据什么而得名的呢?你能每一种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板书:得名 计数 存物 人名 行业 像形]

[出示幻灯片之六:一组北京胡同照片]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北京胡同作了一些概括,但这远不是北京胡同文化的精髓。下面,我们就到课文中去寻找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

(三)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1、辨析"文化"

(1)"文化"这个词现在在各种媒体上频频出现,但"文化"的内涵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有关《词典》和《辞海》上对"文化"的注释,然后看看"胡同文化"中的"文化"属于何解。

[出示幻灯片之七]

"文化四解"

①指人类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政治文化中心

②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或一种人文现象。如:酒文化、市井文化

③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

④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如:文化知识、文化水平

(2)请将下面有"文化"的词句根据其含义归类。

[出示幻灯片之八]

①大百菜文化 ②政治文化中心

③仰韶文化 ④学习文化

⑤市井文化 ⑥文化水平

⑦人类的文化 ⑧龙山文化

⑨酒文化 ⑩校园文化

(答案:②⑦--解① ①⑤⑨⑩--解② ③⑧--解③ ④⑥--解④)

(3)"胡同文化"属于哪一类呢?

--同①⑤⑨⑩

(4)坦率地讲,"文化"解释的第②义也并不是"胡同文化"这类"文化"的最恰当的解释,这里的"文化"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课文中可以看出,人们的生存状态、思想性格、人际关系、处世哲学、风俗习惯等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根据这一类"文化"的特点,我们可否对其下这样的定义:

[出示幻灯片之九]

"文化"别解

在某一地域或某一领域经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文现象。如"胡同文化"、"酒文化"等。

--其实有关"文化"定义,至今没有定论,有人统计从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164种之多,现在更是众说纷纭,这个问题有待人们进一步探讨。

2、确定具体写胡同文化的章节

--5-12节。(第5节总写胡同文化在北京文化中的地位,6-12节具体写胡同文化的各种表现形态。)

3、请五位同学分别朗读6、7、8、9、10-12,并要求用精要的词语概括所读的内容。

(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将教材中已注释的"国子监"及"五味"再强调一下,另补充解释"祭酒"和"策源地")

[出示幻灯片之十]

祭酒--①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②学官名。主管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大学校长。

策源地--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

4、讨论并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在讨论概括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带有贬义倾向的,一是带有中性倾向的,教者可准备两套概括样板:带贬义倾向的--安于现状,疏于交往,易于满足,漠于世事,甘于忍耐。带中性倾向的--安土重迁,独处闲逸,知足常乐,不管闲事,逆来顺受。板书时可选择带中性倾向的一套)

5、谁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对"胡同文化"作一个高度概括。

--封闭 [板书:封闭]

--对!可以说,北京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种旧时代文化。作者是清醒的,他在本文中对"胡同文化"的批判多于欣赏。

6、北京的市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文化心态呢?

--中国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北京建都,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旁,封建社会的高压统治逼迫他们人人自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这就是形成"胡同文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

(四)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1、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三小节。

2、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写北京胡同衰败、没落的?

--"宅门"挺着、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栓马柱已失原形、井眼打不上水来(枯竭)、石头棋盘磨圆了棱角。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3、作者对北京胡同这些印象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一本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得来的',当然也有他平时的观察。

4、这本摄影集的点睛之词是哪一个?

--没(mò)

[出示幻灯片之十一:一组衰败没落的胡同照片]

5、作者这篇文章与这本摄影艺术集有什么关系?文中何处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

--本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文中点到这本摄影艺术集的仅有一句话,即"看了这些胡同的照片"。

6、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

--作者补充了摄影画面的不足,摄影画面展示的是胡同之形,而本文则是挖掘了胡同之神,类似于中国画的题词,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更高层次的"序"。

7、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有怎样的一种感情呢?(此处可组织讨论,甚至争论,然后教者作结)

--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有些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他怜悯北京市民的封闭、忍耐,同时对他们的缺乏进取心和反抗精神也不满意。作者是尊重北京市民的,长期安土重迁的市民,一旦拆迁,自然不免怀以留恋,甚至有些伤感。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板书:怀旧、伤感、留恋]

(完成这个问题时,补充解释"怅望"和"低徊"。怅望--若有所失地瞻望;低徊--留恋。另外出示幻灯片,介绍"虾蟆陵"和"乌衣巷"的出处)

[出示幻灯片之十二]

虾蟆(xiā má)陵--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唐·白居易《琵琶行》)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刘禹锡《乌衣巷》)

(五)语言欣赏

讨论:读了这篇散文,你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你觉得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概括:[板书: 雅俗相间、内蕴丰富]

(讲"俗"时要着重强调其"口语化"和俗语的大量使用,这就使文章带有了浓郁的"胡同味",这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说"内蕴丰富"时可让学生补充"虾米皮熬的菜,嘿!"和"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等句省略的内容。前者可补"那简直可待皇上了"之类,后者可补"你可真能忍啊"之类,另外,还可让学生改成书面语比较。)

(至于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和"练习"都提到的语言的"雅致"问题,教学中点到即止。原因有三:一、文中称得上"雅致"的语言,仅"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十六个字,形成不了特色;二、用"雅致"的标准来衡量这十六个字,我们发现,它们除了都是四字句外,在内部结构上则显得很混乱,"西风残照"是并列结构;"衰草离披"又成了主谓结构;"满目荒凉"是省略了"所见"的主谓短语;"毫无生气"又成了承前省主语的动宾短语,且"毫无生气"的"毫"与前三个短语的语言风格也不一致,改"毫"为"了"恐怕会更好些。三、全篇均为朴实的口语,仅在一处突然插入一段带有文言味道的书面语,反显得不够协调。如果课堂有时间,教师也可就此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六)电视散文《巷韵》欣赏

北京的"胡同"在我们这儿称之为"小巷",我们如皋是一座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城内小巷密如珠网。有人为此写了一篇优美的散文,题为《巷韵》,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光明日报》,后被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入初中语文课外自读课本。这篇散文的作者就是我们学校退休老教师、省作协会员陈根生先生。他的这篇散文被如皋电视台拍成了电视散文,现在我们大家一齐来欣赏这部电视散文,共同来体味一下我们如皋的"胡同文化"。

(播放电视散文《巷韵》)

(七)布置作业

[出示幻灯片之十三]

课后作业:

1、比较"胡同文化"和《巷韵》的异同。

2、同为京味文学,试比较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和汪曾祺的《胡同文化》的异同。

3、介绍一种文化现象,如中国酒文化、中国茶文化、宿舍文化、教室文化、如皋风筝文化等等。

以上三题任选一题完成。

[板书设计]

正--方位 安土重迁 怀旧

独处闲逸

计数 胡 同 文 化 知足常乐 封闭 伤感

存物 汪曾祺 不管闲事

人物 得名 逆来顺受 留恋

行业 雅俗相间 内蕴丰富

像形

【案例评析】

本设计也是"激趣·启智·寻法"教学模式的典型范例。

先说激趣吧,课文的导入就是个"激趣点",这个开场有歌曲渲染,有问题引导,有幻灯展示,学生一下子就被深深吸引,自然就对课文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文的结束部分也是个"激趣点",教者巧妙地运用本地资源,将本校老师所写的散文《巷韵》与课文进行比较,并配以生动的电视画面,学生怎不会兴趣盎然?教学中多次展示的北京胡同的照片也是个"激趣点",学生借助那些照片感受老北京的风味,进而体味文中所饱含的京味是再好不过了。

再说启智,本课的启智点可以说比比皆是。首先是讨论并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的那一段,学生一定是众说纷纭,教者事先就准备了两套方案,一是带有贬义倾向的,一是带有中性倾向的,这样,教者就不至于在学生讨论时无所适从。这个细节也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的辩证关系。其次是关于"北京的市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文化心态"的讨论也是一个重要的"启智点",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者形成了这样结论:中国历史上曾有多个朝代在北京建都,北京市民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旁,封建社会的高压统治逼迫他们人人自危、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这就是形成"胡同文化"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这个结论涉及政治、历史、地理、心理等多个领域,在课堂上开展这样的讨论是对学生智慧的考验。再次是关于"雅致"问题的讨论。教者先引导学生到课文去寻找可以称得上"雅致"的文字,接着,又引导学生用"雅致"的标准来衡量这些文字,然后再从其内部结构的混乱上对"雅致"的评价予以否定。这种不避贤者讳的批判精神对学生的启智是有着极大影响的。

本课虽没有特别的教学环节来体现"寻法",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是渗透了"寻法"精神的。譬如在开课不久教者在组织学生讨论"文化"的含义时就用了比较法和语境法,另外在谈"序"的问题时,教者问道,作为"序",本应介绍作者及创作原由,并评价作品。本文对这本摄影艺术只字未评,是否是一篇不合格的序呢?这个问题既告诉了学生"序"的一般写法,同时又研究了这篇序的特殊性。可以说,这是"寻法点"和"启智点"的交融。

文章来源:http://m.swy7.com/a/5202737.html

更多
L

猜你喜欢

更多
N

最新更新

更多
H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