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集合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物理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1

1.教材分析:

本学期期采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物理》选修3-1,共分为三章,分别是

第一章静电场、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三章磁场。静电场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内容之一,它的核心是电场的概念及描述电场特性的物理量,全章共9节内容,从电荷、电场的角度来研究电学中的基本知识。恒定电流为第二章内容,其主要研究的内容为一些基本的电路知识,主要包括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本章的知识须要以静电场的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在教学中应注意联系静电场的有关内容。最后一章为磁场,磁场和电场密切联系又具有相似性,因此通过对比,可以对本章内容起到良好的帮助。

2.学生分析:Swy7.cOm

本届高二学生基础不是太好,但不能降低要求,除对少部分同学要提高要求以外,对大多数学生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主要目的,此外还应适当掌握分析物理问题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并提高能力。

3.教法、学法分析:

针对本学期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重知识和重概念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强调学生的课前预习,争取少讲、精练、多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实验的教学,加强物理综合知识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1.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及调整意见、体会教材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了解

不同学生的主要学习障碍,在此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要特别强调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 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对课堂例题与习题要精心筛选,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少、求活,强调例题与习题的`教育教学因素,强调理解与运用。

3.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基本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方面。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4.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归纳出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使学生学习和掌握有关规律,同时着重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实验能力,以及由实验结果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能力。

5.结合所学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三、措施

1.严格执行教学处的集体备课制度,提高集体备课质量。每周集体备课,先由上一周安排的每一节教学内容的主备人向全组明确本节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主要例题、课后作业、教学案等,然后由全组教师研讨、质疑、确认,形成共案。全组老师要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规范。

2.制定教学进度。在认真分析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确定课时安排。为实现给全体学生奠定一个扎实的物理基础提供合理的时间保证。必修物理将突出文科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以便保证全年级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获得满意成绩。

3.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细化每一章每一节的教学要求,明确课时分配及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作更深入的分析、探讨,确立突破的方法和途径。加强对各种课型的研究,尤其是探究课。

4.精选习题。针对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精心选择典型习题,做到知识点与习题的对应。分类编排课堂例题、课外巩固习题、小练检测题、章节复习题。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过程。

5.强化作业批改。通过作业批改督促学生端正课外学习的态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规范学生的答题。为课时目标的确定和分类教学指导提供依据。

6.加强学科组老师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听课、评课对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精选习题过程中,选题与审题分工合作;对每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突破时集思广益。

7.充分开发教学资源。加强实验教学,能充分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利用身边资源开发有价值的小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认识。搜集多媒体素材,制作课件,提高教学容量与效果。

8.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立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表达能力;举行学科竞赛,促进学生的特长发展。开设讲座,介绍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家生平,让学生明白科学的价值和意义。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2

【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启示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任务,改变我们长期存在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实例让学生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物体的受力特点,从而得出向心力的概念,有助于学生体会和理解。教材接着从理论的角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向心力的数学表达式。之后,为了让学生对向心力公式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教材中设计了验证性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通过圆锥摆实验,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本节还有一点与过去不同,那就是在讨论完匀速圆周运动后讨论了变速圆周运动和一般曲线运动。这块内容的补充,不仅为分析物体在曲线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从特殊到一般。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为万有引力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等内容做好必要的准备。当然,学习完这一节之后,中学里所有的运动形式都学习完毕了,从而可以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角度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几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曲线运动的条件,学习了处理曲线运动的.重要方法──运动的合成和分解,还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研究了平抛运动。接着引入角速度、线速度、周期、转速等物理量描述了匀速圆周运动的规律。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向心力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

由于向心力是一种学生感到陌生的力,而高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还不是很强,所以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实验,使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向心力,理解它是一种效果力。

(2)理解向心力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变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是合外力的一个分力,知道合外力的作用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向心力概念的探究体验,让学生理解其概念。并掌握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在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过程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经历从匀速圆周运动到变速圆周运动再到一般曲线运动的研究过程,让学生领会解决问题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并学会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例、实验紧密联系生活,拉近科学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到科学就在身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的公式,并能用来进行计算。

(3)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2.教学难点

(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和公式的建立。

(2)理解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

【教学策略与手段】

向心力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往往不清楚运动过程中什么力提供向心力,这说明学生对向心力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全面。为了突破难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和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为: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进行猜想→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指导实践。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使用PPT、视频、演示实验、故事讲述,以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1.实验仪器:带细绳的钢球(两人一个),铁架台,钢球一个,细绳一条,刻度尺,圆形瓶盖,秒表,物块,圆形瓶盖。

2.视频:自行车转弯,公园的转椅。

3.制作PPT。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做功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2、知道做功的两个要素,理解功的概念,正确应用功的公式计算。

3、知道功是标量,正确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本质含义。

4、知道总功的两种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功的公式,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论证能力。

2、通过求解分力做功、总功和变力做功等问题,让学生在熟练掌握公式的同时,初步接受“微元法”处理问题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生产、科技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工作、学习都要讲效率,“正功”“负功”可以促使学生的勤奋向上思想意识,合作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发表见解的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确引入功的物理定义,掌握功的概念和功的计算公式。

难点:

1、理解功的公式的使用条件,体会处理变力功的思想方法。

2、理解正功与负功的含义,体会功是标量。

三、课前准备

PPt课件、小钢球、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完成一个小实验,有请两位同学。教师将小钢球放在纸巾上,小钢球静止。教师将小钢球举高,请同学们观察小钢球落下后纸巾有无损坏。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受到什么启发?

被举高的物理具有穿过纸张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能量。

实际上人们在研究能量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做功,这节课我们来看第七章第二节功。

(二)功的定义

1、功的两个要素

在刚才的例子当中,同学们说我将小球举高了,我对小球做了功,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我对小球有力,并且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那么,在生活当中你还能不能举出做功的例子?

对学生所举例子进行分析,都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存在力的作用,还有就是一定要发生一段位移。显然这是做功不可缺少的两个因素。那么有力有位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功吗?显然不是,而应该在力的方向上存在位移。那么我们就得到了做功的两个要素: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2、功的定义式刚才的这些例子当中,都存在做功过程,那么究竟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你能不能计算出来?实际上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当力和位移同方向时功的计算。(展示pp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力F的作用并向前移动了s,这个力对物体做的功W=Fs。如果情况变化一下,力F与s不在一条直线上,你会不会求这个力所做的功呢?请同学们尝试着回答。

方法有两个,一是分解力,二是分解位移。无论哪种方法,得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W=Fscosa。有了这个公式,我请同学们帮我计算一个问题。我现在用100N的力水平踢一个足球,踢了一脚之后足球水平向前滚动了50m,求我对球做的功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回答。

显然这个情况不能用这个公式计算,要想脚对球一直存在作用力,那你这个脚得跟着球向前走50m。所以应用公式要注意:(1)F、s要对应,即在s中要一直都有力的作用

再请同学们观察这个表达式,你还注意到了什么?引出cosa有正有负,那么功是标量还是矢量?是标量那功的正负表示什么呢?实际功的正负既不表示方向,也不表示大小。如果力对物体做了正功,表示这个力是个动力,如果是负功则是阻力。(换句话说,如果力做了正功,那表示有能量转移到这个物体上来,反之做了负功就表示有能量从这个物体中转移出去。)

那在我们的例子当中,这些力是什么样的力?细心观察你会发现都是恒力,这个公式仅适用于恒力做功,变力做功不能用它。当然如果在过程中物体受到阶段性变化的力,每个阶段都是恒力,那自然我们可以将过程分段处理,每一段又都变成恒力了,最后再把各个阶段所做的功代数求和即可。

(三)合力的功

如果在某一个过程中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那么这些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又怎么求呢?请同学们回答。方法有两个: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

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所做的功。比如,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物体受到水平面内相互垂直的两个力,物体发生5m的位移,求各个力做的'功、合力所做的功?

(四)几种可以转化成恒力的变力做功问题

这是我们这节课介绍的有关恒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实际上除了刚才所说的阶段性的变力可以转化成恒力来计算做功,还有两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处理。当力与速度始终同向,而速度方向不断变化时,你会不会计算这个力所做的功呢?引导学生学会用微分的方法处理。

另外如果力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我们也可以处理。比如一个弹簧处于原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用一个力缓慢地拉物体,那么这个力做了多少功呢?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如果初速度是零,末速度是v,它和速度是v/2的匀速直线运动是等效的,我们就用这个平均速度替换掉了这个变化的速度。现在你能不能受到这个例子的启发?我们也可以用一个平均的力替换掉这个变化的力,我们说这是方向不变,大小随位移线性变化的力,它的平均值刚好我们会求,那么这个例子中拉力和弹簧的弹力所做的功就等于kx/2与x的乘积。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特殊的情况入手,得到了一般情况下恒力做功的定义式,知道了合力做功的计算方法以及几种能够转变成恒力的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到了做功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的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

7.2功

一功的定义

二合力的功

1功的两个要素

1先求各个力的功,再取代数和力和力方向上的位移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4

文本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运动的描述——质点参考系》。本节课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开始,介绍了高中物理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质点。该知识点不易理解,尤其是质点成立的条件,需要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深入理解,认真揣摩。本节的第二个知识点是参考系,这个知识点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和初中学过的参照物有知识关联,其中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这个知识点,跟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关联,起着启后的作用。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对于物体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大致说出物体的运动情况,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过了参照物的概念,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学生还没有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还不能准确专业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对于参考系,还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还不能用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来深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学目标1. 理解质点的概念,掌握质点成立的条件。
2. 会选择合适的参考系,会用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分析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理解质点的概念,掌握质点成立的条件。教学难点用静止和运动的相对性分析问题。
教学环节一、质点
1.思考讨论展示白鸽飞翔的图片。问题一:白鸽飞翔时翅膀上下震动,描写白鸽飞翔容易吗?有什么困难?展示白鸽长途送信时的图片。问题二: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考虑白鸽的翅膀震动吗?能不能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2. 小组讨论展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时的图片。问题三:能不能把地球简化为一个点?展示火车长途旅行的照片和火车过电线杆的照片。问题四:这两种情况下,能不能把火车简化为一个点?3. 思考讨论展示几组图片。问题五: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接着演示用板擦擦黑板的例子,引导学生得出:平动的物体一般可以简化为质点。4. 巩固练习二、参考系1. 思考讨论展示缆车的图片。问题六:相对于地面来说,缆车里的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相对于缆车来说,人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时,是不是得选出一个作为参考的物体?2. 思考讨论展示两组图片,分析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3. 巩固练习通过两个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参考系,并加强知识的运用。展示几组精心设置的习题,加强练习。
作业布置1. 复习、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2. 完成课后作业1-6题。课程评价课程优点1. 本节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2. 用问题和案例导入知识点,激发学生思考,教学设计生动。3.课堂重难点把握准确到位,讲练结合。4. 语言流畅,教态自然,师生互动,课堂氛围良好。优化提升1. 课后习题的设置可以突出层次性。2. 课堂总结可选择多种方式。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说出质点的概念,能阐明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条件。

2.通过构建质点概念的过程,提升归纳、总结的能力。

3.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点的概念。

【难点】对质点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嫦娥五号发射视频,提问:火箭在发射升空的过程中,在指挥部的屏幕上是如何显示的?学生通过观察得出整个火箭是以亮点的形式显示在屏幕上,教师追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形状,用一个点来代表物体?从而引出课题《质点》。

环节二:新课讲授

1.质点的概念

教师提问:在研究地球公转时,能不能把地球当作一个点?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情况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说出由于地球半径和地球公转的半径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地球当作质点。在研究火车从北京到南京时,火车也可以看作质点。

教师随后提问:把物体当作点来研究,这个点叫做质点,质点与几何中的点有何区别?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当做质点?学生小组讨论得到质点的概念: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具有质量的点,这样的点叫作质点。

教师提问:光线、磁感线和质点都运到了相同的物理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学生结合教材得出理想模型法的概念。

2.质点的条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巨大的箱子在水平面上作平动,并提问学生能否用一个点来描述箱子的运动?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由于箱子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因此箱子上任意一点的运动完全能反映整个箱子的运动。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可看作质点的两个条件:①形状大小可忽略;②各点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3.质点的相对性

教师提问:在研究自转时,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不能当作质点。同一个物体,由于所要研究的问题不同,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是由所要研究的问题决定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在研究时可以看作质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

布置作业:理想模型法还有哪些实例?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6

1、理解振幅、周期和频率的概念,知道全振动的含义。

2、了解初相位和相位差的概念,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3、了解简谐运动位移方程中各量的物理意义,能依据振动方程描绘振动图象。

4、理解简谐运动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振动图象判断振幅、周期和频率等。

重点难点:对简谐运动的振幅、周期、频率、全振动等概念的理解,相位的物理意义。

教学建议:本节课以弹簧振子为例,在观察其振动过程中位移变化的周期性、振动快慢的特点时,引入描绘简谐运动的物理量(振幅、周期和频率),再通过单摆实验引出相位的概念,最后对比前一节得出的图象和数学表达式,进一步体会这些物理量的含义。本节要特别注意相位的概念。

导入新课:你有喜欢的歌手吗?我们常常在听歌时会评价,歌手韩红的音域宽广,音色嘹亮圆润;歌手王心凌的声音甜美;歌手李宇春的音色沙哑,独具个性……但同样的歌曲由大多数普通人唱出来,却常常显得干巴且单调,为什么呢?这些是由音色决定的,而音色又与频率等有关。

1、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

(1)振幅

振幅是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

①最大距离。振幅的

②两倍表示的是振动的物体运动范围的大小。

(2)全振动

振子以相同的速度相继通过同一位置所经历的过程称为

③全振动,这一过程是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振动质点在这一振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等于

④4倍的振幅。

(3)周期和频率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完成

⑤全振动的时间,叫作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完成

⑥全振动的次数叫作振动的频率。在国际单位制中,周期的单位是

⑦秒,频率的单位是

⑧赫兹。用T表示周期,用f表示频率,则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是

(4)相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不同的⑩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2、简谐运动的表达式

(1)根据数学知识,xOy坐标系中正弦函数图象的表达式为y=Asin(ωx+φ)。

(2)简谐运动中的位移(x)与时间(t)关系的表达式为x=Asin(ωt+φ),其中A代表简谐运动的振幅,ω叫作简谐运动的“圆频率”,ωt+φ代表相位。

1、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与振幅是什么关系?

解答:弹簧振子的运动范围是振幅的两倍。

2、周期与频率是简谐运动特有的概念吗?

解答:不是。描述任何周期性过程,都可以用这两个概念。

3、如果两个振动存在相位差,它们振动步调是否相同?

解答:不同。

点拨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明确振子往复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或相反;往复通过同一段距离或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距离时所用时间相等。另外要注意,因为振子振动的周期性和对称性会造成问题的多解,所以求解时别漏掉了其他可能出现的情况。

高中物理优秀教案模板范文 篇7

【教学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抽象,知道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看作质点,知道这种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择参考系时,要考虑研究问题的方便。

【重点难点】

重点:对质点概念的理解,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研究实际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难点:什么情况下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

【核心素养发展】

核心知识

1.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

核心能力

1.体验质点的条件及意义,初步掌握“科学抽象”这种研究方法。

2.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科学品质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2.通过分析不同参考系中的运动现象不同,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过程】

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江河奔流不息,鸟儿自由飞翔,车辆高速行驶,火箭发射,天体运转,电子绕核运动……

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称为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按物体上各部分的运动情况是否相同可以将运动分为平动(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都相同)和转动(物体上各点以某一点为轴运动);按照物体的运动轨迹又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规律的分支叫做力学。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首先要来学习几个相关的概念。(板书课题)

(一)物体和质点

“质点”的引入:自然界中大多数物体的运动是比较复杂的。比如:鸽子在天空中飞翔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并不一样,身体向前飞行时,翅膀还在上下拍动;人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仅躯干在向前运动,手臂也在前后摆动。要准确地描述这些物体的运动显得比较困难。但我们一定要将物体各部分运动情况都描述清楚吗?不一定。当我们要研究鸽子或人的运动快慢的时候,可以忽略翅膀和手臂的运动,将它们“浓缩”为一个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而这对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为了使研究的问题简化,可以,将物体看成一个只有质量而没有大小和形状的点。

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实际并不存在。但不同于几何中的点

3.视作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1: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当作质点的是()

A.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的时间

B.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

C.研究在平直公路上飞驰的汽车的速度

D.研究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E.正在进行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F.研究比赛时乒乓球的旋转

例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做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做质点,有时不能看做质点

(举例: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质点;而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就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火车行驶……)

注意:⑴物体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而是要根据具体的问题来确定。(学生举例)

⑵“质点”不是几何中的点。

(二)参考系

“参考系”的引入:平常,我们看到房屋、树木是静止的,但汽车里的乘客却发现路边的房屋、树木是向后退的。为什么人们的看法会存在这样的差异呢?

地面上的人以地面为标准,房屋、树木相对于地面静止;乘客以汽车为标准,房屋、树木相对于汽车后退。上述事例说明:运动具有相对性。所以,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必须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我们称这个物体为参考系(“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

1.定义: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而选定的用来作为参考的物体。

对于同一物体,选取的参考系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2.参考系的选择

参考系的选择理论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常取地面为参考系。

提问:研究地面物体的运动,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研究月亮或人造卫星的运动,应选取地球为参考系;

研究行星的运动,应选取太阳为参考系。

例: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由此可判断这三架电梯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C D)

A.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下B.甲向下、乙向下、丙向上

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上D.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过渡:我们在选定了参考系以后,就可以来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如何更准确地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呢?比如说你正沿着笔直的水泥路从学校大门向教学楼走来,如果问你的准确位置,你可以怎样描述呢?……

【作业】

1.书后练习

文章来源:http://m.swy7.com/a/5241148.html

更多
L

猜你喜欢

更多
N

最新更新

更多
H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