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雨巷教案

2024-02-14 雨巷教案

雨巷教案汇集5篇。

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到困惑,不妨阅读一下名为“雨巷教案”的文章,它对该话题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相信您能找到所需的信息。教案和课件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老师还没有写出来,现在也仍然有足够的时间。教案是应对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必备工具。

雨巷教案(篇1)

《雨巷》是鲁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的第二单元中新诗二首中的一首,这首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戴望舒用他独特的诗风替新诗的音节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他用那饱含着纯洁而苦闷的真情,用那回环往复的和谐音节,谱写了一曲幽怨而凄美的雨巷之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像。它的音韵、它的意境、它的情愫、它的内涵,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尝。

鲁版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以“美的真谛”来组织文本,从而来突显它的审美性。《雨巷》出现在这一单元,就让我们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中心,在音乐般的节奏中,在优美徜徉的语言中,在回环往复的结构中,在朦胧如雨的意象中,引导学生去欣赏美,去探索美。

《雨巷》是高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真正意义上的“新诗”,也是被人们传唱不休的名作。本课恰可以作为窗口,帮助学生认识这个陌生的领域,学会欣赏它,并喜爱上它。以此达到审美训练的效果。

一是通过不断的诵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感悟诗歌描绘的画面。

二是感受诗歌的意境与意象。

理解诗歌中“雨巷”“丁香”等重点意象的含义,并由此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情节。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重要概念,是解读作品灵魂的关键所在。在这首朦胧含蓄极富象征意味的《雨巷》中,意象的理解尤为重要。

理解“姑娘”这一意象,品读其象征意味,解读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诗无达诂”,对诗歌的鉴赏没有固定的方向,然而解读要合理,要有依据,必须知人论世。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运用朗读法、讨论法、点拨法完成本课。

淅沥沥的雨点打在印有山水画的油纸伞上,他如同一名孤独患者慢慢的行走寻觅着心中的'“她”。到底是何种情,何种人,何种境地,让他在一条寂寥空旷的巷子中彷徨迷茫。到底又是何种愁思,让他迫切的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雨巷,走进戴望舒。

我不准备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和背景,因为我想努力创造一种读诗的心境,随着导入直接进入一种美的境界,而不想因为作者、背景的介绍而中断;再者,介绍之后,反而扼杀了学生自己对诗的想象和理解。尤其这首朦胧的小诗,更有多样的解读。

一读——自由读。认识生字(彳亍,颓圮),初步体验作者情感变化。

再读——播放录音读。让学生随着富有情感的朗读再次感受作者情感,在头脑中勾勒诗歌的画面。在听录音过程中注意改用什么语调来读诗歌。

三读——让学生示范大声朗读。在画面中丰富感情色彩,注意幽怨、伤感、惆怅这类词语的读法。

明确:让学生们在脑中形成一个对诗歌的画面感,明确诗歌的基调是忧伤凄凉的。

整首诗歌笼罩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感,在诗歌中的哪些地方是体现出这种感情的呢?请学生找出表现感情的词语。

明确:寂寥、愁怨、忧愁、哀怨、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颓圮。

这些都是带有浓厚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

诗歌运用复沓、排比等手法,运用大量叠词,请学生找出相应的诗句。

明确:表达诗人忧愁伤感的情绪难以排解的苦闷之情。

雨巷教案(篇2)

教材分析《雨巷》是来自人民出版社高一年级使用的第一册的第二单元。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部分,选编的是八首中国现当代诗歌,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在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的情况下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把握其中丰富的意象,领悟诗歌独特的意境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是一篇象征意味很浓、抒情色彩浓烈的现代诗歌,这给学生感知、体验、认识带来了困难。因而,在教学活动中就要首先训练学生感知意象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去进行体验情感,并使学生达到认识诗歌意蕴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诗歌艺术价值的评价能力。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十多篇的现当代诗歌,对诗歌得诵读技巧不陌生,所以学习起来并不吃力。但高一的新生正处在学习角色的转变期,对许多诗歌艺术手法和艺术技巧总是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中,需要老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点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悟诗歌意蕴。

(3)通过诵读,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力和理解力,培养审美情趣。

过程与方法 (1)本诗教学按“走进雨巷,煽情激趣——感悟雨巷,意象层生——深入雨巷,思想特色——走出雨巷 拓展延伸”的过程进行。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意境之美。

理解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进步知识分子的可贵之处,树立起对作家的尊重、对作品的喜爱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意象、思想情感与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诗歌意象的认识

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导读与诵读法、讨论交流法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诵读法、联想与想象法 教具 黑板,多媒体

环节及时间 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培养能力

第二课时:

导入

(5分钟) 江南的小巷,寂寥悠长。走过雪月风花,走过杏花春雨,走过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在正式开始讲课之前,老师希望同学们合上课本,闭上眼睛,用心体会,聆听一段配乐朗诵。(教师示范朗诵《雨巷》,多媒体播放录音)

认真聆听教师朗诵

培养学生感受能力

整体感知,

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5分钟) 同学们,老师朗诵的这首诗歌叫什么?《雨巷》

对,这首现代诗就是我们上节课学过诗人戴望舒的《雨巷》。上节课我们已经一起了解了诗人戴望舒的生平、写作背景,也反复诵读了这首诗歌,对诗歌整体有了一定的认识!老师相信大家对诗歌的情感一定有了很好的把握!

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诗歌,感受诗歌情感。(点评同学朗读,注重诗歌情感的把握,诗歌的朗诵速度)

配合老师回答问题

朗诵感受诗歌情感

重点分析诗歌意象

(16分钟)诗歌是依靠意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那么这首诗歌是依靠什么样的意象来向我们传达这种哀伤的情感的呢?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PPT展示】意象:诗歌中蕴含着诗人情感的景象和物象

老师想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雨巷》中有哪些重要的意象?

重点分析“丁香”“雨巷”“我”“姑娘”等意象。【板书“丁香”“我”“姑娘”“雨巷”】

自主思考,合作探讨

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积极性、和思考能力

雨巷意象

【ppt展示雨巷图片】

思考如果诗歌的背景在喧嚣的集市中可以么?雨巷给你什么样的直观感受呢?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感受雨巷意象,理解作者选择雨巷作为背景的意义,感受雨巷之美。

明确: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意境充满了朦胧美。

丁香意象 思考丁香的形象与寓意,此处换为别的花朵如牡丹是否可以?不可以。【ppt展示牡丹与丁香花】

形象: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正所谓“花如其人,人如其花”

【ppt展示丁香相关的古典诗词】

在诗词中感受丁香意象的内涵与寓意。

寓意: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

雨巷教案(篇3)

高中人教版语文《雨巷》说课稿

《雨巷》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雨巷》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收录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优秀诗篇《雨巷》排在本单元的第二课,属于必修课学生可以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改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2、教学目标

本诗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诗人通过典型意象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同时巧妙的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因此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3、教学重难点

学生对诗歌并不陌生,但是本首诗在特定的背景之下主要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在诵读和对意象的`把握中体味出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并力求个性化理解就成为重难点

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同时,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所以,教学中我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加深理解把握情感

另外,本诗教学以体验性学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贯穿整堂课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提示,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与感悟,并力求激发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说学法

体悟法通过意象把握情感,主要是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走进雨巷去感悟3、联想比较法,通过与诗人的其他作品的比较学习,体会创作风格及作者情感

说教学过程(结合课件)

1、激趣导入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诗的意境,更容易理解“丁香”,我采用学生耳闻能熟的网络歌曲《丁香花》导入并附以介绍有关知识及其“美丽”“孤高”“忧愁”的个性学生有了追求美的感觉,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

2、作者介绍

《雨巷》是诗人的成名作,相关的情况介绍是必要的

3、赏析全诗

① 初读全诗,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获得初始体验在这个环节,学生只要读出这是一首什么诗,并对诗有初步的感受就可以

② 再读全诗,体会意境

师生共同欣赏(课件展示)配乐朗诵音像作品,用视听的手段来展示诗歌意境,将诗歌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对诗歌的主体感悟而教师提示学生方法即抓住几个主要意象展开联想,学生头脑里自然会勾勒出“雨巷”画面,就能体会出诗的意境

③三读全诗,感悟情感

学生在上一环节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和富有流动的画面美,充分发挥想象力,展示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在此,可鼓励学生大胆揣测诗人创作情况及情感,引导其积极思维

教师此时再做必要的创作背景的补充可谓补学生之所需,学生对诗中所抒发的情感与追求自然会容易得多也丰富的得多通过合作交流,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把握诗的中心形象(雨巷、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象征意义

④四读全诗,体会创作美

再次指导学生把情感融入朗读中体会诗歌的“美”,品味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加深感悟

4、拓展阅读

引入作者的其他作品,使学生更充分的了解其情感及创作风格,通过比较联想培养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总之,在设计教学中我力求依照新课改的要求及理念,引导学生去阅读和鉴赏

说板书设计

一篇优美的板书设计有“微型教案”之称,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点、难点,也易于学生学习这节课我采用图示式的板书设计,兼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体现课文内容,并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根据求实、求精、求新、求美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板书:意向(雨巷、 油纸伞、 丁香般的姑娘)感受(幽深、 寂静、 美丽 高洁)象征意义(心境、恋人)

雨巷教案(篇4)

小编今天推荐给大家的是雨巷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用。关注网获得更多内容!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分析、理解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味。

⑵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

2.情感目标

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受诗歌的情境美。

3.能力目标

通过诵读、欣赏增强对诗歌的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意象分析、感情把握。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请大家合上书本,闭上眼睛,我们先一起来聆听这一段录音。(36’,3min)

二、整体感知,确立诗歌感情基调

斗志昂扬、激动人心的,还是忧愁哀伤的。没错了,这首诗歌从头到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忧愁,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样子的感情基调去朗读呢?(教师板书:基调——忧郁、哀怨),那么我们读的时候要用什么速度来读啊?(生回答),对了,一般来说,如果是表达比较热烈奔放的感情,我们读的时候语速要稍快一点,但是如果是表达这样一种忧郁、哀怨的感情(手指黑板),我们读的时候要用比较缓慢的语速来读。好,请大家翻到课本45页,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试试看,朗读一下这首诗歌的前两节,请哪位同学呢?我们班哪位同学是朗诵高手?(生朗诵)(1min)(总7min)

2.读得怎么样?(好)掌声鼓励。

读诗歌我们主要是注意一些节奏停顿。在一些你觉得需要重点突出的地方,就应该适当地加以停顿或者是读重音,这样就会使得这首诗歌更加地有韵味,我来试试看,好不好?(二总13min)

三、品味诗歌意象(12min)

1.好,时间到。我们已经完整地读完这首诗,大家找找看,这首诗里边,总共描写了多少位人物?(两位)分别是谁呢?(“我”和“姑娘”)没错了,那我们在讲前边的诗歌时,用了一个专门的术语,我们说这个术语是用来形容诗词中所描写的具体事物,这个术语是什么呢?(意象)(板书),所以,这首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从人物方面来讲,就有“我”和“姑娘”(板书),那在诗歌中,“我”和“姑娘”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在悠长的雨巷中彷徨,是为了什么呢?是希望逢着姑娘。说明“我”是想要追寻这个姑娘。请大家找找看,诗歌中用了哪些语句来描写这个姑娘?待会我请同学来回答。一节一节地找。(1min,总3min)

2.好,请一个同学来找出诗歌中描写姑娘的语句。

第一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第二节: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哀怨/彷徨;第三节:彷徨/撑着油纸伞/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第四节:静默地走近/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像梦一般地飘过(“太息”什么意思啊?叹息的意思);第五节:静默/走尽这雨巷;第六节: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第七节: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2min)

湿漉漉的青石板,透着寒气,透着冷清。在这样的一条雨巷中,你感觉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朦胧的、阴沉的)所以,雨巷这个意象,首先给我们规定了这个姑娘出现时候的大环境,是朦胧的、阴沉的。

怀旧在特点(单独提问),这样一把伞出现在姑娘的肩上,更加给这个姑娘增添了一层神秘、朦胧的色彩。(3min)

玫瑰花,行不行啊?(不行)为什么不行啊?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了解丁香这个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含意。

丁香一般是开在暮春时节,花的颜色主要有两种,淡紫色和白色,开花的时候有一种淡淡的芬芳,它给人一种柔弱、纯洁、素净的感觉。所以,在古典诗词中,丁香一般象征着美丽、高洁。另外一方面啊,我们刚刚讲了,丁香是开在暮春时节,也就是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再加上它虽然娇美,但是非常容易凋谢,所以古人对着丁香,容易伤春,因此,丁香又可以用来象征愁怨。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有不少有关诗句涉及到丁香,比如说李商隐的《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还有南唐李璟的《浣溪纱》中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些诗句啊,都是将丁香和愁怨联系在一起。

回到我们这首诗歌中,丁香般的姑娘并不仅仅指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的愁怨,还说明了这个姑娘有着丁香一样地美丽,丁香一样的高洁,丁香容易凋谢,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3min)

6.我们再看到诗歌中的另外一个意象——“我”。我在寂寥的雨巷中独自彷徨,希望能够逢着一个丁香般的姑娘,终于,姑娘出现了,她也跟我一样,撑着油纸伞。姑娘慢慢地走过来,越走越近,我感觉到她投来太息般的眼光,可是,正当我想说句什么话的时候,她跟我擦肩而过,而且,慢慢地远离我,越走越远,消失在雨巷的尽头。只剩下我,仍然独自撑着油纸伞,彷徨在雨巷中,继续等待,继续追寻。在这首诗歌中,我是以一个等待者,一个追寻者的姿态出现的。(1min)

四、探寻诗歌主旨(4min)

等待姑娘的诗歌,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有人有别的看法了,他们认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诗歌中的这些意象,雨巷、丁香姑娘,都有它们独特的政治象征。你们赞同哪一种看法呢,这首诗究竟是一首爱情诗,还是一首政治诗?下面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请各个小组选出发言的代表,你们小组赞同的是哪种看法,为什么?

2.小组代表发言。

组A:我们小组认为是爱情诗,这首诗已经明确地写清楚了我希望能够遇到丁香姑娘,虽然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不完美,但是我还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丁香姑娘。(有道理,所以这是一首爱情诗)

组B:我们小组也认为是爱情诗,因为在诗里边看不出政治因素。(确实,诗歌里边没有任何明确的写政治的语言。其他小组呢,有没有不同看法的?)

组C:我们小组的成员认为是爱情诗,但是我自己觉得是政治诗。(为什么?)戴望舒所处的时代比较多战争,社会环境也比较乱,可能作者当时想表达什么,但是又不敢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所以只能写得比较朦胧。所以我觉得表面上是爱情诗,实质上是政治诗。

时代背景,这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孟子提出过,他说,读任何一篇作品,都要做到知人论世,要研究作者的身平,要研究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戴望舒。(出示ppt)

含蓄。

5.1927年的白色恐怖,使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高峰堕入了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也可以是一部分进步青年的这种心境的反映。雨巷这个朦胧阴沉的意象,正象征着此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丁香姑娘,是他们美好理想的象征。

关于这个时期进步青年的这种彷徨,我们在学习必修一的时候讲过一篇散文,作者在当时也是身处于这种彷徨中。是哪一篇课文啊?《荷塘月色》。

6.刚才我们已经讨论了姑娘的象征意义,那么,她究竟是象征着爱情呢,还是象征着革命青年的美好理想呢,我们无法确定。这首诗歌充满着象征色彩的,对它的这些朦胧意象,我们可以有不同的解读。而这首诗歌的主旨是指对于爱情的追求呢,还是对于美好革命理想的追求呢,我们无从知道,都有这个可能性,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言之成理都可以。我们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个姑娘是美丽高洁的,她可以是任何美好事物的象征。

五、感受诗歌音乐美

最后我们从形式方面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是和谐,读起来一唱三叹,迂回反复,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找找看。

A.我们都知道,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在音节上面必须——押韵。这一点这首诗歌可以说是做得非常成功的。这首诗歌主要押一个韵,大家看看能不能找出来。没错了,ang,而且,不仅是节与节之间押韵,每一个小节的内部,相隔不远的行里重复一次韵脚,比如说,我们看第一小节,押ang韵的主要有哪些呢?(巷、娘);再看第二小节,(芳、愁)。其余的五个小节也是这样子。诗人有意地使一个音响在人们的听觉中反复,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构造回荡的旋律。

B.从全诗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除“逢着”改“飘过”之外,其它语句完全一样,这样,同一主调在诗中重复出现,首尾呼应,不仅加重了诗人彷徨苦闷的心境,也增强了全诗的音乐性。

C.另外,语言上用反复,如“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诗人不断地迂回往复,使一个寂寥而又哀伤的旋律紧紧萦绕在我们的心头。

单从这三点来看,这首诗歌能够给我们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也是必然的。

六、齐读诗歌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这首诗,再次来感受这首诗的音乐美。

七、拓展: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鉴赏了《雨巷》这首现代诗歌,但这个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掌握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学习步骤,试试看能不能概括出鉴赏现代诗歌有哪些方法。当你看到一首陌生的诗歌时,第一步应该怎么做?

1.诵读,整体感知。(读诗)没错了,读,读了一遍没有感觉,再读。

2.确定诗歌感情基调。读到你能够确定出诗歌的感情基调为止。

3.品味诗歌意象。那么,感情基调我们已经确定下来了,第三步应该怎么做呢,没错了,分析诗歌的意象。

4.知人论世。那分析诗歌意象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结合作者的身平和作品的时代背景来分析,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知人论世。

5.探询诗歌主旨。而从对意象的分析和对作者身平和时代背景的了解,又有助于我们分析诗歌的主旨。

6.感受诗歌语言美。最后一个步骤,还应该对诗歌的语言进行分析。

这就是鉴赏现代诗歌的几个基本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用这些方法来鉴赏别的诗歌。今天的作业呢,就是请大家根据我们归纳出来的这几个方法,分析《每课一练》42页第三题艾青的这首《礁石》。

八、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阅读欣赏了戴望舒的《雨巷》,我们在读诗歌的时候感受到了它这种忧郁、哀怨的感情基调,我们还分析了这首诗歌的五个主要意象,品味了诗歌的内容,我们还根据姑娘这个意象探讨了诗歌的主旨,最后,我们通过对诗歌形式、语言的分析,感受到了诗歌的音乐美。这首诗歌,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探讨和分析,这些就留给大家课后自己去品味。

雨巷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2、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3、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营造的意境。

2、把握中心意象,深入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鉴赏诗歌的方法:一、知人论世。二,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抓住意象

意象:诗歌中蕴涵着诗人思想情感的景象或物象。

意境:由意象营造出的客观景物和主观情 感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或氛围。(幻灯)

在诗歌中,由一个或几个意象所形成的氛围,这个氛围有一个特定的名称:意境。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营造了一个宁静,幽深,略带感伤的意境。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25年入上海复旦大学学习发文,开始受法国象征派影响。1928年开始创作现代派诗歌。著有诗集:《我的记忆》(《雨巷》收入其中)《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早期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派影响,意象朦胧、含蓄。代表就是《雨巷》。后期(抗战爆发后)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情感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积极、明朗。代表作是《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短暂的一生,很不平静。小时候一场天花,在他脸上留下疤痕,生理上这种缺陷,常常使他变成别人奚落的把柄,即使后来在诗歌上取得一些成就,但还是常常受到来自同行的嘲笑。文学上刚有点成就时,他喜欢上好友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平,但并没有得到回应。戴望舒以跳楼相要挟,最后勉强答应和他订婚,但要结婚条件是:要他出国留学,有一份稳定的收入。迫于无奈,1932年他去法国,当时生活很困难,靠翻译生活。三年后听到施绛平移情别恋的消息,他匆匆回国。结束了他近八年的恋情。第二年,1936年,与小他12岁的穆丽娟结婚,这场婚姻仅维持四年。1940年俩人离婚。两年后,戴又与小他21岁的杨静结婚。生了两个女儿,到1948年又以离婚结束。建国后戴望舒被安排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工作,负责法文翻译,但此时他哮喘病非常严重。1950年二月去世。)

被誉为"雨巷诗人"的戴望舒,以短暂而传奇的人生,代表了一代中国抒情诗人的内在品质,以至在他离世50多年后,诗歌依然名重诗坛,今天我们来学习这首做能代表他的人,最能代表他的成就的《雨巷》。

三、赏析全诗

(一)听朗诵,正字正音(幻灯)

彷徨(páng huáng)

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寂寥(jì liáo)

惆怅(chóu chàng)

(二)学生自读诗歌,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谈谈自己的初读体验。整体感受诗歌。

师引导:你觉得这是一首什么诗,你认为它美吗,美在何处?

(意象美、意境美、音节美,至少要说出音节美:押韵、复沓、重叠)

(目的,引导学生自读习惯,自己理解诗歌。)

(三)再读本诗(找学生读)

1、说说你所感受到的《雨巷》的氛围。

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你能否展开想象勾勒一幅“雨巷”中的图景?

2、 同桌交流,找出本诗的意象。(幻灯)

明确:丁香、雨巷、油纸伞、篱墙,

3、首先看题目,这首诗最明显的意象就是“雨巷”:

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细雨,两边是静默的人家,偶尔有人匆匆走过,意境充满了朦胧美。可以“虚化”为一条“追求之路”,希望渺茫,徘徊不前.

我们再看油纸伞,有一种古典,神秘,怀旧的感觉。还有颓圮的篱墙,更有一种破败,凄凉。这两个意象和雨巷一起构成一个凄清,破败,空寂的意境,是这个故事发生和主人公出现的一个大的背景。

4、诗中一个重要的人物是:“丁香姑娘”,(幻灯)

5、作者为何“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为什么不是国色天香的牡丹? 不是不胜凉风的娇羞的水莲花? 不是一支春带雨梨花?而非要是丁香呢?

丁香花,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白色或紫色,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愁怨。如李商隐的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璟的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等。

6、丁香姑娘的形象?

明确:美丽,高洁,结着愁怨,彷徨; 冷漠, 凄清,又惆怅;太息,凄婉迷茫;静默,消散

(四)主旨理解

1、诗人对“丁香姑娘”是怎样的感情?

明确:追求,向往

2、那么,这个“姑娘”代表什么呢?结合下课后第二题。

明确:(1)根据诗歌内容,姑娘就是姑娘,诗人当时22岁,说他沉醉于爱情,这是首爱情诗。

(2)结合时代背景,姑娘是我心中的理想。

swy7.com小编推荐

《小英雄雨来》教案十三篇


以下是申请书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的一系列与“《小英雄雨来》教案”有关的内容。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当然教案课件里的内容一定要很完善。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课件,会有利于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希望本文让您对某个话题产生了思考!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识8个生字。

勇敢机智的品质。

3、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4、给课文的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重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重点练习: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

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指导读第一部分。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四、指导读第二部分。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写得好的句子:“女老师走到……翻开书”。“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五、指导读第三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六、指导读第四部分。

2、交流。

板书:敌人:盘问哄骗利诱威胁毒打

雨来:应付不上当不屈服

(机智勇敢)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训练学生速读文章,并在短时间内能够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学习对景色、环境的优美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学习反复的修辞手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勿忘国耻;激起学生对小雨来为代表的英雄们的热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训练概括能力;学习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景物描写在文中起到的作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小学的时候我们曾经学习过自读课《小英雄雨来》,大家对抗日战争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抗日战争?(明确:1937年到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二战中亚洲战场上战争最激烈的一块。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小雨来便是这斗争中的一个抗日小英雄。)今天,同学们已经和小雨来一样长大了,咱们再次学习雨来的故事,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让我们向小英雄雨来致敬。在日本的右翼势力歪曲和否定这段历史的今天,让我们勿忘国耻!

二、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冀 察 晋 jì chá jìn 芦 苇 wěi 笤 帚 tiáo zhou 软 鼓 囊 囊 ruǎn gu nāng nāng 手 榴 弹 liú 脊 背 jǐ 吧 嗒 bā dā 哐 啷 kuāng lāng 狗 吠 fèi 晌 午 shǎng wu 喀 啦 kā lā

嗖 嗖 sōu sōu 推 推 搡 搡 sǎng 劫 难 jié nàn 胸 脯 pú 趔 趄 liè qie 嗷 嗷 áo áo 吼 叫hǒupáo 狗刨 bào 刨冰 sā 撒腿 sǎ 撒种 gū 骨碌 gǔ 骨头

níng 拧了他一把 nǐng 拧螺丝 nìng 脾气拧

三、整体把握文章

1、请大家迅速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12岁的小雨来为了帮助区里的交通员李大叔逃脱鬼子的追杀,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

2、我们看到课文已经分成了六部分,每部分的上面都标着数字。请大家再次迅速浏览课文,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的爸爸突然夜归及雨来的所见所闻。

第四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五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六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但雨来并没有死。

四、作业:

从文中找出描写雨来家乡的优美句子和段落摘抄到自己的札记本上。

教后记:

第二课时

一、我们在第五单元的《河塘旧事》中曾经学习过景物描写对揭示文章主题、烘托气氛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本文中,也有几处优美的景物描写,请大家找出来。

(1)第一处景物描写在文章开头,“在晋察冀的东北部……都笼罩在柔软的芦花里”。现在,请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文字,大家静静地体会,这段描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生:景色优美。)那么,这么美丽的家乡我们能忍心看她受到敌人的侵害吗?(生:不能。)此外,这一段文章还交代了哪些情况?(地点:晋察冀东北部,这里有小河,为雨来脱险打下了伏笔。)

(2)第二处景物描写在第六部分的开头,“太阳已经落下去……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此时此刻,小雨来可能已经死在鬼子的枪下。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景色(师:有感情朗诵),让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美景。(生:壮丽。)这壮丽感人的景物描写增添了什么样的气氛呢?(点拨,明确:庄严。)壮丽的景色,庄严的气氛,在此情此景中,雨来在我们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呢?(英雄形象)。这景物描写对雨来的英雄形象起了什么作用?(烘托、映衬、突出)。

(3)第三处景物描写出现在什么时候呢?(生:大家呆呆地在河岸边站着的时候。)大家这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悲伤、愤怒,希望雨来没有死。)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大家的心情却写了大家眼前的景物呢?(点拨后明确: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河岸上的气氛是沉重的,肃穆的,这里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么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期待这,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反映出乡亲们悲愤交加的心情。)。

二、除了优美的景物描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外,文章中还运用了一个修辞方法:反复。

反复的定义: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修辞方法叫做反复。

反复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两种。

文中两次出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这就是典型的间隔反复,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这两句话在文中不同的段落都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第一次出现在第二部分中,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但学到了文化,也接受了爱国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第二次出现在第五部分,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是雨来顽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是他能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这两句话的反复使用,既点明了小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又起到了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三、对本文进行总结

四:作业:

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一定使同学们有很深的感触,请你用自己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观察自己见到的景物,写一段优美的景物描写。(要求:200字左右)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随着年级的升高,要培养学生逐步注意抓表现中心思想的重点词语,抓整篇课文的层次结构,搞清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课文中常有“给段落加小标题”(如十一册《少年闰土》等),“根据标题给课文分段”(如九册《将相和》等)之类的练习。这种练习,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章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小英雄雨来》是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故事情节紧凑,内容跌宕起伏,故事性较强。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我将把教学重点放在学会“概括小标题”上。

教学目标:

1、 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

2、初步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教学方式,并试着积累运用。

教学重、难点:

掌握概括小标题的教学方式并学会运用。

一、明确定义。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小英雄雨来(齐读)

2、这是一个短篇小说,第一次读我整整读了——16分58秒,我一翻竟然有——十页半,再一数,有3258个字!

你想说?

过渡

(这么长的文章可怎么学啊?)这节课我就教给你们一个妙招,板书:概括小标题,咱们给长文瘦瘦身。

二、习得教学方式。

(一)概括法。

1、一句话:要想把妙招学到手,咱们先来看看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能更简洁些么?

2、一个词:了不起,这么长的一段,你把它瘦身成一句话。还能继续吗?

学生说,(游泳技高/雨来游泳) 出示:表格一小标题

评价:不知不觉中你就创造了一个“概括瘦身法”!出示:概括法 我决定用你的名字来命名它,就叫他(某某)概括法。板书:概括法

3、回顾教学方式:这第一个妙招就是把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再从中提炼——(关键词或者重要信息)。

出示(概括法:根据各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小标题)

(二)引用法。

1、分角色朗读:背挺直,接下来咱们向第二部分进攻。我来当当女老师,谁来当当爸爸,旁白?那剩下的同学就是“学生”了

出示本段 标记人物语言

2、复习:谁来给这部分瘦瘦身?(雨来上夜校)

评价语:“( )概括法”真有效,瘦身效果明显。

3、发现:不过,我觉得这样也行——放大“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你有什么发现吗?猜猜我选这句的原因?

引导:(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会学习,其实…)雨来上夜校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小标题。

小结:你瞧,抓住文中的一句话来引用,也是概括小标题的一种教学方式。

这个妙招就叫 板书:引用法

(虽然是我发明的,但是是你说出来的,就叫他——板书:引用法。)

(三)积累运用。

1、小组合作:现在就让我们运用这两种教学方式给后面的部分瘦瘦身。四个人为一组,完成学习单。出示:教学方式和表格 示范(随机巡视引导学生说说理由 组长汇报 补充)

2、交流汇报。

预设:游泳技高、夜校读书、掩护大叔、勇斗鬼子、河沿枪声(宁死不屈)、雨来脱险(机智逃生)。

“雨来耍水”,“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有死”。

生:汇报 展台展示 (有补充吗)

3、适当修正。

出示:适当修正

(四)串讲全文。

同学们,你们看这么长的文章,我们把它读成了这样六个短句。你能不能对照这几个短句,简单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先自己说说

师小结:怎么样?佩服自己吧!给自己掌声!

总结:(对照板书)我们运用概括法和引用法,轻松地将这么长的课文读懂了。其实概括小标题的教学方式还有很多,(拓展教学方式)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继续发现,下一个被命名的会是谁呢?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板书:小英雄雨来

根据课文题目生提问题:where? when? what? why?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自读课文。

1、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2)、互相交流

(3)、给这一部分加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三)、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下面几个部分:

1、指导读第二部分(过程同前)

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2、指导读第三部分(过程同前)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区交通队员李大叔。

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3、读第四部分

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交流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小标题: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4、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些的美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的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芦花村的人们都以为小雨来牺牲了。

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

(2)有感情的朗读。

5、指导读第六部分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机智的逃脱。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机智的逃脱)。

(四)、教师点播,突破难点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二次说明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的心理播下了爱祖国的种子,第三次雨来的血溅在课本上,说明雨来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在对敌斗争中,也说明爱国适于来斗争的力量源泉。)

2、通过学课文,知道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五)、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小英雄雨来的段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

摘录写的美的句子。

板书设计:

6、小英雄雨来

1、雨来游泳本领高

2、雨来上夜校

3、雨来掩护李大叔

4、雨来与鬼子作斗争

5、河沿上的枪声

6、机智的逃脱

教学反思:

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我正引导孩子们交流课文第四部分的学习体会,一个孩子对雨来为什么不要“扁鼻子军官”递给的糖和金戒指很感兴趣。我便鼓励其他孩子针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初,一部分孩子都认为雨来不要鬼子的东西是因为他知道即使要了,有可能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不要。我便启发学生思考:那么雨来不要,他就没有危险吗?他害怕鬼子吗?于是孩子们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认为,雨来之所以不要鬼子的东西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他是一个爱国的孩子。”一个孩子说完。另一个孩子急着站起来说:“雨来一定不会要鬼子的东西,因为雨来是绝对不会贪这个小便宜,而出卖李大叔。”我便顺势引导:“是啊!同学们想想,如果当时雨来接受了扁鼻子军官的东西,他们会怎样看待我们中国人?”“他们会觉得我们中国人很贪财,爱贪小便宜。”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跟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

2、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

3、练习给课文各段加小标题。

4、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1、抗日根据地地图。

2、生字新词卡片。

3、《小英雄雨来》教学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课文

为什么说雨来是个小英雄?请大家默读课文。

二、检查初步默读课文的效果

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情况:

这篇课文说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指导看抗日根据地地图。)雨来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当时在芦花村发生了什么事?雨来有什么英雄事迹?

三、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

泥鳅( qiū)──你们看见过泥鳅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泥鳅是一种身上很光滑的鱼,灰黑色的。)

门槛──什么叫门槛?(旧式的房子都有门槛,就是门下的一根横木。)

晌( shǎng)午──注意晌的读音。什么叫晌午?你们查过字典吗?(晌午就是中午。)

枪栓( shuān)──枪的哪一部分叫枪栓?注意栓的读音。(枪栓就是推子弹进膛的机件。)

劫难──劫字怎么样讲?劫难是什么意思?(劫是抢劫,抢夺。劫难是遭受灾难的意思。)

趔趄( liè qiè)──什么叫趔趄?注意这两个字的读音。(趔趄就是身子歪歪斜斜的,脚步不稳的样子。)

漩涡( xuán wō)──注意漩字的读音。你们在哪里看见过有漩涡?(漩涡就是水流时产生的螺旋形,在江、河里看到有漩涡。)

嘟( dū)嘟囔( nāng)囔──注意囔字,不要读成 lāng,嘟嘟囔囔是什么意思?(嘟嘟囔囔就是心里不高兴,有气,嘟起嘴,叽叽咕咕自言自语地说。)还有哪些是表示声音的词?(唔里哇啦。)(吧嗒吧嗒。)(哐啷。)

四、巩固字词(用生字卡片抽读)

五、深入阅读课文第一至四段,理解主要内容

1、默读第一段:

提问:雨来住的那个村子为什么叫芦花村?

读读芦花村的景色。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引导学生先读句子的主要成分,然后逐句地把附加成分放进去读,再连起来读,比比怎样写好,同时体会芦花村景色的优美。

雨来的'游泳本领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来?(让学生回答雨来的几种游泳方式。)

指导朗读:往河沿跑!往河沿跑!应该怎样读?为什么?再读这一段的第五小节。

讨论这段的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开头写芦花村的景色,着重写雨来游泳的本领高。小标题:雨来游泳本领高。)

2、默读第二段:

提问:夜校的学习条件怎样?雨来在夜校里受到什么教育?指导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小标题:雨来上夜校。)

3、默读第三段:

提问:这段主要说了几层意思?

(两层意思:第一层从有一天至只从街上传来一两声狗叫,主要写鬼子开始扫荡了;第二层从第二天至这段结束,主要写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

指导朗读第二层:

重点朗读:

他抬头一看,是李大叔。咦!这是什么时候挖的洞呢?把缸搬回原地方。你就快到别的院里去,对谁也不许说。

讨论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鬼子捆绑起来了。)(小标题:雨来掩护李大叔。)

4、重点默读第四段:

讨论:鬼子对雨来使用了哪些卑劣手段?

板书:哄 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课文中哪些词句把鬼子哄骗、利诱、威胁、毒打雨来时的丑态形象地勾画出来了?

板书:露出满口金牙鬼脸糖金戒指抽出刀劈扭拉打揪拧撞

哪些词句可以体现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坚强不屈?

板书: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没看见!

提问: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能表现得这样勇敢顽强?

朗读: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齐读第四段后,概括段意和小标题。

(段意:雨来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小标题:雨来坚强不屈。)

总结以上四段的小标题。

六、布置作业

读课文,说说雨来怎样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鬼子 雨来

露出满口金牙鬼脸(哄骗)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糖金戒指 (利诱) 没有接他的糖,也没有回答他。

抽出刀劈 (威胁)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扭拉打揪拧撞 (毒打) 没看见!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用生字卡片复习生字新词(读音、解词)。

2、说说雨来怎样掩护李大叔,雨来在鬼子面前表现得怎样坚强不屈。

二、深入阅读课文第五至第六段,理解主要内容。

指名读第五段,提问: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芦花村的人们对雨来的死的惋惜和悲痛。)课文是怎样来写的?

(先写了景色,以景抒情;接着写了芦花村的老人和孩子们对雨来的赞叹。)

指导朗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照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雨来是个好孩子!死得可惜!有志不在年高。

(读出老人赞叹、惋惜、悲痛的口气。)齐读第五段。小标题:雨来死得可惜。

阅读第六段:

提出阅读要求:

1、这段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不仅勇敢,而且非常机智?

2、雨来没有死的原因一节,为什么放在最后?

3、概括段意,并加小标题。学生阅读后,讨论以上三个问题。

(段意:雨来靠游泳脱险。)

(小标题:雨来没有死!)

三、自由阅读全文

要求:

1、找出文章的重点段。(第四段)

2、分析围绕中心写一、二、三、五、六段的作用。

(第一段写雨来本领高,所以后来能英勇脱险,机智对敌;第二段写雨来上夜校,懂得热爱祖国的道理,所以能坚持对敌斗争;第三段写雨来掩护李大叔,因为雨来热爱祖国,所以能爱护革命干部;第五段写老乡们哀悼雨来,是从一个侧面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第六段写雨来没有死,是他机智勇敢的结果。课文的中心思想是借雨来机智勇敢地和敌人斗争的故事,讲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课文的一、二、三、五、六段虽不是重点,但与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

文章还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句子优美,词语丰富,笔法生动,文章题材的取舍和安排,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等。)

四、练习简要复述

雨来是个十二岁的小孩,为什么说他是个小英雄呢?请大家简要地来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要讲清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天。

地点: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指地图)。

人物:雨来。

事情的开始、发展:课文第三段内容。

高潮:课文第四段内容。

结局:课文第五、六段内容。要求大家简要复述,抓住重点内容,其余简略复述。

指导重点段落的复述:回忆一下,第四段是怎么写的。出示第四段的板书内容。放映有关这段内容的幻灯,让学生观察幻灯内容。

各人轻声练习复述。指名上台复述。大家评议。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6

一、说教材

(一)教学要求:

1、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阅读,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读后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间:1课时。

二、说学情

在教学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学习了一篇和战争有关的课文。对于已经有所了解,这是顺利完成本课教学的有利条件。但由于四年级学生阅历浅,对本文中涉及环保的科学道理较难理解,根据这些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法

1、朗读教学法

学生的感受是通过朗读来实现的,只有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才能在读中感知,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本文是以小云雀和妈妈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语言生动有趣,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采用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

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体验文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样往往比教师单一的讲解更深刻。

在本文教学中,我以语言描绘、图画展现、表演体验等不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感受课文内容。

四、说学法

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只有深入文本和文本进行深入的、多层次的对话,才能深刻领悟课文内容。因此,本节课我通过学生用读读、圈圈、议议的方法,以读悟语,以读促解,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

五、说教学过程

本文虽是略读课文,但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中要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先通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雨来是哪里人,生活在哪个年代?为什么称他是小英雄?大体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全文研读时一部分一部分地阅读、思考,特别重点理解“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全面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给各部分加小标题。最后进行总结扩展。

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一课是原五年级上册选编的课文,新课标试验教材把它安排在了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二课。我觉得这么长的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满大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前面的导读明确了本课的学习要求。

1、了解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

2、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3、复述故事

4、给各部分概括小标题。

成功之处:

1、抓重点,第三、四部分重点指导朗读,第一、二、五、六部分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2、在朗读,快速默读之后,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在讨论中很热情、积极发言,言语虽有差别,但基本上都能抓住所讲内容。

3、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很多学生都能抓住重点语句,谈出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雨来的勇敢、爱国、机智、宁死不屈的优秀品格就一一展现眼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在读中感悟人物的个性。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概括的方法和引用原文的方法给各部分加小标题,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第一次进行这项练习,又是在理解内容后接着进行的,学生很有兴趣,讨论、交流。

不足之处:

1、课文较长,给予学生的朗读,快速默读的时间显得不足,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所影响。

2、生字词、多音字的学习,联系课文不紧,是在课后进行补充的。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①认识晋冀等8个生字;正确读写芦苇、苇絮、打扮、脊背、枕头、防备等词语。

②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③理解有志不在年高等句子的意思。

④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课前准备

①了解我国抗日战争的有关情况。

②准备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供学生选读。

③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着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A案

●感悟英雄本色──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①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②一部分一部分再读课文,读后用最简单的话说一说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后想想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欣赏英雄本色──理解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段

①读课文,找出最能突出雨来英雄本色的句子。

②反复朗读相关句子,看看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③抓住重点句子,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一句)

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

●回味英雄本色──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①练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②提供其他的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或学生自选小英雄的故事,组织学生阅读,准备召开小英雄故事会。

B案

●了解预习情况

①限时(根据学生平时读文速度而定,一般可定为6分钟)快速读课文,读后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什么,并说说给课文每部分加的小标题。

②谈谈初读后的感受。(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来谈)

●体会感人之处

①过渡谈话:这篇课文中,雨来的许多表现确实让人感动,作者在叙述时也确实有许多精彩的地方。下面,我们就重点来讨论这两点,先看看感人之处。

②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找出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有感情地读一读,并想想被感动的原因。

③组织全班性的交流。交流时,不要面面俱到,抓住几处重点的地方讨论即可。如:12岁的雨来使尽气力,才把缸挪回原地鬼子一把抓在手里,翻着看了看,问他:谁给你的?雨来说:捡来的!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探究精彩之处

①过渡谈话:雨来的表现确实让人感动,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小英雄──雨来。读这篇课文,除开雨来的表现让人感动外,还有一个方面,作者的叙述非常讲究,很精彩,如: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文中几次写到,不仅不使人感到重复,相反,让人越读越有味,使我们深深感到这是雨来勇敢和敌人斗争的原因。正因为这,雨来的形象在我们脑中更加高大了。文中像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请同学们找出几处来探究探究。

②分小组探究。先找出精彩之处,再讨论精彩在哪儿或为什么精彩。

③全班交流。交流时,要特别关注下列地方:对还乡河景色的描写;游泳本领高;四次描写识字课本;带感情色彩的句子。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初步理解内容,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内容。

3、练习给每一部分课文加小标题。

教学重点: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根据课文题目生提问题:where? when? what? why?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

(三)、指导学生分小组自学下面几个部分:

主要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掩护区交通队员李大叔。

读课文,画出描写雨来心理活动的句子,思考: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雨来是怎样同敌人作斗争的?这部分主要讲的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和日本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

(1)、自读课文,画出些的美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的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芦花村的人们都以为小雨来牺牲了。

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象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小标题是什么?

这一部分主要讲了雨来从敌人的枪口下机智的逃脱。

1、“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第一、二次说明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在它的心理播下了爱祖国的种子,第三次雨来的血溅在课本上,说明雨来爱祖国的思想体现在对敌斗争中,也说明爱国适于来斗争的力量源泉。)

2、通过学课文,知道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有感情的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小英雄雨来的段落。

一、板书课题,提出自学要求,语文教案-《小英雄雨来》。

《小英雄雨来》是一篇小说,篇幅比较长,内容较多。学习这类课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阅读课文:

1、熟读全文,抓住主要内容。

2、理清结构,了解事情的情节变化。

3、抓住细节描写,揭示人物思想。

二、检查自学。

1、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

三、指导读第一部分。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限时)

2、交流。这一部分主要讲雨来游泳本领高。写得好的句子:“芦花开的时候......在柔软的芦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9

一、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三、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解疑

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教学反思: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10

目的要求:

了解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了解课文内容,说出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重点: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难点: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读课文一遍。

二、指导阅读第五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写得美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限时)

2、交流。(小标题河沿上的枪声或者有志不在年高)

3、有感情地朗读。

三.指导阅读第六部分。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水中雨来的句子,想想这部分主要说的是什么,小标题怎样概括。

2、交流。(小标题机智逃脱或者雨来没有死)

3、有感情地朗读。

四.归纳中心。

课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机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五.讨论:课文是按怎样的叙述顺序表达文章中心的?

1.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

1.课文的表达顺序是什么?板书:

雨来 游泳本领高

上夜校

掩护李大叔

智斗强敌

村民夸奖

勇敢机智   ↘

(热爱祖国)   脱险

2.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在文中出现了几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雨来有哪些优秀品质?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4.在抗日战争时期像雨来这样的小英雄就他一个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有感情地朗读描写还乡河、芦花村和小英雄雨来的句子。

七、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摘录写得美的句子。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苇絮、飘飘悠悠”等难读的词,能读好句子中的拟声词,初步感受课文语言的口语化特点。

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4.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正确地阅读课文,根据每部分大意,初步学会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并借助小标题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动作描写,通过引读、分角色朗读等方法,进一步体会雨来机智勇敢、坚强不屈的英雄形象,同时感受故事语言文字的生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写法,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前,老师想跟大家做一个游戏,请你根据老师大屏幕上给出的提示句子,来猜猜老师说的是谁?

是的,你们能够通过一些动作、语言、神态。猜对人物,这也正说明了,对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描写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能够认识一个人物。

(二)检查预习,解决词语

2、老师也归纳了一些难读的词,谁来读?(出示:

ǒu liè qiè ǎn qià xuán àng

黝 黑 趔 趄 门 槛 刀 鞘 漩 涡 炕沿

tiá zhu ìn ì guān

笤 帚 吆喝 晋察冀 还乡河 鸡冠花

sǎng níng

推推搡搡 软鼓囊囊 嘟嘟囔囔 咬着牙拧 )指名读,全班齐读。

(预设:我找到不少描写声音的词语,比如“嗡嗡嗡嗡”。)这样的词语我们称之为拟声词。我们把它们放回句子里读一读。

(出示:女老师走到黑板前面,屋里嗡嗡嗡嗡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了,只听见哗啦哗啦翻课本的声音。

不知什么时候,门吱扭响了一声。忽然听见街上咕咚咕咚有人跑,把屋子震得好像摇晃起来,窗户纸哗啦哗啦响。背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只听见子弹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两个人唧唧咕咕说了一阵。)指名读。

4、小结:你发现了吗?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拟声词,句子才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三)列小标题,概括内容

1、同学们能把词语读得那么准,说明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把课文读了很多遍。

现在谁先自告奋勇,用一句话来说说第一部分的内容?

(预设:雨来的游泳本领高超。雨来爱游泳,而且游泳技术高。)

把这句话再浓缩成简单的词,可以是—— (游泳本领高)“游泳本领高”这几个词既简洁又概括了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这部分的“小标题”啦,我们把它写在序号(一)旁边。

2、同学们看,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多有趣啊!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写小标题了吗?请同学们给课文的六个部分分别列上小标题,写在序号旁边。注意,我们今天列的小标题既要能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又要尽量的简短。

介绍自己列的小标题。

(预设:①游泳本领高 ②雨来上夜校 ③掩护李大叔

④勇斗鬼子 ⑤河沿枪声响 ⑥雨来没有死

第六部分标题“雨来没有死”引用的是课文中的句子,我们应该用引号来表示。)

4、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预设:抗战时期,在芦花村有一个游泳本领高,受过爱国教育的小男孩名叫雨来。他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与鬼子斗智斗勇,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没想到雨来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四)品析文本,感受形象

1、雨来的故事流传了60多年,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雨来是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看出来的?

(预设: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使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的确,这也是课文中最关键、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了。就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你从哪里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读着这些对话,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是呀,不论鬼子使出什么手段,雨来自始至终机智应对,毫不屈服。能把这几段对话读好吗?

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拧、揪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从这一段描写中,你能否感受到雨来的英雄气概呢?在敌人的惨无人道的摧残下,雨来还是咬着牙,艰难吐出的三个字:没看见。是的,我们从描写扁鼻子军官的句子中,看到了雨来宁死不屈的英勇形象,这种描写我们叫做侧面描写。

(3)难怪要叫他们鬼子,他们竟然如此残忍地对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痛下毒手,哪有人性可言?

你看,扁鼻子军官的眼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生读)疼得直咧嘴。

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生读)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

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生读)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生读)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这句话还在什么情况下出现过?

雨来坐在昏暗的教室里,大声地跟着老师念道——

(2)在一篇里,后面出现的情节,前文有所交代,这种写法就叫作“前后照应”。

文中的这两句两句话互相照应,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是的,这都是雨来英雄行为的思想基础。

(3)面对敌人的威逼诱骗,严刑拷打,雨来想的是这句话,念的是这句话。这句话已经深深地镌刻在雨来的脑海里,这句话也一直在默默得在支撑着他。来,让我们一起把这句话放进我们的心里。来,饱含深情地读一读——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五)体会表达,探究联系

1、 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现在我们在回到这篇长长的中来,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魅力。

2、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还有几处“前后照应”,说一说句子所表达的效果,谈一谈你的体会。

(1)两处环境描写相互照应(出示:

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

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2)这两段话给你什么相同的感觉?

的确,这两段话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我们感受到了芦花村的美。大家再想想作者把芦花村写得像诗一般美有什么其他的用意吗?

是的,作者通过环境描写的有机照应,展示了祖国河山的无比美丽,表达了岂容日寇在这片土地上践踏的情感

(我们感受到了失去雨来的悲痛和伤心。这里我们所感受到的美是——凄美

(4)小结:残阳如血,山河呜咽——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这就是作者写作的高明之处,他不仅直接写故事的人物,故事的情节,还通过描写故事的环境,使故事写得更感人!来,同学们,让我们用心感受这些文字所带给我们的温度和情感吧,谁再读一读这些文字?

想着画面,读出诗情画意,如泣如诉,读出真情实感。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几处游泳的场景?

预设:一写游泳:雨来和小伙伴儿们一起游泳的场景

写游泳:雨来在水里望着妈妈笑

写游泳:雨来安然脱险

(6)开头的两段写雨来游泳本领高,这两段内容是否可以省略?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开头描写雨来游泳本领高,为后文雨来在鬼子枪口下通过游泳逃生埋下伏笔。

“伏笔”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可以理解为前段为后段埋伏线索,也可以理解为上文对下文的暗示。它的好处是交待含蓄,使结构紧密,使读者督导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怀疑之感。

(六)总结延伸,布置作业

1、读着雨来的故事,讲述着雨来的英雄事迹,我们了解到战争中的孩子就是这样不惧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来保卫自己的家园的。有人问小英雄雨来的作者管桦:“雨来这个人物是真实的吗?”管桦说,雨来的形象绝不是凭空想象的。

(出示文字:雨来,是抗日战争年代里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小说中的情节,美丽的田园风光景物,鲜活的方言土语,无一不是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大地的真实写照。——管桦)

2、那么今天的作业就是,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课下去读一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四、板书设计:

小英雄雨来

坚强不屈 照应

热爱祖国 烘托

机智勇敢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认识“晋、絮”等13个生字,读准“囊”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列出每部分的小标题。

3.了解雨来为掩护李大叔,与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难点

1.体会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给每部分加上小标题。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晋、扭”等13个字,读准“囊”等4个多音字,会写“晋、炕”等15个字,正确读写13个词语。

2.尝试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了解课题

1.同学们,你们平时喜欢看电影吗?我们先来看一个电影片段吧。(出示电影片段)

2.看了这个片段,大家有什么感受?

3.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鬼哭狼嚎……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板书课题)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要求:自己默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读一读。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笤帚”中的“帚”要念轻声。

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进行读音上的强调。

3.教师出示生字新词,全班齐读,读中巩固,掌握生字新词。

芦花发愣铅笔枪栓胳膊劫难炕沿鬼脸戒指柜板绸子枪声敌人尸首防备慌忙

三、快速默读,整体感知

1.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并按顺序概括小标题。

(1)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2)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

把长长的一部分内容浓缩成一个简短的小标题,必须抓住内容要点,用语精练。小标题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概括,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3)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第一部分: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上夜校读书

第三部分:掩护交通员第四部分:勇斗鬼子

第五部分:河沿枪声第六部分:机智逃生

2.分角色朗读精彩片段,评价检测学生读的情况。

(1)确定重点段: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哪部分就是重点语段。(第四部分写的是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所以重点段是第四部分。)

(2)分组讨论:作者是根据哪些情节和词语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的?把有关的词语标画出来。(敌人的手段是哄、骗、恐吓、毒打,甚至用死来威胁。而雨来始终说“没看见”。)

(3)试着在组内分角色读一读。

(4)指名在班上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表演。

3.把六个小标题连起来,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预设:老师帮你在最前面加上时间——抗战时期,地点——芦花村,这样故事的主要内容就变得更完整了。)

四、课堂小结,畅谈体会

读了课文之后,雨来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深入了解故事内容,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检查掌握情况。

2.上节课,通过读课文,我们学习了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品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清思路

1.出示提纲,思考问题:

(1)文章通过哪几件事表现了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交通员、勇斗鬼子)

(2)文章其他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么关系?(围绕各部分重点问题讨论,教师加以点拨。)

第一部分:芦花村的自然环境怎么样?通过一件什么事说明雨来机智灵活,游泳本领高?

第二部分: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来上夜校,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的机智勇敢表现在哪些地方?

第四部分:雨来是怎样与鬼子进行英勇不屈的斗争的?

第五部分:芦花村的乡亲对雨来的行为有什么反应?

第六部分:雨来是怎样机智脱险的?

2.以学生自学为主(分为若干的学习小组),注意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边标画的阅读习惯。

3.通过勾、画、圈、点、注等各种批注方式,找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以及重点人物、细节等。

三、深入文本,感受形象

(一)理清联系,深入探究。

1.从重点内容入手,理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1)鬼子抓住雨来为什么要枪毙他?

(2)雨来在鬼子面前为什么表现得如此坚强?

(3)雨来又是怎样从鬼子手中逃脱的?他为什么能这样做?

(4)你认为雨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导学生讨论、理解重点句子。

在课文中画出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重点理解课文中两次提到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

(二)重点研读,感受英雄形象。

第四部分描写了雨来与鬼子作斗争的场景,最能表现雨来的英雄形象。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部分,边读边思考,从哪里能具体感受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预设一:品读雨来和鬼子之间的对话。

(1)在鬼子对雨来的一连串盘问、哄骗、利诱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鬼子的奸诈狡猾,雨来的沉着与机智。)

(2)学生自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预设二:品读鬼子毒打雨来的片段。

(1)找一找鬼子毒打的动作。

(2)从这一连串的扭、打、揪、拧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鬼子是多么——(残忍、残暴、没有人性)

2.小结:我们刚才交流了第四部分的重要片段,品读了其中精彩的语言,小英雄雨来的形象在我们心中更加生动立体了。

(三)回顾总结,畅谈感受。

1.读了课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2.全班交流:

鬼子的威逼利诱,也没有让雨来屈服,说出李大叔的下落。(板书:坚强不屈)

雨来被鬼子毒打得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但他想到的却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板书:热爱祖国)

雨来小小年纪就智斗鬼子,与鬼子斗智斗勇。(板书:机智勇敢)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分享你所知道的其他英雄故事。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鼓励学生把整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注意语言流畅,讲述生动真实,突出雨来的精神品质。

《小英雄雨来》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雨来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优秀儿童,课文是写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险些丧命的感人事迹。歌颂雨来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高尚品质。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独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3、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给各部分拟小标题。

4、体会景物描写的自然巧妙。

5、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等的描写,体会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2、速读课文,给各部分拟小标题。

教学设想:

基于课文篇幅很长,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粗读和精读相结合,通过“读——划——想——说——论——悟”等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给课文拟小标题;理解第一部分,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

1、导语:同学们,你们对抗日战争应该有了一些了解,哪位同学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抗日战争?(明确:1937年到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成为二战中亚洲战场上战争最激烈的一块。中国人民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小雨来便是这斗争中的一个抗日小英雄。)今天,咱们来学习雨来的故事。让我们记住那段历史,勿忘国耻!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问题: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正音:软鼓囊囊(nang)嘟嘟囔囔(nang)趔趄(lie qie)推推搡搡(sang)

3、你还有什么不会的、不懂的字词,要向大家请教。

注意:⑴指导几个多音字的读音:还(huán)扎(zhā)弹(dàn)拧(níng)。⑵还有几个象声字的读音:“吧嗒吧嗒”“唔里哇啦”“哐啷”。

3、  巩固练习:出示字词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4、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围绕主要内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拟出小标题。

1,引导学生分部分阅读,每部分都给出阅读时间,促使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指导拟小标题:怎样编写小标题?

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3,学生合作拟小标题。

4,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

如:第一部分,自己概括,可用“游泳本领高”,用书上的话可用“望着妈妈笑”,如果用词语作小标题,可写“游泳”。

归纳主要内容,提炼小标题

第一部分:望着妈妈笑(或游泳)

第二部分:爱自己的祖国(或读书)

第三部分:夜归见闻(或见闻)

第四部分:掩护李大叔(或掩护)

第五部分:与鬼子斗争(或斗争)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或脱险)

五、赏读第一部分,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妙用。

文章开始写“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这一段描写,既写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也为我们勾勒出芦花村的美丽景色,点明雨来的家乡美,并为后来雨来的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勇敢地与敌人斗争,除了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外,还由于雨来对美丽家乡的热爱,这样美丽的家乡,岂容敌人侵害!

第五部分写“太阳已经落下去。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这里写出不仅白天的芦花村景色优美,太阳落下去以后,这里依然是那么美。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村民们。人杰地灵,人们多么希望雨来这个好孩子仍活在大家中间啊!

第六部分写“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虫子在草窝里叫着。”这一段看似写景,实际在写人们的心情。人们多么盼望雨来会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啊!连那河水都在静静地等待着,草窝里的虫子都在呼喊着雨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等的描写,体会雨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2、体会课文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由课题直入重点

1、请同学们读课题,说说你从课题中获取了些什么信息?

(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

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

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

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个小英雄?(生回答后师板书: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过度:让我们就随着小英雄雨来,去感受他是如何掩护李大叔、和敌人做斗争的。

三、自主学习,体会感悟。

请同学们用心地默读这两部分内容,思考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突出雨来的英雄气的?看看文中哪些词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把相关的词句标画出来,读一读并作上批注。

四、汇报交流解疑。

(一)、学生根据自己的读书情况在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解疑

师结合学生的交流情况,引导学生明确以下内容:

第四部分:

(1)雨来是怎样掩护李大叔的?

(2)面对敌人的枪声,雨来是怎么做的?(紧紧抓住描写雨来动作的词句体会雨来的机智和勇敢。)

(3)指导朗读这部分,进一步体会雨来的机智和勇敢。

学习第五部分。

(1)敌人是怎样对待雨来的?

(2)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毒打威胁,雨来又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a“雨来没有接敌人的糖,什么也没有说”当时是怎么想的?(轻蔑地对待敌人的利诱)并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对敌人的冷漠。

b“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这句话你能读出什么?(读出雨来的坚强不屈)指导朗读。

c“雨来咬着牙说没看见”这句话让学生读出对敌人的仇恨和雨来的坚强不屈。

d  抓住对鬼子其凶残描写的那段话,更进一步体会雨来的坚强不屈。

3、雨来的勇敢和坚强不屈源于哪里?

a、指名读这一段的句子: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这句话还在本文的哪一部分出现过?为什么这句话要几次出现?

(课文中第一次出现在第二段中。雨来在夜校学习时,女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念着:“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说明雨来在夜校不仅学了文化,更重要的是接受了思想教育。这种爱国主义的思想,在他头脑里扎下了根,这是雨来与敌人斗争的力量源泉和思想基础。课文中第二次出现在第四段中。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鼓舞鞭策着他,使他经受住敌人的毒打。在严峻的斗争面前,雨来重温这句话,倍感亲切。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是他意志、信念、力量和经受各种考验的精神支柱。)

b、有感情反复朗读这句话。

c 、学习文章中运用的这个修辞方法:反复。

5、小结这两部分的内容:从这两部分的学习中,我们感到雨来不愧是小英雄。因为他面对敌人时的神情、语言、行动等,让我们充分地领略到他的机智勇敢、坚强不屈。

过度:当我们读到这里,我不禁心中有了疑问:既然这两部分的内容就能体现文章的中心,那为什么还要写课文的其它几部分呢?它们与整个事件又有什么关系呢?(出示课件)

五、讨论段与段间的联系。

描写还乡河景色美,点明雨来的家乡美,介绍雨来的游泳本领高,为后来雨来脱险打下伏笔;雨来在夜校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是雨来临危不惧,英勇斗争的思想基础;鬼子阴险狡诈,能反映出雨来坚强不屈;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点明雨来是一个好孩子;雨来脱险没有死,不仅与文章开头互相照应,也是小雨来优秀品质的体现。

六、总结迁移

1、通过今天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从你们脸上的神情知道,这堂课,你们一定又有许多收获,能说说吗?(1、布局谋篇;2、描写人物……体现人物的特点等)

2、雨来和我们年龄相仿,能够这样……这一切是什么造成的?你心中有何感慨?(要和平,不要战争!)

附:板书设计:

雨来没有死

望着妈妈笑 (游【】泳)

爱自己的祖国  (读书)

掩护李大叔 (掩护)

与鬼子斗争 (斗争)

有志不在年高  (枪声)

雨来没有死 (脱险)

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浮力教案5篇


因为您的要求,我们认真编辑了“浮力教案”。作为教师,编写教案和课件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如果还没有完成的话要及时注意了。教案是展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窗口。感谢您的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这篇有价值的文章!

浮力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方向、施力受力物体。掌握称重法测量浮力。

2、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注意控制控制变量方法的应用。

3、科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并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学生在课下自己对浮力这部分知识自己对知识点的总结,适当的加以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进行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对照自己的总结查找漏洞。

(一)认识浮力

概念: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托力叫浮力。

1、方向:竖直向上

2、施力受力物体:液体或气体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3、产生原因:液体对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压力差

(二)浮力的大小

1、F浮=G-F

(称重法)

3、F浮=G

(漂浮、悬浮)

4、F浮=F上-F下

(压力差)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最为重要,下面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回顾。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实验探究

简述实验探究的过程理解结论科学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以视频的方式回顾实验的过程拼配例题加以练习

(三)物体浮沉

1、物体浮沉条件

上浮F浮?G ρ物

F'浮=G ρ物

下沉

F浮

结果

沉底

G= F浮+F'

悬浮

F浮=G

ρ物=ρ液

2、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是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

工作原理:利用物体漂浮在液面上工作的。

(2)轮船

工作原理:利用“空心法”把密度比水大的钢铁材料制成空心使它排开更多的水,增大浮力,从而使它漂浮在水面上。

轮船从河里到海里吃水线的高度会变浅轮船在河里和海里都是漂浮,因此所受浮力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因为海里的密度比河里密度大所以海里比河里船进入的体积小。

(3)潜水艇

工作原理:潜水艇能够方便的在水中浮沉,是因为潜水艇下潜后所受浮力不变,但它可以靠向水舱中加水和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浮沉。

(4)盐水选种

工作原理:把种子放入一定浓度的盐水中,饱满的好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下沉;干瘪的坏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上浮。

(5)热气球

工作原理:热气球巨大气袋中充满空气,用喷嘴加热气袋中的空气,气球内部温度升高,密度降低。当气球内部气体的的密度比外部气体密度小到一定程度时,气球上升。当气球内部空气冷却密度升高时,气球下降。

二、典型引领

A.木块受到盐水的浮力大

B.石蜡受到水的浮力大

C.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由于液体的密度不同,木块与石蜡的密度也不同,所以无法判定

A.物体上浮,F浮= 6 N

B.物体悬浮,F浮= 4 N C.物体漂浮,F浮= 4 N

D.物体沉在水底,F浮= 63N

3、一个重5N的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则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N,溢出水的重力是___N。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深度以及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

①弹簧测力计;

②装有水的玻璃烧杯;

③装有酒精的玻璃烧杯;

④顶端带有挂钩的铝块;

⑤细线。

(细线、________和________;(填写序号)

(乙两同学的实验过程,你认为不正确的是________同学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

(3)经过认真分析发现,甲同学的实验适用于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____关系。

浮力教案 篇2

导入

老师展示两个橡皮泥(一个是球状,一个是船状),放入透明水箱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船形橡皮泥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那么它受到什么力量呢?

好,今天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第二个知识详解

展示一下之前学过的弹簧测力计,再来认识一下。请同学们发言,谈谈我们应该如何使用它,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范围,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向零标记,使用前沿轴方向拉几下。

好吧,让我们测量一下小铁块的重力,请看数字。

那么请想一想如果我现在在水中放一个小铁块会发生什么,学生们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减少了。那么小铁块放入水中后重力会减小吗?

学生回答:不,是水给了小铁块向上的浮力,所以指示会减小。

师:对,就是水对小铁块的垂直向上的力。这个垂直向上的力就是浮力。

(1)浮力、方向的定义

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支撑力。这种向上的支撑力称为浮力。

2.方向:垂直向上

刚才这个是直接测量方法,(F浮==G-F拉)先测量小铁在空中的重力,然后然后将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并读取数字。

(2)、浮力产生的原因

师:我们来看看浮力产生的原因。请看图。一个立方体有6个面,它的正面、背面、左右面在水中的压力相同。只是上下表面的压力不同(浸入水中的深度不同,受到的压力不同,那么它的受力面积相等,所以压力不同)。用压差法F float = F up - F down 计算浮力的大小。

老师:大家注意,如果一个物体沉到水底,它是靠水浮起来的吗?想想看。如果下表面与其他物体紧密结合,则没有浮力。例如水中的桥墩。

(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学生实验有什么关系

来一场造船比赛: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做船,用沙子和砾石做货物,看看,谁做的船载货多?并思考:哪些因素可能与浮力的大小有关?每个小组的学生用一块相同大小的橡皮泥设计并建造一艘船。并观察交流船的差异,讨论,大胆猜测,交流讨论:可能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有哪些?变化,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体积变化。从中获得灵感,并进一步想象:哪些因素可能与浮力的大小有关。

同学们可能会猜到浮力与液体的密度、被排开的液体的体积、物体的重力、物体的体积、物体的质量、物体的形状有关。对象,以及对象的深度。

教师将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进行归并归类,指导各组认领实验题。实验报告按照以下要求设计:实验对象、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程序。

学生分组探索:

(1) 用测力计探索物体的浮力与密度的关系;

(2)用测力计探索浮力与深度的关系;

(3)用测力计探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 用测力计探索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

(5) 用测力计和橡皮泥探索浮力和物体形状之间的关系。

请学生通过实验验证,分组探索。

通过对课题组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一个粗略的结论:即: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被液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物体,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物体的大小与物体的密度、质量、体积、形状等无关。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结论: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浮力只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有关。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得出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有关,最后得出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即是阿基米德原理。

演示:使用溢流杯和弹簧测力计来验证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然后解释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各种气体。

让学生寻找并感知生活中的浮力。

最后是对类的总结。

浮力教案 篇3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感受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会测量。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每小组)】:

小水槽(借用物体沉浮套件中的水槽,并在其外壁贴上容积刻度)、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秤、细线、滑轮(可借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滑轮)、小竹棒(长度略短于水槽的宽度)、记录表。

1、感受浮力:请同学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感觉。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

1、出示用线系着的泡沫塑料块: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请测一测泡沫塑料块的重量,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3、猜一猜:让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时,它的重量会相同吗?

4、测量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中的'重力。质疑:是重力等于零吗?

5、解释: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贴图示板画)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

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

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

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重力+拉力”的道理。(贴图示板画)

5、教师演示实验:把小竹绑穿入滑轮的孔中,卡在水槽两边的凹槽内,按到靠近底部处,倒入水,再把系泡沫塑料块的线拉过滑轮,另一端钩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6、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的排开的水量、浮力。

(教材中测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 时排开的水量、浮力,十分费时,学生难以把握其体积,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既直观又省时。)

7、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

8、汇报数据,并产生问题:大家测量出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1、猜一猜: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 他们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

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两种状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问题?分别怎么计算?

2、讲故事《曹冲称象》。

分析:故事中装载大象的船,相当于板贴画中的哪类情况?

3、出示小石块:把小石块放入水里,下沉。在水里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作用?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浮力教案 篇4

一、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浮力》一课处于科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浮与沉》中的第五课。前四课对初步认识了物体在水中的浮沉,为本科对浮力的认识与测量打下基础。

(二) 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浮与沉》中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橡皮泥在水中的浮沉、造一艘小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认识到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现象。对定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做好了铺垫,并能促使学生探索浮力的大小。

(三) 教学方法与手段说明

本课将以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对浮力学习的兴趣。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自觉组织观察、实验、解决问题。经多次多种实验,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得出的结果。

(四) 技术准备

实验材料:水槽、烧杯、量筒、测力计、小木块、泡沫块、小滑轮、细线

演示材料:课件

二、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测量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与实践体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浮力的学习与实验测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浮力的存在,通过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水中所收到的浮力。

难点:理解下沉的物体在水中也收到浮力,通过物体下沉的排水量分析物体下沉过程中浮力的变化。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出曹冲利用水中的浮力称象。提问:什么是浮力?

(二) 学习新知

1. 感受浮力

把泡沫块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观察泡沫块在水中的位置,用手指轻轻地慢慢地往下压,感受水通过泡沫块传来的阻碍。(小组学生轮流试验)

学生回答: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回答)

总结: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2. 测量浮力的大小

1)学生思考: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每个实验小组提供滑轮、水槽、测力计、量筒、细线等实验器材)学生猜想用什么方法测量浮力。

2)总结学生给出的方法,与原设计的方法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测量实验。

a) 先用测力计测量泡沫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并记录。

b) 然后,将滑轮固定在烧杯底,细线通过滑轮连接泡沫块和测力计(如图1)。

c) 接着,轻轻拉动测力计,让泡沫块分别处于小部分没入水中、大部分没入水中、全

部没入水中三个状态。当泡沫块处于任一状态时,分别记录测力计的度数和量筒量得的泡沫块入水排开的水量。

3)根据课本给出的图示(图2),列出浮力的计算方法:浮力=重力+拉力。学生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对泡沫块处于不同状态所受的浮力的大小进行计算。得出浮力的大小。

4)实验小组测量小木块各个沉没状态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实验结束,各小组报告测量和计算所得的浮力大小。

5)提问:物体沉没过程中,排水量的变化是怎样的?(物体逐渐下沉,排水量越来越多,物体完全没入水中后,继续下沉,排水量没有继续增加。)

6)总结:物体浸入水中部分越多,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当物体完全浸入水中后,浮力大小不再改变。

(三)巩固新知

学生课下测量大小不一的泡沫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记录下来。

三、板书设计

浮力:水阻止物体下沉的力是浮力

浮力教案 篇5

物体位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如图1所示,当物体受力F1>F2时,这个物体还能保持平衡吗?学生们很快答出:“不能”。教师接着提问:“物体将要向哪个方向运动?”(学生答):“向F1方向运动”。接着,教师小结:“当F1>F2或F1二、新课引入:演示:木块浮在水面;用手将乒乓球压入水中,放手后乒乓球能浮上来,这是为什么?(学生答):“这是因为它们都受到了水的浮力。”那么在水里下沉的石块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演示:用细线拴住石块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读数表示石块的重力。此时我用手向上托一下石块,并向学生发问:弹簧秤的读数如何变化?学生答:“减少”。教师追问: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石块受到手向上托的力。演示:课本12-2实验,学生观察弹簧秤的读数有何变化?学生观察后回答:“减少”,减少的原因是:石块受到了水向上托的力,这个托的力也就是水对石块的浮力,所以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重G减去物体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F。演示:将烧杯中的水换成酒精或煤油,重做上面实验。实验表明了石块在酒精或煤油中也受到了浮力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浮力:一切浸入液体内的物体,都受到了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浮力。(板书)既然浸在水中的物体都受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上浮呢?让学生思考:在水中下沉的石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学生答:“受浮力和重力两个力的作用”。石块下沉说明了浮力小于重力,所以浸入液体的物体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由此对于浸入液体的物体得出结论再让学生思考:浸入水中的木块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学生答:“受浮力和重力这两个力的作用”。木块上浮说明了浮力大于重力,所以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板书)演示:将鸡蛋放入已配好的盐水中,使它悬浮在盐水中不动时,让同学们自己分析:鸡蛋受哪几个力的作用?鸡蛋不动说明这两个力大小如何关系?学生答:“受浮力和重力作用,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所以对于悬浮在液体中的物体得出结论:演示:继续往盐水中加盐,观察现象。鸡蛋将漂浮在液面上,同学们思考:鸡蛋受哪些力的作用?学生答:“受浮力和重力这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大小如何?学生答:“大小相等。”所以对于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得出以下结论:由此可知:判断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上浮还是下沉取决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只要物体在液体中,都要受到浮力的作用,那么浮力是怎样产生呢?演示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一:用一个两端开口的透明圆筒,两端扎上橡皮膜,先将圆筒水平浸没入水中(如图2),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力向里凹,可以看到两边橡皮膜凹进程度比上端明显(如图3),这说明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不相等,这个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下面我们根据压强知识,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设想有一个立方体的浸没在水中它的六个表面都受到压力(图4)。它的左右两侧受到的压力有何关系?学生答:“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衡。前后两侧面受到的压力有何关系?(学生答):“是一对平衡力”。它的上、下面受到的压力是否也相等?(学生答):“不相等”。哪个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为什么?(学生答):“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大,因为下表面距液面的深度大,受到的压强大,压力就大。”上表面受到的压力小,这两个压力的差,就是液体对物体的浮力。因为向上的力大于向下的力,所以,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演示二把表面很光滑的石蜡块紧贴在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及蜡块放入水槽,让蜡块与水槽底部紧密结合,蜡块并不上浮(如图5),轻轻拨动蜡块,让水进入蜡块底部。蜡块就会上浮(分析解释这个现象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所以,要判断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是否受浮力,关键是看清这个物体是否受到来自液体向上的压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方向是否竖直向上。[学生练习二]如图6示,两个正方体物体分别与容器底部和侧壁紧密接触,往容器中倒水,两物体是否受到浮力作用?学生回答:“侧壁上的物体受浮力、底部物体不受浮力。”物体不仅在液体中受浮力,在气体中也受浮力。演示:氢气球脱手后上升,就是因为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让学生思考:吹了空气的气球是否受浮力?(学生答):“受浮力”,为什么气球不上升呢?学生答:“因为受到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2)物体的浮沉条件;(3)浮力产生的原因。六、课堂练习:[想想议议]从水中浮上来的皮球,从它刚露出水面到最后漂在水面上不动的过程中,皮球受到的重力始终不变,皮球上浮的过程中,浮力大于重力;当皮球漂浮在水面上不动时,皮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可见浮力是逐渐减少的,皮球浸在水中的体积也在逐渐减少,所以浮力的大小跟浸在水中的体积有关,有何关系呢?同学们根据本节所学知识想一想,下节课我们再研究。

石钟山记教案汇集


提及“石钟山记教案”,那么阅读本文非常必要。每位教师都需要在上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和课件,而本学期又到了编写教案和课件的时候了。通过学生的反应可以得出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结论。如果您需要相关信息,可以根据本文进行查找!

石钟山记教案 篇1

《石钟山记》作者苏轼,是一篇考察性的游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石钟山记》教案

【目的要求】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课文解析】

注音释义

1.噌吰如钟鼓不绝: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吰”课本中的解释是形容钟声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内容主旨】

本文记录了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的过程,文中的叙事,议论皆由探寻石钟山命名的来由而发,卒章显志,先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再用“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的一叹,一笑点写自己的写作意图。

全文分三个部分,第一段,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第二段解疑,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得出结论,即事情如果没有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不能凭主观臆测去推断它的有无。属议论部分。

【写作手法】

《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明篇。

【重点语段研读】

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日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分析:这段先写作者有机会去考察石钟山名之来由,非常简洁而直接地切入正题──小童择石而叩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写出李渤之说被世人广泛地接受,而用一个“固”字表明作者对这种不动脑筋的解释的轻蔑。(固本意为“本来”,这里引申为“自然”,“当然”。)接着写作者暮夜实地考察,又先写环境,描绘出阴森恐怖的气氛,从而让人感悟到探求事情的真相是需要有勇气战胜自己内心的软弱的,同时也点明下一段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的原因。再写心动欲还时有“大声发于水上”,舟人大恐,而作者却一改刚才的胆怯为欣喜──“徐而察之”,再具体写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同时为下文的“叹郦元之简”作伏笔。又用回程中,河中“窾坎镗鞳”的大石与先前“噌吰”的绝壁下的穴罅作比。区别两者的声音不同之处:绝壁下,水石相搏,有共鸣,声音雄浑,故曰“噌吰”;大石中,风水相吞吐,风时有时停,水一吞一吐,“窾坎镗鞳”强调节奏鲜明。反复写声源,用以证实郦道元的说法,推翻李渤的“谬论”。最后作者欣喜的告诉独儿子说“古之人不余欺也”。显然,这里的古之人是指郦道元。此段为破疑而写,在释疑的过程中证明郦说,否定李说。

【解题指导】

一、见【内容主旨】

二、首先从文章的内容讲两篇文章都是游记,并且都不重山水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游褒禅山记》从游而未尽兴引发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石钟山记》用事实破疑问,提出要重实地考察,及对主观臆断的观点。所不同的是《游褒禅山记》的结构是典型的游记体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记游虽简,但游踪很清楚,体现了游记文的一般特征;而《石钟山记》先议论,再记游,后议论。首先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提出质疑,然后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疑和解疑,最后在解疑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写法上,也有不同。《游褒禅山记》的议论重在“立”;而《石钟山记》的议论是“立”中有“破”。

三、鼓:①鼓动,动词。②击打,动词。③弹奏,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是:①这,代词。②这样,代词。③是,判断动词。④正确,形容词。

得:①得到,动词。②能够,动词。③收获,名词。④交好,形容词。

遗:①遗留,动词。②送给,读wèi,动词。③丢弃,动词。④遗失,动词。

四、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察觉到这个(情况)。

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 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

这些句子的动词分别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了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补充,常见的其他否定词还有:弗、未、否、毋。另外,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的也要提宾,疑问代词有“何、谁、孰、恶、安、焉、胡、奚、遏。)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五、1.承接,可以不译。2.并列,不译或译为“又”。3.转折,可是。4.因果,因而。5.前“而”表并列,不译,后“而”表转折,却。6.并列,可译为并且。7.并列,不译。 8.前、后“而”,都表修饰,可译为“地”;中间“而”表并列,不译。9.因果,因而。10.假设,如果。

【资料窗】

一、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二、 补充整理文言文基础知识:

①词类活用:A使动,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之鸣。B名词做动词:例1.“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例2.“枹止响腾”。枹,用鼓槌敲击。C形容词作名词:例:“枹止响腾”,响,声音。D名词作状语:例:“目见耳闻”。目,用目,耳,用耳。

②古今异义:“自以为得其实”,其实,那事情的真象。

③焉的用法:A指示代词,那里,这里。例:心不在焉。B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1且焉置土石?2不入虎穴,焉得虎子。C兼词,于之,在哪里。例: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D语气助词,啊,呀。例:1于是余不叹焉。2如乐作焉。E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的样子。例:硿硿焉。

三、 文学常识:纪年法:

(一)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干一支互相结合以纪年,六十年一轮。(二)帝王年号纪年法: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汉武帝起有年号,后多用年号记年。如开元,天宝为唐玄宗的年号。(三)王公年次纪年法,这种纪年法多在春秋,战国时代。如赵惠文王十六年,鲁孝公三十七年等,以元、二、三等序数记。(四)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木星),岁指太岁。又分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岁星纪年法即根据岁星在十二星次中的位置纪年。十二星次名称自西向东依次为:星纪、玄枵、诹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12年一轮。太岁纪年方向与岁星纪年相反,名称更为繁复。

四、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石钟山记》阅读练习

一 用课文原话回答问题,然后背诵全文。

1.郦道元、李渤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各有什么说法?为什么对郦道元的说法“人常疑之”,对李渤的说法“余尤疑之”?

2.文中是怎样描写月夜绝壁下的情景的?这段描写与下一段的哪句话照应?经过实地考察,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由来是什么?

3.第三段的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思想?在作者看来,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在本段结尾,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二 △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三 给加粗词选择适当的义项,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鼓 A.一种打击乐器 B.击鼓 C.振动 D.弹奏

①微风鼓浪( )

②噌吰如钟鼓不绝( )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

2.殆 A.大概、可能 B.危险 C.几乎、近于 D.通“怠”,懈怠 E.仅、只

①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

②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④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

3.莫 A.不 B.名词,通“暮”,日落的时候、傍晚 C.没有谁、没有人 D.不要、不可 E.形容词,通“暮”,晚

①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

③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

④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4.发 A.发射、射出 B.发出、发生 C.启发 D.出发 E.征发、征调 F.启用、被任用

①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②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③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④舜发于畎亩之中( )

⑤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 )

5.何 A.什么 B.为什么 C.哪里 D.谁、哪个 E.多么 F.怎么

①不然,籍何以至此( )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

③水何澹澹( )

④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

⑤豫州今欲何至( )

四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4.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5.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6.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东坡《石钟山记》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至今游石钟山者,皆以坡语为然。余亲家翁彭雪琴侍郎……驻江西最久,语余云:“湖口县钟山有二,一在城西,滨鄱阳湖,日上钟山;一在城东,临大江,日下钟山(1),下钟山即东坡作记处。然东坡谓山石与风水相吞吐,有声如乐作,此恐不然。天下水中之山多矣。凡有罅隙,风水相遭,皆有噌吰镗鞳之声,何独兹山为然乎?余居湖口久,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途径蜿蜒如龙,峭壁上皆枯蛤黏着,俨然鳞甲。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最上层则昏黑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宽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又云:“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也。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山亦中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石钟山记》心得

苏轼的这篇文章,历来为人称道,关键在于他的勇敢质疑和实地考察探究的精神,这一点正是本文虽作为游记而又不同于一般游记的地方。它实际上是一篇考察游记,重在考察,游览是次要的,因此文章重点探讨石钟山得名原因,通过质疑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引出实地探究的经过,并得出自己的考察心得:“是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在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明确重点知识点之后,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学生主动深入文本更好的掌握并准确的陈述课文的内容,结合暑假自己去旅游途中对景点典故及得名由来的了解,我忽然有个大胆的设想:可不可以让学生做一回石钟山景点的导游员,把石钟山得名的相关知识融进景点介绍给游人,并且要花点心思尽量把故事讲的生动有趣点。这样以来学生就必须得仔细研读课文,理清线索,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还要恰当利用课文材料编成导游解说词。当我把这一要求公布,同学们都比较兴奋,做导游,写解说词讲述景点得名由来,并引起大家的游览兴致,挺有意思的,同学们开始积极主动进入预习阶段。

第一课时

我们一起读课文,疏通文字。由于预习比较仔细,这一环节进展很顺利。接下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苏轼为何要实地考察石钟山?

2、苏轼经过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这一结论主要是针对哪些人来说的?

4、在苏轼看来,石钟山得名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通过考察,苏轼对石钟山已有的得名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这些问题把文章各段内容都串联了起来,学生如果认真研读了课文,对这些问题基本都能回答出来。

接下来我们一起把这五道题一一解决。学生对课文的把握又深入了一层。

再接下来我就开始启发学生如何对现有材料加以整合并写好导游解说词。

1、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我们知道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合理的解释,那么如何一步一步铺垫好,让游人对石钟山名称的由来有个系统的了解呢?

2、向游人介绍景点得名由来时需要讲述苏轼实地考察的具体经过吗?

3、如何看待郦道元、李渤和苏轼的观点?特别是苏轼对李渤的讥笑,我们应该怎样跟游客说明?并让他们在游览中受益?

我把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同学分工合作,收集材料,(我已经把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给了他们,我们的常规训练册上有俞樾的《春在堂笔记》,课文注释有现今对石钟山命名的科学注释。学生也可课下自己搜集资料。)整理加工,最后由一人执笔完成,并选出一位能说会道的同学上讲台给大家演示,由各组同学选人点评,老师打分,总结。

这样的安排为的是让学生互相团结合作,并且加深他们彼此的理解,增强集体荣誉感。为了不拖本组的后退,每位同学都不好意思不读书,我看到他们一起翻译课文,一起讨论问题,一起策划写作的内容,我感觉这比我苍白的讲解来得实在。

第二课时

比赛演示。各小组早已准备就绪,抽签排名依次上台演示。

第一组的代表是课代表罗鹏,小组选他的理由是形象好,游客看到就会“赏心悦目”,这一解释博得满堂哄笑,罗鹏也红了脸。他首先向游客自我介绍,然后报了一天游程安排,在乘车前往景点的途中,他开始给大家讲解有关石钟山得名的看法,然后讲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的经过,并赞扬了苏轼的精神,最后结合俞樾的说法,总结出现在对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讲解线索基本清楚,不过比较平淡,没有设计比较有吸引力的问题,重点在向游客灌输知识,气氛一般。

第二组是比较活跃的叶成龙同学,选他的理由是他理解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比较大胆,有亲和力。这一解释同样让大家感到有趣。叶成龙的开场比较轻松,先为大家唱了首歌,调动了大家的气氛,然后简要交代行程。他比较有点子,先提问:“有谁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相关典故,说出者有奖。”呵呵,这下在下面当游客的同学可炸开了锅,纷纷举手,并大声问奖品是什么?气氛一度高涨,叶不慌不忙,说礼物就是为大家争取到更优惠的午餐,好啊,同学们就象模象样的开始说,叶觉得比较混乱,就点名让“游客”说,大家就像学者一样较了真,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都讲了出来,这下好了,不需要导游再多说了。叶成龙最后补充说,哇噻,你们太厉害了,我看来快要下岗了啊,呵呵,大家对景点了解真是详细,我就老老实实的为大家跑腿好了。同学们大笑,我觉得他很灵活,能随机应变。比较像专业导游。

第三组是徐月薇同学,女生就是不一样,首先用甜美的笑容拉近距离,欢迎辞致过,就介绍行程相关景点,重点游览石钟山,她先不直接说此山得名的原因,而是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石钟山的特点,主要是根据俞樾的《春在堂笔记》中关于山洞的描写和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环境描写,并告诫大家晚上去玩千万要有一定的胆量,而且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前往,逗的大家欢欣一笑。然后,根据介绍内容,她提问,谁能说出此山得名的原因,“游客们”就准确回答了,她又补充说明,其实此山的得名由来还是颇费一番周折呢,接着就介绍了《石钟山记》的相关内容,举出郦道元、李渤和苏轼俞樾的的观点,最后总结。她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是何雨露同学,小组选她的理由是她文笔好,人也活泼大方。她也不负众望,向大家讲述了石钟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和一位大人物的关系,然后介绍了苏轼,并说明了他途经此山的原因,让大家了解了有关苏轼的身世典故,然后赞扬苏轼的勇敢质疑考察的精神,并遗憾的解释苏大学士也没有最终全面概括此山得名的原因,最后为大家补充介绍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并提醒大家到景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看究竟与我们解释的观点是否一致。

把一节课完全交给学生,他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暗暗惊奇,我真的忽略了他们的实力,开始时我还担心他们会推脱不做呢,没有想到,他们合作完成的这样好。我综合评定,给了叶成龙所在的第二小组90分,第三组88分,第四组86分,第一组85分。我觉得他们的表现都很好,如果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测评,他们都是优秀的。在一天的时间内,他们通力合作,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很难得。我相信他们课下的合作一定很成功。

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互动,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了。接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把重点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并点评文章的特色。这些工作我是在第三课时完成的,在要求大家背诵最后一段时,基本上没有人皱眉头,我说利用晚自习时间默写此段,大家都满怀信心的开始等待了。

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思路比较新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导游词的写作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写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了大家的合作,也减轻了学习的负担,降低了个体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找到自信。

三:我自己敢于放手,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

四:我没有抛弃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落实知识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想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努力探索,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石钟山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的主旨;

(二)、幻灯检测题: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石钟山记教案 篇3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游石钟山后所写的一篇考察性的游记。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石钟山记沪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石钟山记》教案

一.背诵复习第一段。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 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 因:于是

(二)理解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用法

1.因

A 因得关所谓石钟者

B 因笑谓迈曰

C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 事出有因

2.焉

A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B 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C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语焉不详

E 且焉置土石

3.固

A 余固笑而不信也

B 固已怪之矣

C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D 自以为关中之地,崤函之固

E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相

A 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

B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C 则将焉用彼相矣

D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E 苏秦合纵,为六国之相

F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三)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四)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五)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第二段

1.作者参观石钟山的缘由是什么?

答:\'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得兴尉\'。

2.作者是怎样才有了独到发现的?

答:深夜泛舟江面。

3.作者的独到发现是什么?

答:石钟山得名是因为风水进出石洞缝穴发出的声音与钟声相似。

4.本段写了作者的两次\'笑\',你能说说他当时的心理吗?(讨论)

四.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 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 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 盖:表原因、目的

(二)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用法和含义

1.实

A 自以为得其实

B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C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D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2.绝

1.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噌吰如钟鼓不绝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及雠仇已灭,天下已定

7.长乐王回深父

8.暴秦之欲无厌

(五)分析赏读

1.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2.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3.\'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4.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五.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翻译背诵全文。

《石钟山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石钟山记》是一篇名文,历来选者、注者、论者甚众,因此各种教材版本都似乎对它割舍不下。它以一个“疑”字,一个“声”字贯穿全文,可谓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丝丝入扣,中心突出。它的语言初读起来是很平常的,但如果仔细研读,认真推敲,就会发现其中有丰富的内涵,很不平常。如前文对郦道元的“常疑之”、对李渤的“尤疑之”与后文对郦道元的“叹”、对李渤的“笑”,可谓是遥相呼应,用得极为准确与讲究,却丝毫不见雕琢之嫌。至于第二段景物描写极尽绘形绘声之生动鲜明的妙处,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它的文本魅力是非凡的。

但是,文章的魅力不仅体现在它那显而易见的优点中,其实也体现在人们对它的众说纷纭上。它的体裁(与普通山水游记的区别)、它对石钟山命名的结论以及“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有无”的看法,都是值得人们思考和议论一番的。

此文在新教材中又被编入,而且是被编入“山文化”系列中,我想,使“石钟山”和其它山一起作为人类审美理想或哲思的一种寄托而让我们去感受、去汲取教益,这可能是编者的用意吧。

不过《石钟山记》所能给我们的教益,应该不只是作者提倡目见耳闻,反对主观臆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也不只是石钟山夜景描写给我们带来的身临其境的享受,它更可以是在作者对前人的质疑中,我们对作者的质疑中所能培养出来的一种科学精神。

二、学生情况

我们普通高中的学生经过市重点、区重点和民办高中三层选拔后,被戏称为“第四世界”,学生语文基础很差,而且还缺乏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与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而且他们对文言文除了有一种畏惧感之外,更有一种误解,认为“文言文就是死记硬背”,所以对学习文言文向来是兴趣缺乏,更有甚者还会到深恶痛绝的地步。根据我们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课堂要求要做到面面俱到甚至是求全责备是不现实的。加上新教材内容多、课时紧,所以我们就要对一些内容进行大胆的舍弃,做到一堂课有尽量多的收获就可以了。

我这个班级的学生,在我一个多学年的训练下,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已经形成习惯,有一些学生也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有不少的同学是喜欢钻钻牛角尖的。我准备以“质疑”贯穿主要教学过程,就是考虑到了这一部分同学,我想让他们在“过把瘾”的过程中体会到“质疑”其实是一种非常严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将此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确立为:积累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确立为:在质疑中对苏轼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教法、学法以及理论依据

1、检查学生的预习这一步必不可少,这是由我们普通高中的校情、学情

决定的。我校的校情是:学生不住校,不晚修,教师无法了解学生课余的学习

情况。我校的学情是: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极差,教师要加强督促。加上新教材课时紧的特点,就更要教师把好预习关,提高预习效率。

2、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

精神。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布置、检查预习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探究来完成教学目标的。而在对文本的体验中,学习、感悟作者对前人的质疑精神和对作者进行质疑将是这节课的主旋律。

3、学习语文的一个重点是积累。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强调,并做好示范

作用。因此,我在本课的开头注重了文言知识点的积累,在拓展讨论部分注重了课外阅读的积累。

4、教学中的比较是一种智力技能,比较出真知。实践证明,比较学习法是一种掌握新知识、巩固旧知识、减少头绪、加深印象、深化理解的好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中安排了多处比较思考练习。

5、语文来源于生活,也必将运用到生活中。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

生活体验非常重要。因此,我在课堂后面安排了“谈自己的体会”的环节和写作训练,这既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同时也有助于他们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6、 语文学习要与时俱进,要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培养学生查资料的能力和习惯,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因此,我为有条件和有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互联网信息来拓展他们的视野。

《石钟山记》原文和译文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石钟山记教案 篇4

授课时间:

20xx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第2节

授课时间:

高一(13)班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及用法。

2、辨析特殊句式的现象并掌握其规律。

3、学习苏轼大胆质疑,重视实践的做法。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大意,辨析词类活用现象及一些特殊句式。

2、学习古人反对主观臆断、存疑必察的求实精神。

教学设想:

运用朗读、提问及讨论等方式让学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解决词类活用现象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善学善问的能力,力争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步骤:

一、复习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得出文章结构:质疑—————探疑—————结论(针对此结构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论证了一个道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中心句)

二、分析第一段(学生朗读并提出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状语后置;承接连词)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定语后置;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3、文章一开始讲“《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出焉’”。为什么作者不直接讲出来,而要引用《水经》中的话?是不是多余?(讨论后回答)

明确:作者引用书中的话比自己的话有力,同时说明石钟出确有其山;通过《水经》提出郦道元的观点,后面提出李渤的观点,两种观点提出来,有了比较,就为作者的质疑提供了基础,也为下文作者实地去考察提供了依据。(大家各抒已见,从各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思维很活跃,讨论也很热烈,很好!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探疑)

三、分析第二、三段(指名朗读)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名词活用作状语,从旁边)

2、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宏如钟鼓不绝。(状语后置)

3、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当:在某处,中流:河流的中央;古今词义辨析,中间是空的)

4、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像李渤那样不肯实地考察的人,养尊处优)

5、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溻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通志,知道;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句)

问:“噌宏”和“款坎镗溻”是什么声音?

明确:“水石相搏”的声音,两个象声词。

问:这些声音曾经给作者什么样的感觉?试从书上找出有关句子来。

明确:“舟人大恐”、“余方心动欲还”,这声音曾经让作者十分恐惧,

问:无射和歌钟是古代帝王用的十分有名的乐器,声音美妙动听,为什么作者把这些让他吓得魂不附体的声音比成仙乐一般美妙的声音呢?(讨论)

明确:①声音相似(为什么不干脆说像“钟”而非比成那么有名的乐器呢?)

②这与作者的心情有关,因为作者经历了那么艰险的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所以心里高兴,听这个水石相搏的声音就像乐器奏出的音乐一样美妙了

③这种高兴的心情表现在这一句的哪一个字上?

明确:笑

问:(大家前后翻翻,本文共有几处“笑”?)

明确:四处“笑”

①余固笑而不信也。(怀疑、否定的笑,笑“寺僧和小童”的行为,还笑他们和李渤的观点一样)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拟人)

③因笑谓迈曰。(高兴、欣慰、开心的笑,作者经过艰辛探索,终于找出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④而笑李渤之陋也。(嘲讽的笑)

问:苏轼为什么要嘲笑李渤?

明确:笑李渤没有深入实地去考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无”。对,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种重视实践的思想。

伸发问:李渤真的可笑吗?(学生讨论)

明确:我认为李渤不应该被嘲笑,因为他能够对郦道元的观点提出质疑,并且考证它,得出新的结论,这和苏轼同样可贵,而且苏轼笑李渤也是不对的,如果这样,后人也同样可以笑苏轼,因为在后人看来,苏轼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运用辨证的观点去思考)。

总结:学习《学习石钟山记》的目的并不在于评判谁是谁非,而在于学习苏轼这种不迷信旧说,大胆质疑,而且敢于探索,通过实践得出结论的精神。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书本上的东西,对于名人的观点,我们都不能看成一成不变的真理,要敢于质疑,并且去小心地求证,这就是《石钟山记》带给我们的启示。

问:大师质疑的精神在现实生活中难能可贵,大爱能不能举出一些敢于质疑的例子?

举例: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布鲁诺誓死捍卫“日心说”;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提出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家和革命家,他们这些思想都是一种很可贵的科学精神,我们在学习中同样要培养这种质疑精神,用胡适先生的话说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并且运用辩证的方法去作出尽可能正确的判断。

三、布置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质疑—————探疑—————结论

笑寺僧、小童的行为—————怀疑的笑

笑疑问的破解—————高兴的笑

笑李渤的不切实际—————嘲讽的笑

石钟山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品味本文抑扬顿挫的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板书:

对旧说质疑——实地考察中所见——结论

(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吰”之声→大石中的“窽坎镗鞳”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

2.教师将本文改成一篇说明文,学生听后再进行比较。进一步认识本文的特点。

改写如下: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②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③微波入之,涵滔澎湃,④有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⑤近港口处,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则多窍,与风水相吞吐,发为窽坎镗鞳之声,与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此山名之所由也。郦元注《水经》,但云⑥“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可谓⑦言之不详。⑧唐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自以为得之,其实悖矣。

说明:教师读的速度要慢一些。读前告诉学生,用铅笔划出书上的语句,并标上句子的序号。便于学生连缀成文。

从比较中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

①苏文的内容核心是说明性的,跟考察记相近。但作者把考察的内容跟记游结合在一起,不仅写了景物,也写了自己的心态,这就属于生动的说明了。由此可见,从基本性质来说,本文文体应定为考察记。

②作者的考察目的是补郦说之不足,破李说之陋。由此自然生发出“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的议论。

③文中的记叙成分只有“元本七年……所谓石钟者”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缘由的;描写成分只有“大石侧立……此鹳鹤也”这一小段,是为了说明考察之不易的。

石钟山记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辨析、积累文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理清的写作思路,辨析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把握通过记游揭示哲理的写法特征。

2、过程与方法:文言文是学生比较害怕的,但通过精心地层层设疑,能引导学生进行目的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质疑,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学会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把握写法特色,学习反对臆断,重视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难点:在质疑中对苏轼的评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

导入检测(幻灯)学生口头回答检查学生完成预习任务的情况(预习任务见附),积累文言知识。

提问:石钟山颇有名气,景色也不错(幻灯感受),要写“石钟山记”这样一个题目,按通常的写法,应怎么写?思考回答:描写山水景物初步体会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提问:本文怎样写的?回答出的大体思路:质疑——解疑——总结为具体感受文本做铺垫。

提问:质疑了什么?为什么质疑?有了疑问怎么做的?解答疑问后怎么总结的学生讨论回答

(见附的板书)进一步熟悉文本和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主旨,体会写法特色。

引入总结写法特色回答:通过记游揭示哲理进一步明确本文与普通山水游记的不同。

拓展:由体会作者的观点和作者对李渤的态度,导入对苏轼的质疑。

1、李渤真的可笑吗?

2、事情目见耳闻就可断定了吗?小组讨论,体会文中和《辨石钟山记》中体现李渤“目见耳闻”的文字,培养学生质疑精神

提问:苏轼对李渤的嘲笑是不应该的,他自己的结论也有问题,这是不是影响了同学们对他的评价?点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和“对李渤进行嘲笑是不对的,但他反对臆断,注重实践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引导学生对人或事物全面评价,一分为二地看待。

总结谈自己的体会培养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拓展:1、学生写作

2、提供互联网信息1、以“由苏轼的质疑说开去”为题列一份提纲;2、有兴趣和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登陆网络自己进行拓展学习。1、让学生学以致用。

2、满足不同层次和条件的学生对学习的要求。

附:

(一)预习、自学题:

1、借助老师提供的翻译,找出文中的活用字词和特殊句式;

2、对照文言词汇手册,总结“而”的用法;

3、整理作者的思路,体会的主旨;

4、读懂李渤的《辨石钟山记》。)

(二)、幻灯检测题:

指出下列句中“而”的用法:

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余固笑而不信也

下列有名词作状语现象的是

1、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A、得双石于潭上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

D、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E、今以钟磬置水中

(三)、幻灯板书:

郦道元:人常疑之

质疑

李 渤:余尤疑之

白天小童择乱石扣之

(固笑而不信也)

解疑 实地考察

莫夜以小舟泊绝壁下

(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

总结 不可臆断其有无

写的目的

5

O

M

石钟山记教案 篇7

(一)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二)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实词析疑:

鼓:①乐器。例。噌迫缰庸木。②击鼓;例:一鼓作气。③弹秦。例:令赵王鼓瑟。④鼓动、掀动。例:微风鼓浪。

是:①是。例:问今是何世。②正确。例:辨清是非。③这、这样。例:是说也。所在皆是也。

得:①得到、找得。例:得双石潭上。②能够。例: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③收获。例:此余之所得也。

遗:①遗留;例:先帝之遗德。访其遗踪。②遗失、遗弃。例:得遗金一饼。

鸣:①鸟叫。②一切物体发出声音。例;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固:①巩固。例: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②坚决。例:相如固止之。③本来。例:余固笑而不信也。

莫:①不要。例:莫用众人之广议也。②没有谁。例:莫不响震失色。③通暮(mù)。例:莫夜月明。

当①对、向。例:当窗理云鬓。②阻挡。例:豺狼当道。③抵敌。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④在。例:有大石当中流。

向:①去向。例:闻操已向荆州。②从前、刚才。例:寻向所志。与向之噌普呦嘤Α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就是说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标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这是很了不起的。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lǐ)   (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疲chēng  hóng)   罅(xià)   U坎(kuǎn kǎn)   莫(mù)   镗O(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的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这是作者的言论,它跟下文叙事有什么关系?(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__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五)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啤庇搿案T坎镗O”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石穴罅中的“噌啤敝声→大石中的“T坎镗O”之声→语迈作结。

4.检查背诵。

(六)讨论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

问:郦、李二说的不同点是什么?(郦说认为“水石相搏”而发声,李说认为潭石有声。)这意味着什么?(李说是对郦说的否定。)从寺僧使小童择石而扣之一事,能看出什么问题来?(说明信李说者多,俗见之误人。)

问:从这一段的内容来看,作者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问:作者对李说“尤疑”,为什么写小童扣石事仅用一句带过?(不值一驳。)试品味这句话的语气。(轻蔑、讥笑。)本段着重写声源,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还有什么作用?(证实郦说,正所以批李说。)本文不是游记,而是考察记,为什么要渲染绝壁下的阴森恐怖气氛?(唯其如此,故士大夫不至,而浅人之无知妄说遂行于世。)

小结:本段是为破疑案而写,作者对郦说是信中有疑(故结句是“古之人不余欺也”),疑既释而益信;对李说则是绝对否定。

(七)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强调实地考察,不盲从。)怎样的情绪?(坡公何尝不自得?然与李渤有别:李是臆断,坡公是以事实为据。)

补充问:有人说这句话中的“夜”字可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讨论此题不必涉及科学原理,而要着重探究作者的意图,其实“不肯”后暗含“如我之”三字,是坡公得意处。)

④“而陋者……得其实”--再次讥评李渤。上文评李渤只说事实,至此才出现一“陋”字,贬斥之意昭然若揭,何等笔力。

⑤“余是以记之……李渤之陋也”--卒章显志。

3.教师领诵。

4.检查背诵。

(八)比较、辨析。

1.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内容 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 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 先记游,后议论。 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 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石钟山记教案 篇8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关于“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课文听读、美读 正音 1.噌迫缰庸牟痪: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啤笨伪局械慕馐褪切稳葜由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说明: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课文整体把握(归纳各节要点) 结构小结: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 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第2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字词句分析 (一)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啤庇搿案T坎镗O”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啤敝声→大石中的“T坎镗O”之声→语迈作结。 相关字词: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三))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

石钟山记教案 篇9

《石钟山记》学案

一、文学常识:

1.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人,22岁和苏辙同中进士,谥文忠。曾任翰林学士,时人称苏学士;身为长子,人称苏长公,起弟苏辙人称苏少公。他在政治上主张慎重,反对王安石新法,但他历任地方官吏,对人民生计颇为关怀,卓有政绩。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在文学几个方面都有杰出贡献,在散文方面,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北宋名家;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开北宋一代诗歌的新风气;在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在文学理论方面,提出写文章要如“行云流水”的文艺观。其作视野广阔,风格豪迈,个性鲜明,意趣横生。由于屡遭贬斥,作品往往流露出达观放任,忘情得失的思想。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二、基础要点

1. 重点实词

① 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传播)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③空中而多窍(窟窿)

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④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用文字表述,记载)

2. 重点虚词

(1)而: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业,而况石乎?(递进关系,更)

②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志(承接关系,不译)

③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夜,而此独以钟名,何哉?(转折关系,可是)

④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并列关系,不译)

⑤徐而察之(修饰关系,地)

⑥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关系,因而)

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并列关系,并且)

⑧秦以城求壁而赵不许,曲在赵(假设关系,如果)

(2)焉:

①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在那里,句末语气词也可)

②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样子 )

③微波入焉(代词,相当于“之”,这,指代穴罅)

④如乐作焉(语气词,表陈述语气,不译

3. 古今异义

①自以为得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名词。今义:实际上,副词)

②空中而多窍(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③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古义:一种乐器;今义:计时器)

④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古义:支流的入口处;今义:可停泊大船的江海口岸)

④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古义:船工;今义:水军)

4.通假字

①扣而聆之(“扣”通“叩”,敲击)

②南声函胡(“函胡”通“含糊)

③至莫夜月明(“莫”通“暮”)

④汝识之乎(“识”通“志”,记住)

5.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坐着船)

②目见耳闻(目,用眼睛;耳,用耳朵)

③以小舟夜泊(夜,在夜里)

(2)名词活用做动词

①微风鼓浪(鼓,鼓动,吹动)

②而此独以钟名(名,取名、命名)

(3)动词的使动用法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

6. 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①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②余是以记之(介宾短语前置)

(2)定语后置

石之铿然有声者。

(3)介词结构后置句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而大声发于水上。

(4)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 )水中。(省略介词“于”)

②虽大风浪不能鸣( )也。(省略宾语“之”)

(5)判断句

①此世所以不传也。

②噌 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三、创新能力训练

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归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理为将,东向面朝吏,吏无敬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愿勿遣。”王曰:“毋置之,吾计已决矣。”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括即行,代廉颇之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1.对“身所奉饭者”、“所友者以百数”、“尽以与军吏”、“王以母先言”四句中加点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亲身 交友 赠给 由于 B.亲自 交友 分给 因为

C.亲身 结交 分给 由于 D.亲自 结交 赠给 因为

2.对“东向面朝军吏”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面朝向东,在早晨接见军吏。 B.赵括在东边,军吏在西边,赵括让军吏们来朝见。

C.赵括面向东朝见军吏们。 D.赵括面向东接受军吏的朝见。

3.对“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倘若有不称职的情况,我恐怕要受到牵连吧。

B.就是有不称职的情况,我能够不受到株连吗?

C.倘若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能够不受到牵连吗?

D.就是出现不称职的事情,我恐怕要跟着受株连吧。

4.从全文看,对赵括兵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不从实际出发,只会纸上谈兵。 B.赵括治军过于严厉而脱离了部下。

C.赵括只顾私利,不知体恤部下。 D.赵括不爱护部下,部下不肯出力。

石钟山记教案 篇10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 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 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 枹(fú) 铿(kēng) 磔磔(zhézhé) 噌吰(chēng hóng) 罅(xià) 窾坎(kuǎn kǎn) 莫(mù) 镗鞳(tāng tà) 识(zhì) 无射(wú 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五. 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2、完成课后练习,

原文: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文:

《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我正心中惊恐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噌吰的声音象击鼓敲钟一样不停。船夫非常害怕。我仔细地观察,原来山下都是石头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的深浅,微微的水波进入里面,冲荡撞击,便形成这种声音。

船划回到两山中间,快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中心,上面可以坐百来人,中间是空的,有很多窟窿,风吹浪打吞进吐出,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跟先前噌吰的声音互相应和,好象音乐演奏起来一样。我因而笑着对迈儿说:“你明白吗?发出噌吰响声的,那是周景王的无射钟,发出窾坎镗鞳响声的,那是魏庄子的歌钟。古人没有欺骗我们啊!”

事情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主观地推断它的有无,能行吗?郦道元见到和听到的,大概和我的见闻相同,可是说得不够详尽;一般做官读书的人又总不愿夜晚乘小船停靠在绝壁下面,所以没有谁能了解真相;而渔夫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口说出用笔写出来。这就是这座山(命名的真实原由)在世上没能流传下来的缘故啊。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我因此把上面的情况记载下来,叹息郦道元记叙的简略,而笑李渤见识的浅陋。

第一组的代表是课代表罗鹏,小组选他的理由是形象好,游客看到就会“赏心悦目”,这一解释博得满堂哄笑,罗鹏也红了脸。他首先向游客自我介绍,然后报了一天游程安排,在乘车前往景点的途中,他开始给大家讲解有关石钟山得名的看法,然后讲述了苏轼实地考察的经过,并赞扬了苏轼的精神,最后结合俞樾的说法,总结出现在对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讲解线索基本清楚,不过比较平淡,没有设计比较有吸引力的问题,重点在向游客灌输知识,气氛一般。

第二组是比较活跃的叶成龙同学,选他的理由是他理解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好,比较大胆,有亲和力。这一解释同样让大家感到有趣。叶成龙的开场比较轻松,先为大家唱了首歌,调动了大家的气氛,然后简要交代行程。他比较有点子,先提问:“有谁知道石钟山得名的相关典故,说出者有奖。”呵呵,这下在下面当游客的同学可炸开了锅,纷纷举手,并大声问奖品是什么?气氛一度高涨,叶不慌不忙,说礼物就是为大家争取到更优惠的午餐,好啊,同学们就象模象样的开始说,叶觉得比较混乱,就点名让“游客”说,大家就像学者一样较了真,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都讲了出来,这下好了,不需要导游再多说了。叶成龙最后补充说,哇噻,你们太厉害了,我看来快要下岗了啊,呵呵,大家对景点了解真是详细,我就老老实实的为大家跑腿好了。同学们大笑,我觉得他很灵活,能随机应变。比较像专业导游。

第三组是徐月薇同学,女生就是不一样,首先用甜美的笑容拉近距离,欢迎辞致过,就介绍行程相关景点,重点游览石钟山,她先不直接说此山得名的原因,而是绘声绘色的介绍了石钟山的特点,主要是根据俞樾的《春在堂笔记》中关于山洞的描写和苏轼夜泊绝壁之下的环境描写,并告诫大家晚上去玩千万要有一定的胆量,而且心脏病患者最好不要前往,逗的大家欢欣一笑。然后,根据介绍内容,她提问,谁能说出此山得名的原因,“游客们”就准确回答了,她又补充说明,其实此山的得名由来还是颇费一番周折呢,接着就介绍了《石钟山记》的相关内容,举出郦道元、李渤和苏轼俞樾的的观点,最后总结。她的讲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四组是何雨露同学,小组选她的理由是她文笔好,人也活泼大方。她也不负众望,向大家讲述了石钟山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和一位大人物的关系,然后介绍了苏轼,并说明了他途经此山的原因,让大家了解了有关苏轼的身世典故,然后赞扬苏轼的勇敢质疑考察的精神,并遗憾的解释苏大学士也没有最终全面概括此山得名的原因,最后为大家补充介绍了石钟山得名的科学解释,并提醒大家到景点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看看究竟与我们解释的观点是否一致。

把一节课完全交给学生,他们出色的表现让我暗暗惊奇,我真的忽略了他们的实力,开始时我还担心他们会推脱不做呢,没有想到,他们合作完成的这样好。我综合评定,给了叶成龙所在的第二小组90分,第三组88分,第四组86分,第一组85分。我觉得他们的表现都很好,如果作为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测评,他们都是优秀的。在一天的时间内,他们通力合作,能有这样的表现真的很难得。我相信他们课下的合作一定很成功。

通过学生们自己的互动,大家对课文的理解已经比较深入了。接下来就是我们一起把重点要掌握的文言知识点归纳总结,并点评文章的特色。这些工作我是在第三课时完成的,在要求大家背诵最后一段时,基本上没有人皱眉头,我说利用晚自习时间默写此段,大家都满怀信心的开始等待了。

总结这一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如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思路比较新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导游词的写作也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文体写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模式,促进了大家的合作,也减轻了学习的负担,降低了个体学习的难度,大家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合作中找到自信。

三:我自己敢于放手,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家在轻松、民主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

四:我没有抛弃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之后我及时带领学生落实知识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想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努力探索,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石钟山记教案 篇11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

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散文常用的修辞方法,这是本文重点掌握的内容;

加深了了解.这对他的作品有很深的影响.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教师示读课文,请学生注意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2.生读课文,继续了解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样的事,阐明了怎样的道理?

(2).请生按照以上问题,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加以回答.

3.再读课文,继续思考并讨论:

点,是怎样的观点?作者赞成他们的观点吗?请用原文回答.

--石头发音说.

对李勃说,"余尤疑之";

(2).那么,作者认为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是什么呢?请用原文回答.

"CENGHONG之声"与"KUAN坎镗TA之声"相应,"如乐作焉"

请生再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1).朗读全文,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1.听写生字词.

2.请生朗读课文,要求声音宏亮,吐字清楚,断句正确.

二.课文重点提示与难点的突破:

1.请生根据课文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全班订正.

2.找出课文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3.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现象,并指出活用类型.

⑴微风鼓浪--鼓,吹起,名词作动词.

⑵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舟,乘船,名词作状语.

⑶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目,亲眼;耳,亲耳,名词作状语.

⑷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动词的.使动用法.

4.讨论完成练习三,了解一现象.

5.讨论完成练习四,掌握宾语前置的规律.

宾语前置.这些句子在结构上有如下特点:

==============(      ) ----  ~~~~

6.完成练习五,掌握"而"的多种用法.

1.本文表达方式:

(2).讨论完成练习二,进行比较阅读.

共同点:即事明理,通过记游来发议论.与一般游记不同的是,它们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也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具体记游来阐发道理.

不同点:<游>文先记游山,后发议论,<石>文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夸张/拟人/引用/对偶等修辞句,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1.背诵全文;

2.完成同步训练各题.

雨作文


如果对“雨作文”感到好奇可以从下面的资料入手,我们从小就开始被要求写作文,写作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开阔一个人的眼界。要想提高作文水平,要多看书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学习写作文需要重点抓住哪几个点呢?

雨作文 篇1

暑假的一个下午,我正在写作业,天空突然乌云密布,天色也暗了下来,风也呼呼地刮了起来。只听得轰隆隆地一声巨雷响,把我吓了一跳。呆在屋里的我,非常沉闷,感觉有点透不过气来。

这时,只听到沙沙,沙沙,毛毛细雨从天而降,密密斜织着。小雨点轻轻地拍打在树叶上,树叶变得更加葱绿、油亮了;小雨点轻轻地拍打在小花小草身上,它们变得更加娇艳;小雨点轻轻地拍打在河面上,河面上泛起了一圈圈银色的涟漪;牛毛般的小雨点轻轻地拍打在荷叶上,它好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精灵在荷叶上不停地翻滚嬉戏;花针般的小雨点轻轻地拍打在田野里,庄稼都喝足了水,农民伯伯笑开了花。

转瞬间,毛毛细雨变成了倾盆大雨。听,那黄豆大的雨滴打在窗户上,滴滴嗒嗒,像是在演奏一段美妙的交响曲。看,那屋檐下,雨滴汇成线,多么像一条水帘呀。大雨落在马路上,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坑,调皮的孩子卷起裤角,冲进雨中,高兴地蹦啊、跳啊,水花四溅,把身上都打湿了,一个个都乐开了花,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过了一会,雨渐斩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五颜六色的彩虹,美丽极了。我打开窗户,把身子探出窗外,闻了闻窗外的空气,一股泥土的味道和花草的芳香传到我的鼻中,让我觉得很清爽。一阵凉风吹来,感觉特别舒服,人也变得精神起来。

雨作文 篇2

清晨,雨声把我从梦中唤醒。我来到窗边,发现一根根银线洒向大地,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的雨雾笼罩着大地。在毛毛细雨中,一把把五颜六色的大雨伞,像一朵朵花蘑菇在四处走动是格外的清新与和谐!

夏雨,就这样淅淅沥沥的下着,为大树增添了生机,为小草编织了绿毯子,一个个水滴落在枝干上,在树叶上唱歌,像一串串水灵灵的音符,为夏日的清晨谱写出了一支青春的歌。

小草们个个精神饱满,贪婪的喝着雨水,好像在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我迫不及待的穿好雨鞋来到雨中,我不停的踩着水花,一些调皮的雨滴轻轻的拍打在我的身上,凉丝丝的真舒服。

快看,小伙伴们已经开始了踩水比赛,小姑娘们都在水中舞蹈,像自己有魔力一样,他们的笑声是那样的动听,如清铃般美妙。

夏雨,就这样淅淅沥沥的下着,又像一位热心的小伙子,把自己清脆声带给了花朵,快看,花儿红着脸笑了。

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大,我抬头望向天空,像是在把自己的梦想播种在天上,让它生根,长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而自己变成一只快乐的小鸟在天空中飞翔

六月,是多么美妙的季节,而雨,是孩子们快乐的源泉!

雨作文 篇3

你喜欢下雨天吗?反正我喜欢。我喜欢聆听下雨时的滴答声,喜欢下雨天的朦朦胧胧,喜欢雨后大地万物的清新自然。

天气预报说这几天有雨,早晨起床我便趴在窗台上向外张望。今天果真没有看到太阳公公的笑脸。天灰蒙蒙的,一股潮湿的气息扑面而来。仔细一看,空中真的下起了毛毛细雨。

雨像丝娟一般又轻又细,浇灌着万物和大地,给农田里的庄稼痛痛快快地冲了个凉水澡。高大的树木在雨中兴奋地跳着舞,尽情地享受着雨的滋润。小河紧紧地把一滴滴雨珠抱进自己怀里欢快地流淌着。

雨越下越大,成千上万的雨滴好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从天空中急速地掉落下来,纷纷地砸在屋顶上,窗台上,大地上,好像是一位鼓手正疯狂地演奏着狂野的乐曲。虽然旋律反复无常,却让人百听不厌。

吃完饭,我和妈妈拿了一把雨伞去雨中漫步。一些调皮的雨点躲过雨伞的防御,轻轻地打在脸上、身上。裸露在外的双脚尽情的和雨水亲密接触着,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凉丝丝的真舒服。

漫步在细雨中,不经意地抬头,只见一把把五颜六色的雨伞,像一朵朵蘑菇云在四处飘荡着、忙碌着。真是一幅清新和谐的美丽画面呀!

你喜欢下雨天吗?反正我喜欢。

雨作文 篇4

雨,它很美丽。

乌云渐渐密集起来,像一张黑色的帘布遮住了蓝天。天气预报专家小动物们提前做着下雨前的准备:蚂蚁搬着粮食安家,蜻蜓低飞,捕捉食物

小雨滴已经按耐不住了,它急切地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便迫不及待地挣脱了乌云爸爸的怀抱,跳向了大地。千万滴雨点从天而降,如同千万条细线落下来。有的跳到了树枝上,与小树叶一起欢快地舞蹈;有的跳到了雨伞上,演奏着滴滴答答的乐曲;还有的跳到了小草上,顺着滑滑梯滑到了属于它的游泳池水坑里,漾起了阵阵涟漪,车辆驶过,便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仿佛是一个个小喷泉,把路边的行人都给弄湿了。

雨,它不仅滋润着世间万物,还是一位小小画师。它提着七色颜料桶,在景物上随心所欲地画画。它落到了树叶上,把树叶画得苍翠欲滴;它落到了花瓣上,把花瓣染得如同燃烧的火一样红。雨过天晴,大地上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在阳光的照耀下,落在万物上的水珠就像一个个珍珠,令人赏心悦目。太阳公公带着小雨点,把它们送回了云妈妈的怀抱里。它们等着、盼着下次需要它们的时候。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们只是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雨作文 篇5

雨,是十分常见的。但你是否有过认真的去观察它,去了解它。

雨,是多姿多彩的,是变化无常的。

春天,雨是温柔的。早晨起来,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天灰蒙蒙的,远处的景色在雾中若隐若现。雨像羽毛一样,轻轻的从天上飘落,落在屋檐上、窗户上,滴滴答答的响着。

乡村里、小路上,行人们撑着伞,慢慢的走着。落下的雨点溅起了水花,打湿了裤腿。田野里,农民们披着蓑,带着笠,在田野里插秧。望着这淅淅沥沥的小雨,脸上洋溢着笑容。一旁的空地上,孩子在闹着、玩着。他们披着雨衣,在雨中互相追、踩着水。而老人们,则在屋檐一下悠闲的坐着。他们聊着天,诉说着自己年轻时的趣事。

夏天,雨是多变的。它变化无常、来的快去的也快。有时,天还是晴朗。可不一会,就蓦然暗了下来,乌压压的云层弥漫在天际,遮住了阳光。隆隆的雷声也响起来,震天动地。

街上的行人加快了脚步,匆匆的走着。而小贩们,则赶忙收拾东西,嘴里咒骂着这场雨。当雨来临时,街上的人们仿佛被一阵风吹走了,全都消失了。

豆大的雨点从天而降,劈头盖脸的洒下来,在地上溅一朵朵花,不时出现的闪电照亮了天际。

当你匆匆的回到家时,却忽然发现,雨停了。天空依旧是那么晴朗、湛蓝。唯有湿漉漉的地面,是它曾来过的证据。

雨,是多变的。每一种雨,都蕴含着不同的情感。

雨作文 篇6

雨,是大自然馈赠给世界独一无二的礼物。

——题记

雨,在我的印象里,是浪漫和温柔的代名词,虽然有时她也会过分热情,甚至有些粗犷,用雨点狠狠地拥抱我,将我弄得像个“落汤鸡”。但,我却觉得这正是雨的魅力之所在,倘若她永远都是淅淅沥沥的,反而会让人觉得无趣了。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听雨,长大了,仍然如此。

每年春天,雨就像新生的婴儿,偷偷观察着这个多彩的世界。天空灰蒙蒙的,晶莹的小水珠俏皮地密密敲打在檐顶覆盖了些许青苔的石壁上,发出一连串“叮咚”的响声。雨点跳跃在石阶上的小水坑里,从中飘出无数的音符,奏成一首独一无二的属于大自然的曲子,时而快,时而慢。

到了夏天,雨就仿佛正值青春期的少女一般,脾气变得火爆起来。也许上一秒她还和颜悦色的,下一秒你还没反应过来,就不知为何突然脸色一变,气呼呼地将一盆水“哗”地全部泼在你的脸上,还伴随着刺眼的闪电和震耳欲聋的雷鸣,可再下一秒,她又仿佛撒完气,再次露出微笑。

至于秋天,雨在那时就已经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了。夜里,金黄的田野里,火红的枫叶上,宁静的池塘内,雨点静静地落在表面,从细长的稻叶上滑落,在散发着芳香的土地上溅起几颗晶莹的水珠。雨轻轻落在窗前,在人们熟睡之时带着丰收的芬芳悄悄地渗入人们满怀期待的心中。

秋雨,把她的甘甜大度地赠予每一寸土地,给世界以丰收的喜悦。一片片轻盈的雪花悄悄莅临人间,没有一丝预兆,就这么将轻飘飘地落在你的衣服上,手背上,脸颊上,温柔地亲吻着你。

仔细观察,你会由衷地赞叹,因为她是那么美丽动人。也许,仅仅一晚上的时间,第二天推开窗你便会发现整个世界都是一片白茫茫,静谧而又浪漫。

雨,你是那么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你用你的身体洗涤着万物的污垢,你用你的灵魂净化着人们的心灵。你因世界而存在,世界因你而美好,愿你在世间永远以洁净的姿态永存!

雨作文 篇7

雨美丽的精灵。你是大自然的仙子,幸福的源泉,雨,正是因为有你的陪伴,你的呵护,花草树木才能健康成长。雨,正是因为有你的到来,才能让蔬菜种子发芽、结果。雨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来了!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在悠闲地散步。忽然天顿时暗了下来,太阳不知哪里去了,四周寂静一片,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风起了,树上的叶子乱哄哄的摇摆,地上的小花、小草颤巍巍地笑个不停。我赶紧跑回屋檐下,因为我知道,这是大雨的先兆。

雨精灵到来了,豆大的雨点像断了线的珠子,不断的滴落下来。蜻蜓正要飞起跑回家中躲雨,但它的翅膀被淋湿了,它掉落下来,看到可怜的它,我真想去帮助它。我仰望着雨精灵,看着它优美、整齐的步伐,我的心被雨融化了。它落到屋檐上,在屋檐溅起了雨花,它落到小河里,打到了正在看雨景的小鱼儿头上,鱼儿缩了回去。雨越下越大,犹如千针万线把天空密密实实地缝合起来。雨精灵的步伐越来越大,仿佛随着一道滑梯从天宫滑落到人间。人们也匆匆躲避起来。雷伴随着雨轰隆隆地在云朵上跳舞。

雨慢慢地停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而来,真爽!太阳也出来了,泛着红色的光。雨过天晴,天空中绚丽着七色的彩虹,宛如七彩仙子,美极了!人们出来呼吸新鲜的空气,真舒服。大地、小河都变得干净了许多。小草也长高了不少,花儿也散发着清新地香气盛开了。小树在大树妈妈的呵护下,发出了小嫩芽。农民伯伯正在收割农物,蝴蝶、蜻蜓也飞在花香之上。小鱼儿跃出水面活蹦乱跳。小猫、小狗也被主人带出来悠闲地散步,一切都清新了!大自然也回归了它原来的容貌。

雨,你是大自然的仙子,幸福的源泉,雨你永远是美丽的精灵!

雨作文 篇8

一杯姜茶暖人心,薄雾细雨藏柔情。

——题记

都说“夜上海,雨桂林”,雾雨中的桂林山水确有一番别致美丽,可随时袭来的雨却令人无处躲避。

细密的雨滴,夹着刺骨的寒风一齐打在脸上,像用碎冰沙在脸上摩擦,揉出一片通红。父母的身影在蠕动着的长队伍中时隐时现。除了售票口,周围像样的现代建筑很少,极于寻求干燥的我,只能窝于一处木质屋檐下。寒气总想千万百计地侵入,来不及披上的围巾搁在车里,只剩单薄的衬衣勉强阻挡着。手已冻得颤抖,真的好冷,好冷。

屋檐下坐落着一个小摊。说是小摊,其实不过是一张略微倾斜的木桌,简陋地摆上一个茶锅,几沓纸杯罢了。守着小摊的,是一个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几岁,身后用打满补丁的被袄将一个小孩裹住背起。那小孩吐着舌头,睡得正香。

女子蜷着腿,用着平静的目光看着售票口前人来人住。她戴着一顶起球的毛绒帽,衣着也略显灰旧。她没有同年龄女子该充满的活泼青春,黄菜色的脸上不见青涩,仅剩沧桑。

茶锅里正冒着咕嘟咕嘟的热气,氤氲出空气中的一片姜香。哦,原来是姜茶。热腾腾的蒸气打破了冷空气对我的隔绝,奢侈的温暖靠近全身。眼巴巴地望着那一锅姜茶,无奈身无分文,也只能作罢。

不时有几个中年人过去询价。但都以摆手摇头的方式结束,原因是“姜茶太贵”。女子望着那写着“两元一杯”的塑料纸板,无奈地讪笑着。我注视着她侧脸的尴尬,她也突然转过头来注视我。这一对视,才发现她的双眸是多么清澈,透着沉默的坚强。

不知何时被她看透我冰冷的窘迫,她递来一杯姜茶。我拒绝不过,只好接下。女子笑着说:“快,别冻坏了,喝一杯暖身子吧。”她的声音是多么清脆,透着无畏的乐观。暖暖的姜茶赋予了全身不寻常的活力,热气慢慢帮我织着围巾,围住身边易散的温暖,努力地吸附着未干的水汽。

姜茶固然好喝,可即使在冷风中坐了那么久,她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杯。她并不富有,却无比大方。

雨停了。迷雾下的漓江披了一层神秘的白纱,变得更加耐人寻味。我乘着竹排走了,忘不了的是她的笑,她亲手熬煮的姜茶,亦有她慷慨施予的善良。

文章来源:http://m.swy7.com/a/5177275.html

更多
L

猜你喜欢

更多
N

最新更新

更多
H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