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栏

×
申请书 > 入党申请书 > 导航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优质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集合的概念》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1

1.1集合-集合的概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1.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

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

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

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

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五、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略)

总结: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希望上面的高一数学教学设计,能受到大家的欢迎!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能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2.会根据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3.会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一、预习检查

1.完成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开口方向

2.求抛物线的焦点坐标和准线方程.

3.求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二、问题探究

探究1:回顾抛物线的定义,依据定义,如何建立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探究2:方程是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吗?试将其与抛物线的标准方程辨析比较.

例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焦点在直线上,求抛物线的方程.

例2.已知抛物线的焦点在轴上,点是抛物线上的一点,到焦点的距离是5,求的值及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准线方程.

例3.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轴,它与圆相交,公共弦的长为.求该抛物线的方程,并写出其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三、思维训练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上的点到该抛物线的焦点的`距离为6,则点的横坐标为.

2.抛物线的焦点到其准线的距离是.

3.设为抛物线的焦点,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则=.

4.若抛物线上两点到焦点的距离和为5,则线段的中点到轴的距离是.

5.(理)已知抛物线,有一个内接直角三角形,直角顶点在原点,斜边长为,一直角边所在直线方程是,求此抛物线的方程。

四、课后巩固

1.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2.抛物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为,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3.已知抛物线,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为,则.

4.经过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为.

5.顶点在原点,以双曲线的焦点为焦点的抛物线方程是.

6.抛物线的顶点在原点,以轴为对称轴,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被抛物线所截得的弦长为8,求抛物线的方程.

7.若抛物线上有一点,其横坐标为,它到焦点的距离为10,求抛物线方程和点的坐标。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在中学数学的始终,概念是数学的基础,概念性强是函数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只有对概念作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中对函数概念理解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其它知识的学习,所以函数的第一课时非常的重要。

2、 教学目标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 教学知识目标:了解对应和映射概念、理解函数的近代定义、函数三要素,以及对函数抽象符号的理解。

(2) 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培养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3) 德育渗透目标:使懂得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目标确立的依据:

函数是数学中最主要的概念之一,而函数概念贯穿整个中学数学,如:数、式、方程、函数、排列组合、数列极限等都是以函数为中心的代数。加强函数教学可帮助学好其他的内容。而掌握好函数的概念是学好函数的基石。

3、教学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

教学重点:映射的概念,函数的近代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映射的概念,函数近代概念,及函数符号的理解。

重点难点确立的依据:

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抽象性都比较强,要求学生的理性认识的能力也比较高,对于刚刚升入高中不久的来说不易理解。而且由于函数在高考中可以以低、中、高挡题出现,所以近年来有一种“函数热”的趋势,所以本节的重点难点必然落在映射的概念和函数的近代定义及函数符号的理解与运用上。

二、教材的处理:

将映射的定义及类比手法的运用作为本课突破难点的关键。 函数的定义,是以集合、映射的观点给出,这与初中教材变量值与对应观点给出不一样了,从而给本身就很抽象的函数概念的理解带来更大的困难。为解决这难点,主要是从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意识,运用引导对比的手法,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反复比较几个概念的异同,使真正对函数的概念有很准确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和学法

教学方法:讲授为主,自主预习为辅。

依据是:因为以新的观点认识函数概念及函数符号与运用时,更重要的是必须给学生讲清楚概念及注意事项,并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这样才能使函数的概念及符号的运用在学生的思想和知识结构中打上深刻的烙印,为能学好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法:四、教学程序

一、课程导入

通过举以下一个通俗的例子引出通过某个对应法则可以将两个非空集合联系在一起。

例1:把高一(12)班和高一(11)全体同学分别看成是两个集合,问,通过“找好朋友”这个对应法则是否能将这两个集合的某些元素联系在一起?

二. 新课讲授:

(1) 接着再通过幻灯片给出六组学生熟悉的数集的对应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它们的共同性质(一对一,多对一),进而给出映射的概念,表示符号f:a→b,及原像和像的定义。强调指出非空集合a到非空集合b的映射包括三部分即非空集合a、b和a到b的对应法则 f。进一步引导判断一个从a到b的'对应是否为映射的关键是看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通过对应法则f在b中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元素与之对应。

(2)巩固练习课本52页第八题。

此练习能让更深刻的认识到映射可以“一对多,多对一”但不能是“一对多”。

例1. 给出学生初中学过的函数的传统定义和几个简单的一次、二次函数,通过画图表示这些函数的对应关系,引导发现它们是特殊的映射进而给出函数的近代定义(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使得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之对应则这样的对应叫做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它包括非空集合a和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并说明把函f:a→b记为y=f(x),其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或f(x))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 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

并把函数的近代定义与映射定义比较使认识到函数与映射的区别与联系。(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再以让判断的方式给出以下关于函数近代定义的注意事项:2. 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

3. f表示对应关系,在不同的函数中f的具体含义不一样。

4. f(x)是一个符号,不表示f与x的乘积,而表示x经过f作用后的结果。

5. 集合a中的数的任意性,集合b中数的唯一性。

66. “f:a→b”表示一个函数有三要素:法则f(是核心),定义域a(要优先),值域c(上函数值的集合且c∈b)。

三.讲解例题

例1.问y=1(x∈a)是不是函数?

解:y=1可以化为y=0*x+1

画图可以知道从x的取值范围到y的取值范围的对应是“多对一”是从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映射,所以它是函数。

[注]:引导从集合,映射的观点认识函数的定义。

四.课时小结:

1. 映射的定义。

2. 函数的近代定义。

3. 函数的三要素及符号的正确理解和应用。

4. 函数近代定义的五大注意点。

五.课后作业及板书设计

书本p51 习题2.1的1、2写在书上3、4、5上交。

预习函数三要素的定义域,并能求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函数(一)

一、映射:

2.函数近代定义: 例题练习

二、函数的定义 [注]1—5

1.函数传统定义

三、作业: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理解集合的概念,知道常用数集的概念及记法

(2)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3)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教学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集合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 在小学数学中,就渗透了集合的初步概念,到了初中,更进一步应用集合的语言表述一些问题 例如,在代数中用到的有数集、解集等;在几何中用到的有点集 至于逻辑,可以说,从开始学习数学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基本的逻辑知识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也是认识问题、研究问题不可缺少的工具 这些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也是本章学习的基础把集合的初步知识与简易逻辑知识安排在高中数学的最开始,是因为在高中数学中,这些知识与其他内容有着密切联系,它们是学习、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 例如,下一章讲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就离不开集合与逻辑。

本节首先从初中代数与几何涉及的集合实例入手,引出集合与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 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还给出了画图表示集合的例子。

这节课主要学习全章的引言和集合的基本概念 学习引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学习本章的意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 在开始接触集合的概念时,主要还是通过实例,对概念有一个初步认识 教科书给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 ”这句话,只是对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说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简介数集的发展,复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与和数;

2、教材中的章头引言;

3、集合论的创始人——康托尔(德国数学家)(见附录);

4.“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5.教材中例子(P4)

二、讲解新课:

阅读教材第一部分,问题如下:

(1)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2)有那些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由一些数、一些点、一些图形、一些整式、一些物体、一些人组成的.。我们说,每一组对象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或者说,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也简称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定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的概念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集合(简称集)

(2)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2、常用数集及记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 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 记作Z ,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 记作Q ,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 记作R

注:(1)自然数集与非负整数集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 记作N*或N+ Q、Z、R等其它数集内排除0的集,也是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3、元素对于集合的隶属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4、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5、⑴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⑵“∈”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三、练习题:

1、教材P5练习1、2

2、下列各组对象能确定一个集合吗?

(1)所有很大的实数 (不确定)

(2)好心的人 (不确定)

(3)1,2,2,3,4,5.(有重复)

3、设a,b是非零实数,那么 可能取的值组成集合的元素是_—2,0,2__

4、由实数x,-x,|x|, 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 A )

(A)2个元素 (B)3个元素 (C)4个元素 (D)5个元素

5、设集合G中的元素是所有形如a+b (a∈Z, b∈Z)的数,求证:

(1) 当x∈N时, x∈G;

(2) 若x∈G,y∈G,则x+y∈G,而 不一定属于集合G

证明(1):在a+b (a∈Z, b∈Z)中,令a=x∈N,b=0,则x= x+0* = a+b ∈G,即x∈G

证明(2):∵x∈G,y∈G,

∴x= a+b (a∈Z, b∈Z),y= c+d (c∈Z, d∈Z)

∴x+y=( a+b )+( c+d )=(a+c)+(b+d)

∵a∈Z, b∈Z,c∈Z, d∈Z

∴(a+c) ∈Z, (b+d) ∈Z

∴x+y =(a+c)+(b+d) ∈G,

又∵ =且 不一定都是整数,

∴ = 不一定属于集合G

四、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元素、属于、不属于)

2、集合元素的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常用数集的定义及记法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5

学情分析:

前面两节(曲边梯形的面积和汽车行驶的路程)课程的学习为定积分的概念的引入做好了铺垫。学生对定积分的思想方法已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定积分的概念、几何意义及性质

(2)过程与方法:在定积分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探索提升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定积分概念形成的背景,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定积分概念形成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曲边梯形的面积 :

变速运动的路程:

归纳解决曲边梯形面积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共同特征:第一,都通过“四步曲”——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来解决问题;第二,最终结果都归结为求同 一种类型的和式的极限。

结合已学的相关知识基础学习新概念。

二、新课讲解

1.定积分概念

如果函数在区间上连续,用分点将区间等分成个小区间,在每个小区间上任取一点,作和式当时,上述和式无限接近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叫做函数在区间上的定积分,记作,即

2.定积分概念的理解

(1)关于区间分法。对区间的分割应该是任意的,只要保证每一小区间的长度都趋向于0就可以了。

(2)关于的取法。在定积分的定义中,规定是第小区间上任意取定的点,这主要是考虑到定义的一般性,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或计算定积分时,可以把都取为每个小区间的左端点或右端点,以便于得出结果。

(3)定积分中符号的含义:叫做积分号,分别叫做积分下限和积分上限,区间叫做积分区间,函数叫做被积函数,叫做积分变量,叫做被积式。

定积分的值与积分变量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即有。

(4)定积分的含义(与不定积分的区别):是一个和式的极限——是一个确定的常数;是的全体原函数——是函数。

详细剖析新概念,让学生透彻理解。

3.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1)学生在回顾前面两个实例的基础上做出回答:

1.5。1中曲边梯形面积:

1.5。2中汽车在这段时间经过的路程:

(2)探究(课本52页):如何用定积分表示位于轴上方的两条曲线与直线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

结合图形,回忆前两节的两个实例讲解,学生容易接受。

例1 利用定积分的定义,计算的值。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定积分的定义,熟悉计算定积分的“四部曲”,注意引导学生选取为特殊点以便于计算。)

4.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由于没有学习极限相关知识,教学中,不要求学生证明这些基本性质,可帮助学生从几何直观上感知。

例2:计算定积分

分析:利用定积分的性质(1)、(2),可将定积分转化为,利用定积分的定义分别求出,,就能得到定积分的值。

此例可以说明定积分性质的应用。

三、练习

①计算的值,并从几何上解释这个值表示什么。

②利用定积分的定义,证明,其中均为常数且。

③试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说明的大小。

进一步熟悉定积分的概念。

进一步熟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四、课堂小结

定积分的定义,计算定积分的“四步曲”,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定积分的性质。

归纳,小结本节的知识。

练习与测试:

(基础题)

1.函数在上的定积分是积分和的极限,即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2.定积分的值只与______及_______有关,而与_________的记法无关 。

答案:被积函数,积分区间,积分变量;

3.定积分的几何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介于曲线,轴 ,直线之间各部分面积的代数和;

4.据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则

5.将和式极限表示成定积分

(1)解:

(2)其中解:

6.利用定义计算定积分

解:在中插入分点,典型小区间为,小区间的长度,取,取即。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教案 篇6

一、规划准备

《乡土中国》共14章,共开设4节导读课。在开设导读课之前的两周,布置全班学生通读全书。在正式开设导读课的第一周前,要求学生阅读前3章;第二周前要求学生阅读4~8章;第三周前要求学生阅读9~11章;第四周前要求学生阅读12~14章。

学习任务一是摘抄各章的论点句;二是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现每一章的行文结构。每周开设导读课时,要求学生展示前一周的优秀读书笔记和思维导图成果,进行阅读指导并布置下一周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或活动。

二、目标任务

(一)基本目标

1、了解作为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感受费孝通身上体现出的知识分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究乡土社会的特点,探索社会发展的途径。

3、通过阅读,引发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当代文化的关注。

(二)高级目标

1、培养逻辑思辨能力。能具体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

2、培养联系现实、学以致用的能力。能活学活用,运用阅读过的理论来分析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并能进一步通过探讨,思索问题的本质和可能的解决途径。

3、培养学生解读论述类文本的能力。

4、兼顾对语言品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厘清结构,明确概念

一、导读内容

开课前一周,要求学生阅读:“重刊序言”“后记”“附录”及前3章(“乡土本色”“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二、导读过程

1、现象导入,增加兴趣

(1)中国为什么会出现“春节回乡潮”现象?

参考示例:春节返乡热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在心灵上的呼唤。因为乡情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永恒主题,也是中华民族所独具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帝王将相还是庶民百姓,都无法摆脱衣锦还乡、荣归故里和饮水思源、叶落归根的传统观念。每到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的节日,国内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不管是穷乡僻壤还是天涯海角,都要回归故土。

(2)请同学讨论什么是“北漂”。

参考示例:北漂,也称北漂一族,特指来自非北京地区的、非北京户口(即传统上的北京人)的、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人们(包括外国人,外地人)。因为这部分人大多是怀揣梦想离开故土,在底层辛苦劳作,户口解决不了,住房只能租住,不能最终成为北京普通市民,绝大多数人不能在北京扎根,只能漂着。其自身也因诸多原因而不能对北京有更多的认同感,故此得名。

2、三个任务,明确阅读方向

任务一:略读“重刊序言”“后记”,了解此书的写作背景、学术范围、成书目的。

任务二:浏览“目录”,了解此书基本内容或概念。

任务三:略读“附录”,了解作者的学术经历,明确作者对自己学术研究的评价,以及此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

(完成任务时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形式)

3、两个活动,师生讨论

活动一:

以小组为单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前3章的结构提纲,归纳各章主旨,并分析3章之间的联系以及这3章在全书中的地位或作用。

师生明确:

(1)前3章思维导图参考

第1章《乡土本色》在全书中起到对乡土中国性质的概述的作用。此章17段之间的关系: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两章中材料和观点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论证逻辑思路:

(2)前3章主旨、联系及作用

第1章主旨:乡土社会的本色是土气,由此产生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社会模式。

第2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面对面社会,在空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第3章主旨:乡土社会是熟悉社会、安定社会,在时间角度看不需要文字。

前3章的联系:乡土社会土气的本色决定了其不需要文字的文化特点。

前3章在全书的地位或作用:前3章是全书论证的起点、基础。

活动二:

阅读前3章,理解“乡土社会”这一概念。

(1)理解概念的方法

第一步,应抓住论点句归纳推断;

第二步,通过引用材料理解概念;

第三步,借助对比概念参照比较;

第四步,采用演绎佐证法反思检查概念的完整性、准确性等。

(2)理解“乡土社会”

第一步,“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论点句)

推断:“从基层上看去”,言下之意,“乡土性”只是中国社会的整体特征的一部分,并且乡土性是针对“中国社会”而言,并非仅仅针对中国乡村社会而言。

可见,从空间上看,“乡土社会”不仅包括农村。

第二步,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是受条件限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征之一。(引用材料)

此则材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乡土社会”的不流动性。

第三步,“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化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对比概念)

可见,从时间维度上看与“乡土社会”相对应的应该是“现代社会”。

第四步,概念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这个概念的`含义,即该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所特有的属性。概念的外延就是指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对象的范围。(演绎佐证)

所以“乡土社会”这一概念的内涵应该包括其经济、政治、文化、伦理等方面特征。而前3章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阐述仅仅包含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部分特征,因此,关于“乡土社会”概念的界定需要完善补充。

三、作业布置

布置第二周前的阅读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活动

1、阅读内容:阅读4~8章。

2、学习任务及活动。

任务:精读重点段落,理解核心概念,总结归纳“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概念的内涵,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学习成果。

活动一:从阐释“乡土中国”性质的角度,绘制4~8章的思维导图,看看4~8章会产生怎样的分类结果,并说明理由。

活动二:任选这五章中的一章,分析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

任选这五章中的一章,分析语言文字的特点。

【课堂跟踪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乡土本色

费孝通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那些被称土气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种地的人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土地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习”是陶炼,“不亦说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我们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时的可靠性。

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我读《论语》时,看到孔子在不同人面前说着不同的话来解释“孝”的意义时,我感觉到这乡土社会的特性了。孝是什么?孔子并没有抽象地加以说明,而是列举具体的行为,因人而异地答复了他的学生。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

1、下列对“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乡民是中国社会的基层,他们以种地为基本生存方式,从土地中获取生活资源,因此与土地分不开,为土地所束缚。

B、人与人在空间排列上的不流动性,造成乡土社会里乡民个体之间彼此的孤立与隔膜,所以才有三家村式的微型村落的存在。

C、乡土社会里的个体为了谋生这一共同目标,分工协作,有机地聚合在一起,形成没有陌生人的“熟人”社会。

D、无论是生活的环境还是所接触的人物,对乡民而言都是生而与俱,再熟悉不过的,于是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的能力。B项,“个体之间”表述错误,原文是“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同时,“因果关系”于文无据。C项,“为了谋生”表述错误,第四段中“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表明乡民聚合是无目的的。D项,“他们选择固守乡土,终老于斯”的原因分析不当,应该是“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生活在乡土社会的人们,彼此之间相互了解,没有隔阂,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

B、依附于土地的乡民从小习得礼俗,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所以对他们来讲“从俗即是从心”。

C、乡民之间的交往是基于彼此的熟悉和信任来进行的,法律不是调节乡土社会中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基本依据。

D、乡土社会的信用产生于对一种行为规矩熟悉到不加思索的可靠性,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

解析:选C。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相比现代社会,更容易获得一种从心所欲的自由”说法有误,原文说的是“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没有隔阂”表述错误,原文提到“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表明并不是没有隔阂。B项,“与周围的人都熟如亲人,因为大家感情深厚”于文无据。D项,“这种信用远胜于法理社会中的一纸契约”于文无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土社会实际上就是熟人社会、礼俗社会,而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法理社会,两者的人际交往原则有别。

B、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联系。

C、乡土社会中,人们从熟悉里获得的认识是个别的。《论语》中孔子因人而异地解释“孝”,能让我们体会到这种特性。

D、在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原有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暴露出弊端,“土气”一词因而有了贬义。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偷换词语,造成语意错误。原文倒数第二段中说“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文章来源:http://m.swy7.com/a/5241792.html

更多
L

猜你喜欢

更多
N

最新更新

更多
H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