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我们的步伐了解更多有关“绝句教案”的知识,请您查看以下必要信息。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制作自己的教案和课件,但是教案和课件中的知识点要设计得恰到好处。教案需要注意到不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
一、知诗人,解题意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他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杜甫。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杜甫的诗----绝句。(板书课题,齐读)教学生字:绝。(观察生字的结构、偏旁,说说书写注意点。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一起书空、描红)。
(二)简介作者。
杜甫晚年,住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旁。这一天,风和日暖,天朗气清,他闲坐在草堂里,透过窗口和门口欣赏外界的景物。把他所看到的美景写成了这首《绝句》
(三)简介绝句
绝句由四句组成,有严格的格律要求。
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今天学习的这首,每一行有七个字,称为七言绝句。
(四)检查预习情况,出示生字词。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一)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二)师范读,注意听老师读诗的节奏。
(三)指名朗读,注意节奏。
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勒了一幅怎样画面?
(四)学习生字
出示诗中有两个多音字-----行、泊先读准这两个字在诗句中的读音:一行[háng]白鹭上青天。门泊[bó]东吴万里船。再读它们的另外一个音,给它们分别组个词。师总结:碰到多音字,我们要学会辨别,在不同的句子中读准它们的音。再来读这两句诗,把字音给读准了。
(五)读诗句。
扫除生字障碍后学生再读古诗、指名读、小组读。这首古诗描写了哪些景物呢?(生讨论,自由表达)借助课件一一介绍。黄鹂鸟:也叫黄莺,羽毛黄色,嘴淡红色,喜欢在春天里鸣叫,叫的声音很好听。白鹭也是一种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千秋雪:很长很长时间里不融化的积雪。万里船:从很远很远地方来的船只。
同桌互读,全班读。
三、想意境,悟诗情
(一)播放意境图一:春天来了,新绿的柳树上两只黄鹂在唱歌。
1.如果把诗配上画,应首先画什么?(黄鹂)
2.诗中那活泼可爱、小巧玲珑的黄鹂鸟儿在什么地方呢?(柳树间)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可见此时正是早春时节,那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做什么?(鸣叫)
3.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4.这黄鹂叽叽喳喳的叫着,好像在说些什么呀?(学生想象说话)活泼可爱的黄鹂鸟在翠绿的枝头歌唱,这是诗人看到的近景。
让我们用欢快的语调读第一句诗,注意节奏。
(二)播放意境图二:一行白鹭轻盈地飞向蓝天。
1.诗人正陶醉于黄鹂悦耳的'鸣叫声中,忽然眼前掠过一道白色的弧线,你们猜猜这白色的弧线是什么?
2.理解“青天”:同学们,我们刚学过《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拉萨天空的颜色。——“蔚蓝、瓦蓝、湛蓝”,是啊,诗人生活的那个时代天空就像拉萨的天空这么蓝。在诗人的笔下,这样的天空就叫做——青天。
指名说诗句意思。
3.齐读诗句。
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这是诗人看到的远景。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读出画面的美来。
(三)体会诗境
1.你找到了诗中的表示颜色的字吗?
2.练习说话。
诗人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特征,仿佛有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这美好的画面。大家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3.齐读一,二句。
同学们描绘得真美啊,让我们把一、二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四)播放意境图三:推开窗子,远方有雪山。
1.美丽的景色让人陶醉,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时他一抬头,却又被另一处景物所吸引,是什么?是远处的西岭雪山
2.交流:对这句诗,你的心中有什么疑问吗?谁能帮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窗含:要想理解这两个字啊,我们不妨来体会一下作者是站在哪儿在看外面的世界。(生:窗前。)我们透过窗儿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你透过窗子看到了什么?(生根据自己所见表达)
真是一幅美丽的画,这幅画还有画框呢!
这画框是什么呀?(窗框)[体会:这美妙的景色就好像是镶嵌在窗框中的一幅画。]孩子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经常去看看窗外千变万化世界,你会看到很多美好的画面。(教师出现三幅镶嵌在窗框中的美景)(出示窗框中雪景)这样说来,这岷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就像是镶嵌在草堂窗框中的一幅画。
3.指名说第三句意思,读诗句。
(五)播放意境图四:江边停泊着船只。
1.交流:你知道江边停靠的船只是从哪里开来的呢?它们已经行走多远呢?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呢?
2.(东吴)东吴是三国时期孙权在江苏一带建立的政权,所以东吴指江苏一带的地方。而杜甫是在四川成都,真是千里迢迢而来。诗中用一个词---万里。“万里”---路途遥远。
3.生说诗句意思?
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齐读三、四句诗。
4.第三,四句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我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四、背诵古诗
回顾全诗,诗人向我们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指名说全诗意思。
自由背诵古诗。指名背诵。齐诵。
五、迁移运用
这首诗除了抓住景物特点来写,还运用了一种修辞手法,叫作对偶。诗圣杜甫还写过很多诗,我们再来看他写的另外一首《绝句》。出示课件。
六、课堂练习
青天:
千秋:
泊:万里船:含:
七、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你想象中的画面。
我们知道,学习古诗只把诗句的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是不够的,还应该怎样学?
1、回忆学法。
说说我们以往学习古诗的要求。(揭示学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
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诵诗句、背诗文。)
2、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书后的注释或你自己的工具书,自读诗句,了解诗意,体会诗中
作者的思想感情。
3、合作学习。
(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有好些同学有很好的学习习惯,能在书上批注,在圈划,在思考。咱们古人就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现在经过你刚才的自学,你一定有很多收获,或许也有一些疑问吧。没关系,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解决。
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与同学共享你的学习收获;也可以恳请同学帮助你解决刚才自学中的疑难问题。
4、汇报交流。
告诉大家你读懂了那些内容。(结合课后的注释,说说自己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说的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
①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教师鼓励、点拔读诗方法。
②结合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
5、刚才好多同学都能抓住关键的字词,来理解诗句的意思。这种学习方法很值得大家学习。现在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6、现在你了解陆游逝世前最牵挂的是什么了吗?(祖国何时能够统一这一件大事,其实这也是陆游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
7、小结:是呵!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胜利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感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谁愿意用你自己体会到的感情来诵读这首诗?
①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练习有感情朗读。师给学生配乐朗读。
②生练习背诵诗句,师配乐。
(一)通过直观观察及朗读来体味诗歌所反映出来的作者情感。
(二)通过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来体味作者情感,使同学了解诗歌鉴赏的要点。
1、分析动词入“情”
鸣:①请同学找出能够形容鸟叫的词语并归为两类。
②创设情境表现黄鹂的存在状态
上:①如果用“冲”字代替会改变什么?
②概括理想中的“上”这个动作
小结:表现了初春景色宜人和诗人喜悦的情怀。
含:引导得出“含”字所表现的诗人情感。
泊:通过此字体会作者思绪。
小结:写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欲架舟重游江南的愿望。
2、分析形容词入“境”
可以根据四个形容词制成四幅图画,在引导学生给四幅画命名、调配画面色彩的同时体会作者情感。
3、分析数词入“趣”
用对比法使学生看到数词的作用。
黄鹂加上两个,成对出现,当然就雌雄合鸣,具有喜庆意味,气氛就融合协调了。
白鹭加上一行,就写出了白鹭成行起飞的特征,令人更感到真实而富韵味。
雪而千秋,言其积累之年深日久,可见西岭之高寒。(时间)
船而万里,言其来程之遥远,重游江南之思绪,越迁越长了。(空间)
总结:一鸣一上,近景清脆,远景悠扬,一收一放,远大的要收回来,近处的却放出去。在空旷辽阔的画面中,雄浑博大的境界出来了。
教学目标:
含、岭、泊、吴”这几个汉字,会写八个汉字。
2、感情朗读这首古诗,感受春天的明媚色彩,感受诗人杜甫的愉悦心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背诵导入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揭题:这节课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绝句,指名读
绝句。
4、了解诗人杜甫:又称“诗圣”,在成都待过,那儿有“杜甫草堂”,此诗是战争平息后重回成都写下的,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
二、自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同桌互相帮助纠正
2、指名展示读,倾听,纠正
3、齐读
三、学习诗句,朗读感悟
(1)
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
2、边读边想像:
在蓝天的映衬下,黄鹂、白鹭、翠柳、青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描述:两个黄鹂唉翠绿的柳枝上欢快地鸣叫,一行白鹭轻盈地飞上了蓝蓝的天空,这一切显得多美啊!
3、看到这样的景色,此时诗人杜甫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4、是的,他被这生机勃勃的春景深深地感染了,内心充满了愉悦。
5、朗读体现
(2)
万里船
2、为什么会看到千秋雪?
(诗人通过自己的窗户望去,正好是著名的西岭雪山,山顶上的积雪长年不化,诗人形象地叫做千秋雪)
3、要开往远方的船只,静静地停靠在诗人的家门口,理解:停泊
4、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像一幅画一样出现在诗人的窗前,即将远航的船只静静地听在门边,一切是那么美好!
理解:没有战争,人们和平地生活,让他快乐而欣慰,经历了战争之苦的杜甫,看到草堂内外一片美好的春光,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5、朗读体现
6、试着背诵
四、总结延伸: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走进更丰富、更奇妙的大自然呢!
五、指导写字
六、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一个困惑,不知道从何下手,试着能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感悟,似乎又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但教师的引又显得特别束手无策,一讲总是会忍不住将学生该说的也说了。本课教学下来,有这样几点感受:
体会情感,但介绍过多、过细,学生易游离于书本。
想象、语言进行有机联系,用自己的话讲通顺、讲明白即可。有些学生一字一句地按照诗句去理解,反而不能让诗意明白。这点要及时地纠正和指导;
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放开手让学生大量阅读和背诵经典古诗,既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感,又能潜移默化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何乐而不为呢?
教材说明:
《绝句》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诵读。《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学会生字。
2、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设计理念: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教材说明: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古诗内容。
教学策略: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1、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引导学生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可以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生字:要想走进杜甫的古诗,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可美。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花中带有古诗中要求认识的生字。在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有效调动学生的识字热情。)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黄鹂可能会说些什么?课文中的哪行诗写了这幅图?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怎么读呢?指导学生读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交流:你还看到了什么?一行白露在天上是怎么飞的?指导学生读诗句:一行白露上青天。在指导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
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江中还有什么?这只船是从哪里开来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5、指导学生读诗句,注意评价的语言要有指导性。
(生动画面、形象意境图为学生充分展示对文本内容独特的理解感悟,为学生的朗读实践,搭建了一个平台。)
6、采用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7、在全班展示诵读情况。
1、给古诗配上音乐。
(衡量学生是否理解了文本内容,就是看学生能否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2、介绍古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又许多诗人都写出了赞美它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读记。
3、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能力之一,有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成功心理。)
1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下面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想象?
2、交流:
你看到了哪一幅画面?
(1)两个黄鹂鸣翠柳(示图)仔细看,这两只黄鹂在哪儿?它们在干什么?
(2)一行白鹭上青天(示图)一抬头,你又看到了什么?白鹭怎么飞的?飞到哪儿去了?
谁能把这两幅画面连起来说一说?你感觉这画面怎么样?你能读出画面的美吗?
(3)你还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示图)
诗人是站在哪儿看到这两幅画面的?看到了什么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你觉得这两幅画面怎么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指读)
3、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几幅画面(女生读——男生读)
4、同学们,你知道吗?这首诗被称为千古绝句,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它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你想发现吗?赶快再去读一读,与同桌交流交流,看看谁的发现多,谁的发现准。
5、交流自己的发现:
黄鹂、翠柳、白鹭、青天
读着这些词,你感觉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诗中除了有颜色还有声音呢!
板书:有声有色
鸣、上、含、泊
虽然这四个都是动词,但你觉得哪些是真动?哪些并不动?真是有动有静啊!
板书:有动有静。
两个、一行、千秋、万里
这四个词哪些是实指?哪些是虚指?
板书:有虚有实
这些词还是一一对应的呢!你能找出来吗?老师告诉你,这就是“对仗”,这首诗1、2两句对仗,3、4两句对仗,结构很工整,读起来可好听了,谁再来读一读。(指读——女生读——男生读)
小结:同学们,现在,你能完成这道填空题了吗?《绝句》这首诗通过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喜爱之情,突出了诗人的心情。(板书:喜悦)
6、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再来读读这首诗,会背的可以背。(齐读)
《绝句》教学设计
[教学说明]
《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 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教学准备]
大幅彩贴画、录音带(机)、小黑板、大黑板上板书好全诗。
[教学间时]
一课时。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教学过程 ]
一、导语 揭题,激发兴趣
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下面请同学们各自把诗句读一读,生字要读准。
2、学生自读。
3、复习生字。在这首诗里有三个生字,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范读创设情境
1、学习第一句
(同学们可以边听边想象,诗句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语言引导学生看图入情境):此时正是三月天气,日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杜甫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然听到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婉转的鸟鸣声,诗人循声望去,看到了什么?(黄鹂)黄鹂有同学知道吗?(贴黄鹂)
(3)介绍黄鹂。黄鹂是一种很美丽又会唱歌的小鸟,羽毛大部分是黄色的。
(怎样的柳树呢,诗人是用哪个字来形容柳树的?(翠)翠是什么意思?(嫩绿、翠绿的意思)可见此时正是什么时节?(早春时节)那么你们想,美丽的黄鹂鸟儿会在翠绿的柳树间怎样地鸣叫呢?(欢快地、自由自在地)
(的节奏。
(
2、学习第二句诗
(贴白鹭。
(2)介绍白鹭:白鹭是一种水鸟,浑身羽毛洁白,腿脚细长,在天空飞翔的身姿十分优美。
(诗中哪能个词告诉你的?(一行)这一行排列整齐的白鹭正飞向哪儿?(青天),青天是什么意思?(蔚蓝的天空)这里的青是碧蓝、瓦蓝的意思。
(
(5)洁白的鹭鸟飞向蔚蓝的天空这样的画面可真美啊,让我们齐读第二句诗,读出画面的美来。
3、体会诗境
(
(2)诗人用黄绿相映,青白对照,用色彩鲜明的字写出春天景物的独特鲜艳的色彩特征。我们在读这两句诗时就觉得仿佛有这样一幅早春美景图展现于我们眼前。同学们能不能看着画面,结合诗句,试着用自己美好语言描绘画面,同学们可以按这样的句式来说:
出示句式:这早春的景色真美啊,天空,柳树,黄鹂,白鹭。诗人觉得眼前的一切就像。
(二两句诗联起来读一读,读出画面的美来。
4、学习第三句
(贴西岭
(这里的“千秋”是指什么?(时间长久)诗人是从哪儿看到覆盖积雪的西岭山的?(诗人从窗口向远望),画(囗),你理解“窗含西岭千秋雪”中“含”的意思吗?含就着衔着、镶嵌的意思。同学们觉得这句诗中的“含”字用得好吗?这样我们不妨用其他的字来换换,可以用哪些字来换?(有、里、内、前)我们选两个字换上读读看,比较比较,体会体会。“窗有西岭千秋雪”,你们觉得怎么样?(太一般了)“窗嵌西岭千秋雪”,(嵌字写出西岭雪山像一幅画镶嵌于窗框之中,只是静态的画。)可是,我们一般说人才含着什么,这儿用了“含”字还好像把窗框写活了,写出画面的动态之美,更有了动感,诗中静动结合,充满生机。这个“含”字用得真妙,让我们一起读第三句诗,突出“含”字。
(
5、学习第四句诗
(边贴船只边叙述:船只不在航行吗?你从哪个字知道的?(泊),泊就是停靠的意思。东吴是指长江下游,江苏一带建立东吴政权,所以诗又用东吴指代长江下游,江苏一带的地方。
(那“万里”在这里是指什么?(路途遥远)现在同学们能解释这句诗的大意吗?(门前的岸边停靠着千里迢迢航行而来的船只),船只能沿岷江,穿三峡,一路畅行无阻的情形只有在和平环境里才会出现,诗人看到这种情景,心情会是怎样的?(欢快、愉悦、舒畅)
(3)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语气读第四句诗。
6、体会诗情
(1)此时杜甫重返草堂故居,已是“安史之乱”得以平定的第二年,诗人心情愉悦,才会有闲情逸致抬头远眺西岭雪景,俯首感受鸟语花香的明媚春色。所以诗三/四句就写了诗人远望近观的情形,同学们能不能按这样的句式来说说:
诗人抬头向远处看,只见,低头看近处,只见,看到这番情景,诗人心中。
(四两句联起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表演情境
扩大……于是,我们这儿成了杜甫草堂,屋外的春色真是美如画。此时,正是阳春三月,阳光柔和,微风徐徐。一日清晨,诗人正在桌案前研读诗文,忽听屋外传来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循声望去,诗人看到草堂附近怎样的一幅春景图,可以先向我们介绍介绍,而后诗人挥毫泼墨,并为我们高声呤诵所作的诗。先请大家在座位上讨论讨论,练习练习。
2、学生表演
3、真是一首好诗啊,如此佳作,我们怎能不呤诵呤诵。
4、齐诵全诗。
五、小结
这堂课我们一起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弄清了每句诗的意思,还想象画面,感受诗的意境。全诗描写了草堂附近的明媚春光,表达了诗人愉悦,欢快的心情。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背诵全诗并抄写一遍。
(课件:大自然美景图,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同学们,看了这些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围美景。于是他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段流传至今的千古《绝句》。
1、学习“绝”字。
齐读课题。
师指“绝”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生1:分析字的结构。
生2:猜字谜。
生3:扩词(包括成语)、造句。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不少,于是“绝”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朋友在关注我,那好吧,今儿高兴,就把老底也揭给你吧。”
“瞧,这是刚出生时的我(甲骨文);渐渐地我长大了,变成了这样……”(课件:分析“绝”的字理图。)
2、区分“绝”和“决”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决”,你能正确区分他们吗?
(课件:出示“绝”和“决”的对比练习。)
(1)任何事情都不是对的,只要下定心努力向前,就一定会春光无限。
(2)朋友们,让我们怀揣坚毅的定,去谱写自己妙的人生。
原文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时代背景。
2、理解词的意思,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并能背诵下来。
教学重点:理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意思。
教学难点:理解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了解历史背景。
二、出示全诗内容,指导朗读。
三、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一)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读懂什么?尤其注意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诗句,想好之后,可以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二)汇报。
1、理解前两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师指导朗读:诗人用哪两个词来称赞项羽?从古至今,还有哪些人可以称得上是“人杰”“鬼雄”?这两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读后指名读。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思考讨论:
(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教师适时用多媒体出示项羽资料。
(2)读了这段文字,你理解了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吗?
师小结:是啊!项羽活着是西楚霸王,人中豪杰,就是死,也要做鬼中英雄,而决不屈膝投降。他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而是不肯苟且偷生(板书不肯),这样的精神和气节无愧于七尺男儿之身,无愧于江东父老。与项羽比起来,大敌当前,南宋的那些统治者却在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再看一段资料。(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的历史资料)
(3)看完这段介绍,你又有何感想?
师小结:有一首诗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反映的就是当时中原人民的状况,而另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馆墙壁上的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多媒体出示)反映的就是这种状况,面对这样的遗民,面对这样的统治者,李清照再也忍不住了。(师领读全诗)
四、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和朗读指导。
师过渡:李清照大声地呼喊“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不能像项羽那样……”生接着说“南宋的统治者啊!你们为什么……”
师再次领读,过渡:此时此刻,诗人在赞颂项羽、思念项羽的同时,还表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对南宋统治者的愤恨、失去家园的悲痛、为国家担忧等等。)此时,诗人是怎样的心情?(气愤、悲伤……)
师: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五、总结全诗,朗读升华
1、师总结:李清照,一个封建时代的弱女子,竟有如此的爱国情怀,竟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实在令人佩服。
2、讨论:读了这首诗,你懂得了应当怎样做人?
3、师小结: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让我们怀着对李清照的敬仰,让我们抱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信念,再一次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吧!
【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méi huā、huà fé、xiǎo mài、cài huā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字的偏旁部首。
肥( )菜( )采( )杏( )
惟( )篱( )蝶( )稀( )
三、填一填。
( )中生( ) 有( )无( ) ( )头大耳
四、填空并回答问题。
夏日
( )( )金黄杏子( ),
( )( )雪白( )( )稀。
( )( )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 )。
1、把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用画出来。
2、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植物?( )、( )、( )、( )。
3、诗句中描写了哪些昆虫?( )、( )。
1、同学们快看,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谁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啊?
黄鹂、翠柳
白鹭、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板书)
2、感悟诗中的色彩。
师:美丽的风景之所以打动人心,肯定少不了漂亮的.色彩。你能找道这些景物的色彩吗?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就发现了藏在这四种景物中的四种美丽的颜色,那么在课前导学单中有没有答对啊?
现在,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风景。
3、感悟前两句。
(1)师:今天老师介绍两个新伙伴给大家认识一下,它们来了。(课件出示黄鹂翠柳的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生:我看见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唱歌。如果学生没有说的很完整,比方说漏掉“两只”“翠绿”,就提醒他们说完整。
提示:小鸟叫,可以用哪个字?(鸣,板书)
师质疑:两个。“只”在古代汉语里不做量词用。
师:你能找到藏在这幅画中的诗句吗?(课件出示诗句)
(2)指导朗读。
师:两只小黄鹂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话呢,它们在说些什么啊?
随机采访:小黄鹂,你在说些什么啊?那你的心情怎么样?(指导朗读“两个黄鹂鸣翠柳”。
(3)师:近处的柳树上有欢乐歌唱的黄鹂,那么远处的蓝色的天空中有什么啊?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蓝天白鹭图)。
师:你看到什么了?(生:我看见了一行白鹭在天上飞。)一行:横着排叫行,竖着排叫列。
(随机出示诗句)
师:白鹭在蓝天飞翔,作者用了一个“上”字?你有什么感觉?请你来读一读?哪位同学能让白鹭再往上飞高一点?(请学生朗读)
(一行行同学赛读,理解一行的意思。)
(4)朗读前两句诗。
师: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是多么清新自然的一张画啊!多么美丽的一张画啊,你们喜欢吗?(生:喜欢)此时,大家已经和诗人心意相通了,诗人也很喜欢这风景,让我们用朗读读出你们的喜欢吧。
4、感悟后两句。
(1)师:看过高飞的白鹭,诗人的视线开始往下移,另一番景色出现在他眼前,这美丽的景色就在这两句诗中。一起读一读。(课件出示: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师:对于这两句诗,同学们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生质疑,再让其他知道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一,开篇揭题
同学们从小学古诗,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吧,老师想考考大家。(电脑出示诗的意境和画面)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请你选择其中一幅画,配上一首诗,并能有感情地吟诵。(指名学生看图朗诵)
二,教学诗句
(一)读
1,请你试着把这首诗读一读,把字音读正确,诗句读流利。
2,检查:两个同学试读,纠正字音。
3,再来细细地读这首诗,你读懂了哪些字,词,句子。
(二)交流
1,鸣:叫。
2,翠柳:碧绿的柳枝。
3,黄鹂:也叫黄莺,叫的声音很好听。两个黄鹂鸣翠柳:两个黄鹂在碧绿的柳枝上鸣叫。
4,白鹭:也叫鹭鸶,能涉水捕食鱼虾。
5,上青天:飞上蓝天。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白鹭飞上蓝天。
(三)质疑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什么意思
2,老师(出示图片),引导观察:诗人是从什么地方看到了怎样的景色
3,理解"千秋雪"就是千年不化的白雪;"万里船"就是东吴与成都相隔十分遥远,从东吴行船到成都经过了千万里路。
4,整句诗的意思是: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
三,根据诗的意境,想象作画,巩固理解
过渡:的确,这短短的一首绝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要是能用彩笔把它画下来,那多好啊!请你边读诗边画画,把诗中描绘的情景展现出来。
1,学生作画。
2,指名学生谈谈为什么这么创作。(展示学生的画,请他对照着画面说出对诗的理解)
3,其他同学的画课后把它完成,并做成精美的卡片收藏起来。
4,看图背诵古诗。
(配乐)过渡:正如这位同学所画的那样,诗人从草堂向外远眺,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飞上蓝天。从窗口望去,远处的西山顶上覆盖着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客船。诗人把这动,静,远,近的景物描绘的错落有致,有声有色,勾画出一幅美好的风景图,一首千古传诵的绝句。
师生共同配乐背诵《绝句》。
四,了解作者及写诗的背景
1,关于这首诗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2,生自由发问:作者是谁为什么以"绝句"为题等等。
3,教师讲解。
五,小结
希望同学们对唐诗的研究,不只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更要通过课外的阅读,丰富知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让我们一起来继承这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灿烂文化——唐诗。
一、教学目标
鹂”等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绝句》。
3、理解古诗《绝句》的内容,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
鹂”等含”等4个生字,掌握“行”1个多音字。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绝句》,理解诗句的大意。
难点
根据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春天的色彩明丽、景色迷人,感受诗人的心情。
三、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填句: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揭示诗题“绝句”,简要介绍诗人杜甫。
四、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画出生字新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
3、汇报生字词解决情况,教师相机强调。
“行”是多音字,在诗中读“háng”,还有另外一个读音是“xíng”,组词“行走”。
4、同桌互认生字新词。
5、指名读诗,齐读,注意纠正读错的字音。
五、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黄鹂、白鹭、积雪、船)
2、看图思考:诗人是站在哪里看到这些景物的?(理解“窗含”“门泊”两个词语的意思)
3、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先让学生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提问,师生一起答疑)
4、看图读古诗,想象诗人欣赏大自然美景时的心情。(让学生带着感情再读古诗)
5、梳理诗句,说说诗意。
(出示课文插图,小组讨论,说说诗意。)
六、活动激趣,记诵诗句
1、找对应的词语。老师读一个词语,要求学生找出与它相对应的词语。
(如:两个——一行,黄鹂——白鹭,翠柳——青天,窗——门,西岭——东吴,千秋雪——万里船。)
2、师说生读。(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相对应的诗句)
3、词语连诗。(老师出示诗中的任意一个词语,学生背出相对应的诗句)
4、情境背诗。(让学生扮演诗人,指着画面上的景物吟诗)
5、集体背诵。
七、指导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绝”“含”“岭” “吴”。引导学生交流记字方法,并练习组词。
2、启发学生说说自己的记忆方法。
3、重点指导“绝”与“岭”的写法。
4、老师范写。
(指导学生把字写美观,提示容易写错的地方)
5、学生先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再书写,老师巡视。
八、拓展延伸
搜集描写春天的古诗,试着背一背。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所作。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本节课,我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以画为媒,读
写结合,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中, 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绝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的古诗诵读。《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作品,该诗画面明丽,语言形象,情感欢悦,意蕴畅达,描写了成都草堂明媚的春色,表达了诗人愉快的心情和对和平的向往。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从学生的角度和课程阶段目标及教材特点,初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朗读时间活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重要前提,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在理解诗句上,结合画面让学生体会意境,在评价朗读中来提高学生诵读能力。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根据以上分析,设计了情境激趣自读古诗感悟意境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1、播放春景,引导想象: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春天是美好的.季节,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我们边听音乐,边去找一找春天的足迹。引导学生想象。
2、指名说自己眼中的春天。
3、交待课题,齐读课题。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检查生字:要想走进杜甫的古诗,必须穿过一个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可美。
让我们去欣赏一下吧!花中带有古诗中要求认识的生字。
在这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
交流:你看到了什么?黄鹂可能会说些什么?课文中的哪行诗写了这幅图?这两只可爱的小鸟会怎么读呢?指导学生读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
交流:你还看到了什么?一行白露在天上是怎么飞的?指导学生读诗句:一行白露上青天。在指导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动作。
交流:江中还有什么?这只船是从哪里开来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出诗句:门泊东吴万里船。
5、指导学生读诗句,注意评价的语言要有指导性。
6、采用喜欢的方式在小组内练习诵读。
7、在全班展示诵读情况。
1、给古诗配上音乐。
2、介绍古诗: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又许多诗人都写出了赞美它的诗歌,你知道哪些呢?学生介绍并引导学生读记。
3、课后收集一些杜甫的诗或描写春天的诗。
(一).入景导入
1出示《绝句》情景图,指导观察。请同学用完整的话描述
2师;这幅图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所描绘的美景,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杜甫的《绝句》
(二)、理解诗题
1.看了诗题你想问什么?
2.理解《绝句》是一种诗的格式分五绝和七绝
(三)、逐句进行学习
1.出示第一幅图指名说图意。理解诗句。重点理解“鸣”
2.出示第二幅图,学生同桌学习第二句。互相说
3.重点学习第三句
指导学生看情景图
(1)诗人这时站在那儿?
(2)诗人从窗子里看到了什么?理解“含”指含在。
4学习第四句
重点理解“泊”
5四人小组合作说诗意
6教师出示,学生齐读
(四)、指导朗读
1.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感情朗读
2.根据节奏朗读。
(五)、体会诗中的“声”“动与静”“色”。
1.师:这首诗是杜甫作品中的佳作。这首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你能找到吗?
2.学生朗读体会。
3.师指导。
(六)、指导背诵
入过党的人都清楚,入党首先要提交入党申请书,入党的人都要认真对待这个事情。对于有甘愿献身祖国的青年,入党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选择。你在为写入党申请书而苦恼吗?以下内容是小编特地整理的“教案(热门11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 5 单元 单元课题 :力与运动 第1课
1. 能预测物体受到推和拉时会发生什么变化。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体验、探究出力有大小和方向。
3.能够按照制作方法说明制作纸蝙蝠。
1.能与本组成员很好的合作完成各项活动。
2.能分析出推和拉各是一种力,推和拉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一样的。
1.能认识推力和拉力,了解它们的用力方向和结果是不一样。
2.能说出生活中存在的推和拉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能体验推和拉两种力的作用。
(创设情境)初步感受推和拉:1.请生打开抽屉,再关上抽屉,并感受它们的不同
观察受到推或拉的物体会怎样?
看课本,找一找。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引导(解释现象):当用一只手握住蝙蝠的身体,用另一只手推或拉它的两个翅膀时,会发现什么现象?怎样解释?
一、 激情导入:
你买过奖券吗?在买之前,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你中奖了,又是怎样的心情?
二、 初步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检查生字。
2 轻声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
3 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整体感知:
1 课文围绕中彩那天的情景进行描写。作者用哪几个自然段了这一天的事情?
2 文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事?
二、 讨论交流:
1 默读课文。当我们得知自己家中奖时,“我”“爸爸”“妈妈”各是怎样的表现?用“---”画出来,并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
1 指名读。没有了汽车的父亲为什么反而特别高兴?
2 想象:当父亲做出这样的决定时,“我”和妈妈的心情是怎样的?会有什么样的对话?
3 小组内分角色进行对话,可以想象内容。
1 齐读。理解含义: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你怎样看待诚信,自由谈谈。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以诚信为题写一篇短文。
[中彩那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复韵母aoou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练习直呼音节和音节词。
2.会认“手套、入口”两个词语,会写“手、口”两个字。认识笔画名称弯钩、横折。
教学重点:练习直呼音节和音节词。
教学难点:会写“手、口”两个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出示卡片,练读音节词:bǎikāiláiqùbáicàishāi
二、新授:
创设情境,学习复韵母aoouiu
1.师示范发音
2.生练读后说出怎样记得快
3.乱顺序读
三、音节练习
1.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拼读
2.名读
四、音节词练习:
先读音节然后说音节词,并用音节词说话。
五、熟读儿歌
六、找有关鳄鱼和猴子的故事的有关材料
板书设计:
aoouiu
第二课时
一、复习:
出示音节卡片:xiǎomāowǔdǎoyǎozhùbàoyǔ
二、探索新知:课件出示要认的词语。
1.过拼音自主识字。
2.件出示“手套,入口”的图片,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3.学过的这几个字重新组词。
三、指导书写
1.师范写
2.识笔画:弯钩横折
3.察“手,口”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习书写
四、巩固练习:用认识的字练习说话。
五、作业:书写aoouiu
板书设计:
shǒutàorùkǒu
手套入口
应该如何整合推与拉,追求供应链在效率与响应的最佳绩效与组合,大概是供应链管理无止境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 供应链是为终端顾客创造价值的各种流程活动所贯穿连接上下游不同企业组织所形成的一个网络[Christopher, ],当然供应链管理必须是顾客导向,也就是要重视所谓需求牵引(Demand Pull)「拉式」的供应链管理。但是如果你以为「推式」的供应链管理是不重要的,那就不对了!
??
除了极少数的产业可归属于完全接单生产,如订购飞机的纯拉式供应链接构,绝大多数产业的供应链是由「推式」与「拉式」两部份共同组成的。推的供应链在上游,是为「预期的」市场需求,做计划性的采购、库存与制造后续市场可能会需要的成品或半成品。拉的供应链接在推的供应链下游,在拉式的供应链部份,所有的活动都是为了要满足(fulfill)明确的订单来安排进行。整个供应链在推拉两者之间的分界点或连接点,称为订单穿透点或OP(Order Penetration)点[Sharman, 1984]。换言之,供应链整体结构在OP点之前是上游的推式供应链,在OP点之后的是下游的拉式供应链。由于供应链是上下游与协力厂商组成的一个网络,实际上划分推与拉的OP点之结构非常复杂。
??
??推与拉的供应链各有其策略优势,「推」的优点不但在于有计划的为一个目标需求量(市场预测)提供平均成本最低,最有效率的产出,而且可以用现货品的实时提供把握商机创造利润;其缺点则在当市场需求不如预期而未能销货时,推的越多,呆货料的的风险损失就越大。另一方面,「拉」的优点在于其具有为顾客提供量身订制的产品与服务;其缺点则在于响应客制化需求的成本较高。Chopra与Meindl把推与拉式供应链的策略优势分别称为「效率性」(Efficiency)与「回应性」(Responsiveness)。很明显这两者具有互补性,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至此,我们应可了解没有所谓绝对最优的供应链接构,唯有依据目标市场顾客需求的特性,在「效率性」(产品的价格)与「响应性」(客制化的程度)两者之间做策略性的.取舍,再来配置整个供应链的推拉布局,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为本身供应链营造最大的竞争力与利润。
??
??一般而言,决定供应链「效率」与「响应」两者策略定位的关键因素在于目标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与现货或客制化要求的程度。以量贩店与便利商店销售的日用品为例,顾客对这些产品现货提供的要求极高,再加上这些产品具标准化且生命周期长。要满足这样的市场需求,日用杂货品的供应链基本上均属于推式的供应链。推式供应链要达成最低成本的效率目标,经济规模当然是有利的先决条件。除了标准化的成品外,不同终端成品的共同模块件亦较终端成品具备更适合「推」的条件,辅助规划这部份供应链的计算机系统包括MRP,MRPII,DRP,MPS等。此外,对市场需求预测的准确度,也是影响供应链成本的重要因素。所以,效率型的推式供应链不但要「推得省」(成本低),更要「推得准」(预测准)才能超越同类型的对手。坊间便利商店的供应链每天把恰适数量的便当「推」到不同的门市,创造与顾客双赢的价值,可谓是推式供应链的一个典范。
??
??当产品生命周期短,终端成品的型式复杂,各类型成品市场需求的不定性高时,拉式(接单生产)供应链的部份就非常的关键了。拉式供应链缺乏推式供应链的结构性与规律性,困难度较高。要做好快速交单的响应,「拉」不可以片面处理,而必须与「推」一起考虑。这涉及到供应链流程的再造,如全球知名的班尼顿服饰(Benneton)改变彩色线衫的制程,由原来先染制不同颜色的线,再编织为不同型式的休闲线衫,改变为先以未染色的胚线编织成线衫,然后再整件染成彩色线衫。由于编织比染色的工时长,原来「先染后织」的流程不易快速响应顾客对不同型式终端成品的实时需求。改为「先织后染」的流程,OP点就可以配置在「织」与「染」之间,更接近顾客。不同颜色的同款线衫,汇集以「推」式制成胚线的半成品,在接到各门市对特定颜色型号的订单时,再染成成品迅速交单。另外,产品的设计上就考虑到物流(DFL,Design for Logistics),也有相当效果。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的电源线现在都已经设计成全球适用的100至240伏特之电压范围,其用意不是省钱,而是为了快速响应全球市场,不会因为某种电压的电源线缺货,而延迟交单,损失更大。至于如何整合推与拉的部份,则牵涉到延迟(Postponement)策略的应用,与供应链流程的再造与伙伴间的协同计划,预测、生产、补货(CPFR)及供货商管理库存(VMI)等深具挑战性的课题,基本上这些都要依赖良好的信息系统做基础。
??
??总之,推与拉的供应链各有优点,不同产业因产品与市场之不同,会有不同型态的供应链。甚至同一公司对不同的产品线,也是如此。以亚马逊网络书店为例,其畅销书部份采用提前进货库存,接单即现货配送的推式供应,另对冷门书籍部份,则是接单后再向出版社订货的拉式供应。另外,产品在新上市的阶段,通常采用推式供应链把现货尽量推近顾客,当产品生命进入衰退与夕阳期时,供应链就要逐步拉回。就推而言,要推得省,要推得准;就拉而言,要拉得快,要拉得好(让顾客觉得好)。至于如何整合推与拉,追求供应链在效率与响应的最佳绩效与组合,大概是供应链管理无止境追求的终极目标了。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学会运用课文中相关图形解释并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创设问题,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及地理现象;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去发现、探究并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读图能力及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鼓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在学习地理知识过程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增强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交流能力、质疑与交流问题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说明风海流的形成;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难点】
洋流形成的因素以及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情境导入】据《彭城晚报》报道,一游客在英国海滩上捡到一只漂流瓶,内有一封信。按信封上的地址,此信被送到一位74 岁的名叫斯塔娜的老太太手里。这位老太太读着此信,声泪俱下。原来,此信是她56 年前的情人—英军上尉乔治在军舰上写来的,当时军舰在非洲以西佛得角遇到猛烈的风暴,乔治怕再也见不到朝思暮想的恋人,于是给斯塔娜写了一封信装入瓶内投入大海。不久,乔治殉职海底,谁想此瓶竟漂了56 年。故事虽唯美感人,但我们今天研究的不是这个爱情故事,而是这个爱情漂流瓶。
【问题】非洲与英国隔的'很遥远,而这个爱情漂流瓶是如何漂流到英国去的呢?途经哪些地区呢?要知具体详情,请看教材内容。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洋流的概念
【自主学习】请大家阅读教材初步感知洋流的概念,然后请看课件上老师展示的这支洋流,墨西哥湾暖流,常年按照自南向北的方向做大规模的有规律的流动。
【教师点拨】请大家齐声朗读课件上洋流的概念。注意洋流的概念中三个关键词。一定方向、大规模、有规律。
二、洋流的分类
【自主探究】多媒体展示的是A、B两地的等温线分布图,请大家试着说出A、B 洋流的性质,以及判断理由是什么?
【教师点拨】暖流和寒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流经海区的水温而言。由水温高的地区流向水温低的地区为暖流,相反为寒流。
三、洋流的形成
步骤一:实验探究
【过渡】既然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一种形式,大家都知道,物体要运动就必须要有动力,那么洋流的动力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实验用具】一盆水、红墨水几滴、一台小风扇(电吹风),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等。
【实验过程】请两位同学操作完成小实验,一位同学向盆中滴入几滴墨水,另一位同学打开小风扇(或电吹风)开关吹拂水面。
【思考】请大家认真观看实验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②当红墨水向对侧流动后,观察其方向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总结归纳】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我们发现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并且水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物体阻挡其方向会发生改变。
步骤二:复习铺垫
【过渡】既然风是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全球的风带,现在来复习一下。
【绘制模式图】老师多媒体展示的是空白的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根据全球风带图,请大家试着绘制出洋流分布模式图。
【思考】请大家在绘图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
①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以及中纬西风吹拂下形成的洋流的名称?
②结合实验得出的第二个结论思考,除了风以外还有哪些因素会使洋流的方向发生改变?
【总结归纳】经过大家的讨论,我们知道了洋流的形成主要动力除了盛行风,还有陆地形状和地转偏向力。
四、洋流的分布模式
小组探究:
1.太平洋、大西洋、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分布模式
【过渡】此图是理想状态下的洋流模式图,我们发现与实际大洋中的洋流分布规律并不完全吻合,说明大洋分布规律复杂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实际大洋中的洋流分布规律。
【分组探究】请大家读P48图《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观察一下指定海区洋流的运动有何规律。
1.第一大组研究太平洋,前半部分同学观察中低纬度海区,后半部分同学观察中高纬度海区。
2.第二大组研究大西洋,前半部分同学观察中低纬度海区,后半部分同学观察中高纬度海区。
3.第三大组研究南印度洋,前半部分同学观察中低纬度海区,后半部分同学观察中高纬度海区。
观察提示:请大家找出自己观察的各海区由哪些洋流构成了环流?环流方向如何?并注意洋流名称及寒暖流的位置分布。
【猜猜我是谁】下面进入“猜猜,我是谁”环节,课件上老师展示了一些洋流,请各组组员抢答所在海区洋流名称。
【各组汇报】请各组派代表汇报探究成果。
【归纳总结】①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东暖西寒。
③南极大陆外围40度-60度海区:受海陆分布影响无环流,为环绕全球的西风漂流
2.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模式
【过渡】同学们帮忙找找看,有没有遗漏没有总结的海区?大家继续分组合作探究,讨论。
【问题】请大家看图思考北印度洋洋流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归纳总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环节三:呼应导入
同学们能否利用这节课所学知识说说爱情漂流瓶是如何漂流到英国去的呢?途经哪些地区呢?请大家学生思考,并上台指出漂流瓶运动方向。
环节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洋流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洋流的成因,总结出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和主要洋流的名称,最后通过案例说明了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教案宜“粗”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的中心思想和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
由于“学案”的出现,一些地方“教案”被打入了冷宫,甚至有人认为“‘课改’如一股春风刮过教学大地,给传统而沉闷的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其中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以新型的‘学案’代替了传统的‘教案’,以往被教师奉为至宝的‘教案’正在作古”。 理性的教案本身就兼顾着教与学两个维度,以“学”代“教”,岂不是走上了另一条绝对化的歧途?或许是孤陋寡闻,笔者至今尚未见到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一般所见到的学案,无非是拓展了繁琐教案中的“作业布置”板块,甚至可以说,那些学案就是“繁琐教案+学生练习”。所以说,以学案替代教案的理由根本不存在。我们希望返璞归真的理性化的教案能坚守自己小小的立足之地,也希望真正意义上的、与教案有着本质区别的学案产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拨电话、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呼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
教学重点、难点:
列提纲明确文章大意,并练习复述课文。
1、读课题,读准中的字音,理解中彩的意思。
(二)、初步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提出自学后仍不能理解的词语。2、自学生字,教师随机抽查个别生字掌握情况。
3、联系学生课始质疑的问题,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给课文叙述的故事列出提纲。
4、学生交流自己列出的提纲。
教师小结:对于叙事性的文章,可以采用抓住文章六要素的方法,进行课文的复述。
导入: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老百姓的家里,谁来告诉老师,主人公那时的生活情况怎样。(拮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12段)
1、学生齐读课文,找出能体现人物生活拮据的词句。(我们家六口人就靠着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父亲对汽车的渴望(梦寐以求)
教学重点、难点:
围绕事情过程中父亲的表现,我态度的变化,感受文中人物展现出来的可贵的品质,并联系实际家里体会。
复述课文,理清文章主线。
1、思考课后思考题: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他是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个难题的?
3、交流:
(1)、课文说道库伯家很有钱,完全有能力去买一辆车,而我家则很穷,父亲又是那么渴望有一辆汽车,是否可以和库伯商量一下,把车留下来。
(2)、彩票上K记号除了父亲,没有任何人知道这件事,不用打电话给库伯等等。
(3)父亲是怎样处理这个难题的,鼓励学生画出父亲处理这件事的词句。(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我几次兴奋的想上车与父亲共同分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话音刚落,我听见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是打给库伯的;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7、读后感,学生交流学全课的感受,体会课文最后一段的含义。
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完成课后小练笔。
提示:展开想象,把当时家里各人的想法、语言、神态等几个方面写成一段话。
一、教学内容
《小小的船》是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韵文,课文从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想象奇特,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发散他们的想象。
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及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见、白、田、电”四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感目标──感受睛朗夜空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难点是引导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自主学习生字。
二、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强调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独特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学生的大脑,使他们的想像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语言活起来。基于此,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读一读、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全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下自读自悟,自我体验,尊重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尽力使每一个孩子都学有所获,都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直观法、情境渲染法、自主合作学习法、多读多背法、表演法等。
三、教学构想
《小小的船》计划教学两课时。第一课时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认识9个生字,一个偏旁,在读中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第二课时练习说话,初步认识比喻句,指导写字。本次设计是第一课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激趣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用听儿歌导入新课。继而和孩子们约定:他们能读好歌词(即课文)就教他们唱这首歌。这样做,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从而让孩子们轻松、愉快、主动地学习。
2、读文识字
在这一环节,我采用“学读歌词”的说法,虽然是读课文,但效果却大不一样。前者是学生在老师要求下被动地读课文,而这样就成了学生的主动愿望:只有读好了歌词才能学唱这首歌。
在读文识字时,我注重进行学法指导
⑴听读。
⑵看拼音读文识字。
⑶去掉拼音读文识字。分为以下几点:读通课文──读熟课文(同位合作读、小老师领读)──识字、发展语言。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与生字多次见面,此时再让学生认一认并练习组词。
⑷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⑸游戏巩固识字。识字教学本身是很枯燥的,但游戏是儿童最乐于接受,最愿意参与的一种活动。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设计了“开火车”、“摘星星”等游戏,更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欲望,加深对生字的记忆。这样一步一步由易到难,意在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精神。
3、美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从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且课文语言优美,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的佳作。为此,我采用让学生美读课文,配上动作读等方式让学生自己在读中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感悟课文的语言美,熟读成诵,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4、生动表演
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提倡语文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根据本课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设计了教唱歌曲、生动表演这一环节。这样的形式符合儿童心理,能激发他们的表现欲、进取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我把对新课程的理解融入到这节课中,也许比较浅显。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2、让学生领会选材,取材的要领。
3、让学生品味、欣赏本文的精彩之处。
教学的重点、难点:
新闻的选材、取材怎样才能别出心载。
2、在网上搜集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
教学流程:
一、观看香港回归倒计时有关录像片断,引入课题。
1、所选录像片断,反映出人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迎接香港回归的精彩场面(长度5分钟左右)。
2、学生谈一谈自己看到香港回归祖国一刻时的心情。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中华民族曾经拥有四大发明,大唐盛世的骄人成绩,但由于晚清政府闭关自守、软弱无能,自从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香港被英国帝国主义割据占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把帝国主义列强赶出了大陆,但香港仍然被割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们的祖国综合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中国人民可以挺直腰杆,从英国帝国主义的手中把自己的香港要回来。年7月1 日,这天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高兴的日子,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
3、课题引入:
怎样去报道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别了,“不列颠尼亚”》,在众多的报道香港回归这一重大事件的新闻中,这一篇荣获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并成为入选高中课本的唯一一篇,这是为什么呢?
二、研究本文写作特点,赏析精彩之处:
1、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自己分析研究,看一看本篇新闻有何特点,做好旁批。
2、课堂具体做法:教师提示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题目、选材、选取的角度,场面描写,语言特点。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5分钟,后由各小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把学生发言的要点板书到黑板上。
“不列颠尼亚”号离开象征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终结。
②选材、取材:
独到,别具一格,英方撤离的角度,选择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突出历史意义。
4、从网上挑选三篇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要学生说一说选材的角度。
6、教师总结:本文主要最突出的特点,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选材的角度较好。
教学目标:
1、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前鼻韵母组成的音节,准确拼读音节,读准三拼音节,复习ü上两点省写规则。
3、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4、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5、认识“山、田、左、片、右、风、云、她”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教学重点:
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 yun。
教学难点:
掌握en in yun的读音,掌握整体认读音节yuan。
课时目标:
学会前鼻韵母an en i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yin,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
2、出示整体认读音节ye yue,让学生找出和它们读音相同的复韵母。
(二)提出教学任务。
这三个复韵母后面都有—n,这个—n,不是声母n,只表示鼻音。发音时摆好发“n”的准备,舌尖顶住上颚的前部,让气流从鼻孔出来。(教师用手势演示。)因此,这样的韵母叫前鼻韵母。领读“前鼻韵母”2遍。
(三)教前鼻韵母an和整体认读音节yuan。
1、看插图说话引出an:图上画着什么?(天安门)领读2遍,读准“安”的音。指名读“天安门”。简介天安门,天安门。
教学目标 :
1. 了解特写与一般消息的异同。
2. 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二、 扫除字词障碍。
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有关香港回归的大量报道中,本文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的稿件文章出色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新华社社级好稿。
课文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来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采写制作的一种新闻价值高、现场感较强、篇幅短小精粹的消息文体。特写性消息侧重于“再现”,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1. 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具有典型性
为了让教学更加顺利,老师需要提前准备教案和课件。现在又到了写教案和课件的时间了。好好准备的教案和课件可以让教师更自信地进行授课。在本文中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大班想象画教案”,感谢您对本文的关注,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借形想象》
活动目标:
1、运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
2、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进行大胆装饰。
3、结合自己的作品能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棉签、8K正方形纸、水粉颜料(相邻色或相对色)、PPT等。
2、经验准备:幼儿已有拓墨借形想象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创作的兴趣。
二、讲解示范——在互动中学习用借形想象的方法将拓墨色块添画成小动物。
1、出示拓墨色块,观察它的形状。
教师:小朋友,你发现这是什么动物?
2、幼儿进行各种猜想。
3、教师:想不出来没关系,我们换个角度,转个面来看一看,就会有新的发现。
4、教师:老师也动脑筋想一个和小朋友不一样的。
5、请一个幼儿上来进行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正确定位
合理搭配色彩进行装饰
大胆想象,添画情节
6、全体幼儿创作。
三、活动讲评。
1、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
2、欣赏讲评:请幼儿结合自己的作品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创意,在点评中指导孩子能根据动物的特征合理搭配色彩并进行装饰,表扬有创意的作品,让孩子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美工区,继续用拓墨色块添画其他的动物。
2、语言区:讲述添画后的故事。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线条,添画几笔形象地表现画面。
2、充分利用绘画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3、使幼儿在参与线条画活动中感受和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彩色纸、一只黑色记号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各色卡纸,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面前的画纸和平时的有什么不一样?
二、运用开飞机的形式,引导幼儿随意画出线条。
1、师:这么多好看的纸就好象五彩的天空,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我把画笔当成小飞机,你们看我的小飞机起飞啦,从起点出发一会高一会低,飞机不能在空中停下,它在天空中飞的路线留下了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痕迹。
你们想开着飞机到天空中自由飞翔吗?好让你的小飞机起飞吧!
2、幼儿自由想象画线条,教师巡回指导。
三、启发幼儿仔细观察画面,引导幼儿想象。
(1)师:飞机在天空飞过的路线把天空变成了不同的形状,(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有的大有的小,好像藏着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什么?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师:那么我们转动画纸来看一看,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幼儿根据画面图形进行自由想象,请个别幼儿添画。)
四、幼儿想象添画,老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添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2、启发幼儿转动画纸,从不同角度去想象。
3、太小的地方,想不出画什么,就涂成黑色。
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画面创编故事。
师:五彩的天空里藏着这么多的东西,你们能不能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呢?
六、展示幼儿作品,相互欣赏画面交流故事。
七、鼓励幼儿将自己创编的故事与客人老师进行交流。
反思: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在画纸上随意用各种线条进行交叉,用分割出来的不规则的图像进行想象绘画。
2、大胆借助图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进行组合、添画成有趣的造型,感受想象画的有趣。
3、体验合作绘画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教师范画、幼儿绘画纸、黑彩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画,探讨画法,引起幼儿绘画兴趣
1、(神秘口吻)今天管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幅奇怪的画,里面呀藏着许多东西,一起看一看!(出示范画)里面都藏着什么呀?看谁都能找出来。
2、原来这幅画里藏着那么多好玩的东西,那你知道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教师总结:先画几条不同的线条,最后在图形上添画。)
3、一起看一看,老师都用了哪些线条?(引导幼儿说出线条的方向,线条像什么形。)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合作范画
1、我们一起试着画一幅吧!谁想让你的小彩笔在大纸上旅行一下?(引导幼儿想好小彩笔走什么路线?从哪出发?到哪结束?)
2、仔细看一看,每块图形像什么?你觉得添画上什么就更像了?(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添画。)
3、我们的作品完成了!如果涂上好看的颜色就更漂亮了。
三、幼儿合作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1、小朋友想不想和小伙伴一起完成这样一幅画呢。那每个桌就是一个合作小组,我们要在一张纸上共同完成一幅画。怎样合作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呢?(引导幼儿定规则:先轮流画线条,然后集体添画。)
2、教师提出要求:第一,画好线条后仔细观察,看看添画什么更像,想好后再下笔。第二,一起画画会遇到难题,大家要要互相商量、一起解决。
四、师幼欣赏、评价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看看神奇的画里面都藏着什么东西?
结束语:有的小朋友在画画时,不小心画错就会把纸扔掉,其实我们肯动脑子,许多没用的线条和图形都可以变成漂亮的画,下一次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就试试好吗!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图形想象画》
一、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原有的各种形状上进行想象的方法。
难点:幼儿通过添画更直观地表现出自己所想象的物体。
三、活动准备:
1、“图形王国”画展的场景布置(范画作品、夹子、绳子、大门及“图形王国”大字)
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背景音乐
3、各种剪好的图形(蜡光纸)、画纸和胶水人手一份、抹布
四、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的第一期画展。(播放背景音乐)“小朋友,图形王国今天举行第一期画展,里面的画非常特别非常漂亮,每一幅画里都藏有一些图形,图形王国的主人听说大×班的小朋友很棒,所以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画里藏着什么图形!好了,我们出发吧!”(参观时可与幼儿小声讨论,引导幼儿发现藏在里面的图形)。
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图形王国里的哪一副画?它是由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总结:小朋友都很厉害,能够发现图形王国里的画都是由三角形、半圆形、圆形和正方形变出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扩展幼儿思维。
出示三角形的蜡光纸,提问:三角形除了变出图形王国里的东西外,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呢?(依次出示半圆形、圆形、正方形)“让我们看看电脑里这个小画家把这些图形变出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打开多媒体,观看课件。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柔的音乐)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主人说马上就要举行第二期的画展了,他邀请小朋友来当小画家,用各种图形添画出更漂亮的东西,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览在图形王国里,给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参观,但是图形王国的主人说他有个要求: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图形要用胶水贴在自己的画纸上再用蜡笔添画,如果手脏了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画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挂在图形王国去了。”
(指导重点:
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
同时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独特表现)
四、展示与体验――参观“图形王国”第二期画展。(播放音乐)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的第二期画展开展了,让我们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去参观参观吧!
”参观完画展后,提问一幼儿:“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诉我吗?
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抹布拓印想象》
活动目标:
1、学习拓印挤压、拖拉等技巧。
2、能借助抹布拓印的图案大胆想象添加。
3、在活动中感受拓印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水粉颜料、废旧抹布、8K铅画纸、记号笔、干净抹布、小盘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出示抹布)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抹布可以用来干什么呢?抹布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家务,不过今天老师要请它来帮我画画,我们一起看看它是怎么帮忙的,好吗?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用抹布拓印师:拿起一块抹布,拿住它的四个角,用中间部分去蘸颜料,再在颜料盘边刮一刮,然后在我们的画纸上用拖拉、挤压的方法拓印出大面积的不规则的图案。
2、幼儿自主拓印,教师巡视指导师:每一组都有颜料和抹布,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有序地拿抹布蘸颜料,在自己的纸上进行拓印。记住要拓印出大面积的不规则的图案。
师:拓印好的幼儿把抹布放在盘子里,用干净的毛巾擦擦手,然后小手藏背后,眼睛看黑板,耐心地等颜料干。
3、教师示范对拓印的图案进行想象添加师:拓印好图案后,我请出记号笔帮忙,沿着图案的边把它的轮廓描出来。
师:图案的轮廓描好了,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想它像什么?添上什么就更像了?
师:那我转动纸的方向,现在它又像什么呢?添上什么就更像啦?
4、幼儿对自己拓印的图案进行想象添加,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拿一支记号笔,把自己纸上的图案外轮廓描出来。描好后自己看看它像什么?添上什么就更像了?
师:转动纸张,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想象,添加。
三、结束部分
1、师:如果你的作品已经完成,就轻轻地送上来给老师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坐在位置上欣赏自己和其他人的作品。
2、师: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谁愿意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理由是什么?
3、师:今天大家表现都很棒,发挥了聪明才智,大胆想象。待会回教室可以把你的作品拿出来和好朋友一起欣赏,好吗?
活动目标:
1、观看图片,让幼儿感受传统节日(春节)的热闹气氛,培养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与认识。
2、幼儿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自己的意愿绘画过年的快乐场景。
3、激发幼儿向往新年新气象的愉快心情。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有关过年热闹气氛的图片、绘画工具、教师范画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师:天气渐渐凉了,转眼呀冬天就要到了,冬天带给小朋友最难忘的是什么呀?(堆雪人、打雪仗、放寒假等)冬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我们就快要过年了。
师:过年了,小朋友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干些什么呢?(收红包、包饺子、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等)二、观看图片,找一找过年印象深刻的愉快场景师:下面呀,就请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看一些图片,看看过年了,图片上的小朋友是不是也做了跟我们一样的事情?(教师根据自己提供的图片简单叙述)示范与创作三、示范与创作根据小朋友的意愿,绘画过年的快乐场景师:老师知道小朋友呀过年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收压岁钱,还有放鞭炮了。那么,小朋友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把这快乐的时光画下来呢?那就跟着老师一起画一画把!
师:冬天特别的寒冷,小朋友都带上了暖和的帽子,然后是头,五官。因为点鞭炮的时候是侧着身体的,所以我们要画出侧面的小朋友;手上还拿了一根长长的竹竿,上面挂着一串长长的鞭炮,我们可以在鞭炮的下面画一些像云一样的形状,这样看起来,鞭炮就像爆炸一样;最后画上腿以及衣服的花纹;还有的小朋友收到了红包非常的高兴,奔跑着向别的小朋友炫耀呢。这个奔跑着的小朋友是正面的,还是一样,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方法画出正面小朋友的头及五官,奔跑的动作有一点点难度,手跟脚同时张开,手上拿了一个大大的红包,最后画上衣服的花纹。这样一个放鞭炮一个拿红包的小朋友就画好了。可是呀,我们的画面还不够完整,所以给它添上一些冬天的情景。比如堆雪人、窗花、红灯笼、大大的雪花等。全部都画完之后,就是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四、幼儿完成创作,教师巡回指导老师交代作画的要求,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注:构图的完整、颜色的要求、安静作画)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活动反思: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的领域,通过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及生动形象的传统工艺,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回忆、想象,表现过新年时特有的生活情节。
本课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密切联系,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争着讲述过新年的乐趣:长辈给压岁钱、放鞭炮、贴春联、拜年等等。学生的作业让我感动、让我惊叹,也使我感悟。我佩服于每一位同学的进步、他们的创造性、他们的想象力。让我深深体会到,作为教师,教师的态度是关键,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孩子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选择什么,这些都是作为教师应该关注的问题。美术作业是运用想象思维、培养创作能力的学习环节,这里我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绘画内容。虽然我没有规定学生必须画成什么样,但是大部分学生都能发挥自己所长,较出色的完成了作业。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们都变为热情的参与者、有能力的参与者,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使的学生们不再把作业当成任务,而是绘画乐趣。
新课标提倡在美术课程的每个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完成绘画作业,切实为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的机会,发挥学生各自不同的绘画优势,激发他们绘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组织一贯性。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替换想象》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替换想象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想象出的各种物体创造性地表现人物的五官。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来丰富画面背景。
3、充分体验替换想象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积累对人物面部绘画的基本经验。
(2)幼儿会画直线和波浪线。
2、材料准备:黑色勾线笔、白纸、磁带、录音机、展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散文诗《给老师画象》
(2)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边听诗歌边为老师画像呢?想在就请每一组小朋友讨论一下选出一位小朋友来为老师画像,其余的小朋友可以在旁边看着他画,也可以帮他出出主意。
(3)幼儿画像: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边听诗歌边画像。
二、隐性示范与思考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魔笔)它是一只支小魔笔,它可能干了,会画许多漂亮的画,今天它给我们画写什么呢?我们赶快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2、小魔笔作画。
3、讨论:“你准备画一个什么娃娃?”师:“小魔笔真神奇,它能把我们吃的、玩的、用的东西都变成娃娃的五官,还能用线条画上好看的背景……我们大家先来说一说,你准备画个什么样的娃娃呢?”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师生共同讨论作画要求:
(1)把娃娃的脸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大的。
(2)五官的位置要放放好。
(3)选一种你喜欢的线条给你的画添上背景。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安排画面,鼓励独特表现,学习用线条加密背景。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版上。
2、讨论评价。
“你看到了哪些娃娃?娃娃的脸上都有写什么?”“你最喜欢哪些画,?为什么?”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想象出的各种物体创造性地表现人物的五官。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来丰富画面背景。
3、充分体验替换想象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积累对人物面部绘画的基本经验。
(2)幼儿会画直线和波浪线。
2、材料准备:黑色勾线笔、白纸、磁带、录音机、展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散文诗《给老师画象》
(2)理解诗歌的内容。
师: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边听诗歌边为老师画像呢?想在就请每一组小朋友讨论一下选出一位小朋友来为老师画像,其余的小朋友可以在旁边看着他画,也可以帮他出出主意。
(3)幼儿画像: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边听诗歌边画像。
二、隐性示范与思考: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魔笔)它是一只支小魔笔,它可能干了,会画许多漂亮的画,今天它给我们画写什么呢?我们赶快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2、、小魔笔作画。
3、讨论:你准备画一个什么娃娃?。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大胆创作。
3、。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在原有的各种形状上进行想象的方法。
难点:幼儿通过添画更直观地表现出自己所想象的物体。
三、活动准备:
1、“图形王国”画展的场景布置(范画作品、夹子、绳子、大门及“图形王国”大字)
2、多媒体课件、录音机及背景音乐
3、各种剪好的图形(蜡光纸)、画纸和胶水人手一份、抹布
四、活动过程:
一、参观“图形王国”的第一期画展。(播放背景音乐)
“ 小朋友,图形王国今天举行第一期画展,里面的画非常特别非常漂亮,每一幅画里都藏有一些图形,图形王国的主人听说大×班的小朋友很 棒,所以想考考你们,看你们能不能找出画里藏着什么图形!好了,我们出发吧!”(参观时可与幼儿小声讨论,引导幼儿发现藏在里面的图 形)。
自由讨论:你最喜欢图形王国里的哪一副画?它是由什么图形变出来的?
总结:小朋友都很厉害,能够发现图形王国里的画都是由三角形、半圆形、圆形和正方形变出来的。
二、观看多媒体,扩展幼儿思维。
出示三角形的蜡光纸,提问:三角形除了变出图形王国里的东西外,还可以变出什么图形呢?(依次出示半圆形、圆形、正方形)
“让我们看看电脑里这个小画家把这些图形变出了哪些漂亮的东西呢?”打开多媒体,观看课件。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轻柔的音乐)
“小朋友,图形王国的主人说马上就要举行第二期的画展了,他邀请小朋友来当小画家,用各种图形添画出更漂亮的东西,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览在图形王国
里,给所有的小朋友和老师参观,但是图形王国的主人说他有个要求:就是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图形要用胶水贴在自己的画纸上再用蜡笔添画,如果手脏了 可以在桌子上的抹布上擦一擦,画好了就可以把你的作品挂在图形王国去了。”(指导重点:让幼儿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自由创作,同时了解幼 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独特表现)
四、展示与体验――参观“图形王国”第二期画展。(播放音乐)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的第二期画展开展了,让我们和我们的老师一起去参观参观吧!”
参观完画展后,提问一幼儿:“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可以告诉我吗?你为什么喜欢这副画?”(幼儿作答)
老师给以简单及鼓励性的评价。
“老师发现今天小朋友的小手都很巧,每副作品都很棒,图形王国的主人也说要谢谢大×班的小朋友,他说以后还要 请你们帮忙出第三期的画展,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小朋友下课后还要动动脑筋,想想这些图形还可以变出什么样更有趣的东西来。”
《图形想象画》反思
《纲要》中指出:“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为此,我选择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图形”作为主题,设计了美术活动《图形想象画》。在发展幼儿美术能力的同时, 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能力及动手能力。
在组织完教学活动后,我深有感触,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手、口、脑并用,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在“用图形变魔术”的操作环节中,幼儿将已知经验转化为直观的图画,将单调的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利用自己手 中的小画笔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红红的太阳、憨态可掬的熊猫、诱人的葡萄、可爱的乌龟、美丽的房子…… 在交流作品时,幼儿有的用简单的一两句话介绍自己的作品,有的用几句话……不但幼儿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得 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有了质的飞跃。
二、适时的表扬和鼓励,促进幼儿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幼儿绘画时,多数幼儿只会把圆形变成太阳等简单的东西,当我能发现一名幼儿用圆形、半圆形、三角形变出一只可爱的小鸟时,我马上向小朋友介绍了他的作 品,并表扬了他。幼儿们得到启发,运用多种不同的形状形创造出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作品,如用三角形、椭圆形拼出了狡猾的狐狸、用圆形、三角形拼出了美丽 的花朵等。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要说:好作品也是夸出来的!
整个活动紧凑但不紧张,气氛热烈但不混乱,幼儿活动积极,乐学、愿 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活动主体、教师主导的纲要精神。实现了“通过对各种图形展开想象,充分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培养 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的教育目标。
活动目标:
1.学习泡泡印画的创作过程,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2.掌握泡泡印画的方法,能在泡泡留下的痕迹上进行大胆添画并能讲述自己的想象。
3.感受泡泡印画的神奇和艺术美,体验泡泡印画借形想象的乐趣。
活动重点:
学习泡泡印画的创作过程,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活动难点:
掌握泡泡印画的方法,能在泡泡留下的痕迹上进行大胆添画并能讲述自己的想象。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各种颜色的泡泡液;每人1根吸管、一套吹泡泡工具、彩笔、画纸。
2.知识准备:对借形想象画有一定的了解;会吹泡泡。
3.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创设“泡泡乐园”情景,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激发幼儿探索泡泡的兴趣。
1.玩“接泡泡”游戏,观察泡泡的颜色,知道泡泡本身是透明无色的。提问:泡泡是什么颜色的?泡泡留下的痕迹是什么颜色的?
小结:泡泡在光线的照射下是五颜六色的,但泡泡本身是无色的,留下的痕迹也是无色的。
2.讨论并探索如何将泡泡的痕迹变成有色的,感受有色泡泡的艺术美。提问:如何将泡泡的痕迹变成有色的?(将泡泡液中加入颜料)
二、交流讨论,探索泡泡印画的'方法。
1.组织讨论:泡泡很快就会破掉,怎样才能留住泡泡的痕迹?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两种不同泡泡印画的方法。小结:第一种方法用吸管将有色的泡泡吹到纸上,留下单个或多个泡泡痕迹;将吸管直接插入泡泡液中吹出许多密集的泡泡,用纸扣到泡泡上,将密集的泡泡印到纸上。
三、观察泡泡痕迹的变化,进行借形想象添画,知道什么是泡泡借形想象画。
1.根据泡泡印迹的大小、颜色、位置及组合成的形状,想象它们像什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刚刚这俩位小朋友在纸上留下的泡泡痕迹是什么形状的?想象一下它们像什么?可变换纸张方向引导幼儿观察,不同方向的泡泡印迹可以想象不同的物体。
2.请个别幼儿示范借形想象添画:根据自己的想法在泡泡痕迹上进行添画。小结:泡泡借形想象画就是将泡泡留在纸上的印迹通过大胆想象并进行添画而形成的画作。
四、播放背景音乐,幼儿尝试泡泡借形想象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第一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将泡泡印到纸上。第二步,根据泡泡印迹想象一下它像什么,可以转动不同的方向观察想象,并进行添画。
2.作画注意的问题:
(1)吹泡泡的时候要注意卫生,不能把泡泡液吸到嘴巴里、撒到桌子上。
(2)如果泡泡的痕迹没干添画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将纸划破。
五、创设情景“泡泡画展”,展示、交流、分享作品。
1.作品展示:相互观察交流泡泡都变成了什么?
2.讲述作品:
(1)谁来说一说你创作了一幅什么作品?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小故事,大胆讲给同伴听。
(2)你喜欢哪幅作品?你在他的作品中看到了什么?小结:教师根据幼儿的评价及时表扬、鼓励,肯定幼儿的作品,提升幼儿作画新经验。
六、欣赏艺术家作品,感受借形想象的艺术魅力,提高幼儿对借形想象画的欣赏水平,拓展幼儿的经验。播放国内外借形想象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幼儿欣赏,感受借形想象画的艺术魅力,提升幼儿对借形想象作品的欣赏水平及创作能力。
幼儿园大班绘画活动:替换想象(创造性表现人物五官)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想象出的各种物体创造性地表现人物的五官。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来丰富画面背景。
3、充分体验替换想象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1)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积累对人物面部绘画的基本经验。(2)幼儿会画直线和波浪线。
2、材料准备:黑色勾线笔、白纸、磁带、录音机、展版一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1)欣赏散文诗《给老师画象》
(2)理解诗歌的内容。师:你刚才听到了什么?你们想不想边听诗歌边为老师画像呢?想在就请每一组小朋友讨论一下选出一位小朋友来为老师画像,其余的小朋友可以在旁边看着他画,也可以帮他出出主意。
(3)幼儿画像:教师巡回指导,幼儿边听诗歌边画像。
二、隐性示范与思考: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出示小魔笔)它是一只支小魔笔,它可能干了,会画许多漂亮的画,今天它给我们画写什么呢?我们赶快睁大眼睛看仔细了!”
2、小魔笔作画。
3、讨论:“你准备画一个什么娃娃?”师:“小魔笔真神奇,它能把我们吃的、玩的、用的东西都变成娃娃的五官,还能用线条画上好看的背景······我们大家先来说一说,你准备画个什么样的娃娃呢?”
三、幼儿绘画,老师指导
1、师生共同讨论作画要求:(1)把娃娃的脸画在纸的中间,画得大大的。(2)五官的位置要放放好.(3)选一种你喜欢的线条给你的画添上背景。
2、幼儿绘画,教师指导。指导要点: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合理安排画面,鼓励独特表现,学习用线条加密背景。
四、作品展示评价
1、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版上。
2、讨论评价。“你看到了哪些娃娃?娃娃的脸上都有写什么?”“你最喜欢哪些画,?为什么?”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质教案《想象画有趣的怪脸》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培养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任务的五官的能力。
2、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魔法盒,魔术棒。
2、苹果脸型,3张范画。
3、钢琴曲磁带、录音机、彩色卡纸、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配乐散文《给老师画像》,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你在散文中听到小朋友怎样来给老师画像的?(出示苹果脸型)
是不是这样吗?这张像和老师一样吗?哪里不像?为什么要把眼睛画成太阳,嘴画成水果糖呢?这种用相似物体替换的方法叫替换想象法”。
二、隐性示范,引导幼儿自己想象。
(出示魔法盒,盒中按步骤放入三张范画,魔法棒)
师:“看,这是什么?我的魔法盒中藏着许多的宝贝,只要我用魔术棒轻轻一挥,就能把宝贝变出来,现在让我来变一变,看看能变出什么。我变我变我变变变(抽出第一张范画,基本的怪脸)老师变出什么?”(变出一张奇怪的大脸)
“现在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变出什么”?(请一幼儿来抽出第二张范画,加上五官)
“这回又变出什么了?”(变出眉毛、眼睛、鼻子、嘴巴了)
“这张脸上的五官分别是用什么代替的?如果让你来变,你会用什么来替代这些五官呢?”(幼儿讨论回答),“现在再请一个小朋友来变变看,还能变出什么?”(请一幼儿抽出第三张范画:对五官进行了装饰)
“这次又变出了什么?(在原来的脸上进行了装饰)对了,装饰的时候注意了黑白、疏密之分。(屈老师 )瞧这张脸多奇怪、多有趣,这就是运用了我们刚才说的用相似物体替换的画法”。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你们想来变一个奇怪的怪脸吗?想一想,你会用什么来代替怪脸上的五官呢?请你们把想到的怪脸画下来。(放优美的钢琴曲)
幼儿作画,教师提醒幼儿作画时首先要将基本发脸型画大,五官画在中间要突出,装饰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疏密和黑白之分。
四、展示体验。
将幼儿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
活动名称:喷刷画活动目标:
一、感受喷刷画活动的乐趣,积极参与,大胆创作。
二、学习喷刷的技能,能独立,有序,正确的使用工具。
三、大胆使用颜色,注意色彩的和谐,提高美的鉴赏能力。
四、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五、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一、准备各种颜料(每组若干),各种图形的卡片若干,废旧牙刷,小沙网,画纸,围裙人手一个,示范画若干。
二、用幼儿完成的作品布置活动室的墙壁。
三、幼儿观察、欣赏自己及其他小朋友的喷刷作品。
活动过程:一、进入活动,引发幼儿兴趣。引导幼儿欣赏示范画,说说其中的内容,及制作方法。
二、请幼儿观察和学习喷刷画的制作方法。(展示多张喷刷画及牙刷、小沙网等工具,并介绍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
[师范过程:首先用树枝(花、草、卡片等辅助物)在白纸上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然后,用牙刷蘸上颜料,在小沙网上来回刷,把颜料刷在纸上。把纸晾干后,再取下树枝,画纸上就会留下喷刷画的图案。这样,喷刷画就制作完成了。]
三、老师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自选图形,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提醒幼儿刷完一种颜色要把牙刷放回空杯里,再用第二个刷,鼓励幼儿尝试多种颜色进行喷刷,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混合色。例:黄+红=橙、黄+蓝=绿、蓝+红=紫、等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出来,请幼儿互相评价。)五、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牙刷、梳子、各种形状、材料等物品,发挥幼儿想象力,制作出一幅幅漂亮的喷刷画。该活动选材较有新意,(教案出自:幼儿园学习网教案网)能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作工具,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里学习新的画种--"喷刷画",本次活动趣味性、活动性较强。幼儿在活动中能边玩边学习,在娱乐中体验美术活动所带来的乐趣。此活动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审美能力和美的表现力。促进了动手能力的发展。
大班美术教育教案《替换想象画》
活动目标:
1、借助相似造型,大胆表现与创造人物的五官。
2、充分发挥想象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人物的面部特征、表情变化,积累对人物刻画的基本经验,日常玩“五官像什么”的游戏。
2、环境准备:在活动室里提供空白脸谱及各种小型物品(如瓶盖、小剪刀、几何体、夹子、玩具等)让幼儿运用小物品随意摆弄脸谱造型。
3、材料准备:
①多媒体教具:水粉颜料、水彩笔、彩色纸等
②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与感知
1、欣赏配乐散文《给老师画像》。
老师教我们画画,画红红的苹果、金灿灿的太阳,还有翘起两只角的水果糖,我偷偷地给老师画像,红苹果,是圆圆的脸蛋,金灿灿的太阳,是大大的眼睛,翘起角的水果糖,是老师笑眯眯的嘴巴。
真像!真像!——小朋友都说,老师笑的时候,就是这个样!暖暖的,甜甜的,喷香喷香。
师:听了这篇好听的散文,谁愿意按照散文里的描述来给老师画像?要画得和散文里的一样美。(请一名幼儿在白板上演示老师的画像)师:这张老师画像和徐老师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为什么这样画?这种用相似物体替换的方法叫替换想象法。
2、隐性示范与思考师:这里有一枝神奇的小魔笔,它在画什么?(展示逐步变化的多媒体画面,一枝小魔笔从基本点出发,慢慢变成了一个椭圆形,暂停)太阳、橄榄球、娃娃脸……小朋友猜了这么多,到底谁猜对了?
小魔笔继续画……原来是一张娃娃脸,脸上还缺什么(根据幼儿的描述,陆续点击出来)这支神奇的魔笔要施魔法了,(大屏幕上小魔笔晃动身体: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瓢虫变成了娃娃的什么?娃娃脸上的其他部分还没变呢?小魔笔想请小朋友帮助它完成。大屏幕选项上有冒热气的茶壶,葫芦、帆船,你准备用什么替换鼻子、嘴、头发,为什么?(请幼儿点击选项和五官进行替换,并说明理由)瞧,这张娃娃脸,变得多有趣,多漂亮,这就是运用我们刚才所说的相似物体替换的画法。
3、操作与讨论。
显示屏上出现另一张娃娃脸,请幼儿用替换想象的方法拖动选项完成五官、头发(选项:门、窗、花、草、屋顶等)引导幼儿发现五官之间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创造(如房屋娃娃、绿化娃娃等)讨论:
小魔笔画的娃娃脸与房屋娃娃脸等有主题的娃娃脸,你喜欢哪一张,为什么?
4、表现与创造。
现在,我们小朋友都来变一变,想一个最有趣的娃娃脸画下来。
指导要点:
了解幼儿意图,启发幼儿大胆想象,鼓励独特表现。
5、展示与体验。
展示幼儿作品,让幼儿互相说说自己的画,体验与分享快乐
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教案:
线条想象画
概要:
1.借助用不同的乐器声音去表现不同线条的特点;
2.幼儿依据对线条的理解,在绘画时将它表现出来,训练了运笔的能力。
情况分析:
针对幼儿作画时画面内容比较单一的情况,我设计了线条想象画,以此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他们的表现能力。
教学名称:
美术《线条想象画》
教学目的:
1.要求幼儿知道什么是线条想象画;
2.要求幼儿正确说出四边种线条的名称,并知道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
3.让幼儿想象构思随意画出来的乱线,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想象力;
4.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线条想像画,根据各种线条所表示的意义听音乐用线条作画 难点:根据自己的线条想象构思,使它变成一个或多个物体的的形象
教学准备:
录相带、录相机、投影机、幻灯片、录音机、磁带、龙头饰一个,纸、笔、油画棒若干,各种小乐器,四个线条娃娃,两幅幻灯范画。
教学过程:
(1)看录相引出舞龙灯,引起幼儿的兴趣 “今天,老师让小朋友看一段非常好看的录相,请看吧!”幼儿看过录相后,引导幼儿说出录相里人们舞龙,老师讲一些关于舞龙方面的知识,然后带领幼儿根据录相也来舞龙。 (2)线条娃娃舞龙灯,教师示范强调 “刚才,小朋友舞龙灯时无意中已经走成了许多美丽的线条,你们想认识他们吗?”
(1)利用不同小乐器的声音引出四位线条娃娃,使幼儿知道各种线条的名称及所代表的意义。例如:听到大鼓的声音,折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折线和鼓声一样粗壮有力。听到小铃声的声音波浪线,娃娃走出来,表示波浪线和铃声一样优美、婉转。
(2)利用线条娃娃也想和小朋友舞龙的形式引出教师听音乐示范讲解,并强调:a 线条娃娃舞龙的时候,要不断地改变它的位置和方向,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不动 线条不允许断;根据音乐的不同用不同的线条作画。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想象 1.引导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线条娃娃舞龙走的路线,看它能变出一个什么有趣的图案,并用完整的语言讲出来。 2.老师总结:象这幅画一样,由各种线条组成并且又经过小朋友的想象,把它变成许多种有趣的图案,这样的画叫做线和条想象画,明确线条想象画的定义。 3.引导幼儿欣赏两幅线条想象画,从而总结出线条想象画有的可以从整体来想象,有的可以从其中一部分来想象。
(4)幼儿进行线条想象画的创作活动 1.幼儿听音乐作画,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而运用各种线条来作画。 2.幼儿绘画涂颜色。
(5)评讲作品,游戏结束 1.老师自评 2.幼儿自评 3.幼儿互评 4.和四位线条娃娃一起舞龙出教室。 评析: 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美术课中单纯画画、呆板的教学形式,而是采用了有绘画、游戏、音乐、动手操作有机相结合的手段,培养了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绪,发展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引导幼儿积极思维,大胆想象和创作,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如果您想要深入了解“小学美术教案”那么请耐心看完本篇文章。老师每一堂上一般都需要一份教案课件,写好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教材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参考资料。只要我的建议对你有所作用请不要忘记将其收藏起来!
1、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思考
师:对,(出示课题)会爬的玩具。我们的小玩具会爬,可是它为什么会爬呢,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让小玩具爬起来么?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
生:观察,思考、讨论、回答
2、示范说明集中会爬的玩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师:真好,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要玩具爬动,必须是腹部贴地挪动身体。而我们今天制作会爬的玩具的小秘密是什么呢?
生:(略)
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非常好,知道了它,我们就能制作出会爬的玩具了。
3、欣赏其他学生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
师:可是,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作呢,我们先去看看其他小朋友制作的玩具,想好自己要制作的玩具和制作方法。不同的玩具可是不同的方法制作的呢,还有不同的装饰方法。(画、撕剪啊、拼贴等造型手段进行美化。)
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自己制作玩具的想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风铃原本是佛殿、宝塔等古建筑檐下悬挂的铃铛,人们喜爱它悦耳的声音,于是模仿它的形状以及发声原理,利用各种不同材料制成工艺品。本课将表现与制作融为一体,巧妙利用身边的玻璃瓶、易拉罐等多种材料,运用捆、绑、剪、贴等基本方法制作一件风吹作响的工艺作品。
2、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了解风铃的结构特征,学会制作和装饰风铃。
技能目标:在运用绳线进行捆、绑、扎等精细活动中,提高学生
的动手能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情感目标:在制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运用捆、绑、扎、剪、贴等方法进行造型设计制作。
难点:
把风铃装饰成漂亮的艺术品,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
4、教学准备:
课件、手工制作的风铃、易拉罐、玻璃瓶、钥匙、色纸、彩带、剪刀、胶水等
5、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二、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我运用实物、游戏、演示、音乐演渲染等手段,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情景,并把儿童带入这种情景,让其在浓烈的课堂氛围中进行智力活动,开发儿童智力潜能。
2、演示法:根据心理学原理,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图样、图解、符号、记录等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因此,我采用演示法,把演示与讲解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直观、清楚地掌握风铃的制作方法。
同时,我还运用引导发现法、观察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多层面地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 说学法
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借助图片、音乐及老师的演示,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性学习活动,产生“记忆”与“联想”,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发展创造思维,陶冶艺术情操。
四、 说教学程序
课改强调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前我让学生收集生活中能制作风铃的废旧物品,课堂上我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 情景导入
创设情境:小鸟飞来觅食,听到声音就飞走了。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声音吓跑了小鸟?”在欢乐的气氛中引出课题。通过创设一种“声临其境”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 欣赏感知
首先展示各种款式的风铃,让学生欣赏后,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风铃来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鼓励学生大胆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然后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卡纸贴出风铃结构图,让学生明确风铃是由主线、铃托、吊线、铃铛等部件组成的。
(三) 引导探究
让学生讨论交流:我们应该怎样制作风铃呢?引导学生归纳风铃的制作过程:
1、 选取材料。出示动画选材游戏,老师介绍游戏规则,师生互动共同完成。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示图片小结制作铃铛的材料:一种是本身能发声的铃铛,一种是碰撞能发声的材料。接着让学生次序自己收集的材料(老师引导学生将材料大致分类),学生按同类材料自由组合小组。
2、 设计草图。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形式多们、造型美观的风铃。
3、 制作部件。我用实物演示捆绑、扭转等技法,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制作方法。
4、 组合造型。我先让小组讨论:风铃的铃托有哪些不同的造型?发散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创作出造型别致的铃托。接着出示几种风铃的不同组合结构图,请同学们猜猜风儿吹来,哪几种风铃会发出声音(配音)。最后老师小结:碰撞能发声的材料要考虑铃铛之间的距离,可有序悬挂,如螺旋状、阶梯状均可。
5、 装饰风铃。用演示装饰过程。通过动画演示,突破难点。
(四) 自主创作
首先由我展示手工制作的风铃,让学生在欣赏中萌发创作的欲望。接着播放背景音乐,并出示作业要求:
1、 小组合作,共同设计制作的风铃。
2、 运用已学过的装饰手法来美化风铃。
通过小组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美妙和谐的音乐情境中,创作出造型奇特、装饰美观的'风铃,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和环保教育,并通过观摩、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 知识拓展
先让学生装说说:“风铃给我们的生活还来哪些乐趣?”然后小结:风铃可以美化居室,美化生活(出示图片)。接着再出示图片并介绍:古代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铛给人们还来吉祥如意。风铃还可以当作送给亲朋好友的节日礼物。(出示: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请把你的祝福送给你最喜欢的人。)
(六) 体验感受
让学生把创作好的风铃分别挂在教室的铁线上,打开电风扇,吹动风铃,风铃在风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设计,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引导学生收集材料,变废为宝。通过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引导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采用开放式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和分析棋的组成部分、棋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自己的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设计能力以及相互协作能力。
2、隐性内容与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强化学生的设汁意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有目的地设计一副棋,通过设计和制作得到快乐。
难点:棋的制作、材料的合理使用以 及设计是否美观、大方和实用。
(三)学习材料
图画纸、彩色打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棒以及可以利用的废弃物。
教学活动:
组织教学
导人新课
提问:
同学们下过飞行棋吗?这种棋怎么下?好玩吗?
对棋的组成进行分析
问:一副飞行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棋面上有什么? (如说明、画面…)
分组研究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以下几类问题:
1、书上的图片里、你最喜欢哪一副棋?它的主题是什么?哪儿最有特点?
2、就一副棋说说它的制作步骤。如果你制作这副棋会注意什么?
3、说说棋子的制作方法和步骤。如果是你的话,你还能做成什么样的棋子?
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不同的问题。
总结回答。
分析书上的作品。
组际交流。
讨论与分清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看课本第16页的问题,根据问题设计本组的
棋,然后明确每个人的分工。
课后展示
让学生说说本组的设计最有特点的地方和最成功的地方。
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另外有什么教训需要吸取。
一起来玩完成的棋子。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
2.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课时2课时
教学实施建议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二、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做好深长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2.发展阶段
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编辑。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3.收拾与
指导学生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和讲述漫画的意思,体验漫画作品的幽默、有趣。
2.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画一位名人的漫画肖像。
学习重、难点
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作大胆的夸张和变形。
学习准备
课件、作画工具等。
学习过程
一、初步感受漫画的魅力,知道漫画的特点为“夸张”、“变形”:
1、引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个人和其他人最显著的区别是人身体上的哪一部分?
老师:是人的头部,包括人的头型和五官。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漫画种类有很多,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板书:名人漫画。)
2.看课件,比较与发现,知道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
(1)展示李咏,成龙的相片与漫画: 我们先来观察他的相片,找一找他们的脸型和发型。 (小结和板书: 漫画的特点:夸张、变形)
二、五官、脸型的分类:
1、同学们画人物漫画,首先要观察他的脸型。
画家们把人的脸型用汉字分为6种:国、田、目、甲、由、申。
“国”字形脸,方正稍长;
“田”字形脸,面形方正;
“目”字形脸,头形狭长;
“甲”字形脸,额部和颧骨处宽度接近,面颊肌肉显著内收,下巴颏窄尖;
“由”字形脸,额部较窄,两颊和下巴处宽,
“申”字形脸,颧骨处宽,额部较窄,下巴颏尖。
(教师板书,并分别用基本形画出来)
2、漫画人物的五官是哪几部分?
人的五官是指:眉毛、眼睛、鼻子、嘴、耳朵
再显示一些名人漫画课件,由学生观察他们的脸形分别属于哪一种类型?
三、显示和示范画:
四、请同学们选一位自己喜欢的名人,给他画一幅肖像漫画。
五、作业展示及讲评: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对自己喜爱的作品风格及独特的表现方法进行评述。
2、将学生的作品布置在黑板上,由老师和同学们相互评论、相互欣赏。
3、各界名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也要积极学习,将来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细致的观察自己的书包,发现自己书包除了背书以外还是否有其它的功能。和自己的旧书包进行对比,设计一款多功能的书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书包每个部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自己设计一款多功能书包。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书包是我们上学的时候必不要少的工具之一,现在的书包不仅实用,而且非常的美观,学生背着自己的喜欢的书包,就仿佛象平时穿衣穿裤一样必不可少,它可以说是我们的贴身伙伴,那你们对它的了解有多少呢?
二、讲授新课
1、同学们,现在将我们的书包拿出来,摆在桌子上,我们细细的观察一下,书包中每个部分都有什么样的作用。大兜——小兜——侧兜——里面格层背带——提手
2、还是哪些特殊的设计?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你的书包为什么这样设计。
4、小组讨论:你觉得书中的哪一个部分设计的不合理,你想怎么样进行改进呢?
5、你还想增加什么功能?
三、学生制作
1、展你的丰富的想像力,设计一个即实用,又完美,而且带多高科技多功能的书包。把它打造一个完全智能化的书包。
2、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大胆作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3、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
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做以汇报,说说你的书包先进在哪里,都具备了哪些高科技的功能。选出几位制作出色的同学。
五、教师小结:
看到同学们设计了多种多样奇异的书包,老师有了一种想法,就是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不用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天天回到家里打开书包一学就到深夜,老师非常心疼你们,我希望设计一款智能书包,当你把书放进书包的同时,书本上的知识就像电脑一样贮存在你的脑袋中,而且当你背上书包的时候,感觉不到书的重量,这样能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但希望是希望,我们能不能凭借幻想生活,我们还得为现实的生活打拼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条造型的表现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造型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采用课堂模拟写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以及认真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学习用线造型的表现方法。
2、如何用线精细的表现自行车。
教具:实物自行车、图片、图画纸、学生作品、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交流,引导出主题——自行车。
同学们,谁会骑自行车啊?谁骑过自行车啊?看来大家对自行车都非常熟悉
了,今天我们的美术课就跟自行车有关,板书课题:自行车局部写生。
二、新授。
1、了解自行车的历史。
自行车是最简单的一种交通工具,别看它简单,它也经历了将近年的变化才发展成了现在的样子,最先的自行车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课件展示图片)仔细观察,思考,提问:和现在的自行车相比,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已经有了
哪些相同的结构部件,又缺少哪些部件呢?
2、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1)拼图游戏(课件展示),初步了解现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部件。
(2)每个部分还有一些小部件,比如:车身,车把,前后轮。课件展示举例部分,引导学生说说有哪些小部件。
(3)欣赏不同类型的、新颖的自行车。
3、观察引导: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
(1)我们平常画画用到了哪些线条?(直线、曲线、折线、螺旋线、交叉线等等)
(2)分析:自行车各部分的线有什么不同?(各部分有哪些线条?)
车把、车轮、车身上的线条有许多变化,比较明显的比如,车身和轮胎钢丝是直线、车筐是交叉线、链条和刹车线是曲线、减震是螺旋线、齿轮是折线……
三、教师示范画
(1)师展台示范画车身、轮胎、链条等。
(2)对比、讲解:车身零件之间的衔接,轮胎要画几个圈、钢丝的画法,链条的精细描写等
四、让学生讨论:
你认为这些画为什么画的好,哪些地方不足等等。对你有什么启发?小朋友进行交流。
(他们观察得很仔细、表现得很具体、线条画得很丰富)
五、临摹自行车局部。
(要求只画一个局部,构图饱满,线条丰富、流畅。)
教师巡视辅导。
六、与交流:
(1)学生优秀学生作业,师(2)师最后,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美就在我们的身边。
课后反思:
教学中,我以问题的方式导入,同学们大部分都见过自行车,并能较完整的说行车的组成部分,但对于各部分采用的不同线条意识模糊,对于这一点,我采取两种办法解决。首先,我现场板画并分析各部分线条的不同,然后又让学生分组观察教材中优秀的学生作业是怎样用不同的线条表现细节的。这也是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不足的是,从学生作品来看,我输忽了自行车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各部分过于松散、紧凑、大小关系不能把握等情况,教学中我应该在现场板画得时候就注意引导学生多注意相互之间的比较,并加强在学生作画中的指导。另外,由于平时类似的课程教学较少,部分学生都不知道如何下笔,这正反应出线造型是学生的弱点,今后应加强练习。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陶杯制作的基本技能制作陶杯
2:培养学生按程序操作,认真、仔细、耐心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美化生活的意识制作陶杯
重点难点:
重点:陶杯制作过程 制作陶杯
难点:1:杯把与杯体、杯体与杯底、杯体与贴花的粘接
教学准备:
茶具数件、粘土、报纸、泥塑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激发兴趣
1:欣赏精美茶具,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兴趣,制作陶杯
2:欣赏学生的陶艺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制作陶杯
二:新授
1:观察陶杯,分析制作陶杯的基本结构
2:设计陶杯,画草图
3:示范陶杯的坯体制作过程
(1)用报纸把酒瓶裹紧
(2)用泥压出比瓶底直径大2——3厘米的底板做杯底
(3)制作泥板,根据杯体的高矮确定泥板的宽度,把泥板卷在瓶体外
(4)粘接泥板接口和底板
(5)抽出瓶子,根据需要通过挤压、拉伸适当改变杯体外形
(6)粘接把手或其他部件
(7)装饰
(8)整理
三:学生练习,老师指导
四:课堂小结,作品收集,展览,学生下位参观
五:课后记
教学目标:
1、掌握捏泥的基本制作方法,制作铅笔头。
2、尝试利用多种方法美化、装饰学具。
3、能制作出有一定个性的铅笔头。
教学重点:制作出有个性的铅笔头。
教学难点:感悟制作中的美。
教学准备:泥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利用教室墙壁展示材质、造型、风格、特点不同的铅笔头,学生走进教室即可欣赏墙壁上的铅笔头。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摸了摸、议一议。
组织学生稳定情绪。
2、问: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是用什么布置得这么漂亮?它们有什么特点?
:铅笔头,即可以挂起来作为铅笔头上装饰的工艺品。它造型美观,色彩漂亮,选材范围很广。你们看看手中的材料,我们今天要用什么材料制作铅笔头?
3、导题:我们今天学习用泥制作的铅笔头。
(板书)泥做的挂件。
三、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观察、小组讨论。
请学生看大屏幕,读讨论题目。
(1)墙壁上的铅笔头都塑造了哪些形象?(板书:选材特点:……)
(2)造型风格运用了哪些手法?(板书:造型风格:夸张、概括、变形)
(3)你想怎样制作泥铅笔头?
(小组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见解。
2、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
复习浮雕的制做方法,生答,师用投影仪将知识点打在大屏幕上(板书:制做方法:浮雕技法)。
(1)层次简单的减地平级塑造形象法。
(2)多层次的压塑空间塑造形象法。
3、加强学生对艺术表现的认识。
(1)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了解艺术家是怎样采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表现艺术作品的。
(2)教师利用板书进一步塑造形象采用的方法。
四、艺术实践。
1、请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制作一件铅笔头。
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互相探讨,
共性问题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示范讲解。
提问:在制作时,你还发现了哪些制作方法?(板书:泥塑技法)
2、布置创作要求。
发挥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你喜爱的形象,塑造时要大胆,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要与众不同。
泥稍干后,可以用水粉涂上颜色,进行装饰。色彩鲜艳漂亮。
(出示资料,给学生,扩大学生创作空间)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五、作品展评
1、自己,组内交流。
2、各组推荐交流。
请学生代表谈一谈自己的创作体会,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3、师生评议,为作品命名,举行小型作品展。
六、课堂,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用泥创作了许多精美的铅笔头,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普通的,甚至是废旧的东西,只要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和广博的知识,就可以创造出
好多精美、有趣的艺术品。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采。请同学们回去搜集你认为可以制作挂件的材料,下课以后我们可以自己运用综合材料创作挂件。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石狮文化和立体造型、装饰花纹的特点;学习用手绘线条的形式临摹或创意表现石狮作品。2、了解我国石狮文化背景;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比较感受不同石狮的不同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石狮特有的造型和身上的花纹,能用画笔立体的表现出石狮的形态。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石狮的形态威武,如何画出石狮的立体感。
【教学准备】课件、画纸,铅笔黑色油性笔等
【作业要求】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以谜语引入,来创设情景。(2分钟)
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百兽之王的动物是什么吗?那你们又知道在森林中被称为草原霸主的动物是什么吗?
学生踊跃发言。第一个谜语的谜底是“老虎”。 第二个谜语的谜底是“狮子”。
2、师:回答的非常好,那么今天呢我们就来认识这位草原霸主的另一面。
揭示课题:石狮(板书)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形式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点。很自然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二、传授新知(12分钟)
1、欣赏、讲述
①看一看:课件展示,
师:在我们面前有两张图片,可是老师却不知道哪只是雄狮,哪只是雌狮?
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他们的答案。
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走进认识石狮的旅程,你们想不想参加啊?
学生齐声回答,急切要参加认识石狮的旅程!
②说一说:课件展示
1 欣赏庸代顺陵石狮,请学生说说石狮的艺术特点,谈谈它带给你了什么样的感受。
2欣赏卢沟桥栏杆上的石狮,观看七七事变的视频资料,向学生讲述那段难忘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欣赏各种各样的石狮造型,领会不同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美。
4 欣赏天安门前的雄狮,体会威严、正气、不可侵犯的气势
5看一看:本课展示的石狮中 ,哪些雄健威武?哪些活泼司爱?为什么?
6欣赏各种石狮简笔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各种不同的石狮的动态、神态、面部表情、五官特征进行仔细观察对比,养成认真细致观察的习惯。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么生动的石狮是怎样画出来的呢?
学生齐声回答。
2、绘画技能
学一学:欣赏教材后,看老师出示绘画步骤:
【板书设计】
示范讲述过程提出要强调,从整体到局部进行绘画。
【设计意图】激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感受艺术表现的多样性,在整个过程中,着重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探究性的学习。
三、学生作业(20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讲清楚步骤及注意事项。
作业要求:
① 基本要求:选择你喜欢的石狮作品,运用手绘线条进行临摹作业。
② 较高要求:发挥想像力,创作出你喜欢的石狮作品。
学生在纸上绘画,教师在黑板上也按步骤进行绘画,边画边讲解作画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创作前的注意事项的再次强调突出了难点,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作画,更能一步步引导学生正确作画。更有利于去自主探索和发现。
四、展示评价 (4分钟)
把学生作品粘贴到展版上,由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并说出喜欢这件作品的理由。表扬选出的作品的同学,对画得好或者不好的作品提出意见和建议。
【设计意图】学生自评、互相评价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也同时有助于同学之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共同回味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
五、总结 (2分钟)
这节课,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石狮的画法,也了解了顺陵石狮,卢沟桥石狮,天安门前的石狮,希望同学们回家之后能把你们的作品带给家长欣赏,告诉他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画了什么,也可以向他们讲述那段卢沟桥所发生的历史事件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自己所学的知识,并且要学有所用。培养发现美,创作美的能力。最后强调卢沟桥事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整体设计方法。理解均衡、变化的审美原理 。
2、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应用能力。
3、培养爱校、爱班集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黑板报的版面设计方法。
难点:表现版面设计均衡、变化的效果。
三、教学准备
铅笔、彩色笔、直尺、白纸。
学生黑板报版面设计作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课题
2.欣赏课本范图,思考问题。
黑板报的主要设汁内容是什么?(学生讨论发言)
刊头的位置、形状、大小、色彩。
1).题花、尾花的恰当安排。
2)黑板报的审美特点。
五,教师总结:黑板报给人们的整体美感是:主题鲜明,变化而统一,生动活泼
教学目标: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基本概况。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3.通过赏析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艺术,激励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艺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能从形态、动态、装饰等方面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深入了解不同姿态陶俑的艺术特色,提高欣赏能力。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教师)相关图片或工艺品、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欣赏《神话》片段,你知道影片中,守卫的是什么陵墓吗?
秦始皇陵园是一座古代文化的艺术宝库。高大的陵墓和神秘的寝殿,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你了解到了哪些关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知识?
陶俑是什么呢?陵墓中为什么有这么多的陶俑?
陶俑:俑是用于陵墓中陪葬的明器,以陶、木质最为常见。在奴隶社会时,奴隶主死后,所有的奴隶都得殉葬,非常的残忍。春秋战国时期,丧葬制度发生重大变化,用“俑”代替活人殉随葬。
2.欣赏秦始皇陵陶俑:(课件图片展示)
(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俑是我国陕西西安临潼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39年,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秦始皇从13岁继位后,便开始为自己建造陵墓。统一六国后,又从全国各地征调70万人建造陵墓,直到秦始皇死时,陵园尚未完全竣工。秦始皇帝陵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看屏幕。秦始皇陵墓是一座结构宏大、富丽堂皇的地下王国和巨大的珍宝库。其中秦兵马俑的发现被称为“20 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堪称“世界第八大奇迹”。
课件:秦始皇陵兵马俑总体分布图。
(2)兵马俑是秦始皇陵东侧的一组大型陪葬坑。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挖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坑。以后相继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整个俑群寓静于动,给人千军竞发的感觉。这些数量众多、与真人真马大小相似、并围绕同一主题展现的艺术群雕,向后人展示秦始皇气吞六国、横扫八荒的惊人气魄。他的恢弘气势、安详的姿态、肃穆的表情向后人诉说秦王朝的强大,表现了秦朝人的聪明才智。让我们一睹它们的风采:
播放《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断,领略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磅礴、威武雄壮的军阵场面。
(3)欣赏不同姿态的陶俑。
秦俑的艺术特色: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这些兵马俑大体上都是经过精雕细刻的,从已出土的1000多个陶俑陶马来看,无一雷同。陶工匠施展塑、堆、捏、贴、刻、画等雕塑技法,从体、量、形、神、色、质等方面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逼真,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看上去非常精美,给人明快、深沉、博大、壮观、精美的印象。
仔细观察,不同的武士俑在神态、动态、衣着上有什么异同?
选择喜欢的陶俑分组讨论:跪射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立射俑。
每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小组成员补充。
老师小结补充:课件。
跪射俑造型的特征:
跪射俑大多数出土于二号坑,这种俑在秦俑坑中显得很独特,因为是跪姿,故其高度在1.20米左右。在跪射俑的塑造上,可谓匠心独具。把跪射俑的形体塑造得非常精美,惟妙惟肖,力求使静态的雕塑给人以动的感觉,其姿态优美,英俊潇洒,神态庄严,目光炯炯有神,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左侧挽一个发髻,髻根用朱红色带束扎。足登方口翘尖齐头履。从一鞋底外露处可以看到,鞋底的针脚因为人着地后摩擦的轻重而疏密不同,其绳结痕迹清晰可见,其写实性表现得淋漓尽致。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脚上的鞋子随着脚掌的着地而折曲,衣服的纹理也伴随体态的变化而曲折飘浮。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上身挺直,臀部紧贴左足跟,从而使身体的体重落在右膝、右足和右足尖上。当射击时,则重心稳,用力省,容易射中目标。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神态威严的将军俑。
将军俑是目前俑坑中级別最高者,在战争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秦俑坑中将军俑非常少。将军俑和军吏俑、一般士兵的最大区别是:将军俑头戴雕冠,军吏俑头戴版冠和云长冠,一般士卒则没有以上两种帽子,只是戴介帜或束发挽髻。将军俑除以上特点外,还身材魁伟、高大,上身戴有领花、肩花。
将军俑穿的铠甲的主要特征是甲片小。制作精致,色彩艳丽。褐黑色的甲朱红色的联甲带;甲衣周围的花边在白色的底上绘着绚丽的几何形图案花纹。前胸及后背、双肩,有几朵彩色花结,华丽色彩,显示了等级的尊贵。
(4)赏析铜车马。
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有关铜车马的知识。
老师补充小结:
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封土西侧约20米,约7米多深的地方。车共两乘,经复原大小约为真车、真马的二分之一。二号铜车马是四马鞍车(即坐乘的车) ,车马全长 317 厘米,高106.2 厘米,为凸字形,分前、后二室,其间以车相隔,车舆上有穹窿形的椭圆形盖子,车厢分前后两部分,左、右、前三面各有一窗,后有门,门窗可灵活启闭,前室为御手所居,内跽坐一御官俑,后室为主人所居。车舆内外绘有变形夔龙、夔凤纹、流云纹及各种几何形图案花纹。 二车皆双轮、单辕,由四马驾车,车上各有一名御手, 铜御官俑戴冠佩剑坐于前室,挽具齐全,有的用金、银装饰。车通体彩绘有卷云纹、云气纹和几何纹图案。车、马、俑部件均由铸造成型,再经多种工艺加工和组合,其饰件的金银细作工艺十分精湛。该铜车马结构完整,装饰华丽,是研究秦代舆服制度、单辕车系驾方法和冶金铸造技术的重要实物。被誉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让人们一睹始皇帝銮驾的非凡风采。根据出土地点和车辆造型分析,这可能是秦始皇后妃所乘之车。专家们认为,这是我国考古世上发现的最早、体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铜制车马,对研究我国秦代冶炼与机械制造技术、车辆结构等具有级重要的历史价值。
3.学生练习。
(1)作业要求:尝试用浮雕的方法临摹一个自己喜欢的武士俑的面部或防止一件喜欢的兵器。
(2)巡视辅导。
(3)作业展评。
4.课后拓展。
(1)欣赏缩小的陶俑工艺品。
(2)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中的兵器。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千古之谜。
(4)对陶俑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欣赏各年代的陶俑,收集关于陶俑的'邮票。
1、说春天。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春天)
春天在哪里呢?你从谁的身上看到了春天?
让学生说说春天表现在什么地方。
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你看到校园里的春姑娘躲在哪里呢?
课前布置让学生到公园或绿地上,观察自然界有哪些变化,自由交流感想,并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在哪里。小草发芽了,昆虫也多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春姑娘接替冬爷爷上班了,她把天上美丽的花和绿草撒向人间,花开了,草绿了,天气变暖了,小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花裙子,可漂亮了。我们小朋友可以尽情在屋外玩耍了
(可以不按自然学科的知识去回答,主要是启发学生想象。如“春姑娘”从天上把美丽的花和绿草撒向人间,所以草地绿了,花儿开放了,轻松活泼、热情大方的“春姑娘”接替“冬爷爷”上班了,把天空的在空调打开了,所以天气变暖和了,小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花裙子。)
2、演春天
请同学上台表演一下小草发芽、小花开了、柳树姑娘在春风里跳舞、小动物们睡醒了从洞里钻出来、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3、赏春天
孩子们请闭上眼睛,老师带领大家去祖国的名山大川旅游一番,感受一下祖国山河那浓浓的春意。
祖国的山河在春姑娘的打扮下绿意盎然、清秀迷人。
老师这里还为同学们准备了更漂亮的春天的图画,你一定会发出由衷的惊叹:春天真美呀!
4、唱春天
找到了美丽的春天,我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大自然真是一个魔法师,眨眼之间,就能把寒冷的冬爷爷变成美丽的春姑娘。看到这么美丽的图画,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很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赞美她。(唱歌)那我们来唱一唱春天的歌。
1、放音乐,师生齐唱歌曲《春天在哪里》
你还会哪些赞美春天的歌,给大家表演一下。唱《小雨沙沙》
2、、师生做辨色游戏:老师取出课前准备的六种颜色(红、黄、蓝、绿、紫、橙)的大块色纸,学生可以上台自由选择一个颜色,用身体动作和语言描述的方式(但不许说出具体的颜色或针对强的词汇)告诉给大家,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猜猜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颜色。如:红色事物:早晨的太阳、火、对联等;黄色:香蕉、梨等;蓝色:海水、天空等;绿色:草、树、叶子等;紫色:茄子、葡萄等;橙色:橙子、橘子、果汁等。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浮力的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结合绘画、粘贴、插接等不同造型手法,以及漂浮的科学道理,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实现自己的艺术创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探究简单的浮力知识,并能根据身边的废旧材料进行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在制作漂浮物时,创新地使用材料,制作方法精细。
三、课前准备:
各种材质的废旧物品,如彩色纸、小木条、塑料瓶,铁丝、剪刀、双面胶、乳胶等。有关物体漂浮的小知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 游戏1:发给学生每人一支吸管,提出作业要求:你能想到几种令吸管在水中漂浮起来的方法?
2、 游戏2:抢答——如果给你一把吸管,让他们漂浮在水面上,设想一下都可能有哪些不同的造型?
二、思考反馈
1、 吸管为什么可以漂浮?(轻,中间有空气,)。
2、 铁很重,为什么轮船却能漂浮海面上?(形状的改变,空气)
三、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信息交流
组织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有趣的关于漂浮的资料在组际或班级中进行交流。
五、 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分组探究(材料:铁、纸、不同造型的盒子、木片、泡沫、毛笔等。)
看一看:书中同学作品给了你哪些启发?
试一试:运用折、剪、卷、组合等不同手段,你能用手边的材料组织什么样的漂浮的造型?
讲一讲:你能设想一下它的功能及装饰吗?
六、 探索实践
提出作业要求: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一个能浮在水面
上的新颖美观的玩具。
七、 展示评价
利用水盆、鱼缸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新颖有趣的展评环境。
八、 课后拓展
九、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微小世界”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的内容很广,但教学重点不是这些方面的知识,而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在活动中让他们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独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学生对晶体是陌生的,但晶体是美丽的,也是非常有用的,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很广泛的用途。本课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知道物质内部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学生走进了这个世界之后,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妙的晶体世界迷住,从此热情关注,这对拓展学生对自然界物质的认识是有意义的。本课教学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初识晶体。
第二部分:自制晶体。
第三部分:介绍自然界中的晶体及其用途。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领学生见识周围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知道物质内部都是有一定结构的,晶体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了解晶体的用途。
2.能力目标:用放大镜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并用图
进行记录,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了解和探索晶体世界的兴趣,在欣赏各种晶体的过程中,渗透自然美的教育。
教学准备:
每个小组:放大镜1个、白糖1包、食盐1包、碱面1包、玻璃片3片、烧杯3个、滴管3个、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入
上节课我们借助放大镜探索了昆虫王国的奥秘,那么你还想用放大镜观察些什么呢?看来同学们对科学探究非常的感兴趣,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微小世界,探索科学奥秘,哪个小组表现的突出,有可能获得这个值得研究的奖杯,怎么样?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以谈话形式开始,轻松进入学习状态,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
首先我们一起观察一段录像(出示课件)
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个物质是什么?(板书:晶体)谁能描述一下这些晶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提出关键问题,引导学生开始经历探究过程。
这些晶体虽然各种各样,但都是有规则的几何形体,(板书:有规则的几何形体)今天我们就借
助放大镜来观察一下生活中常见的固体物质的晶体,(板书:放大镜下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教学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CAI的优势,创设情境。借助“CAI”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带领学生进入另一个新的观察领域——晶体世界,学生很快就会被奇妙的晶体世界所吸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认识的范围。]
二、观察常见的固体物质
观察什么物质呢?看看桌面上,纸包里是什么?平时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吗?用放大镜观察过
它们吗?今天大家在课堂上再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物质用肉眼观察和放大镜观察有什么不同?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好吗?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开始吧!
学生活动、汇报。
三、制作晶体
在自然界里很多物质都是晶体,有的晶体是从溶液中产生的,比如:海水蒸发得到盐的晶体,有的晶体是在压力和温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喷发岩浆冷却后形成矿石的晶体。其实我们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出一些晶体,你们想试一试吗?制作晶体通常有两种方法:减少水分、降低温度。今天我们就利用第一种方法——减少水分法,你们认为这个实验怎么操作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参与到某一小组的讨论,了解学生的.讨论状况。此时,教者不是以教师的角色参与讨论,而是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自由探讨,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分析的能力。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分析、探讨实验操作过程。]
我们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请看屏幕。(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会做了吗?不过老师还有一些要求:(出示课件)记住了吗?开始吧!
学生活动、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放弃了原有的严肃、呆板的形象,而把自己定位在与学生是朋友的关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水到渠成,达到教学目标,由此培养学生小组之间的合作意识。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一样的情况,有些老师就慌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但如果处理好了,这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亮点。对于这种情形,我们不要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一次科学态度的教育。]
四、欣赏更多的晶体、介绍晶体的用途。
晶体不仅美丽,用途也很广,你们搜集到有关晶体用途的资料了吗?谁想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老师也找到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大家一起看一看。(出示课件)
自然界中的绝大多数物质都是晶体,晶体是一类美丽、奇妙而又十分重要的物体,它既具有特殊的结构,又有着优异的性能,但是,到今天为止,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呢?谁想和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之间的任何一方并不苛求从另一方得到了什么,而是从双方共同营造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中得到了自信、智慧、发展和欢乐。]
老师希望你们在课后的探索中能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课后反思:
1.教师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主见、有思维的个体,留给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空间学习探究,通过学生之间按照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相互质疑,相互补充,使探究活动深入有效;
2.教师鼓励和激发学生大胆设计、积极参与,相互交流。特别表扬了那些有独特见解、别出心裁的学生,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要鼓励,指导他们继续尝试,使他们的思维随时都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学中不仅仅要认识教材中所提供的那些素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和自然界,以便能解决更多的问题。这样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巩固了知识,深化了认识,更重要的锻炼了他们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周围事物,去解决更多的问题。
3.教师更多的是扮演一个忠实的听众,没有随意发表意见,在适当的时候,给一点暗示或激化矛盾,使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得以顺利开展。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角色把握得较好。以自己的言语、动作,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主动思维的空间,循序渐进地把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教师没有把上下课的铃声作为教学的起点和终点,课后的后续探究是对本课研究内容的一个巩固和延伸。因为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皆课堂。学生在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之后,其实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制作活动势必会涉及由“猜想结果”到最后的“表达交流”,学生又进行了一次科学探究的实践。
总之,让全体学生都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并在这些过程中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科学教学只有具有生命的灵性,才能具有生命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才能发挥个人的潜能以及丰富人的心灵生命,从而唤醒对真善美的内在追求,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奥秘,体验人生意义,才能使教育的生命境界得到提升。
文章来源:http://m.swy7.com/a/5183464.html
更多